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ET-1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高血压时期内皮素-1(endothelin-1,ET-1)在脑血管神经源性调节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了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ET-1mRNA的表达变化;应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方法,观察了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ET-1的表达。结果显示: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ET-1mRNA的表达较正常血压鼠明显增加;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ET-1表达亦较正常血压鼠明显增加(P<0.05)。此结果提示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高表达的ET-1和ET-1mRNA在自发性高血压鼠脑血管的神经源性调节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高血压大鼠脑血管神经肽Y(neuropeptide Y,NPY)在高血压时期脑血管的神经源性调节作用及其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本研究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免疫印迹(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基底动脉NPY mRNA和NPY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基底动脉NPY mRNA和NPY的表达均较正常血压鼠明显增加。本研究结果提示NPY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血管的神经源性调节以及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底动脉是否含有内皮素-1(ET-1)能神经纤维分布以及ET-1能神经是否涉及脑血管的神经源性调节及脑血流调节,本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了自发性高血压鼠和Wistar正常血压鼠脑底动脉(包括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ET-1能神经纤维的分布;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ET-1水平。结果显示:自发性高血压鼠和Wistar正常血压鼠脑底动脉均可见ET-1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似细线状,攀附于血管壁上;高血压鼠ET-1能纤维密度明显高于Wistar正常鼠。此外,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ET-1水平较Wistar正常血压鼠也明显升高。以上结果提示: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底动脉增加的ET-1能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可能与脑血管的神经源性调节有关;而升高的ET-1水平可能参与调节高血压时的脑血流量。  相似文献   

4.
王文  武胜昔  朱敏  李云庆 《解剖学报》2001,32(1):9-12,T003
目的 探讨肽能神经对高血压鼠脑血管的神经源性调节的形态学基础。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图介分析技术,观察了10只自发性高血压鼠(SHR)和10只正常血压鼠脑底动脉血管活性肠多肽能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 在自发性高血压鼠脑的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后动脉和基底动脉及其分支均可见棕褐色的免疫反应性纤维,纤维似细曲线状,多呈网状分布,与正常血压鼠同一部位脑底动脉血管壁上的免疫反应性纤维密度比较,自发性高血压鼠大脑前动脉、中动脉和后动脉的免疫反应性纤维明显减少。结论 高血压鼠脑底动脉血管活性肠多肽能神经纤维密度的减少,提示在SHR脑血流的自动调节作用中,由于非交感性血客扩张神经减少,导致神经源性血管扩张作用减弱,交感神经活性相对增加,表明血管活性肠多肽神经在高血压鼠脑血管的神经源性调节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内皮素-1(ET-1)在烫(烧)伤大鼠脑血管损伤的表达及其作用。方法应用组织学方法观察8只烫伤大鼠脑基底动脉组织结构的变化;应用RT-PCR测定48只烫伤大鼠脑基底动脉ET-1 mRNA的表达;应用Western blotting分析48只烫伤大鼠脑基底动脉ET-1的表达;应用放射免疫分析检测48只烫伤大鼠脑基底动脉ET-1 水平的变化。结果 烫伤大鼠脑基底动脉呈现病理学组织结构变化;烫伤后3h大鼠脑基底动脉ET-1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开始升高,6h 达高峰;烫伤后6h大鼠脑基底动脉ET-1 表达较正常对照组增强,12h 达高峰;烫伤后各组大鼠脑基底动脉ET-1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6h 达高峰。结论 烫(烧)伤可诱发大鼠脑血管ET-1表达增加,增加表达的ET-1可能与烫(烧)伤大鼠脑血管损伤的病理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高血压鼠脑底动脉神经肽Y能神经与颈上神经节、星状神经节的关系。方法 应用神经节切除术和免疫组织化学ABC法 ,对 16只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底动脉神经肽Y能神经纤维的分布进行了观察。结果 对照组自发性高血压鼠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壁上均可见神经肽Y能阳性纤维 ,纤维似曲线状 ,多呈网状走行 ,密度较高。手术Ⅰ组作双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术 ,脑底主要动脉的阳性纤维明显减少 ;手术Ⅱ组作双侧星状神经节切除 ,脑底主要动脉壁上的阳性纤维明显减少 ;手术Ⅲ组作双侧颈上神经节和星状神经节切除术 ,脑底主要动脉的阳性纤维完全消失。结论 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底主要动脉的神经肽Y能神经纤维起源于双侧颈上神经节和双侧星状神经节 ,神经肽Y能神经可能在高血压发病中起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底动脉血管活性肠多肽能神经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神经节切除术,观察了高血压鼠脑底动脉血管活性肠多肽能神经纤维与蝶腭神经节和耳神经节的关系.结果:手术Ⅰ组作一侧蝶腭神经节切除术,双侧脑底动脉壁上的阳性纤维明显减少;Ⅱ组作一侧耳神经节切除术,双侧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壁上的阳性纤维密度减少;Ⅲ组作一侧颈上神经节切除术,基底动脉的阳性纤维减少.结论:自发性高血压鼠一侧脑底动脉的血管活性肠多肽能神经纤维主要起源于双侧蝶腭神经节,部分起源于耳神经节和颈上神经节.提示血管活性肠多肽能神经可能在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方法,观察了含NPY、含CGRP和含SP神经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底动脉的变化.结果表明,和对照用的京都Wistar大鼠相比,含NPY神经在脑底动脉环吻侧的密度略低,而尾侧略高;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大脑前动脉和大脑后动脉含NPY神经纵行纤维密度比对照大鼠低,而环行纤维密度比对照大鼠高.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脑底动脉含SP和含CGRP神经的密度均比对照大鼠低.本文对上述变化的意义进行了讨论.关键词  相似文献   

9.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和神经交点计数技术,观察了10只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10只正常血压大鼠脑底动脉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能神经纤维的分布。结果证明:在自发性高血压鼠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后动脉和基底动脉壁上均可见CGRP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纤维呈细曲线状,多呈网状走行;与正常血压鼠脑底血管同名动脉比较,其密度明显减少。正常血压鼠脑底血管CGRP能神经纤维多呈环形走行。高血压鼠的CGRP能神经纤维的分布随着高血压的发生而明显减少,提示CGRP能神经纤维的减少与高血压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半边莲生物碱对高血压大鼠脑动脉内皮素-1(endothelin-1,ET-1)mRNA表达的影响,探讨半边莲生物碱对高血压大鼠脑动脉血管重构的作用。方法:将16只高血压模型鼠随机分为2组:半边莲生物碱组和高血压实验组,每组8只。另外,随机选取8只正常血压大鼠作为正常对照组。半边莲生物碱组给予半边莲生物碱,高血压和正常对照组大鼠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各组大鼠均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8周。8周后,分别通过Western blot和RT-PCR技术检测各组大鼠脑基底动脉ET-1蛋白和ET-1mRNA的表达。结果:半边莲生物碱组大鼠脑基底动脉ET-1蛋白及ET-1 mRNA的表达较高血压组明显降低(P<0.05)。结论:半边莲生物碱可抑制高血压鼠脑基底动脉ET-1蛋白及ET-1 mRNA的表达,提示半边莲生物碱在预防和治疗高血压诱发的脑血管重构中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底动脉单胺能神经分布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对10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10只正常大鼠脑底动脉单胺能神经纤维分布进行了观察、在自发性高血压鼠脑底血管的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和基底动脉壁上均可见棕褐色的免疫反应阳性纤维,纤维较粗,弯曲,环行走行,密度较高。与正常鼠同一部位脑底动脉壁的阳性纤维密度比较有明显增加。经统计学检验,P<0.05,表明高血压鼠和正常鼠脑底动脉之间的单胺能神经纤维的密度有明显差异。本文结果提示,高血压鼠脑底动脉各主要分支较正常鼠脑底动脉各主要分支有更高密度的单胺能神经纤维分布,这些纤维属于交感神经纤维,说明交感神经可能在高血压鼠的脑血管活动和对高血压的发生和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对比分析WKY大鼠和SHR大鼠大脑中动脉的拉伸力学特性,为预防高血压提供生物力学基础。取5月龄正常WKY雄性大鼠大脑中动脉20个,5月龄SHR雄性大鼠大脑中动脉20个,试样以0.5mm/Min的实验速度进行纵向拉伸实验。WKY雄性大鼠大脑中动脉组拉伸最大应力、最大应变、弹性限度应变大于SHR雄性大鼠大脑中动脉组(P0.05),SHR雄性大鼠大脑中动脉的弹性模量值大于WKY雄性大鼠大脑中动脉(P0.05)。WKY大鼠大脑中动脉和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SHR)大脑中动脉具有不同的拉伸力学特性,自发性高血压模型大鼠(SHR)大脑中动脉拉伸力学特性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不同年龄高血压鼠脑底动脉神经肽Y能神经纤维的分布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为了阐明不同年龄高血压鼠脑动脉神经肽Y(NPY)能神经的分布 ,探索高血压与脑动脉NPY能神经分布的年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和神经交点计数法 ,对 12只不同年龄高血压鼠脑动脉NPY能神经纤维分布进行观察。结果 :在 6周龄高血压鼠大脑前动脉 (ACA)和大脑中动脉 (MCA)壁上均见黑色NPY纤维 ,较细 ,曲线状 ,以纵行分布为主 ;在 15周龄高血压鼠ACA和MCA壁纤维密度较高 ,纤维走行以环行为主 ;在 3 0周龄高血压鼠ACA和MCA壁纤维走行以网状为主 ,纤维密度较 6周龄和15周龄鼠增高 ,三个年龄组纤维密度依次为 :3 0周龄鼠 >15周龄鼠 >6周龄鼠。结论 :高血压鼠脑底动脉NPY能神经纤维密度随年龄增加而增高 ,纤维走行由纵行转变成环行、网状分布。提示高血压鼠呈年龄相关性增加的血压可能与高血压鼠脑血管呈年龄相关性增加的NPY能神经相关。  相似文献   

14.
用5只雄性自发性高血压大鼠作为实验组,另2只正常血压雄性大鼠作为对照组。常规电镜技术处理后,观察、拍照并计数每个电镜视野内的有关结构,比较两组蓝斑核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特点。结果:在两组的蓝斑核神经元内均可见到大量的细胞器和胞质内含物:高尔基复合体、线粒体、粗面内质网、神经分泌颗粒、膜下囊泡和棘器,实验组比对照组多且发达,其中后三者尤为显著;神经毯内两组的突触类型均以GrayⅠ型(不对称型)为主,但实验组的突触前膨大内圆形清亮突触小泡(S型)和致密核芯颗粒突触小泡(g型)较多,平行性突触、连续性突触及嵴突触等特殊形态的突触实验组亦多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自发性高血压的形成与蓝斑核神经元超微结构的功能活动和结构变化密切相关,在高血压时,蓝斑核有较多的神经无处于兴奋状态,而正常血压的调节和维持则有赖于蓝斑核神经元兴奋和抑制状态的平衡。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自发性高血压的发病机理,本实验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结合体视学分析,研究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脊髓中间带灰质内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纤维和终末的分布。结果如下:(1)P物质免疫反应产物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和京都种正常血压大鼠脊髓中间带灰质分布的模式未见明显差异;(2)在脊髓T2、T5、T8、T11、L1 各节段的中间外侧核本部区的平均光密度值,自发性高血压大鼠高于京都种正常血压大鼠(P< 0.05)。这一结果提示,在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脊髓胸腰部中间外侧核本部区P物质免疫反应阳性产物表达增加。而该区P物质表达的增加意味着该区交感节前神经元机能状态的某种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自发性高血压大鼠血压的升高和维持有关。  相似文献   

16.
通过观察动脉主干张开角的大小,研究了自发性高血压大鼠(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rat,SHR)高血压建立后肾动脉零应力状态的变化,并于SHR高血压形成前,分别给予口服型AngⅡ Ⅰ型受体拮抗剂Losartan和ET A型受体拮抗剂BMS-182874,研究内源性AngⅡ和ET在SHR肾动脉零应力状态变化中的作用。 现,在高血压已建立的SHR,肾动脉主干张开角(11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