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近年来,随着房颤临床危害认识的不断加强以及机制理解的逐渐深入,针对房颤治疗的发展也越来越快,治疗手段的选择也越来越多。其中,心房重构是房颤发生和持续的核心环节。本文旨在通过口服胺碘酮联合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坎地沙坦对阵发性房颤患者复律后维持窦性心律的临床观察,进一步探讨心房重构干预治疗在房颤治疗中的意义。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35例特发性心房纤颤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特发性心房纤颤(以下简称特发性房颤)在临床上并不多见,我科在12年中诊断特发性房颤35例,占总房颤的3.2%,其特点为发病年龄以青壮年为多,平常身体健康,男性明显多于女性,房颤反复发生。发病期间无心功能不全,无并发症。心电图房颤波均为小 f波。治疗快速房颤首选西地兰,心率正常者用胺碘酮治疗疗效较佳,无效者用奎尼丁,药物治疗无效可进行电击复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常规抗心律失常药物在心房纤颤复律治疗中的作用。方法:观察2006年6月~2008年6月我院住院心房纤颤病人在使用门冬氨酸钾镁2周后的心电图变化。结果:(1)在器质性心脏病伴发心房纤颤病人治疗中加用门冬氨酸钾镁后,房颤复律疗效出现早,复发率低;(2)本组160例心律失常病人在加用门冬氨酸钾镁治疗并对照,后者Crodif法(值=2.679,P〈0.01)疗效显著。结论:门冬氨酸钾镁在房颤复律治疗中有良好的辅助作用,可使房颤复律疗效出现早,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心房纤颤穴房颤雪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律失常,多发生于风湿性心脏瓣膜病。近年来,非瓣膜性心房纤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心房纤颤可导致血栓栓塞和心功能不全,因此应采取积极的治疗原则。治疗原则是:①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②控制房颤的心室率;③预防栓塞。虽然目前治疗房颤有许多方法,如射频消融,迷宫术等,但均不能完全根治,且治疗成功率不大,故目前仍以药物治疗为主,遂宁市人民医院从1999年1月以来应用乙胺碘呋酮治疗非瓣膜性心房纤颤70例疗效显著,体会总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70例均为临床住院病人,男42例,女26例。年龄38~78岁穴…  相似文献   

5.
<正> 心房纤维性颤动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在大系列心电图资料中约占12~14%。据报道,心房颤动波的粗和细,与临床病因有关。本文就我院内科心血管组,近年来持久性房颤200例加以分析,进一步探讨心房颤动波的粗与细与临床的某些联系。资料与方法本资料是我院近年来200例持久性心房颤动的心电图,其中男99例、女101例,年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频谱分析在预测伊布利特(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治疗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疗效中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3月在该院住院治疗的符合2012年欧洲心脏学会《心房颤动诊疗指南》标准的房颤患者40例,其中11例阵发性房颤患者及29例持续性房颤患者。记录V1导联体表心电图,基于Matlab平台对患者心电图进行QRS-T波去除后频谱分析,并计算主导心房频率(简称主频)。比较不同复律结局的主频。结果使用富马酸伊布利特注射液后成功复律28例,未成功复律12例。阵发性房颤患者的主频值为(4.6±0.5)Hz,持续性房颤患者的主频值为(5.0±0.8)Hz,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伊布利特成功复律患者主频值为(4.6±0.6)Hz,未成功复律患者主频值为(5.2±0.7)Hz,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持续性房颤患者中伊布利特成功复律患者主频值为(4.5±0.7)Hz,未成功复律患者主频值为(5.4±0.6)Hz,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体表心电图频谱分析可预测伊布利特复律持续性房颤的效果;体表心电图主频大小与房颤的复律结局有关,主频越小,房颤更易于被伊布利特转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静脉注射盐酸胺碘酮药物复律和直接电复律治疗预激综合征伴快速房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八一医院急诊科2012年3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预激综合征伴快速房颤41例临床资料,根据复律方法分为药物复律组21例和电复律组20例,对比分析2组患者治疗疗效及安全性. 结果 电复律组复律成功率100%,高于药物复律组的66.67%(P<0.05).电复律组不良反应发生率5.00%,低于药物复律组的28.57%(P<0.05). 结论 预激综合征伴快速房颤电复律成功率高,且不良反应少,临床上可优先选择电复律.  相似文献   

8.
心房纤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其导致血液动力学的损害和血栓栓塞并发症,严重威胁人们的健康,所以房颤的复律是心脏病临床研究的重要问题.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既费时间,又有毒副作用;电复律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和并发症;近年来发展的消融术需要特定的条件和设备,且价格昂贵,难以推广应用.笔者归纳我院针灸科采用针刺疗法治疗36例房颤患者复律情况,以期探索房颤非药物治疗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9.
心房颤动(房颤)时,心房失去收缩力,容易导致心房内血栓形成,并引起脑栓塞或其他外周血管栓塞,血流动力学异常,心房电生理重构,故应尽早复律。阵发性房颤是临床上常见心律失常,房颤发生率约0.4%~0.9%。本文通过对2002年4月至2004年4月山西省心血管病医院急诊观察收治的20例静脉  相似文献   

10.
心房纤颤(AF,下称房颤)是心房不规则快速的颤动,临床中较为常见,在60岁以上普通人群中发生率达1.8~2.0%。我院于1999年10月至2004年10月,应用胺碘酮治疗AF 47列,现对其临床疗效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所有AF病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观察患者,年龄35~76岁,平均61±8.3岁;  相似文献   

11.
2014年3月28日美国心脏病学学会(ACC)、美国心脏协会(AHA)与美国心律学会(HRS)联合美国心外科学会(STS),共同发布"2014年房颤患者管理指南"[1-2],由于近年许多新的研究和新型药物的出现,需要进一步更新指南,本文简要阐述其执行概要。1房颤的临床特点和评价1.1房颤定义心房颤动是一种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出现不协调的心房激动并导致心房收缩无效。心电图特征包括:R-R间期不规则,规则有序的P波消失,代以不规则的心房颤动波。  相似文献   

12.
黄冬 《家庭用药》2021,(12):26-27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是指心房每分钟60~100次的规律收缩活动被完全不规则的快速颤动所取代,心房颤动频率可达每分钟350 ~ 600次,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杂乱无章的纤颤波 房颤危害知多少 流行病学资料显示,我国房颤患病率约为0.74%,60岁以下男女患病率分别为0.43%和0.44%,60岁以上男女患病率分别上升至1.83%和1.92%.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通补防颤方对乙酰胆碱-氯化钙(Ach-CaCl_(2))诱导大鼠阵发性房颤(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的防治作用。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通补防颤方低、中、高剂量组、胺碘酮组。采用尾静脉注射Ach-CaCl_(2)混合液建立PAF大鼠模型。通过心电图检测大鼠房颤易感性,电Mapping检测大鼠心房传导离散度,小动物超声仪检测大鼠左心房直径及左心房面积,Masson染色观察大鼠心房肌组织纤维情况,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法检测大鼠酪氨酸羟化酶(tyrosine hydroxylase,TH)蛋白表达。结果Ach-CaCl_(2)尾静脉注射7 d后大鼠心电图表现为P波消失,代之以不规则的f波,RR间期绝对不规则;与模型组相比,通补防颤方低、中、高剂量组及胺碘酮组不同程度延长大鼠房颤诱发时间,缩短房颤持续时间;降低心房传导离散度;缩小左心房直径及左心房面积;改善心房肌组织排列,减少纤维沉积;降低TH蛋白平均分布密度及分布不均一程度;下调TH蛋白表达水平。结论通补防颤方可降低Ach-CaCl_(2)诱导PAF大鼠的房颤易感性、心房传导离散度,改善电重构、结构重构及神经重构,为通补防颤方在防治PAF的临床应用提供数据支撑,以期提高PAF的临床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4.
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尽管房颤的导管消融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但由于技术要求较高,在基层医院很难推广,药物复律仍作为治疗房颤的首选方法.现将本院2005年1月至2008年12月用胺碘酮治疗房颤89例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心房纤颤是心房快速不规则的异位心房起搏点的乱颤,心房丧失了有效机械收缩,频率为350~600次/min。心房纤颤(简称房颤)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老年性房颤是指阵发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绝大多数老年人房颤都有器质性心脏病改变。现将我们1995—2003年26例老年性房颤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陕西省人民医院心房纤颤(房颤)住院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及治疗现状。方法对2005~2006年陕西省人民医院诊断的房颤患者的住院病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共257例,房颤病因主要为老年60.3%,冠心病40.5%,高血压35.7%。(2)房颤类型中阵发性房颤19.1%,持续性房颤24.1%,持久性房颤56.8%。(3)阵发性房颤复律及维持窦律治疗占26.5%,发作时治疗药物为西地兰、异搏定、胺碘酮。慢性房颤52.4%采用心室率控制治疗,常用地高辛、β受体阻滞剂;26.9%采用复律治疗,常用胺碘酮、异搏定。(4)脑卒中患病率为8.6%。(5)72.8%患者接受抗血栓治疗,其中华法林抗凝治疗者占54.5%,但高危患者中华法林抗凝治疗者仅有9.8%。结论该心房纤颤住院患者年龄、病因、房颤类型、脑卒中等流行病学特征与其它地区相似,阵发性房颤治疗不足,慢性房颤绝大多数采用心室率控制治疗。高危患者抗凝治疗不足。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蒲江县人民医院被托管1年来心房纤颤(房颤)患者的治疗情况,探讨医院托管模式对房颤治疗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分析托管后2011年4月至2012年8月在该院内科住院、资料相对完整的房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以被拖管前2010年1月至20112年3月住院患者作为对照。结果被托管后1年来,初发房颤、阵发性房颤的复律无明显差异,行射频消融的比例提高,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的比例提高。持续性房颤抗栓治疗的比较提高,使用华法林和低分子肝素的比例提高。永久性房颤服用华法林的比较有所提高,心室率控制的比例提高。结论托管后1年来,该院房颤的治疗情况更加规范,但房颤的抗栓治疗仍需要加强.  相似文献   

18.
李素花 《河北医药》2011,33(12):1841-1842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上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绝大多数房颤发生于器质性心脏病的基础上,少数为原因不明的孤立性房颤,且随着年龄增长其发病率增高。及时将房颤患者转复为窦性心律可增加心搏量,改善心功能,防止心房内血栓形成和血栓栓塞。但目前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均可引起心动过缓,故心动过缓伴长RR间期的房颤患者使用受限。为进一步了解电复律对心动过缓伴长RR间期房颤患者的治疗效果,我院对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5例心动过缓伴长RR间期的房颤患者给予电复律治疗,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对16例心肌梗塞后阵发性心房纤颤(房颤)病人,在常规扩张冠状动脉、降低血液粘度、控制心律失常治疗基础上,适当限制静脉补液量,服用利尿剂,口服卡托普利降低心房内压力。通过5年住院观察及门诊随访,与常规治疗比较可减少心肌梗塞后合并房颤和房颤发作频率,缩短房颤持续时间。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16例病人男9例,女7例,年龄52~86岁。广泛前壁心肌梗塞2例,前壁心肌梗塞5例。急性心肌梗塞期出现房颤7例,恢复期出现房颤9例。心功能Ⅰ级5例,心功能Ⅱ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心房纤颤的临床转复治疗。方法 分别应用口服奎尼丁、乙胺碘肤酮和直流电复律等转复房颤。结果 奎尼丁转复率达80%以上,电复律成功率为93.75%,乙胺碘肤酮为75%。结论 电复律作为房颤转复的首选;奎尼丁疗效优于乙胺碘肤酮、心律平等,且在严密观察下可避免出现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副作用,也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