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医色诊中以青、赤、黄、白、黑为五个基本色,进行疾病的临床诊断与辨证。文章简单论述了中医五色的基本特点,分析了中医色诊过程中机体组织在自然光条件下色彩信息的形成过程,比较了中医五色与色彩类别之间的关系,根据中医五个基本色中黑与白的亮度变化以及青、赤、黄的减法混合的三原色特性,对色度学引入中医色诊中参数的量化方法进行了综合分析,进一步探讨了光谱法在中医五色计量化应用过程中的拓展与前景。  相似文献   

2.
《黄帝内经》作为一部中医经典著作,其中"五色五味"理论被后世医家谙熟并指导临床实践。此理论产生于五行、阴阳归属关系,基于此,"五色五味"入通于人体五脏,即青、酸入于肝,赤、苦入于心,黄、甘入于脾,白、辛入于肺,黑、咸入于肾。观察人体五色变化,可知疾病顺逆与病损部位,五味适宜,补养五脏,五味过及,有损五脏,故补益五脏,应谨和五味。掌握"五色五味"理论,对疾病的预防与诊治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浅议色诊     
中医之色诊,指医生观察病人面部颜色与光泽,以了解病情的诊法。笔者通过临床观察体会到,异常面色可预测疾病的发生,推断其病位,判断其疾病的轻重,确诊其预后。1 五色皆有常 常色,指人在正常生理状态时面部的色泽,即指人体精神、气血、津液的充盈与五脏功能的正常。中医将青、黄、赤、白、黑等五种颜色分居于肝、脾、心、肺、肾等五脏,然五脏生气各有所旺,故五脏常色应随五形之人而见。正如《医宗金鉴·四诊心法要诀》所说:“五脏之色随五形之人而见,百岁不变,故为主色也。”  相似文献   

4.
(接上期)病色的善、恶,所反映的是脏腑精气虚损的程度。善者表明精气未衰,病轻较易治;恶者则精气已衰,病重难疗。不同的病色,所反映的则是不同脏腑的疾病和不同性质的疾病。  相似文献   

5.
中医色诊,以青、赤、黄、白、黑五色推演于五行内合于五脏,进行疾病的临床诊断与辨证,其临床应用价值及理论意义为历代医家所推崇.邓铁涛国医大师与刘颂豪院士提出中医学与光学的交叉学科建设时,就以中医望诊作为突破口,建议应用光子学技术从模糊性思维与定量科学之间的关系着手,促进中医诊断方法的客观化发展[1].  相似文献   

6.
《傅青主女科》论述带下及五色带下之病名、病因、病机、证治、方药;病名因带下色、质、气味不同,而有白、青、、黄、黑、赤带之分;病因有湿盛、肝郁、脾虚、气弱、火旺之别;治有化湿、解郁、健脾、益气、清火之殊;方有完带汤、逍遥散、易黄汤、利火汤、清肝止淋汤之异;傅青主辨证详明、理法严谨、方药简效。  相似文献   

7.
《金匮要略》中脾胃学说内容丰富,很具特点,为之研究,于杂病辨证论治颇有指导意义。 一、脾胃气以决吉凶 内伤杂病以脏腑气血阴阳功能失调为主要病理。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胃行气于三阳,为六腑之本,脾行气于三阴,为五脏之本,故脾胃之气盛衰,在内伤杂病中至关重要。《金匮要略》非常注重察脾胃之气以决疾病之吉凶。鼻头属脾,色青主腹中疼痛,若痛而苦冷,为肝邪剩脾,脾阳衰微之征,予后多凶。鼻头色微黑,为肾水侮脾土之象,主病水气。纵四脏有病,只要脾胃气旺,脉现从容缓和,为脾旺不  相似文献   

8.
汗为五液之一,既可是生理现象,亦可为病理反映。问汗乃临诊"十问"之一,发汗则为治病"八法"之首。通过观汗之有无,察出汗时间、部位,辨汗温、汗量、汗色、汗质之不同,可测患者阴阳盛衰、气血津液盈亏、疾病性质和病情进退。其治疗则着眼于平衡阴阳、调整气血、调和营卫,辅之以固表敛汗等治标措施。  相似文献   

9.
望诊,是祖国医学诊断疾病的过程中为较重要的方法之一。如《灵枢·本脏篇》曰:“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则知所病矣。”又如《灵枢·五色篇》曰:“以五色命脏,青为肝,赤为心,白为肺,,黄为脾,黑为肾。”这说明了通过望色,可测知所病之脏腑。为此,笔者于八三年以来,共收集了120例“神经衰弱”患者的中医望诊资料,重点就其中出现睑缘青紫的115例资料,进进了初步整理。现将整理结果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0.
《傅青主女科》论述带下之病位、病因、病机及分型辨治,因带下色、质、气味不同,分为白、青、黄、黑、赤带,分别创完带汤、逍遥散、易黄汤、利火汤、清肝止淋汤;傅青主辨证详明、立法严谨、说理透彻、用药精当,对后世中医妇科影响深远,对治疗带下病颇具参考价值,值得潜心研究。  相似文献   

11.
原文:黄帝问曰:夫络脉之见也,其五色各异,青黄赤白黑不同:其故何也?岐伯对曰:经有常色而络无常变也。帝曰:经之常色何如?岐伯曰:心赤,肺白,肝青,脾黄,肾黑,皆亦应其经脉之色也。帝曰:络之阴阳,亦应其经乎?岐伯曰:阴络之色应其经,阳络之色变无常,随四时而行也。  相似文献   

12.
<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篇》"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强调望诊是诊断的第一要务。《素问·五脏生成篇》"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色脉,可以完全"进一步指出了望诊的重要性。1五色望诊源于《内经》《素问·举痛论篇》曰:"五脏六腑,固尽有部,视其五色,黄赤为热,白为寒,青黑为痛。"说明脏腑之气有一定的分部,五色主病有一定规律。《灵枢·五阅五使》"五色之见于明堂,以观五脏之气"更加  相似文献   

13.
带下病,是妇科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其病虽不致命,但暗耗之害诸多,应予以重视。韩延华教授认为带下病病因分为内外二因:内因是喜入生冷之品,情志失于调摄,耽于房室,劳役过度;外因是胞脉被寒热之邪所侵犯,而致冲任督带损伤,且尤以任带为主。病机核心为脾肾两伤,脾失温煦,命火不足,水津不化而致湿浊内蓄,冲任损伤,带脉失约,而发为带下病。湿浊是发病的首要条件。治疗带下病应以祛湿为主,而祛湿之本在于理脾,兼以温肾固涩,此外当严格辨别其虚实寒热并区分白、黄、青、赤、黑及五色带之分属以明析病因病机,准确用药。临证多首以带下颜色分型论治。  相似文献   

14.
中医古代文献中没有对手足口病的专门记载,但在宋代《小儿药证直诀》中载有“其疮出有五名,肝为水疱,以泪出如水,其色青小”,“病疱者,涕泪俱少,譬胞中容水,水去则瘦故也”。基本概括了本病的疱疹特点。后世温病学派将皮疹类疾病列为温病的重要内容,故目前国内学者多数认为本病当归属中医“时疫”、“春温”、“温病”、“湿温”范畴。  相似文献   

15.
根据脏腑学说 ,肝主青色 ,心主赤色 ,脾主黄色 ,肺主白色 ,肾主黑色 ,以颜面所呈现的这五种颜色的状况 ,可以推断五脏有虚实寒热之变 ,如《素问·痿论》有 :“肺热者色白……心热者色赤……肝热者色苍……脾热者色黄 ,肾热者色黑”的记载 ,因此 ,在临床实践中望诊的运用有一定意义 ,兹就小儿患者浅谈之。1 望神色 《内经·脉要精微论》曰 :“夫精明五色者 ,气之华也 ,赤欲如白裹朱 ,不欲如赭 ;白欲如鹅羽 ,不欲如盐 ;青欲如苍壁之泽 ,不欲如蓝 ;黄欲如罗裹雄黄 ,不欲如黄土 ;黑欲如重漆色 ,不欲如地苍。”五色主病 ,主要从面部色泽的变化…  相似文献   

16.
中医面部色诊测定方法述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色诊是中医的特色之一。中医学很重视面部望诊,在《内经》中就对面部五色诊有详细的论述。所谓面部五色诊法,就是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按五脏配五行五色的理论,通过目测面部表现出的青、赤、黄、白、黑不同颜色变化来进行疾病诊断的一种方法。在现代,随着颜色光学理论的发展和测色仪器的更新,众多专家学者将颜色光学理论和现代仪器,如数码相机、色差计、分光光度计等引入到中医诊断现代化研究的领域,使之更为科学及客观化,以规避人为因素造成的面色诊断的误差。面部望诊的现代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丰富了中医面部色诊的内容,但目前其使用的仪器尚不统一,数据不能反映中医色诊的全部信息,具有片面性,因此需进一步研制更加符合中医五色诊原理的科学仪器。  相似文献   

17.
谈五风内障的辨证论治李飓松(河南中医学院,郑州450003)主题词内障/中医药疗法“五风内障”是指青、绿、黑、乌、黄风内障等五种眼部病证,是古人根据患眼瞳神中出现或感觉到的五种不同颜色和病势急、病情重、善变似风而命名。青风向障:指视物日渐昏朦。头痛眼...  相似文献   

18.
汗为五液之一,既可是生理现象,亦可为病理反映。问汗乃临诊“十问”之一,发汗则为治病“八法”之首。通过观汗之有无,察出汗时间、部位,辨汗温、汗量、汗色、汗质之不同,可测患者阴阳盛衰、气血津液盈亏、疾病性质和病情进退。其治疗则着眼于平衡阴阳、调整气血、调和营卫,辅之以固表敛汗等治标措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浙派中医徐荣斋先生治疗带下病的经验.[方法]通过研读徐荣斋先生著作及相关文献,收集医案,分析徐荣斋先生对带下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总结其辨证论治经验,并分析典型案例加以佐证.[结果]徐荣斋先生认为带下病属湿邪为病,与脾肝肾功能失常密切相关.辨治强调五脏并重,四诊合参,常以"五色带下"为纲,以带下的色、质、味分虚...  相似文献   

20.
带下是妇科中最普遍且常见的临床疾病之一.<校注妇人良方>记载"病生于带脉,故名带下".古人亦有"十女九带"之说.中医认为风、寒、湿、热之邪,或精神刺激,情志不畅,肝气郁结,或劳伤过度,冲脉受损,任脉不固,带脉失约,皆可致之.有些医书把带下病分为五色,归属五脏,如白者属肺,青者属肝,黄者属脾,赤者属心,黑者属肾.临床一般以黄、白、赤者多见.现代医学认为带下病产生的原因由滴虫、霉菌等女性生殖器官急慢性炎症,所致分泌物增多的结果.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有几点收获与同仁共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