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替诺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治疗耐恩替卡韦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门诊就诊及住院的对恩替卡韦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58例,根据用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给予替诺福韦治疗,观察组给予替诺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治疗,比较两组治疗24周、48周时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肝脏纤维化分期。结果:治疗24周、48周时观察组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肝脏组织学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48周ALT复常率、HBV-DNA阴转率、HBeAg血清转换率、肝脏组织学改善均优于24周(P<0.05)。结论:对恩替卡韦耐药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应用替诺福韦或替诺福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α治疗能够更有效地提高ALT复常率、HBV-DNA、HBeAg阴转率及肝脏组织学改善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估恩替卡韦(ETV)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安全性以及联合治疗的协同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将60例HBeAg阳性的CHB患者按接受不同治疗分为3组:联合治疗组:ETV0.5mg/d,同时加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180μg,1次/周;ETV组:单用ETV为0.5mg/d;派罗欣组:单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180μg,1次/周。3组均在治疗48周后进行疗效评估。结果接受治疗48周后,联合、ETV两组生化学和病毒学应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eAg血清学应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派罗欣两组比较生化学、病毒学和HBeAg血清学应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ETV联合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治疗HBeAg阳性CHB疗效明显优于单用ETV或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a,是CHB患者安全而较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两组分别给予乙二醇干扰素α-2a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和单用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①联合组的ALT复常率(87.5%)和HBV DNA转阴率(8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ALT复常率(55.30%)和HBV DNA转阴率(60.0%),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联合组的耐药发生率(5.8%)与对照组的耐药发生率(8.5%)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发热、头疼、脱发等不良反应,停药之后均恢复正常。结论:恩替卡韦与干扰素α-2b联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耐药发生率明显优于单用干扰素α-2b,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18年6月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感染疾病科收治的63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2例)。给予对照组聚乙二醇干扰素治疗,给予观察组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治疗3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84.3%(27/32)]高于对照组[70.9%(22/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BIL、ALT、AST和GGT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能改善患者肝功能水平,提高临床效果,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6月该院收治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20例,分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组、恩替卡韦组和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组,每组40例。根据分组安排,患者接受皮下注射1μg/kg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 ,每周1次,或者口服0.5 mg/d的恩替卡韦,连续治疗48周。观察3组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 )、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 )及γ‐谷氨酰基转移酶(GGT )的水平,以及HBV‐DNA和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后,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组患者的ALT、AST和GGT明显低于其他两组,HBV‐DNA和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转换率及有效率也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聚乙二醇化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效果.方法 将符合标准的138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随机分成A组、B组与C组三组,A组43例患者使用α-干扰素进行治疗,B组51例患者使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C组44例患者使用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进行治疗.比较三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12周,C组患者的HBV DNA不可检测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和ALT复常率与A组与B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后24周,C组患者的HBV DNA不可检测率、HBeAg阴转率、HBeAg转换率和ALT复常率均显著性高于A组与B组(P<0.05).治疗后B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与C组(P<0.05),C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性低于A组(P<0.05).结论 α-干扰素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不仅具有更好的疗效,同时能够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性,31岁,外企职员,已婚未育,无乙型肝炎(乙肝)家族史。10余年前体检时发现HBsAg阳性,当时肝功能正常,未予治疗。2008年2月患者因感乏力、纳差、尿色加深,来院就诊。既往体健,否认其他慢性病史。查体: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聚乙二醇干扰素α-2b(PEG-IFN-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肝病毒高载量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安徽医科大学附属巢湖医院2018年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79例慢性乙肝病毒高载量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9例给予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4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PEG-IFN-α-2b治疗,... 相似文献
10.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3):108-110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6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联合组50例与对照组56例,两组均予甘利欣、能量合剂、维生素、促肝细胞生长素等常规护肝治疗,其中联合组加用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HBV-DNA转阴率及HBe Ag血清转换率及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AST、ALT及TBi L水平的变化。结果联合组治疗后的HBV-DNA转阴率(80.00%)、HBe Ag血清转换率(30.00%)分别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的AST、ALT及TBi L水平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AST、ALT及TBi L水平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患者治疗后AST、ALT及TBi 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干扰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疗效确切,可以显著改善肝功能,提高HBV-DNA转阴率。 相似文献
11.
《疑难病杂志》2019,(7)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1月—2018年1月四川省遂宁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诊治CHB患者48例的临床资料,采用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方案者纳入联合组(n=27),单用恩替卡韦进行治疗者纳入对照组(n=21)。治疗48周后,比较2组阴转率、肝功能(Child-Pugh肝功能分级)、肝纤维化指标、肝脏硬度(LSM)值、细胞免疫指标水平变化及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结果治疗48周后,联合组HBV DNA转阴率明显高于对照组(66.7%vs. 38.1%,χ~2=3.884,P=0.049),而2组HBsAg、HBeAg/HbeAb、HBcAb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Child-Pugh肝功能分级、LSM值及血清LN、PCⅢ、HA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下降,且联合组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Z/P=2.024/0.043,t/P=4.014/<0.001、2.222/0.031、2.051/0.046、2.150/0.037);2组外周血CD4~+/CD8~+、NK细胞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显著提升,且联合组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t/P=2.971/0.005、2.319/0.025);治疗48周内,2组血小板减少、贫血、甲状腺功能异常、头痛、恶心等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gIFNα-2a联合恩替卡韦应用于CHB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对改善患者肝功能、肝纤维化及LSM值有利,为高病毒载量CHB临床治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抗病毒治疗所出现的副反应及预防对策。方法收集住院和门诊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31例病人,采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治疗,并全程临床观察和定期抽血复查监控,总结应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所致副作用。结果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中,其副作用以流感样征候群最常见,其次有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脱发等。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可引起多种副反应,应针对所出现的副作用采用相应的护理措施及对症处理,使病人减轻不适症状,以提高治疗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恩替卡韦经治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联合PEG-IFNα-2b治疗后HBsAg清除率.方法 选取2017年4月至2018年6月就诊于厦门长庚医院的146例乙肝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式分为联合治疗组(恩替卡韦+PEG-IFNα-2b治疗,n=44)和恩替卡韦单药组(恩替卡韦治疗,n=102),比较两组HBsAg清除率和血清学转换率.结果 联合治疗组有4例在24周时终止Peg-IFNα-2b治疗,24周时8例HBsAg阴转,3例发生HBsAg血清转换;48周时12例HBsAg阴转,6例HBsAg发生血清转换;23例HBsAg下降<1log,停PEG-IFNα-2b继续恩替卡韦治疗;其中5例HBsAg下降≥1log继续PEG-IFNα-2b及恩替卡韦治疗至72周,72周时累计15例HBsAg阴转(女4例,男11例),累计9例HBsAg发生血清转换,临床治愈率34.1%.其中,HBsAg滴度基线<350 IU/ml,12例获得临床治愈;联合治疗24周时HBsAg较基线下降≥1log,15例获得临床治愈.恩替卡韦单药组治疗72周,1例HBsAg阴转,临床治愈率为0.9%.无HBsAg血清转换发生.结论 恩替卡韦经治HBeAg阴性慢性乙肝患者,联合PEG-IFNα-2b可显著提高HBsAg阴转率,获得临床治愈,其中HBsAg滴度基线<350 IU/ML、联合治疗24周HBsAg较基线下降≥1log的患者更易获得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慢性乙型肝炎应用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联合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92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资料,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以α-干扰素,研究组予以α-干扰素与恩替卡韦联合方案,分析两组病毒完全应答、肝功能与安全性情况.结果:研究组病毒完全应答治疗1个月为84.78%、治疗2个月为91.30%及治疗3个月为95.65%,... 相似文献
15.
颜兴艳文江雄朱滢冯俊石白茹邬小萍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8,58(5):66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ETV)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PegIFN)α-2a治疗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为寻求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治愈目标提供更加有效、合理的治疗方案。方法收集50例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已实现病毒学阴转(HBV DNA<500copies·mL-1)但未达到临床治愈目标,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恩替卡韦联合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治疗组(观察组)和恩替卡韦单药治疗组(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患者继续口服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0.5mg·次-1·d-1;观察组在恩替卡韦治疗基础上联合PegIFNα-2a皮下注射抗病毒治疗,180μg·0.5mL-1·次-1,1次·周-1;2组均治疗48周。观察2组患者治疗0、12、24、48周后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水平、HBsAg转阴率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完成48周随访记录患者共49例,其中观察组24例,对照组25例。2组患者治疗24周、48周时的HBeAg转阴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HBsAg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HBsAg水平下降幅度在治疗12周、24周、48周时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恩替卡韦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加用PegIFNα-2a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的HBsAg水平,但临床上需综合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及经济水平合理选择抗病毒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IFNα-2a)、α-1b干扰素(IFNα-1b)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49例CHB患者随机分为PEG-IFNα-2a组(观察组26例)和IFNα-1b组(对照组23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肝功能、HBV-DNA水平、乙肝病毒标志物的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48周时,观察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化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48周随访时,观察组HBV-DNA转阴率、HBeAg转阴率及HBeAg/抗HBe血清转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P<0.01,P<0.05)。结论:PEG-IFNα-2a治疗CHB的疗效优于IFNα-1b,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联合a-2b干扰素(a-2b IFN)治疗高病毒载量慢性乙型肝炎(CHB)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CHB患者随机分为恩替卡韦组(A组),a-2b IFN组(B组),恩替卡韦(用药4周)联合a-2b IFN组(C组),每组30例。疗程均为48周。检测3组患者治疗12周、24周、48周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HBV DNA及HBV血清标志物(乙肝五项)的变化。结果:治疗12周后,3组患者HBV DNA不可检测率、HBeAg的阴转率、HBeAg血清学转换率和ALT复常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4周后,3组患者的HBV DNA不可检测率、HBeAg阴转率和HBeAg转换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ALT复常率高于B组(P0.05),而A组与B组ALT复常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8周后,C组患者的HBeAg阴转率和ALT复常率均高于A组和B组(P0.05),而A组与B组的4项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用药4周后联合a-2b IFN治疗高病毒载量CHB优于单药治疗组,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PEG INFα-2a)联合胸腺肽α1(Tα1)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的疗效。方法将78例CHB患者随机分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α1组和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组,观察两组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的变化。结果治疗结束时联合组的HBV DNA阴转率、ALT复常率、HBeAg阴转率、HBeAg/抗-HBe血清转换率的改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6个月联合组的HBV DNA、HBeAg、抗-HBe等指标仍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联合胸腺肽α1是治疗CHB的有效组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干扰素α-2b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的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1月至2020年10月该院收治的100例CHB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干扰素α-2b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12个月。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T细胞亚群指标(CD4+、CD8+、CD4+/CD8+)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12个月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0.00%(45/50),高于对照组的74.00%(3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ALT、AST及CD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CD4+及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3例CHB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A组PEG-IFNα-2a联合苦参素治疗,B组单独使用PEG-IFNα-2a,对治疗前后肝组织学、血清HBeAg、HBVDNA等指标的变化进行观察。结果治疗后治疗组肝纤维化程度计分,血清HBeAg,HBVDNA指标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PEG-IFNα-2a联合苦参素治疗CHB疗效优于单一使用PEG-IFNα-2a。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