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8 毫秒
1.
目的观察风疹病毒R16株体外感染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风疹病毒R16株在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形态学及生长特性。结果风疹病毒R16株体外感染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后,细胞不产生明显的病变效应。受病毒感染的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速度较慢,10d后可在细胞质内观察到呈不规则球形、由单层脂质膜包绕、直径60~80nm的病毒颗粒,包括致密核心和无致密核心两种颗粒。而在胞核中未发现病毒颗粒。结论风疹病毒R16株能在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增殖,为进一步研究风疹病毒感染后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风疹病毒R16株体外感染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利用相差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免疫细胞化学技术观察风疹病毒R16株在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中的形态学及生长特性。结果风疹病毒R16株体外感染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后,细胞不产生明显的病变效应。受病毒感染的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生长速度较慢,10d后可在细胞质内观察到呈不规则球形、由单层脂质膜包绕、直径60~80nm的病毒颗粒,包括致密核心和无致密核心两种颗粒。而在胞核中未发现病毒颗粒。结论风疹病毒R16株能在人胚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增殖,为进一步研究风疹病毒感染后先天性白内障的发生机制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3.
汉坦病毒感染体外诱导VeroE6细胞热休克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 研究汉坦病毒(HTV)感染后对细胞应激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HTV感染其敏感细胞株VeroE6细胞,用Western印迹杂交、RNA斑点杂交及原位杂交分别分析热休克蛋白(HSP)的表达及编码HSP的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 病毒感染后细胞内HSP70及热休克蛋白mRNA水平均有增高,而HSP65及HSP27的表达则无明显改变。结论 HTYV感染可以直接诱导HSP70的高表达,可能在保护细胞免受病毒感染损伤方面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4.
热休克蛋白(HSP)作为分子伴侣的防御机制首先需要热休克转录因子作为热休克反应的媒介。HSP的过度表达有心肌保护作用,能阻碍心肌细胞凋亡、保护缺血时心肌细胞微管和肌动蛋白骨架以及内皮细胞的完整性、参与蛋白激酶和转录因子如缺氧诱导转录因子(HIF)-1α和热休克转录因子(HSF1)的折叠和激活、黏附NO合成酶以及刺激其活性,还可能下调细胞因子产物。因此,避免任何不良反应,并采用药理学和基因治疗的程序诱导心肌中HSP水平的升高在心肌保护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热休克转录因子1的结构特性与生物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
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HSP)首次发现是作为一组蛋白,通过热休克反应及理化刺激诱导产生,存在于大多物种之中.随后发现,其具有分子伴侣特性.其表达在大多癌组织中是增高的,对癌逃逸凋亡起着重要作用,转录时需要转录因子1(HSF1)参与[1,2].HSP和HSF1表达增高的分子机制目前仍不清楚.  相似文献   

7.
余璐  马恒  段春光  杨守京 《医学研究生学报》2007,20(9):908-911,I0001
目的:观察汉坦病毒(HV)体外感染非洲绿猴肾上皮细胞(Vero-E6细胞)诱导热休克蛋白(HSP)的表达并探讨其与病毒结构蛋白的相互关系。方法:采用HV76-118株体外实验性感染Vero-E6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病毒感染组,运用免疫细胞化学染色、Western blot及双特异性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观察HV感染后HSP27、HSP70、葡萄糖调节蛋白(Grp94)3种HSP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上述HSP与病毒核衣壳蛋白(NP)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HV76-118株感染Vero-E6细胞24 h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可检出HV-NP阳性信号。Westernblot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较,HSP27、HSP70、Grp94的表达水平在感染后24 h显著升高(P〈0.05,n=5)。更为重要的是,ELISA检测发现HV-NP同时与HSP27、HSP70、Grp94呈复合物形式存在。结论:HV体外感染可诱导Vero-E6细胞高表达多种HSP,且能与病毒结构蛋白形成复合物,上述过程可能参与了HV-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不同损伤条件下热休克蛋白27( HSP27)在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中的表达情况.方法 体外培养人晶状体上皮细胞系SRA01,在添加香烟烟雾凝聚物(CSC,25 mg/mL)或过氧化氢(H202,50 mmol/L)条件下培养30 min后,恢复至正常培养条件.分别于处理0,2,4,6,16,24 h时,采用免疫细胞化学、RT-PCR法检测细胞中HSP27的表达情况.结果 在生理和应激情况下,人晶状体上皮细胞内均有HSP27的表达.应激损伤后4h,HSP27 mRNA和蛋白的表达明显增加,8h达最高峰,24 h仍维持在较高水平.CSC组细胞HSP27的表达较过氧化损伤组弱(P<0.05).结论 体外培养的人晶状体上皮细胞中存在HSP27的表达.不同损伤应激可诱导HSP27的表达增加,HSP27可能通过对抗应激作用保护晶状体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9.
鄂顺梅  黄运洪  陈茶  曾建明  邹江英 《广东医学》2012,33(13):1870-1872
目的观察穿心莲内酯对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应激作用机制。方法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穿心莲内酯对HeLa细胞中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穿心莲内酯对HSP70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穿心莲内酯可诱导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增多,同时引起热休克因子1的磷酸化修饰;报告基因技术显示穿心莲内酯可增强HSP70转录活性。结论穿心莲内酯具有抗应激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HSP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穿心莲内酯对热休克蛋白70(HSP70)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其抗应激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RT-PCR和Western blot方法分别检测穿心莲内酯对HeLa细胞中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采用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检测穿心莲内酯对HSP70启动子活性的影响.结果 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显示穿心莲内酯可诱导HSP70 mRNA和蛋白表达增多,同时引起热休克因子1的磷酸化修饰;报告基因技术显示穿心莲内酯可增强HSP70转录活性.结论 穿心莲内酯具有抗应激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增加HSP70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 探讨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术的手术技巧及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方法 雄性昆明(KM)小鼠60只,随机分供、受体2组,采用大鼠Ono术式进行小鼠腹部异位心脏移植,小鼠供体升主动脉与受体腹主动脉端侧吻合,供体肺动脉与受体下腔静脉吻合,实验30例。 结果 实验成功率86.7%(26/30)。取供心时间(9.4±1.2)min,供心修取时间(14.8±1.2)min,受体手术时间(60.4±2.4)min,其中吻合时间(29.8±2.5)min。结论 掌握小鼠心脏移植的显微外科技巧和正确的处理手术并发症,可以成功建立小鼠腹部心脏移植模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氧化应激对热休克蛋白70(heat shock protein 70, HSP70)核仁分布的影响。方法:采用热休克反应(42℃ 1h,37℃恢复12h)诱导C2C12细胞中HSP70的高表达;构建HSP70与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的重组质粒。将重组质粒瞬时转染C2C12肌原细胞后,用免疫印迹技术分别检测热休克反应及基因转染诱导的HSP70表达;在分离纯化核仁和胞质蛋白组分后,分别采用免疫细胞化学、荧光技术及免疫印迹检测氧化应激(0.5mmol/L H2O2)诱导的HSP70的分布改变。结果:免疫印迹显示,热休克反应和瞬时转染重组质粒,均能导致C2C12细胞中HSP70的高表达;荧光示踪显示,过氧化氢处理1h后,可见胞核有较强的荧光;免疫细胞化学及细胞组分蛋白质免疫印迹显示,热休克处理的细胞暴露于过氧化氢1h后,HSP70从细胞质向细胞核及核仁移位。结论: 氧化应激能导致HSP70从胞质向核仁移位。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艾灸中脘、足三里穴对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大鼠胃黏膜上皮HSP60、HSP70表达的影响。方法 32只SD大鼠完全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艾灸穴位组和艾灸非穴位组。艾灸预处理大鼠8 d无水乙醇灌胃,造急性胃黏膜损伤模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HSP60、HSP70的表达。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中胃黏膜损伤指数、HSP60表达明显升高(P<0.01)。与模型组和艾灸非穴位组相比,艾灸穴位组胃黏膜损伤指数明显降低(P<0.01),HSP60、HSP70过度高表达(P<0.01)。结论艾灸中脘、足三里穴预处理能够降低无水乙醇对胃黏膜的损伤指数,诱导HSP60、HSP70的过度表达,减少伤害性刺激,从而起到保护胃黏膜的作用。艾灸穴位要比非穴位的作用更加明显,说明艾灸对胃黏膜保护作用具有一定的穴位特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热休克蛋白70(HSP70)及其上游调控因子HSF1在喉乳头状瘤和声带白斑中的表达,阐明其在喉癌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例声带白斑 (声带白斑组)、6例喉乳头状瘤(喉乳头状瘤组)和7例声带息肉(对照组)的组织标本中HSP70和HSF1蛋白的表达。结果: HSP70和HSF1蛋白在喉乳头状瘤、声带白斑中的表达高于声带息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声带白斑在所有组织中表达最高。对声带息肉、喉乳头状瘤、声带白斑中HSP70蛋白表达量与HSF1表达的关系进行直线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SP70蛋白表达量与HSF1的变化呈现正的直线相关(r=0.867,P<0.01)。结论:HSP70和HSF1在声带白斑中的高表达可能与喉癌的发生密切相关,且HSP70和HSF1可能成为喉癌早期诊断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热休克蛋白(heat shock proteins, HSPs)在肺腺癌A549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方法:分别以正常人支气管上皮(human bronchial epithelium,HBE)细胞和正常肺组织为对照,采用免疫印迹及RT-PCR的方法,从细胞水平和组织水平观察HSP86,HSP70及aB晶状体蛋白在肺腺癌A549细胞及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与HBE细胞及正常肺组织比较,A549细胞及癌组织中HSP86,HSP70及aB晶状体蛋白的mRNA与蛋白质表达均显著增加(P<0.05),其中以HSP70的增加最为显著(P<0.01).结论:肺腺癌细胞及组织中HSPs的表达量高于HBE细胞及正常肺组织,其中以HSP70的增加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Li X  Yuan Z  Peng Y 《中华医学杂志》2002,82(16):1102-1104
目的 研究重组腺病毒介导的热休克蛋白 70转染对肠上皮细胞缺氧再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将重组含人全长HSP70基因的腺病毒载体 (AdCMVHSP70 )转染体外培养的肠上皮细胞株IEC 6 ,检测转染细胞HSP70的基因表达水平。对照组 (转染空载体组 )、转染HSP70 2 4h、48h及72h组IEC 6细胞经缺氧再复氧处理后 ,分别对细胞的活力、凋亡及死亡水平进行检测分析。结果AdCMVHSP 70转染组细胞HSP70基因表达为阳性 ,对照组无表达。经缺氧再复氧处理后 ,AdCMVHSP70转染组细胞活力较对照组明显增强 (P <0 0 1 ) ,Annexin V Flous试剂盒检测死亡细胞明显减少 (P<0 0 1 ) ,凋亡有一定水平的抑制 (P <0 0 5)。结论 重组腺病毒介导的HSP70转染可保护肠上皮细胞抵抗缺氧再复氧损伤 ,具有明确的细胞保护作用。而其具体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