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医学争鸣》2006,27(15):1356-1356
目的:研究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PAH)发生过程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细胞核增殖抗原(PCNA)在体循环血管、肺循环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利用低压缺氧舱建立大鼠缺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实验分为3组:即正常氧组、缺氧2wk组和缺氧3wk组。用免疫组化染色和图像分析,检测主动脉、肺动脉主干及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中VEGF及PCNA的表达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在整体和细胞水平下慢性低氧对大鼠主动脉及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性是否有影响及其差异性。方法:分别采用整体慢性低氧模型复制及细胞培养的方法获得实验对象,整体动物上分为正常对照组和低氧3周组;细胞水平分为正常对照组及低氧24h组。分别采取HE染色,免疫组化法和图像分析的方法检测主动脉、肺内小动脉及培养的平滑肌细胞中PCNA的表达和含量的变化。MTT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正常组整体及细胞水平下PCNA在主动脉、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内均有微弱表达,整体实验低氧时只有肺内小动脉平滑肌细胞内其表达有增强,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内PCNA的表达无明显差别。细胞低氧24h组PCNA表达明显增强,主、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之间无明显差别。结论:大鼠的主、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对慢性低氧的反应在整体水平和细胞水平是有差异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建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在大鼠低氧性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将SPF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10)、模型组(n=10),通过间断常压低氧法建立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模型,肺组织切片经HE染色后图像分析技术定量检测大鼠肺小动脉的形态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测定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内PCNA蛋白表达,并经图像分析半定量检测其表达强度.结果 4周后,模型组SD大鼠MT%、MA%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模型组SD大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内PCNA核蛋白表达(积分面积、累积光密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常压低氧4周可成功建立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PCNA在肺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量具有差异性提示其可能在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氯通道阻滞剂尼氟灭酸(niflumic acid,NFA)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钙激活氯离子通道蛋白 (chloride channel calcium activated protein,mouse;mCLCA) mRNA及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 )表达的影响.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24只,随机分为对照组、低氧组、低氧+用药组,每组8只.建立常压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低氧组及低氧+用药组均在低氧箱中缺氧8 h/d,共21 d.于缺氧前3 d开始,低氧+用药组每天腹腔内注射NFA 3 mg/kg体重,低氧组注射同等剂量对照剂.缺氧21 d后测量右心室肥厚指数(RVHI).分离并培养原代肺动脉平滑肌细胞;采用RT-PCR方法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mCLCA mRNA表达的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方法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MAPK表达的变化.结果 低氧+用药组RVHI、mCLCA mRNA表达、MAPK表达均较低氧组明显降低(均P<0.05).结论氯通道阻滞剂NFA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mCLCA mRNA及MAPK的表达有抑制作用,从而推测NFA对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有一定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干预作用。方法采用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30只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组和低氧阿托伐他汀干预组。4周后观察肺动脉压及右心肥厚指数,HE染色和电镜观察各组大鼠肺组织病理和超微结构变化。结果低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力、右心肥厚指数高于正常组和阿托伐他汀干预组(P<0.05);光镜显示:4周后低氧组肺细小动脉血管壁平滑肌层明显增生,电镜下内皮细胞向管腔突起,胶原纤维增多,平滑肌细胞增生;而正常组、阿托伐他汀组大鼠肺组织血管壁的改变明显减轻。结论阿托伐他汀可减轻低氧性肺细小动脉血管平滑肌的增生,减轻血管重构,降低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肺动脉压力。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钙蛋白酶(calpain)在低氧诱导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中的作用及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低氧模型组和常氧对照组。插管法测定大鼠右心室收缩压及平均肺动脉压,右心室/(左心室+室间隔)比值评价右心肥厚指数,HE染色检测血管重构情况,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肺动脉calpain-1,-2和-4 mRNA和蛋白的表达。原代培养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常氧对照+ MDL28170(calpain抑制剂)组、低氧模型组、低氧模型+MDL28170组。MTS及流式细胞术观察细胞增殖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Ki-67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roliferating cell nuclear antigen,PCNA) mRNA表达情况。结果:与常氧对照组大鼠比较,低氧模型组大鼠右心室收缩压、平均肺动脉压及右心肥厚指数显著增加,肺动脉血管显著重构;同时,低氧模型组大鼠肺动脉中calpain-1,-2,-4 mRNA和蛋白表达也显著上调。与常氧对照组细胞比较,低氧模型组细胞显著增殖,MDL28170可显著抑制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同时逆转低氧诱导的Ki-67和PCNA mRNA表达上调。结论:calpain介导低氧诱导的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构,其机制可能与介导低氧诱导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电压门控性钾通道亚型Kv2.1基因表达变化在大鼠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以及恢复中的作用.方法 32只雄性SD大鼠均分为正常对照组、高原慢性低压低氧组(CH组)、二氯醋酸钠(DCA)治疗组(CH+DCA组)和高原低氧返回平原恢复7 d组(CHR7组).正常对照组在常压常氧平原条件下喂养,其余各组在模拟高原5 000 m低压氧舱内喂养21 d,动物模型建成后用闭式胸腔法测平均肺动脉压(mPAP),荧光定量PCR法检测4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ulmonary arterial smooth muscle cells,PASMCs)的Kv2.1 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大鼠PASMCs Kv2.1的表达;图像分析技术检测肺小动脉形态改变及Kv2.1表达强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Kv2.1蛋白表达.结果 模拟高原5 000 m缺氧21 d后,与正常对照组相比,CH组Kv2.1 mRNA和蛋白表达明显下降,免疫组化显示PASMCs Kv2.1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mIOD)减少,而mPAP明显增高,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管腔狭窄,肺血管重构明显.与CH组相比,DCA+CH组和CHR,组Kv2.1 mRNA和蛋白则明显恢复表达,PASMCs Kv2.1表达的mIOD增加,mPAP下降,血管重构减弱.结论 Kv2.1基因表达变化与高原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变化存在负相关性,表明Kv2.1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和恢复中可能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观察慢性低氧所致肺动脉高压对大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蛋白激酶CβI(PKCβI)的膜转位和蛋白表达量的影响,初步探讨PKCβI在慢性低氧诱导大鼠肺动脉高压的发生、发展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方法建立慢性常压低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低氧1 d、3 d、7d、14 d和21 d组,应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动脉高压形成过程中大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及成纤维细胞中PKCβI的膜转位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1)RVSP和RV/(LV+S)比值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低氧后3 d、7 d、14 d和21 d后大鼠肺血管明显增厚;(2)大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均有PKCβI的表达,且低氧14 d后PKCβI的蛋白表达量较正常对照组相比降低(P<0.05)。结论 PKCβI蛋白表达量的下调可能参与了慢性低氧诱导的大鼠肺动脉高压肺血管重塑的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动物整体水平的抗大鼠肺动脉高压作用及其对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将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组、低氧组、低氧DHA处理组,每组7只。大鼠缺氧肺动脉高压模型采用慢性间歇性低氧方法建立,通过右心导管法测定大鼠平均肺动脉压,精确称左右心室质量计算右心室指数,测定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率和Caspase3、Caspase9活性。结果:与常氧组比较,低氧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和右心室指数均明显升高(PPPP结论:DHA具有抗大鼠肺动脉高压作用,其机制与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L-精氨酸(L-arginine,L-Arg)对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17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7)、低氧组(n=5)和低氧+L-Arg组(n=5).对大鼠肺血管进行显微形态学观测.通过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切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并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研究肺动脉平滑肌细胞Fas表达.结果:低氧2周后出现大鼠肺血管结构重建.同时,肺中、小型动脉凋亡平滑肌细胞百分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平滑肌细胞Fas表达明显降低.然而,L-Arg缓解了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的形成.低氧+L-Arg组大鼠肺中、小型动脉凋亡平滑肌细胞百分数均明显高于低氧组(P均<0.05).L-Arg使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Fas表达明显增强.结论:L-Arg通过使肺动脉平滑肌细胞Fas表达上调,促进肺动脉平滑肌细胞的凋亡,从而对低氧性肺血管结构重建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时肺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与肺血管重建的关系。方法 将 2 0只雄性 Wistar大鼠分为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组 (n=10 )和对照组 (n=10 )两组 ,肺动脉高压组以常压低氧建立大鼠肺动脉高压模型。以微导管法测定各组大鼠肺动脉压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模型大鼠肺内 VEGF的表达 ,对肺组织切片进行图象分析。结果 低氧 3周后 ,肺动脉高压组大鼠形成明显的肺动脉高压 ,肺小动脉壁细胞数增多 ,管壁增厚和管腔狭窄 ,管壁厚度占外径的百分比 (WT%)为 31.4%± 2 .6 %,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 (WA%)为 5 2 .8%± 3.4%,分别与正常对照组 16 .0 %± 1.8%和 2 8.7%± 2 .3%相比明显升高 (P<0 .0 1) ;肺小动脉内膜的 VEGF免疫阳性染色在低氧大鼠组为 2 .5 1± 0 .2 5 ,与正常对照组 1.2 7± 0 .15相比明显增强 (P<0 .0 1) ,低氧大鼠组 VEGF免疫阳性染色强度与 WT%和 WA%呈明显正相关 (r分别为 0 .792和 0 .785 ,P <0 .0 1)。结论 低氧所致 VEGF的合成增多在低氧性肺血管重建和肺动脉高压的发病过程中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腺苷A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肺动脉压力变化、肺血管重构情况,及慢性低氧环境对其的影响,探讨A2A受体在肺动脉高压发生发展中的调节作用.方法 将A2A受体基因敲除小鼠(KO)及野生型小鼠(WT)随机分为常氧组和低氧组,低氧组置于低氧舱内(O2:9%~10%).2周后检测右心室收缩压(RVSP)、体循环压(SBP)、右心室/左心室加室间隔质量比(右心肥大指数)、肺组织HE染色、弹力纤维染色、透射电镜观察及免疫组化检测肺阻力血管平滑肌细胞肌动蛋白(α-SM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表达情况.结果 常氧环境下,与WT相比A2ARKO小鼠呈现:①RVSP升高,右心肥大指数增加;②肺阻力血管壁增厚,管腔减小;③血管壁PCNA阳性细胞增多,α-SMA表达增强;④肺细小动脉内皮细胞活化,平滑肌细胞、成纤维细胞肥大,胶原纤维大量沉积.低氧2周后,KO小鼠RVSP升高及肺阻力血管重构程度进一步加重.结论 A2AR在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重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的调节作用,慢性低氧可诱导肺动脉高压及肺血管重构进一步加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中的意义及多黏菌素B(PMB)对其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分成正常对照组(N组)、低O2高CO24 w组(F组)、低O2高CO24 w PMB组(P组),观察各组大鼠肺动脉平均压(mPAP)、右心室重量比(RV/LV S)、肺小动脉管壁面积/管总面积(WA/TA)、中膜厚度(PAMT)及超微结构,用ELISA法检测血清和肺组织VEGF含量,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VEGF、蛋白激酶C(PKC)表达的变化.结果:①F组大鼠mPAP、RV/LV S、血清和肺组织VEGF的含量明显高于N组(P<0.01),P组则低于F组(P<0.01).②病理显示F组WA/TA、PAMT较N组增高(P<0.01),内弹力板扭曲明显,胶原纤维增多,中膜平滑肌细胞增生.P组大鼠血管壁的改变明显减轻.③F组大鼠肺细小动脉VEGF蛋白及PKC的表达与N组比较明显增加(P<0.01),而P组与F组比较,则明显降低(P<0.05,<0.01).结论:低氧诱导肺动脉VEGF的增加,后者参与了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PKC可能是低氧时上调VEGF表达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观察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血浆中心房钠尿肽(AN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变化.方法: 用低压、低氧的方法复制大鼠慢性HPH模型,放射免疫法检测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ANP和CGRP表达的变化.结果: 慢性HPH大鼠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ANP和CGRP的表达均发生了变化,呈现先降低后增高的表现, 即低氧3 wk>正常>低氧2 wk.结论: 在慢性HPH形成过程中,随着肺小动脉壁的增厚,血浆中血管活性物质ANP和CGRP的表达先降低后增高.其变化可能与慢性HPH过程中肺动脉压升高和肺小动脉壁的结构重建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5.
一氧化碳调节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目的: 探讨一氧化碳对低氧大鼠肺血管平滑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4组:常氧对照组(n=7)、低氧组(n=6)、低氧+锌原卟啉组(低氧+ ZnPP组,n=6)及低氧+低浓度一氧化碳组(低氧+低浓度CO组,n=5).应用Bcl-2、Caspase-3多克隆抗体和NF-κΒ单克隆抗体经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技术及原位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对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进行凋亡定位及半定量分析.结果: (1)低氧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凋亡细胞百分数和平滑肌细胞Caspase-3表达积分低于对照组,NF-κΒ阳性细胞百分数和平滑肌细胞Bcl-2表达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2)低氧+ ZnPP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凋亡细胞百分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和低氧组,平滑肌细胞Caspase-3表达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与低氧组无差异;NF-κΒ阳性细胞百分数和平滑肌细胞Bcl-2表达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和低氧组;(3)低氧+低浓度CO组大鼠肺动脉平滑肌凋亡细胞百分数和平滑肌细胞Caspase-3表达积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低氧组及低氧+ZnPP组,NF-κΒ阳性细胞百分数和平滑肌细胞Bcl-2表达积分明显低于低氧组及低氧+ZnPP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CO促进低氧大鼠肺动脉平滑肌细胞凋亡,同时还伴有Bcl-2和NF-κΒ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Na+/H+交换器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作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Na+/H+交换器(NHE)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模型肺动脉平滑肌细胞中的表达.方法:30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3组,分别为:正常对照组,缺氧3周组和缺氧8周组.分离肺动脉平滑肌,测定细胞内pH(pHi),并提取总RNA,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比较各组中NHE-1 mRNA的表达.结果:缺氧组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Hi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NHE-1 mRNA表达也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缺氧两组间差异不显著.结论:Na+/H+交换器参与调节肺动脉平滑肌细胞pHi,从而在缺氧性肺动脉高压形成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肖欣荣  张定涛  程德云  陈文彬 《四川医学》2004,25(12):1277-1279
目的 研究钾通道开放剂Cromakalim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阻抑效应。方法  3 0只大鼠随机分为 3组 ,每组 10只。Ⅰ组为正常对照组 ,Ⅱ组为低氧组 ,缺氧 [吸入氧浓度 ( 10± 0 .5 ) % ] 3周 ,Ⅲ组为阻抑组 ,同样缺氧 3周 ,分别于缺氧前后按 3 0 0 μg/kg剂量给大鼠腹腔注射钾通道开放剂Cromakalim。 3周后 ,行右心插管分别测定 3组大鼠的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 ;然后剖胸取出大鼠肺脏行HE染色 ,经光镜观察和图像分析肺小动脉。结果 Ⅱ组大鼠于缺氧后 ,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比Ⅰ组明显增高 ,肺小动脉管壁增厚、狭窄。其管壁厚度占血管外径的百分比 (WT % )和管壁面积占血管总面积的百分比 (WA % )与Ⅰ组相比明显增加。Ⅲ组大鼠的肺动脉压和肺血管阻力增高不明显 ,其WT %和WA %亦无明显增大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 ,二者无明显差异 ;但与Ⅱ组相比 ,二者有明显差异。结论 肺动脉高压发展中肺小动脉平滑肌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变化可能与钾通道活性改变相关 ,钾通道开放剂Cromakalim对大鼠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具有明显的阻抑作用  相似文献   

18.
用细胞培养、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图像分析及流式细胞术观察低氧和猪肺动脉缺氧内皮细胞条件培养液(HECCM)对体外培养的新生大鼠肺血管周细胞 (PC)α- SM- actin、 CD34 、 S- 10 0和 PCNA的表达及细胞周期的影响。结果发现 ,低氧和 HECCM可促进 PC表达α- SM- actin和 PCNA,而抑制 CD34 和 S- 10 0的合成 ,促进 PC由静止期 (G0 /G1 期 )进入 DNA合成期 (S期 )及有丝分裂期 (G2 M期 )。提示 ,低氧不仅能促进 PC增殖 ,而且还可促进其向平滑肌样细胞转化。故 PC是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时无肌型细动脉肌化的重要细胞来源。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低氧诱导因子-1α(HIF-1 α)蛋白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蛋白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小鼠肺内的表达,探讨HIF和VEGF在其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建立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小鼠模型,SPF级雄性C57BL/6小鼠16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低氧、高二氧化碳4 w组(H组),每组8只.测二组小鼠的右心室收缩压(RVSP)和右心室重量:比RV/(LV S).光镜下观察右心室和肺组织病理学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肺细小动脉上HIF-1 α蛋白和VEGF蛋白的表达.结果:H组小鼠RVSP明显高于C组,且RV/(LV S)亦有增加.光镜下肺细小动脉管腔变窄管壁增厚,中膜平滑肌细胞肥大增生.免疫组织化学显示:H组小鼠肺细小动脉HIF-1 α蛋白和VEGF蛋白免疫组化吸光度高于对照组;VEGF蛋白与HIF-1 α蛋白表达呈正相关.结论:慢性低氧使HIF-1 α蛋白和VEGF蛋白在肺细小动脉表达增加,二者参与小鼠肺动脉高压的形成和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中的细胞外调节蛋白激酶(ERK)在低氧性肺动脉高压中的表达以及三七总皂苷(PNS)对慢性低氧性肺动脉高压(HPH)大鼠ERK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正常对照组(N组)、单纯低氧性肺动脉高压组(H组)和低氧性肺动脉高压注射PNS组(HP组)。观察各组大鼠平均肺动脉压(mPAP)及平均颈动脉压(mCAP),免疫组化法检测肺组织中p-ERK蛋白的含量。结果 H组、HP组ERK的表达高于N组(P<0.05),且H组高于HP组(P<0.05)。结论预防性应用PNS可以降低低氧性肺动脉高压大鼠的肺动脉压,其机制可能与抑制p-ERK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