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膝后“L”型切口治疗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一般常合并侧副韧带及半月板损伤。以往手术治疗常采用膝后“S”切口或膝后外侧直切口。鉴于单纯性后交叉韧带损伤而无侧副韧带及半月板损伤,仅为韧带胫骨起点处撕脱,因此我们认为在处理上应选择既可充分显露损伤部位,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2.
陈志华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2007,9(6):507-509
后交叉韧带(posterior cruciate ligament,PCL)损伤的发病率比前交叉韧带低,约占所有膝关节韧带损伤的3.4%~20.0%。单纯PCL部分损伤或完全损伤常采取保守治疗,短期效果满意而长期效果则存在争议。如果PCL完全撕裂合并膝关节后外侧损伤,则非手术治疗的效果不可靠,渐进性骨关节炎和膝关节功能受限的发生率高,目前多主张手术重建。 相似文献
3.
4.
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治疗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通过对收治的48例后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病历分析,探讨有关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的问题。方法对所有患者,经物理检查、影像学检查,并结合病史确诊后,分别予以石膏托外固定、起止点重建、原位缝合修补、髂胫束移植重建,半腱肌移植重建、髌韧带中1/3的骨-韧带-骨移植重建、股薄肌移植重建,并配合康复治疗。结果所有病例有效随访4个月~20年,平均6年8个月,方法不同,疗效不同,优良率52.1%,有效率79.2%。结论(1)提高早期的诊断率,可以提高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疗效。(2)非手术治疗的疗效,远低于手术治疗的疗效,而手术治疗的方法较多,其中以带骨块的起止点修复重建术和髌韧带中1/3的骨-韧带-骨自体移植重建疗效最佳。(3)早期手术治疗和及时、正确的修复并发的复合伤,是提高治疗效果,减少膝关节功能的丢失,降低和推迟晚期并发症发生的重要前提。 相似文献
5.
患儿女 ,10岁 ,因“右足、左小腿外伤后疼痛、活动受限 1h”入院。入院时拍片示“右足舟骨骨折、左膝及左胫腓骨无异常”。入院后由于患儿不合作 ,查体困难 ,故以“右足舟骨骨折”给予石膏外固定等对症治疗。一周后 ,患儿仍诉左膝部疼痛不适 ,仔细检查患儿的左膝后 ,发现后抽屉实验阳性 ,考虑为“左膝后交叉韧带损伤”。故在静脉复合麻醉下行左膝关节探查、后交叉韧带修补术。术中见后交叉韧带断裂 ,断裂距止点约 2mm ,故用 10号丝线缝合 ,近端“8”字交叉缝合后线从断端引出 ,再从断端残留处进针 ,缝于胫骨后缘软骨上。术后屈膝 30°石…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 1994年 8月以来共手术治疗急性后交叉韧带损伤 9例 ,经临床观察 ,疗效满意 ,现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 9例中 ,男 6例 ,女 3例 ;年龄2 2~ 5 7岁。2 治疗方法手术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下进行。病人取仰卧位 ,大腿上气囊止血带 ,术野消毒铺巾后 ,患肢驱血、充气止血。取膝关节后内侧切口 ,自腓肠肌内侧头内缘打开关节腔。单纯韧带断裂 4例 ,行端端缝合 ;股骨附着点撕裂者 3例 ,以导引瞄准器由股骨内上髁向韧带附着处钻两个平行的骨隧道 ,两孔道相隔 1cm ,用双10号线将韧带断端缝合后 ,自骨隧道拉出 ,复位、打结固定 ;胫骨附着… 相似文献
7.
8.
自2002年5月~2006年2月,笔者对20例单纯的膝后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采用膝后内侧入路,加压螺纹钉或钢丝固定,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膝后内侧入路治疗单纯后交叉韧带损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2002年5月~2006年2月,笔者对20例单纯的膝后交叉韧带撕脱性骨折,采用膝后内侧入路,加压螺纹钉或钢丝固定,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8例,男14例,女4例;年龄20~54岁,平均35·2岁。左侧9例,右侧9例,均为新鲜损伤。致伤原因:12例为车祸伤,4例为砸伤, 相似文献
10.
关节镜下人工韧带治疗膝后交叉韧带损伤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通过对11例膝后交叉韧带(PCL),对断裂患者在关节镜下行Gore-Tex人工韧带重建PCL,对近期随访结果进行分析,随访9 ̄21个月,平均17个月。术后所有患膝不稳定症状消失。Lachman试验阴性,后抽屉试验阴性骨折关节功能良好。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平均积分由术前的54分提高到术后的89分。认为关节镜下代 韧带治疗后交叉韧带损伤手术反应小,恢复快,近期疗效肯定,过 铲尚待日后更深入 相似文献
11.
12.
髌腱替代治疗膝后交叉韧带损伤17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2001年6月-2005年12月收治膝关节后交叉韧带(PCL)损伤17例,行髌腱替代手术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17例中男14例,女3例;年龄21~70岁,平均为39.6岁。右膝8例,左膝9例(其中双侧2例)。全部为急性损伤,受伤到手术时间2h~7d,平均0.5d,16例在2~9h以内,1例7 相似文献
13.
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的诊断和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随着对后交叉韧带损伤认识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治疗观点也有所改变,如利用先进检测手段磁共振和关节镜先明确诊断,然后选择早期修复或重建手术,随着重建材料的广泛应用和膝关节镜技术的发展,后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将日趋完善。 相似文献
14.
15.
16.
近年来,随着对后交叉韧带(posteriocruciateligament,PCL)的解剖、生理功能和生物力学研究的不断深入,后交叉韧带损伤日益受到重视,治疗方法的研究也正在不断深入。PCL的功能、解剖与生物力学尽管通过关节镜可以看到PCL,它实际上位于关节外,因它有自己的滑膜犤1犦。PCL起于股骨内侧髁逗号型区域的后外侧面,止于胫骨后面胫骨平台下方1cm的凹处犤1犦。PCL平均长度为32~38mm,宽度为13mm犤2犦。Miller和Olszewski等犤3犦研究表明PCL关节内的长度为31.7±2.6mm。横截面积各异,在起点和胫骨附着点处的面积… 相似文献
17.
有关膝关节后交叉韧带损伤治疗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孙康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6,21(11):938-939
由于后交叉韧带(PCL)解剖相对复杂,手术操作较困难;发病率相对较低,仅占膝关节韧带损伤的6%。其基础和临床研究均落后于前交叉韧带(ACL)10年以上。落后的原因有:一是对PCL生物力学功能的认识不足;二是对PCL复合韧带损伤的认识不足,导致治疗上顾此失彼,方法欠得当[1]。所以,笔者 相似文献
18.
儿童及青少年前交叉韧带损作斩主要原因为外伤,诊断尚比较困难,关节镜检查为最佳手段,手术治疗已为多数学者所接受,选用半腱肌联合股薄肌作为移植材料更符合儿童及青少年的青少年的解剖及生物力学特点,对此类损伤的分类,合并伤处理及康复均予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钢丝通过钻孔牵拉修复后交叉韧带胫骨附着区新鲜撕脱损伤,评价其疗效。方法:43例胫骨附着区撕脱、膝后交叉韧带断裂患者,男31例,女12例,年龄20~46岁。采用膝关节后侧入路,在膝关节后方作1个“S”形切口,显露PCL胫骨附着区撕脱骨折处,复位满意后,予克氏针钻孔于胫骨结节,通过钢丝牵拉复位,钢丝结扎,纽扣固定于胫前皮肤外,检查膝关节的活动情况满意后清洗并关闭切口。术后应用抗生素3~5d,并以石膏外固定进行保护,按照恢复时间进行有规律的功能锻炼。结果:术后随访4~24个月,平均14个月,患者Lachman试验阴性,后抽屉试验阴性,关节功能良好。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法评估,术前(58.23±7.40)分,术后(89.39±7.20)分,术前后比较t=19.845,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PCL断裂并发关节不稳用钢丝牵拉修复重建治疗手术操作方便,并可促进骨折愈合,但长期疗效尚待研究。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