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目的观察3种镇痛模式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肛肠术后镇痛及应激反应的效果,寻求更为合理的镇痛方法。方法择期行肛肠科手术的高血压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左旋布比卡因局部浸润与可乐定口服组(Ⅰ组);静脉应用芬太尼与可乐定自控镇痛PCIA组(Ⅱ组);硬膜外应用左旋布比卡因与可乐定自控PCEA组(Ⅲ组)。记录VAS评分,同时监测血浆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与血糖。结果三组VAS术后10h内无统计学差异(P〉0.05),其后Ⅰ组评分明显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评分明显高于Ⅲ组(P〈0.05)。与术前比较,Ⅰ组术后SBP和HR明显升高(P〈0.05),Ⅱ组、Ⅲ组术后SBP和DBP均下降(P〈0.05)。Ⅰ组血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明显上升(P〈0.05),Ⅱ组和Ⅲ组均显著下降(P〈0.05);与术前比较,Ⅰ组血糖上升(P〈0.05),Ⅱ组、Ⅲ组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可乐定与芬太尼PCIA和可乐定与左旋布比卡因PCEA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肛肠术后镇痛效果均佳,尤其PCEA镇痛效果更明显,两者抑制应激反应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液基细胞学技术(Thinprep Cytologic Test,TCT)联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HPV)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早期筛查中的价值。方法将2006年8月至2008年8月于本院就诊的3120例患者分组,Ⅰ组1040例给予TCT检查;Ⅱ组1040例给予高危型HPV检测;Ⅲ组1040例给予咖检查和高危型HPV检测。三组中高危型HPV阳性或(和)TCT涂片异常者在阴道镜下定点行宫颈组织活检病理检查。结果Ⅰ、Ⅲ组2080例患者中TCT涂片异常者76例(占3.65%),Ⅱ、Ⅲ组2080例患者中共筛查出132例高危型HPV感染者(感染率为6.35%),ITI组1040例患者中高危型HPV、TCT均阳性者35例(占3.37%)。经病理学检查证实为炎症:Ⅰ、Ⅱ组,Ⅱ、Ⅲ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Ⅰ、Ⅲ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及以上者,Ⅰ、Ⅱ组,Ⅰ、Ⅲ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Ⅱ、Ⅲ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O.05);CINⅡ级及以上者,三组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TCT联合高危型HPV检测进行宫颈癌及癌前病变早期筛查,其筛查效率高于单独使用TCT。  相似文献   

3.
BIS闭环靶控输注异丙酚对ICU应激患者的镇静和胃酸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的脑电双频指数(BIS)闭环靶控输注异丙酚用于ICU患者的镇静,寻找最适的BIS值.方法随机选取30例入住EICU的患者分为3组,采取不同的BIS值(Ⅰ组55~65,Ⅱ组65-75,Ⅲ组75~85)作为反馈条件,闭环靶控输注异丙酚用于患者的镇静,记录患者镇静前及镇静后每小时的Ramsay镇静评分及心率(RR)、平均动脉压(MAP)、胃酸pH值和使用异丙酚的总量,观察24h.结果随着BIS值的逐渐降低,Ramsay镇静评分的值变动于3~5之间;Ⅱ组和Ⅲ组的胃酸pH值间无明显变化(P〉0.05),Ⅰ组的胃酸pH值较Ⅲ组为低(P〈0.05);Ⅱ、Ⅲ组的HR、MAP在镇静前后无明显变化,Ⅰ组有所降低(P〈0.05);Ⅲ组异丙酚用量明显较Ⅰ组为少(P〈0.05).结论BIS监测能很好的反映患者的镇静深度.应根据患者的BIS值指导性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并按患者病情要求来实施“个体化”镇静.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费用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终止早孕的镇痛方法,也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方法自愿参加该项工作,无相关禁忌证且孕周〈8周的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101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施行手术前30/min肌肉注射盐酸山莨菪碱5mg,施行手术时1.73%碳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Ⅱ组:宫颈注射1.73%碳酸利多卡因;Ⅲ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Ⅰ组:镇痛效果Ⅰ组效果最佳,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Ⅱ组效果次之,与Ⅲ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宫颈松弛情况Ⅰ组效果最佳,Ⅱ组次之,Ⅰ组与Ⅱ、Ⅲ组比较P值均〈0.001。Ⅱ、Ⅲ组比较,P〈0.001,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AAS发生率Ⅰ组发生率最低,Ⅱ组其次。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Ⅱ、Ⅲ组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它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在基层医院是一种较好的能够广泛应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试分析自凝软衬基托线性(牙合)总义齿咀嚼效能。方法 采用固定咀嚼次数的方法,对不同牙槽嵴条件下的患者分别制作常规解剖式总义齿和自凝软衬基托线性(牙合)总义齿,并对不同戴牙时间段的咀嚼效率进行测定。结果 对于Ⅲ、Ⅳ类牙槽嵴患者,自凝软衬基托线性(牙合)总义齿的咀嚼效率在1个月、3个月及6个月各时间段普遍高于常规义齿,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对于Ⅰ、Ⅱ类牙槽嵴患者,自凝软衬基托线性(牙合)总义齿与常规组在1个月、3个月、6个月各时期咀嚼效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Ⅲ、Ⅳ类牙槽嵴的患者采用自凝软衬基托线性(牙合)总义齿相对于常规解剖式义齿,可以获得良好的咀嚼效能。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炎症反应与血小板活化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白介素-6,C-反应蛋白及α-颗粒膜蛋白与心绞痛的关系。方法:不稳定型心绞痛组25例(Ⅰ组),分为急性(ⅠA组)和病情稳定(ⅠB两个阶段,稳定型心绞痛组(Ⅱ组)35例,正常对照组(Ⅲ组)30例。检测各组血清白介素-6浓度,C-反应蛋白水平,α-颗粒膜蛋白浓度。结果白介素-6,C-反应蛋白,α-颗粒膜蛋白水平ⅠA组均高于ⅠB组、Ⅱ组、Ⅲ组(P值均<0.05)。ⅠB组、Ⅱ组3个指标比Ⅲ组高(P值均<0.05)。ⅠB组、Ⅱ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白介素-6,C-反应蛋白,α-颗粒膜蛋白浓度间彼此呈直线相关(P值均<0.01)。结论①炎性细胞因子白介素-6及其诱生的急性相蛋白C-反应蛋白在心绞痛发病中起重要作用。②炎症反应影响心绞发生发展可能机制之一是通过激活血小板实现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分型对闭合性肝破裂( CHR)非手术治疗的应用指导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就诊的外伤后疑似CHR,并经超声检查和(或手术)确诊为单纯性CHR的76例患者,进行超声分型,并统计其与CHR分型、相关治疗方法(非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的关系。结果:本组76例患者的CHR分型:Ⅰ型9例,Ⅱ型15例,Ⅲ型52例;超声分型:Ⅰ型37例,Ⅱ型30例,Ⅲ型9例。 CHRⅠ型、Ⅱ型主要对应超声Ⅰ型(88.9%、80.0%),CHRⅢ型主要对应超声Ⅱ型(50.0%),也有Ⅲ型(17.3%)出现,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非手术治疗组以超声Ⅰ型(71.7%)、Ⅱ型(26.1%)为主,而手术治疗组以超声Ⅱ型(60.0%)、Ⅲ型(30.0%)为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CHR,其超声分型对临床治疗方法的选择有重要指导价值,能动态观察非手术治疗患者的病情转归,减免非必要性手术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窒息新生儿血清钙、镁变化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回顾性分析窒息新生儿血清钙、镁的动态变化及相互关系。方法选择窒息新生儿87例为研究组,其中29例单纯轻度窒息患儿为Ⅰ组、21例单纯重度窒息患儿为Ⅱ组、37例窒息合并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患儿为Ⅲ组。随机选择正常新生儿30例为对照组。均在出生第1、3、7天进行血清钙、镁测定。结果低钙、低镁血症总发生率比较,研究组分别为56.32%、45.9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6.67%、10.00%(P〈0.01);Ⅰ、Ⅱ、Ⅲ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Ⅱ组高于Ⅰ组、Ⅲ组高于Ⅱ组(P〈0.05)。Ⅰ、Ⅱ、Ⅲ组患儿血清钙、镁水平持续降低并在第3天最明显,与第1天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对照组比较明显降低(P〈0.05),且Ⅱ组低于Ⅰ组、Ⅲ组低于Ⅱ组(P〈0.05)。低镁血症患儿有87.63%(35/40)伴有低钙血症。结论应动态检测窒息新生儿的血清钙、镁,并作为判断病情和预后的一个指标。低镁血症患儿补镁的同时注意适量补钙。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种安全、有效、费用低、不良反应相对较少的终止早孕的镇痛方法,也是医患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方法自愿参加该项工作,无相关禁忌症且孕周〈8周的要求行人工流产的早孕妇女202例,随机分为三组。Ⅰ组:施行手术前30min肌肉注射盐酸山莨菪碱5mg,施行手术时1.73%碳酸利多卡因宫颈注射;Ⅱ组:宫颈注射1.73%碳酸利多卡因;Ⅲ组:对照组,不进行任何干预。结果镇痛效果I组效果最佳,与Ⅱ、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Ⅱ组效果次之,与Ⅲ组比较差异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9.001)。宫颈松驰情况Ⅰ组效果最佳,Ⅱ组次之,Ⅰ组与Ⅱ组、Ⅲ组比较P值均〈0.001,Ⅱ、Ⅲ组比较(P〈0.001),三者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RAAS发生率I组发生率最低,Ⅱ组次之。Ⅰ、Ⅱ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Ⅰ、Ⅲ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1);Ⅱ、Ⅲ组比较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它具有安全有效、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的特点,在基层医院是一种较好的能够广泛应用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10.
利多卡因与曲马多抑制气管拔管期反应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曲马多、利多卡因抑制全麻患者气管拔管反应的效果。方法:36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为对照组,Ⅱ组为曲马多50mg组,Ⅲ组为利多卡因1mg/kg组。关腹,停用维持用麻醉药时,Ⅰ组立即静脉注射生理盐水10ml。Ⅱ组立即静脉注射曲马多50mg。Ⅲ组立即静脉注射利多卡因1mg/kg,在围拔管期间,观察血压、呼吸、循环评分、呼吸评分清醒时间和躁动发生情况。结果:手术前相比,拔管时,拔管后2min。Ⅰ组和Ⅲ组患者血压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在拔管时、拔管后2min血压、循环评分和呼吸评分明显优于Ⅰ组。但在拔管后5min的意识评分和肢动评分,较Ⅰ组低(P〈0.05)。Ⅲ组与Ⅰ组比较,Ⅲ组患者在拔管时,拔管后仅心率的变化较对照组平稳(P〈0.05),而血压的变化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Ⅱ组清醒时间较其余两组显著延长(P〈0.05)。Ⅱ组、Ⅲ组拔管时患者的躁动的发生率明显较Ⅰ组的低(P〈0.05),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50mg曲马多比1mg/kg利多卡因更适应于全麻拔管期,以抑制拔管反应。  相似文献   

11.
12.
宋晓丽  李禹  汤新 《现代医学》2006,34(1):39-41
目的观察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或(和)术中应用乌拉地尔在喉显微手术中的降压效果。方法60例行喉显微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Ⅰ组用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Ⅱ组静脉注射乌拉地尔,Ⅲ组为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加静脉注射乌拉地尔。记录患者T0(入室10min后诱导前),T1(气管插管毕),T2、T3(支撑喉镜后2、7min)以及T4(气管拔管后)各个时点的血压(SBP、DBP)、心率(HR),以及术中异丙酚用量、手术时间和术毕患者清醒时间。结果T1时Ⅱ组SBP较Ⅰ、Ⅲ组及T0高,HR较T0增快(P〈0.05);T2时Ⅰ组SBP和DBP较T0及Ⅲ组高(P〈0.01),Ⅱ组SBP较T0及Ⅲ组高(P〈0.05);T3时Ⅱ组SBP、Ⅰ组SBP和DBP均较T0及Ⅲ组高(P〈0.01);T4时Ⅱ组SBP和HR较Ⅰ、Ⅲ组及T0高(P〈0.05)。手术时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异丙酚用量Ⅰ组多于Ⅲ组(P〈0.01),Ⅱ组多于Ⅲ组(P〈0.05);术毕清醒时间Ⅰ组比Ⅱ、Ⅲ组长(P〈0.01)。结论2%利多卡因表面麻醉联合静脉注射乌拉地尔可以显著抑制支撑喉镜引起的心血管反应,减少异丙酚用量,并可使患者较快清醒。  相似文献   

13.
不同期别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细胞免疫功能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期别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细胞免疫功能的变化。方法:采用红细胞直接花环法,检测不同期别子宫内膜异位症患100例(Ⅰ期19例、Ⅱ期11例、Ⅲ期31例、Ⅳ期39例)、同期健康妇女31例(对照组)、外周血总T淋巴细胞(CD3)、T辅助细胞(CD4)、T抑制细胞(CD8)的值、CD4/CD8比值。结果:子宫内膜异位症组CD4值低于对照组P<0.01有极显差异,其中内异症Ⅰ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显差异。而Ⅱ、Ⅲ、Ⅳ期分别与对照组比较,均P<0.05有显性差异。内异症CD4/CD8低于对照组P<0.05有显差异,其中内异症Ⅳ期与对照组比较P<0.01有极显差异,Ⅲ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有显差异,Ⅰ期、Ⅱ期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无显差异。结论:在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中,CD3、CD4、CD4/CD8的检测,可以作为诊断内异症的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14.
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的可行性及麻醉效果。方法:90例ASAⅠ~Ⅱ级上肢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Ⅰ组采用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Ⅱ组采用神经刺激器定位,噩组采用传统异感定位,局麻药用0.25%布比卡因。结果:Ⅰ组对正中神经和尺神经阻滞有效例数较Ⅱ和Ⅲ组明显高(P〈0.05或P〈0.01)。Ⅰ组麻醉起效时间、痛觉消失时间与Ⅰ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与Ⅲ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Ⅰ组镇痛维持时间较长,与Ⅱ组比较P〈0.01。Ⅰ组阻滞成功率与Ⅱ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阻滞优的有效例数较多,与Ⅰ组比较P〈0.05。Ⅰ组误刺血管发生率较Ⅱ和Ⅲ组明显低(P〈0.05)。结论:B超定位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起效快,阻滞完善,成功率极高,且并发症极少,是一项安全、可靠及可行的新技术,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在小儿全麻中全凭吸入安氟醚麻醉的安全性和麻醉效果。方法90例年龄为1—7岁需在全麻下实施手术的患儿随机分为3组,每组各30例。Ⅰ组、Ⅱ组为常规全麻方法,分别采用氯胺酮、咪达唑仑、阿曲库铵(Ⅰ组)和氯胺酮、丙泊酚、阿曲库铵(Ⅱ组)进行全麻诱导和全麻维持。Ⅲ组采用吸入安氟醚患儿入睡后,静脉注射司可林全麻插管,插管后全凭吸入安氟醚进行全麻维持。分别观察麻醉前(T0)、全麻插管后1min(T1)、手术即刻(T2)、手术后30min(T3)、术毕(T4)以及气管插管后10min(T5)的MAP、HR、SpO2、PETCO2的变化;检查T1、T4、T5时点的动脉血气值,记录各组术毕至清醒和拔管的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及难以安抚的哭闹的发生率。结果各组的HR和MAP值在T1、T2时点,组内比较明显高于其它时点(P〈0.05,T1、T2时点比较除外),组间比较,也明显高于其它时点(P〈0.05,T1、T2时点比较除外)。SpO2值各时点组内、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T4时点PETCO2明显高于组内或组间不同时点之值(P〈0.05)。各组pH值、PaO2同一时点的组内和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组的T4时点的PaCO2值明显高于组内T1和T5时点之值(P〈0.05),也高于其它T1、L时点之值(P〈0.05)。Ⅲ组的拔管时间、患儿的清醒时间明显短于其它两组(P〈0.05);Ⅱ组患儿拔管时间及清醒时间明显短于I组(P〈0.05)。Ⅲ组麻醉费用明显低于其它两组(P〈0.05),而患者哭闹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它两组(P〈0.05)。Ⅱ组和Ⅰ组麻醉费用及恶心、呕吐及哭闹的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全麻中全凭吸入安氟醚在除心血管手术以外的其他外科手术如神经外科手术、肝脏手术等的麻醉是安全可靠的,患儿苏醒快、气管导管拔除早、并发症发生率少、费用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两种羟乙基淀粉(HES)溶液术前扩容对冠心病患者围术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b /Ⅲa)、GMP-140表达的影响。【方法】 全麻下接受胆囊切除术的冠心病患者45例,心功能Ⅰ-Ⅱ级,随机分为3组(n=15):术前以10 ml·kg-1剂量于30 min内输注HES200/0.5(组Ⅰ)、HES130/0.4(组Ⅱ)和乳酸钠林格氏(RL)溶液(组Ⅲ)。抽取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麻醉前(T0)、扩容结束后即刻(T1)、扩容结束后1h(T2)、手术结束后2 h(T3)时 GPⅡb/Ⅲa与GMP-140的表达。【结果】 组ⅠT1 、T2 和 T3时GPⅡb/Ⅲa表达较T0降低;与组Ⅱ、组Ⅲ比较,组Ⅰ扩容后的GPⅡb/Ⅲa表达降低(P<0.05);组ⅡT1时GPⅡb/Ⅲa表达较T0降低(P<0.05);与组Ⅲ比较,组ⅡT1 和 T3时GPⅡb/Ⅲa表达降低(P<0.05);组ⅢT3时GPⅡb/Ⅲa表达较T0增加;组ⅠT1、T2 和 T3时GMP-140表达较T0降低(P<0.05);与组Ⅱ、组Ⅲ比较,组Ⅰ扩容后的GMP-140表达降低(P<0.05);与组Ⅲ比较,组ⅡT2和 T3时GMP-140表达降低(P<0.05);组ⅢT2和T3时GMP-140表达较T0增加(P<0.05)。【结论】 术前采用HES溶液扩容能抑制血小板GPⅡb/Ⅲa复合物与GMP-140表达,其中HES200/0.5作用较HES130/0.4明显。此作用对避免不稳定斑块处血小板的进一步积聚,防止围术期冠心病患者病情恶化可能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沈朝敏  张玉惠  邬林泉 《浙江医学》2006,28(9):701-703,706
目的探讨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肺损伤的发病机制及谷胱甘肽干预的影响。方法将90只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Ⅰ组)、ANP模型组(Ⅱ组)、谷胱甘肽治疗组(Ⅲ组),每组30只。Ⅰ组剖腹后仅翻动十二指肠、触摸胰腺;Ⅱ、Ⅲ组剖腹后采用经胰胆管逆行注射牛磺胆酸钠法建立大鼠ANP肺损伤模型。术后1hⅠ、Ⅱ组经尾静脉注射O.9%氯化钠注射液;Ⅲ组注射6%的谷胱甘肽。然后于3、6、12h每组随机选取10只大鼠,检测动脉血氧分压(PaO2)、血清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取肺组织测定肺系数和丙二醛(MDA)、髓过氧化物酶(MPO)含量;并取肺、胰腺观察组织学改变。结果注射后6hⅡ、Ⅲ组PaO2较Ⅰ组明显下降(P〈0.05),但至12h时Ⅲ组已较Ⅱ组明显升高(P〈0.05);注射后各时点Ⅱ组肺系数明显升高(P〈0.05),Ⅲ组3、12h时则无明显升高;注射后各时点Ⅱ组血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5),Ⅲ组则未见明显升高;注射后6h,Ⅱ、Ⅲ组肺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P〈O.05),但Ⅲ组较Ⅱ组为低(P〈0.05),且12h时已接近Ⅰ组水平;注射后3h,Ⅱ、Ⅲ组肺组织中MPO含量明显升高(P〈0.05),但Ⅲ组较Ⅱ组为低(P〈0.05),且6h时已接近Ⅰ组水平;组织学观察:Ⅰ组肺组织无明显形态学变化,Ⅱ组肺组织炎症水肿,组织结构破坏明显,Ⅲ组与Ⅱ组比较肺组织病理改变有所减轻。结论急性坏死性胰腺炎早期就合并急性肺损伤,谷胱甘肽能有效改善ANP导致的肺组织损伤。  相似文献   

18.
徐广  韩雪萍 《中原医刊》2007,34(8):11-13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在胸科手术中对血液动力学和皮质醇浓度的影响,为瑞芬太尼在胸科手术中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择期胸科手术患者6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三组(n=20)。麻醉诱导:咪唑安定0.1mg/kg、异丙酚2.0mg/kg、瑞芬太尼(Ⅰ、Ⅱ、Ⅲ组分别为1.0、1.5、2.0ug/kg)、维库溴铵0.1mg/kg静注。麻醉维持:异丙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Ⅰ、Ⅱ、Ⅲ组分别以0.10、0.15、0.20ug/(kg·min)]微量泵持续输注,间断静脉维库溴铵0.33~0.05mg/kg。分别记录麻醉前基础值(T0)、气管插管(T1)、切皮(T2)、探查肺门(T3)、手术结束(T4)、拔管(T5)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同时采血测皮质醇浓度。记录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结果三组病人的一般情况,停药至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定向力恢复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Ⅰ组MAP、HR术中显著高于麻醉前基础值(P〈0.05);Ⅱ组MAP、HR术中与麻醉前基础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切皮时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术中MAP、HR下降,探查肺门、手术结束时显著低于麻醉前基础值(P〈0.05),术中显著或异常显著低于Ⅰ组相应时点;Ⅰ、Ⅱ、Ⅲ组拔管后均显著高于麻醉前基础值。1组探查肺门、手术结束时皮质醇浓度显著高于麻醉前基础值(P〈0.05);Ⅱ组探查肺门、手术结束时显著低于Ⅰ组(P〈0,05);Ⅲ组在切皮、探查肺门、手术结束、拔管时点显著低于Ⅰ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1.5ug/kg静注诱导后0.15ug/(kg·min)微量泵持续输注麻醉过程平稳,能有效抑制应激反应,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胸科手术。  相似文献   

19.
冯正航 《重庆医学》2015,(14):1962-1964
目的:探究持续吸引法、持续吸引并间断冲洗法、间断吸引并间断冲洗法清理声门下滞留物对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分析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IC U病房收治的机械通气患者103例,患者按行机械通气治疗的先后顺序分为Ⅰ组(n=35)、Ⅱ组(n=34)、Ⅲ组(n=34),采用不同方案清理声门下滞留物。统计各组患者滞留物吸引总量、细菌培养阳性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并发率及呛咳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Ⅲ组患者的日均滞留物吸引体积大于Ⅱ组患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与Ⅱ、Ⅲ组比较,Ⅰ组患者的日均滞留物吸引体积小(P<0.05);Ⅰ组患者声门下滞留物细菌培养阳性率高,为42.86%,而Ⅲ组患者阳性率最低,为20.59%。3组间比较,Ⅰ组患者V A P的并发率最高,Ⅲ组并发率最低。与Ⅱ、Ⅲ组比较,Ⅰ组患者出现呛咳、呼吸道黏膜损伤及隐血检验阳性的概率较大(P<0.05);与Ⅰ、Ⅱ组比较,Ⅲ组患者出现吸引管阻塞的概率较大(P<0.05)。结论间断吸引并间断冲洗法清理声门下滞留物对预防呼吸机相关肺部感染的发生具有临床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高压氧加针灸推拿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的恢复作用。方法:将患者分为常规药物治疗组(Ⅰ组)、常规药物+针灸推拿治疗(Ⅱ组)及常规药物+针灸推拿+高压氧治疗(Ⅲ组)。Ⅰ组、Ⅱ组和Ⅲ组病例数分别为58,65,76例。入院时与出院时分别对各组患者进行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lasgowcomascales。GCS)及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comprehensiveassessment,FCA)评分。结果:与入院时比较,出院时3组GCS和FCA评分均显著增加(P〈0.05)。出院时Ⅱ组和Ⅲ组GCS和FCA评分显著高于Ⅰ组(P〈0.05),Ⅲ组GCS评分显著高于Ⅱ组(P〈0.05)。结论:高压氧配合针灸推拿治疗能显著提高颅脑损伤患者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