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减寿年数(PYLL)和减寿率指标衡量各类疾病对“早死”的影响,从预防“早死”,保护劳动力的角度估计各类疾病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有积极指导意义。现将我市疾病监测点1988年主要死因的PYLL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用减寿年数(PYLL)和减寿率指标衡量各类疾病对“早死”的影响,从预防“早死”,保护劳动力的角度估计各类疾病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本文对武汉市青山区1986~1988年主要死因的PYLL分析,为明确重点防治对象以及制定卫生策略和医学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减寿年数(PYLL)和减寿率指标衡量各类疾病对“早死”的影响,从顶防“早死”,保护劳动力的角度估计各类疾病对居民生命的危害程度有积极的指导意义。笔者对萧山市九七年度前五位死因进行了PYLL、平均减寿年等指标的分析。资料与方法1.死亡资料:来自我市各乡镇卫生院上报的居民死亡医学证明书,经调查核实。死因分类按ICD-9编码。2.人口资料:由萧山市公安局提供,标化率采用1990年全国人口普查年龄构成。3.PYLL,标化PYLL率等指标是用上海市卫生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监测人群潜在期望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死因分析是评价人群健康状态的重要内容,常用的指标有死亡率、减寿年数等,但这些指标往往有其局限性,死亡率不能反映早死的问题,减寿年数也属于横断面指标,只能反映当时时段或时点的人群早死损失情况。用潜在期望寿命损失(EYPLL)年数评价人群的早死损失具有一定前瞻性,其结果对于制定疾病控制和预防战略更有意义。我们分析了贵州省疾病监测人群1999至2003年各类死因的EYPLL年数,为制定预防控制策略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福建省农村居民因早死所致生命损失几个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近年来 ,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采用因早死所致生命损失的指标进行死因分析 ,其中比较早采用的是减寿年数PYLL。 90年代初 ,世界银行提出以疾病负担为出发点的DALY指标 ,它包括两部分 ,一部分是早死引起的生命损失YLLs,另一部分是病残引起的生命损失YLDs。本文以实例说明两大类早死指标YLLs和PYLL的计算方法并进行了比较。资料与方法1 死亡资料来源于 1998年福建省农村居民死亡年报表。福建省农村居民死因登记报告点比较全面(共 9个点 ,遍布各个地、市 ) ,死因统计质量较高 (上报数超过公安部门年报死亡数 ,诊断不明…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2015—2019年徐州市30~69岁户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过早死亡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制定慢性病防控政策提供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5—2019年徐州市户籍居民死因登记报告系统。用Excel 2003计算4类慢性病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用Joinpoint回归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对各指标变化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2015—2019年徐州市30~69岁户籍居民4类主要慢性病年均死亡率为276.66/10万,占全死因的78.69%,早死概率为11.88%~13.23%。5年来4类慢性病造成的早死概率平均每年以2.26%的速度下降,有统计学意义(P<0.05)。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年均死亡率依次为128.15/10万、125.83/10万、7.34/10万和15.35/10万。5年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在全死因所占的比例以及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糖尿病在全死因所占的比例方面呈上升趋势,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15.84%~17.07%)约为女性早死概率(7...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近年来河南省居民病伤死因模式及各类死因“早死”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情况,给政府有关部门制定21世纪初期当地的疾病控制规划和卫生保健重点提供依据,作者近期对1995~1999年河南省居民病伤死因模式进行了研究,现将WYPLL(潜在工作损失年数)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一)资 料 1995~1999年期间的原始研究资料(包括人员数、出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安徽省2014-2018年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早死概率、变化趋势,探讨实现“健康中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的可能性。方法死亡资料来源于国家“人口死亡信息登记管理系统”中安徽省2014-2018年24个全国死因监测点数据。计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APC)等指标。以“健康中国2030”和“健康安徽2030”重大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分别下降30%和25%)为基准,评价实现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目标的难度。结果2014-2018年安徽省4类慢性病死亡数占总死亡数的比例从82.76%升高至84.77%,呈上升趋势(APC=0.50%)。30~69岁人群4类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1.78%)。4类慢性病合计的早死概率分析结果显示,合计早死概率由2014年的15.53%下降到2018年的14.43%;男性和女性均呈下降趋势,男性下降速度(APC=-1.80%)略低于女性(APC=-2.00%);城市(APC=-1.57%)和农村(APC=-1.99%)、皖北(APC=-2.32%)和皖中(APC=-1.81%)地区均呈下降趋势;同一年份早死概率比较,男性约为女性的2倍、农村>城市、皖北>皖中>皖南。分病种看早死概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下降最明显(APC=-9.19%),其次为癌症(APC=-1.77%),男性糖尿病呈上升趋势(APC=-2.90%)。按2014-2018年早死概率平均增长速度,预计2030年可实现健康安徽目标;但实现健康中国目标需将下降速度在既往基础上提高26.40%;比较不同性别、城乡和地区下降速度需提高的比例,男性>女性、城市>农村、皖南>皖中>皖北。结论安徽省4类慢性病早死概率呈持续下降趋势,男性、农村、皖北地区居民为重点人群,应开展针对主要慢性病危险因素的干预工作,降低慢性病早死概率,努力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  相似文献   

9.
宁夏居民潜在寿命、工作及经济损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上世纪90年代末期宁夏居民的健康状况、对居民健康危害的主要死因“早死”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给政府有关部门制定21世纪初期疾病控制工作重点提供依据。方法:对1994—1999年宁夏死亡监测资料应用潜在寿命损失年(YPLL)、潜在工作损失年(WYPLL)和经济损失等指标进行分析。结果:1994-1999年宁夏居民全死因YPLL率和WYPLL率分别为61.22‰和68.17‰,平均WYPLL为13.09年,据此推算出平均每年各类“早死”造成的潜在经济损失病因依次为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意外伤害、恶性肿瘤和心脑血管疾病居YPLL的前3位,是危害宁夏居民长寿水平的主要病因;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和恶性肿瘤居WYPLL的前3位,是损害社会劳动力的主要原因。结论:意外伤害、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和循环系统疾病在目前已成为造成潜在社会劳动力和经济损失最多的主要死因,由此建议,今后宁夏应加强对意外伤害防治工作的投入。  相似文献   

10.
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简称PYLL)表示某死因所致一定年龄范围内某人群可能的寿命损失年数。常用于导致人群“早死’主要原因的研究。本文采用PYLL和标化PYLL指标分析了开原县1987-1989年三个疾病监测点的死亡资料。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所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我们对南京市10城区近十年的COPD死亡情况、寿命损失情况进行了分析。1.资料与方法:所用资料源于1997-2005年南京市10个城区的居民病伤死因年度监测资料,人口数据来自南京市统计局,死因分类依据为国际疾病分类(ICD-9和ICD-10)标准。参照本地期间的平均期望寿命水平,早死指在70岁以前死亡,早死年龄域定义为0-69岁。以2000年全国人口普查的人口年龄标准构成对南京市历年的死亡率进行调整。分析指标包括COPD的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分析2015—2021年赣州市四类主要慢性病死亡情况、早死概率等指标及其变化趋势,预测实现“健康中国2030”目标情况。方法 收集2015—2021年赣州市死因监测地区死亡资料,分性别、地区计算四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标化率、早死概率和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年平均增速等指标,预测“健康中国2030”赣州市早死概率。结果 2015—2021年赣州市四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中标率、死亡构成比分别为500.18/10万、477.87/10万和79.18%;四类主要慢性病城市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APC=-4.71%,P<0.01)、农村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APC=4.33%,P<0.01);城市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由16.32%下降至11.25%(APC=-5.54%,P<0.01),女性、农村和全人群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城市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变化呈下降趋势(APC分别为-14.14%、-7.33%、-6.83%、-4.92%,P均<0.01),农村恶性肿瘤早死概率呈上升趋势(APC=3.83%,P<0.01);赣州市2030年男性、女性、城市、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014—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居民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4类主要慢性病死亡水平、早死概率等指标的变化趋势,为慢性病的干预、控制提供建议。方法:收集2014—2020年上海市松江区全人群死因监测数据,计算粗死亡率、标化死亡率、早死概率、年度变化百分比等指标。结果:2014—2020年松江区居民的4类主要慢性病粗死亡率呈上升趋势,标化死亡率呈下降趋势;松江区居民的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从8.76%下降至7.39%;男性和女性居民的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男性的4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高于女性,是女性的1.65~2.36倍。结论:松江区居民的4类主要慢性病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均呈下降趋势。松江区已提前实现“健康上海2030”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2005--2008年云南省居民死因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永芳  陈杨 《职业与健康》2009,25(24):2733-2735
目的了解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死因分布特点,为综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死亡率、构成比、潜在减寿年数(PYLL)、减寿率(PYLL率)等指标分析居民死亡和减寿的主要原因。结果2006--2008年云南省疾病监测点报告死亡人数39014例,死亡率564.40/10万(标化死亡率为578.62/10万),男性高于女性;前5位死因顺位依次为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心脏病,占全死因的71.07%;呼吸系统疾病、损伤和中毒、恶性肿瘤是造成云南省疾病监测点居民寿命损失的主要疾病;自杀、意外跌落、机动车辆交通事故、其他意外事故和有害效应是损伤和中毒的主要死因。是造成监测点居民“早死”及青壮年死亡的主要死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是构成监测点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损伤和中毒是构成监测点青壮年“早死”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江西省监测地区慢性病早死概率等相关指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利用江西省死因监测地区2014-2018年死亡资料,分析慢性病过早死亡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比例、慢性病死亡率、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概率等指标。结果 2014-2018年,我省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的比例由2014年的33.72%下降至2018年的31.91%;主要慢性病标化死亡率由422.97/10万下降至411.18/10万;四类慢性病早死概率波动范围在14.23%~15.11%,变化趋势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城市地区恶性肿瘤早死概率变化呈现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地区心脑血管疾病早死概率变化呈现下降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类主要慢性病早死人数占慢性病总死亡的比例呈现下降趋势,仍需应进一步加强慢性病危险因素的监测与干预,推动"健康江西2030"既定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6.
南岗区居民12年恶性肿瘤减寿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前,减寿年数(YPLL)和潜在工作寿命损失年数(WYPLL)已广泛地运用于死因分析,尤其是用于对导致某人群早死的主要原因进行研究。本文采用这2个指标分析了哈尔滨市南岗区主要恶性肿瘤对居民健康和社会的危害,为明确重点防治对象及制定卫生策略和预防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江苏省1990~1999年汽车驾驶员潜在减寿年数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汽车驾驶员的健康状况和明确20世纪90年代主要死因对江苏省汽车驾驶员“早死”之危害。方法:采用Reed-Merrell方法编制截缩简略寿命表,并应用减寿分析方法对江苏省5城市驾驶员与非驾驶员1990-1999年的死因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驾驶员在20周岁时平均预期寿命为55.36岁,较同期对照组低0.70岁;驾驶员和非驾驶员全死因减寿率分别为35.07‰和42.65‰,而全死因标化减寿率分别为42.45‰和41.14‰。损伤与中毒在驾驶员死因构成顺位中居第4位,而在减寿率顺位排列中居首位。结论:驾驶员健康水平低于非驾驶员,尤其是进入中年后的死亡风险增加,健康水平下降,值得重视。对驾驶员“早死”危害最大的疾病是损伤和中毒。  相似文献   

18.
“减寿人年”在评价人群健康水平中的应用上海市杨浦区卫生防疫站200093张家琪本文用减寿人年(YPLL)指标分析了上海市杨浦区1993年的人口死亡资料。一、用YPLL指标分析"寿命损失"死因顺位杨浦区居民1993年因前五位疾病"早死"而损失的标化人年...  相似文献   

19.
用YPLL指标衡量各类疾病对“早死”的影响,再通过对“早死”的研究,从预防早死,保护劳动力的角度估计各类疾病对居民生命的危险程度,有积极指导意义。现将我区疾病监测点1980~1987年YPLL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0.
常用的死因分析指标有死亡率、减寿率、期望寿命、健康期望寿命、潜在寿命损失率等。家庭损失年数(FYPLL)是评价死亡对家庭和社会影响的新指标,它将早死对一个家庭的危害程度加以量化。我们利用2005年象山县的死因资料,对病伤死因的家庭损失年数进行分析,排列疾病家庭损失的死因顺位,找出死亡造成严重家庭损失的重点人群,为疾病预防及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