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有的人当服用某种药物后,在某一部位皮肤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红斑,发痒,可能并不在意。以后如果又服此药,在同一部位再次出现红斑,这就是固定性药疹。药疹的表现有多种多样,固定性药疹是药疹中较常见的一种疹型,常由磺胺药、解热镇痛药、安眠镇静药引起,由于它多局限性发生在某一部  相似文献   

2.
药疹在基层常见,对特殊类型药疹,基层医生必须做到能认识,能做必要的处理。现就特殊类型药疹的诊断和处置介绍如下: 一、诊断 1.固定性红斑(固定性药疹) 主要由磺胺类、解热镇痛剂和巴比妥类引起。每次用药引起的药疹均在同一部位发生,病损分布不对称,好发于面部、  相似文献   

3.
拜读贵刊1983年第8期《SMZ 合剂及其副反应》一文后,有几点异议,供读者、商榷:一、作者罗星照等报告的 SMZ 合剂过敏病例,应诊断为固定性药疹,非“表皮坏死性皮炎”。因为此病例具有固定性药疹的以下特点:(1)固定性:两次发病和挑拨试验后发疹均在相同的部位上发病;(2)复发在原处扩大(如挑拨试验后即是);(3)皮疹为局限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发病机制。方法对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部分免疫相关血液生化指标进行分析,观察各指标随病程变化情况。收集13例确诊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入院时和治疗1个月后血液生化检查中部分免疫相关指标(包括IgG、IgA、IgM、C3、C4等),比较治疗前后这些指标是否发生变化。结果治疗前C3含量和IgM含量明显低于治疗后(近似正常状态)(0.846vs1.402,0.818vs0.949,均P<0.05),其他指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病程中可能存在补体活化,从而引起脏器损伤。  相似文献   

5.
董俐辉 《健康大视野》2007,15(7):126-126
本文报告了一例罕见重症药疹并剥脱性皮炎。患者具有药物过敏的皮肤改变,同时伴有发热、咳嗽、全身酸痛,左踝关节红肿、活动障碍,全身皮肤不同部位、不同程度充血、水肿、糜烂、坏死、大面积剥脱。在使用激素抗过敏的同时,给予抗炎、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并根据皮肤损害的不同阶段、不同部位,采用不同的方法,积极治疗皮肤损伤,辅以相应护理措施,使药疹及皮肤损害痊愈。  相似文献   

6.
夏蕾 《家庭健康》2009,(2):45-45
药疹,又称药物性皮炎,是指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以皮肤黏膜损害为主的反应,严重者还会引起内脏损害。药疹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药物反应之一,根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分为非重症药疹和重症药疹两种。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二巯基丙磺酸钠(NaDMPS)在驱汞治疗中所致的药疹反应。[方法]对1967-1994年间199例因接触汞导致尿汞增高,并住院采用NaDMPS驱汞治疗后发生药疹反应的病例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结果]199例住院病例中20例用NaDMPS驱汞治疗后出现躯干、四肢皮肤片状红斑、丘疹药疹反应。药疹发病年龄以19~30岁为主,NaDMPS驱汞治疗第4疗程后药疹发病率普遍增高。[结论]NaDMPS驱汞治疗时,第3疗程为关键疗程,如需继续第4疗程驱汞治疗,应严格控制,间隔一定的时间再进行。避免患者由于疗程或次数的增加、药量累积等因素在驱汞治疗中产生药疹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职业性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患者皮肤破损创面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性调查分析30例职业性TCE药疹样皮炎患者皮肤破损创面的常见部位,根据皮肤破损情况总结具体的护理措施.结果 职业性TCE药疹样皮炎患者皮肤破损创面常见主要发生的部位:头面部17例(56.67%),双眼14例(46.67%),双耳12例(40.00%),口唇、口腔黏膜25例(83.33%),颈项部14例(46.67%),躯干15例(50.00%),腋窝10例(33.33%),双上肢13例(43.33%),双下肢14例(46.67%),臀部11例(36.67%),会阴部16例(53.33%).结论 为职业性TCE药疹样皮炎忠者皮肤破损创面选择有效的护理措施,是防止创面并发感染的关键.加强心理护理,保证营养供给,对促进患者创面愈合和病情康复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俞强  陈剑飞 《中国保健》2007,15(15):58-58
本部自2005年以来共收治3例阴茎炎症的患者,经临床检查后,确诊为"服用复方新诺明引起的药疹",经过停药、抗过敏治疗后痊愈.复方新诺明(CO SMZ)为磺胺类药,引起药疹较为常见,但引起阴茎局部固定性药疹则属罕见.  相似文献   

10.
苏静 《中国学校卫生》2007,28(10):957-958
药疹是临床上常见的药物反应。近年来随着新药的广泛应用及患者自身滥用药物现象增多,药疹的发生率逐渐增高,临床上导致药疹的药物品种也有所改变。笔者收集2002-2006年浙江海洋学院校医院诊治的药疹病例共65例,回顾性分析其致敏药物及临床特征,为高校校医院的药疹防治工作提供参考。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65例药疹患者均为该院2002-2006年的门诊病例,其中男34例,女31例;年龄18~25岁,平均年龄21.3岁。依据患者发病前服药史、发病与用药的关系、临床表现等,按《临床皮肤病学》的标准确定[1]。65例药疹患者中,有47例发病前用药单一,其致敏药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特点.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对14例TCE药疹样皮炎患者分别于急性发病期和治愈期进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检测,并与20例非接触TCE的健康对照进行比较.结果 TCE药疹样皮炎患者急性期外周血CD4+、CD4+/CDs+比值明显减低,CD8+明显升高;治愈期CD4+、CD4+/CD8+比值比急性期明显增加,但仍低于对照组,CD8+比急性期明显下降,但仍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 TCE药疹样皮炎患者T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治疗后随病情好转有明显改善,提示TCE致药疹样皮炎与机体免疫功能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药疹患者有逐年增多的趋势,为探讨临床用药与药疹的关系,我们对2002年至2004年1月住院的54例药疹患者做回顾性分析如下:1临床资料54例患者均为本科住院病人,经临床确诊,男33例,女21例,年龄为9个月至66岁,既往有一种药物过敏史者8例,有2种以上药物过敏史者3例。54例患者发病前均有明确的用药史。2致敏情况2.1致敏药物。在54例药疹病人用药史中,抗生素类药物28例,解热镇痛类药物12例,镇静催眠类药物9例,其他类药物5例(别嘌呤醇2例,痢特灵2例,氨甲喋呤1例)。2.2皮疹类型。54例药疹的皮肤损害表现为:发疹型32例,荨麻疹型8例,固定红斑型6…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职业性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的临床特点。方法观察6例TCE药疹样皮炎患者临床表现。结果临床表现以发热、皮疹、黄疸和肝功能损害为主;使用糖皮质激素、护肝等治疗均治愈。结论接触TCE可致药疹样皮炎,主要损害皮肤和肝脏;明确TCE接触史,早期确诊,及时合理应用糖皮质激素是有效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阐明职业性三氯乙烯(TCE)药疹样皮炎职业流行病学特征,为其防治与研究提供资料。方法用专用调查表对广东省1988~2001年发病的150例职业性TCE药疹样皮炎病例进行回顾性调查,同时收集这些发病事故的调查资料,用Excel建立数据库,SPSS10.0进行统计处理。结果这组病例的临床表现和发病特点与药疹皮炎极其相似,表现为剥脱性皮炎、重症多形红斑、大疱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或多形红斑。其发病均因接触TCE,但与接触浓度无明显关系;潜伏期均小于3个月;××市3年调查,接触TCE新工人的发病率仅为0.045%;激素治疗有效,病后再接触可再发病,斑贴试验阳性等。引起发病的TCE含量在95%以上,产地也不同,全分析未发现相同杂质;全部病例没有发现接触甲醛、甲胺磷等能引起药疹样皮炎的化学品;大部分病例发疹前2个月没有服过任何药物;美国和日本等地已有21例相似的病例报道。因接触TCE的新工人多和临床医师和管理人员提高了对本病的认识,使广东多发。结论本组病例都由职业性接触TCE引起,与药疹样皮炎相似,属免疫增强损伤。称为“职业性TCE药疹样皮炎”;其流行病学特点均与职业性TCE接触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周一海 《健康生活》2022,(12):44-45
<正>市民王女士在使用外用滴耳液后,腿、脖子等处出现大片的红疹,口腔内有溃疡,她到医院皮肤科就诊后,被诊断为药疹。药疹,又称为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各种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黏膜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可累及机体其他系统。药物进入人体最常见的途径为口服,其次为注射,此外还有灌注、外用等。药疹是药品不良反应的一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起预防接种后疑似重症药疹的案例,总结经验教训。[方法]对病例开展系列调查。[结果]本起疑似重症药疹中1例为剥脱性皮炎型药疹、2例为脓疱疮。[结论]在疑似重症药疹处理过程中,变态反应专家参与是做好鉴别诊断、治疗和处置的关键,应规范使用糖皮质激素,加强皮损、基本生理的护理,做好消毒隔离,把心理护理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7.
药疹是最常见的一种药物反应。怎样判断是不是药疹呢?一般应有用药史,且停药后皮疹消退。起病突然,皮肤发红、发痒并成对称分布,先从面颈部开始,依次波及上肢、躯干和下肢,或伴有畏寒、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轻的停药后皮疹逐渐消退,病情严重者有生命危险。药疹的疹型多种多样,其形态凡是像某一种传染病或  相似文献   

18.
介绍1例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激素治疗后出现精神障碍病例的临床特点及诊治过程,提示激素治疗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时,除激素的一般副作用外,还可能出现精神障碍症状,停用激素后症状可缓解。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19.
药物通过注射、内服、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皮肤、粘膜反应称药疹。药疹是药物过敏反应中最常见的类型。大疱表皮松解型药疹是药疹中最严重的一型。如果治疗护理不及时 ,10~14天病死率可达50 %。有效的护理是治疗大疱表皮坏死型药疹的重要组成部分。1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1 2一般表现急性发病 ,用药后数小时或1~2天内迅速在面、颈、胸部出现暗红色及略带铁灰色斑 ,很快融合成片成展至全身。红斑上发生大小不等的松弛性水疱 ,尼氏症( +) ,如烫伤样改变。口、眼、鼻粘膜大片坏死剥脱 ,伴有全身中毒症状严重 ,体温可达3…  相似文献   

20.
药疹为皮肤科急诊中常见的病种,是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的药物,通过某种途径进入机体后,引起的皮肤和(或)粘膜损害的不良反应。其中,中毒性表皮坏死型药疹是一类伴有多系统损害的重症皮肤病,受损面积大,死亡率高等特点的药疹。成都军区总医院感染呼吸科2011年2月收治了l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