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 探讨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临床疗效,并分析临床完全缓解率(cCR)与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选取2001—2013年局部晚期胸段食管鳞癌患者 158例,全组均采用术前同期放化疗联合手术方式,化疗采用以铂类为基础化疗方案,放疗剂量为40 Gy,2.0 Gy/次,5 次/周。Kaplan-Meier法计算OS和DFS,Logrank法检验并单因素预后分析,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的pCR率为41.1%。新辅助放化疗后 44例cCR患者中 32例(73%)达pCR,114例非cCR患者中 33例(28.9%)达pCR (P=0.000)。cCR预测pCR的敏感性、特异性分别为49.2%、87.1%,阳性、阴性预测值分别为72.7%、71.1%。3年总样本数为 53例。全组 3年OS、DFS分别为53.9%、48.6%,cCR的显著高于非cCR的(P=0.012、P=0.026),pCR的显著高于非pCR的(P=0.000、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放化疗后病理反应和化疗方案是影响OS的因素。最常见≥3级急性不良反应为白细胞减少(34.2%)。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可获得较高pCR率且不良反应可耐受,放化疗后cCR率与pCR率、OS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影响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患者预后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07—2014年行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的74例T3-4N0-1M0期食管鳞癌患者资料,Ⅱ期26例,Ⅲ期48例。Kaplan-Meier法计算OS率并Logrank法检验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TRG1,TRG2,TRG3级的1、3年OS率分别为86%、50%,85%、50%,94%、86%(P=0.049)。pCR和非pCR者1、3年OS率分别为94%、87%和85%、52%(P=0.015)。淋巴结阴性和阳性1、3年OS率分别为97%、61%和57%、36%(P=0.015)。降期和非降期1、3年OS率分别为93%、70%和67%、17%(P=0.000)。多因素分析显示淋巴结状态及是否降期是影响预后因素(P=0.028、0.015)。结论 术后肿瘤缓解反应分级与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尤其pCR者可明显提高患者生存。淋巴结状态及是否降期是影响患者生存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Naples预后评分(NPS)与局部晚期直肠癌(LARC)新辅助治疗疗效相关性及其预测预后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2020年136例LARC患者资料,搜集并计算新辅助治疗前血清白蛋白、总胆固醇、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和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根据NPS法则对入组患者进行评分分级。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NPS与LARC新辅助治疗后肿瘤退缩程度及术后pCR无相关性(P=0.192、0.163)。Cox多因素分析显示NPS是LARC的总生存(OS)及无瘤生存(DFS)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7、0.003),且分层分析提示评分越低者预后较好;此外,肿瘤大小也是OS的独立危险因素,肿瘤大小与N分期也是D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NPS与LARC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退缩及pCR无相关性,但能作为LARC治疗长期预后的有效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胸段食管鳞癌新辅助放化疗期间淋巴细胞下降与病理完全缓解率(pCR)的关系。方法 回顾分析2002-2016年期间接受新辅助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的胸段食管鳞癌患者220例,并采集新辅助放化疗前至放疗后1个月的淋巴细胞计数。淋巴细胞下降程度根据CTCAE 4.0标准进行分级。采用χ2检验和Cox回归模型分析淋巴细胞下降与pCR和复发的关系。结果 全组共95例患者(43.2%)在新辅助放化疗后达到pCR,71例(32.3%)患者术后出现复发。放化疗期间0、1、2、3、4级淋巴细胞下降的发生率分别为1.8%、6.8%、31.4%、38.2%、21.8%。4级淋巴细胞下降者的pCR率显著低于0-3级(22.9% ∶48.8%,P=0.001);此外,前者的术后复发风险显著高于后者(45.8%∶28.5%,P=0.023)。多因素分析显示原发肿瘤长度、肿瘤部位、放疗剂量是食管癌患者放疗期间发生4级淋巴细胞下降的预测因素(P=0.013、0.001、0.002)。结论 新辅助放化疗期间发生4级淋巴细胞下降的食管鳞癌患者的pCR率较低且复发风险较高。淋巴细胞下降可作为一种经济、有效的pCR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放疗前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评价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放疗疗效和预后的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128例初治的老年食管鳞癌患者,行单纯放疗或同步放化疗。分析放疗前外周血NLR水平与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分析影响患者总生存(OS)的因素。结果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显示,放疗前NLR的最佳截断值为3.13。根据3.13将128例患者分为低NLR组(n=75)和高NLR组(n=53)。放疗前NLR水平与年龄、性别、TNM分期和治疗方式均无关(P>0.05)。低NLR组放疗有效率为96.0%,高NLR组有效率为6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NLR、N分期、TNM分期是影响老年食管鳞癌患者OS的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NLR、N分期影响老年食管鳞癌患者OS的独立因素。结论  高NLR水平提示老年食管鳞癌患者放疗疗效、预后均较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接受新辅助放化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新辅助放疗剂量与病理完全缓解(pCR)的关系。方法 收集2017-2019年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经病理确诊为食管鳞癌并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和手术的 116例局部晚期患者临床资料。116例患者中 40~45Gy组 80例,≥45Gy组 36例,分析两组术后pCR率。结果 全组患者的pCR率为38.8%(45/116),40~45Gy组与≥45Gy组的pCR率分别为44%(35/80)和28%(10/36)(P=0.105)。结论 术前新辅助采用较高的放疗剂量不增加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的pCR率,有必要进行前瞻性的临床研究确定合适的新辅助放疗剂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性分析改良Ivor Lewis手术或Sweet手术后辅助放化疗治疗胸段食管鳞癌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 914例胸段食管鳞癌患者按不同术式分为改良Ivor-Lewis手术组(n=424例)和Sweet手术组(n=490);其中Ⅱ期及以上患者按术后有无联合放化疗分为单纯手术组(n=297)与术后辅助放化疗组(n=446)。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生存(OS),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手术方式及术后是否联合放化疗患者的生存差异,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结果 改良Ivor-Lewis术组与Sweet术组患者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6.3%、63.7%、44.5%和90.2%、64.9%、45.0%。单纯手术组与术后辅助放化疗组的中位OS分别为36.1个月和46.1个月(P=0.004)。改良Ivor Lewis术组单纯手术者和术后辅助放化疗者的中位OS分别为34.6个月和46.8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Sweet术组单纯手术者和术后辅助放化疗者的中位OS分别为37.0个月和 45.1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2种术式无论是单纯手术亚组之间或术后联合放化疗亚组之间的中位O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Ivor-Lewis术Ⅱ期患者术后接受放化疗的中位OS较单纯手术者并未明显获益(P>0.05),在Sweet术Ⅱ期患者中也得到相似结果(P>0.05);Ⅲ期及以上患者术后接受辅助放化疗,其中位OS相较单纯手术者获得改善(P<0.05)。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显示,年龄、组织学分化程度、切端、癌栓、浸润深度、阳性淋巴结数、UICC 分期、是否接受术后辅助放化疗均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而手术方式的选择与预后无关(P>0.05)。结论改良Ivor-Lewis术和Sweet术均可选择作为胸段食管鳞癌的手术方式,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综合分析并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对于Ⅲ期及以上患者,术后辅助放化疗能够有效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ATP7A在晚期食管鳞癌(ESCC)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9例未行手术或放疗、仅以顺铂为主一线化疗的晚期食管鳞癌组织中ATP7A的表达,并分析ATP7A表达与晚期食管鳞癌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49例晚期食管鳞癌组织中,44.90%(22/49)的晚期食管鳞癌细胞质内可见ATP7A阳性免疫反应,而癌旁基质中未见ATP7A阳性免疫反应。ATP7A表达与组织学分级、顺铂化疗疗效有关(χ2=4.135,P=0.021;χ2=3.958;P=0.028)。Kaplan-Meier分析显示,ATP7A阳性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总生存(OS)率低于ATP7A阴性患者(P=0.037)。Cox回归模型分析显示,组织学分级和ATP7A是晚期食管鳞癌患者接受顺铂化疗后OS的独立影响因素(P=0.039,P=0.043)。结论 ATP7A的表达水平是影响晚期食管鳞癌组织学分级、顺铂化疗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提示ATP7A可能参与了食管鳞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是顺铂化疗的耐药标志物和铂类化疗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利用SEER数据库分析局限期可手术食管癌术前放化疗患者的预后及其相关因素,并建立生存预测列线图,为筛选术前放化疗患者提供一定参考。方法 选取SEER数据库2010-2015年食管癌接受术前放化疗且分期为T1b-4aN0-3M0(2010年AJCC第7版分期)的病例;生存率采用Kaplan-Meier法,单因素分析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模型检验;通过R软件建立预测模型列线图;一致性指数(C-index)及校准曲线用来评价模型准确度。结果 共1697例患者符合条件并可纳入分析。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T分期、N分期、分化程度与总生存(OS)及癌症特异生存(CSS)均相关(P均<0.001),年龄与OS相关(P=0.027)。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性别、分化程度、N分期与OS相关;性别、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与CSS相关(P均<0.05)。将预后相关因素纳入Nomogram预后模型,5年OS、CSS的C-index值分别为0.60、0.61。同样方法建立食管鳞癌亚组患者预后模型,OS及CSS的C-index值为0.62、0.64。结论 性别、临床分期、分化程度为局限期可手术食管癌行术前放化疗者CSS预后因素,根据以上数据建立的列线图可为是否采用术前放化疗联合手术治疗这一模式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新辅助治疗联合手术治疗后复发的食管鳞癌再程治疗疗效及影响预后因素。方法 回顾分析2011-2015年间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后失败的152例胸段食管鳞癌治疗失败后总生存(OS)及不同挽救治疗的疗效及预后因素。Kaplan-Meier法计算OS,Cox模型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 术后首次复发的中位间隔时间为10.6(2.0~69.1)个月。复发后的中位OS期为8.0(0.8~43.3)个月。全组患者复发后的1、2、3年OS率分别为36.0%、15.1%、5.2%。单纯局部区域复发、单纯远处转移、局部区域复发合并远处转移患者进展后中位OS期分别为11.3(1.8~43.3)、6.7(1.2~28.6)、5.1(0.8~22.9)个月。多因素分析显示新辅助化疗、ypTNM分期、复发后综合治疗、局部区域复发与复发食管鳞癌OS相关(P=0.009、0.012、0.000、0.026)。结论 新辅助治疗模式、ypTNM分期、复发模式及复发后治疗模式是是影响新辅助治疗+手术治疗后复发食管鳞癌的预后因素。新辅助治疗后复发食管鳞癌总体预后不佳,复发后应根据复发位置、新辅助治疗模式、患者体力状态等因素采用综合治疗模式以使患者取得最大挽救治疗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炎症预后指数(inflammatory prognostic index,IPI)与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Ⅲa和Ⅲb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01月至2016年12月358例就诊于我院的局部晚期(Ⅲa和Ⅲb期)NSCLC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获取患者治疗前1个月内的血常规、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检测结果,并根据血常规中的淋巴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CRP及ALB计算IPI,公式为IPI=CRP×NLR/ALB。采用Kaplan-Meier 生存分析及Cox回归分析探讨影响患者生存的因素。结果:采用Xtile计算界值为113,并根据该界值将IPI分为低IPI组(145例)和高IPI组(213例)。两组患者间的年龄、性别、吸烟状态、KPS评分、病理分型和疾病分期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低IPI组患者的生存明显优于高IPI组[47个月(95%CI 32~NA) vs 27个月(95%CI 22~NA)],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 6)。低IPI组患者的2年生存率也优于高IPI组,分别为65.8%(57.9%~74.9%)和52.7%(45.8%~60.5%)。Cox 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年龄(P=0.000)、吸烟状态(P=0.040)和IPI指数(P=0.006)均为影响NSCLC患者O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IPI是不可手术的局部晚期(Ⅲa和Ⅲb期)NSCLC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pCR)者的长期预后,探讨术后辅助化疗的必要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至2014年间,323例在我院进行新辅助治疗及根治性手术的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pCR者的长期预后,同时比较术后辅助化疗组和术后未化疗组的预后。结果:52例(16.1%)获得pCR,其中1例患者失访;全组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53个月,全组5年无病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82.7%和90.9%。其中22例(43.1%)患者接受术后辅助化疗,29例(56.9%)未接受术后化疗。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临床分期、肿瘤位置、大小、分化程度、术前CEA水平、新辅助化疗的方案、新辅助治疗结束至手术的间隔周期、手术方式、术后并发症、淋巴结清扫的数目以及随访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的5年无病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亦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治疗后病理完全缓解者可获得良好的生存预后;对于pCR者,实施术后辅助化疗不会影响其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干细胞标记基因LGR5在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放疗同时口服卡培他滨)前后表达的变化,及其对新辅助放化疗效果预测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月-2016年2月在新疆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并手术治疗的94例局部晚期直肠癌患者临床资料,对其新辅助放化疗前肠镜活检组织及新辅助放化疗后手术切除组织标本采用荧光定量PCR(qPCR)法检测LGR5 mRNA的表达,分析其在新辅助放化疗前后表达水平的变化及其与疗效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进行生存分析,Log-rank法进行单因素预后分析和Cox回归进行多因素预后分析。结果:直肠癌患者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后肿瘤病理退缩反应良好,肿瘤退缩有效率达87.2%,其中病理完全缓解率为18.1%。直肠癌癌组织中LGR5 mRNA的相对表达水平从新辅助放化疗前的14.396±9.924减少到手术后的8.847±6.664,总体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 < 0.05)。放化疗后LGR5 mRNA表达上调者27例,表达下调者67例,表达下调组肿瘤病理退缩程度(TRG)和1、2年生存率均明显优于表达上调组(P < 0.05)。单因素生存分析结果显示放化疗前血清CA19-9水平、临床分期、TRG分级和LGR5 mRNA表达差异为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P均 < 0.05);多因素分析表明放化疗前CA19-9水平和放化疗前后LGR5 mRNA表达差异是直肠癌预后的影响因素(P分别为0.013和0.015)。结论:新辅助放化疗可以诱导LGR5 mRNA表达的改变,检测其表达对于判断直肠癌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参考价值,新辅助放化疗前后LGR5 mRNA表达变化和放化疗前CA19-9水平有可能成为预测局部晚期直肠癌新辅助放化疗效果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术前同期放化疗治疗效果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7-2017年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148例经术前同期放化疗并手术治疗的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患者资料,化疗采用氟尿嘧啶+顺铂或紫杉醇+顺铂方案,放疗剂量为36~40Gy,常规分割。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并Logrank检验及单因素分析,Cox模型多因素分析。结果全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74%、51%、51%,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0%、51%、45%;中位生存期为72.4个月,无瘤生存期为60.1个月。pCR与非pCR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6%、70%、70%与70%、44%、43%(P=0.002),无瘤生存率分别为76%、71%、68%与53%、43%、37%(P=0.002)。pN(-)与pN(+)的1、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83%、56%、55%与50%、38%、38%(P=0.004),无瘤生存率分别为66%、56%、51%与43%、38%、31%(P=0.006)。多因素分析显示是否pCR和pN状态是影响总生存和无瘤生存的因素(P=0.012、0.011和P=0.025、0.033)。结论术前同期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食管鳞癌疗效显著,是否pCR和pN状态是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预后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腹腔镜下根治性膀胱全切除术及盆腔淋巴结清扫术后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生存数据,选择17种可能对预后产生影响的因素,采用Kaplan-Meier法及Cox比例风险模型统计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示年龄、肿瘤T分期、有无淋巴结转移、肾积水、是否侵犯输尿管下段、是否侵犯淋巴脉管、是否行新辅助化疗、术后辅助放化疗对患者预后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示年龄(P<0.001)、肿瘤T分期(P=0.003)、淋巴结转移(P=0.031)、新辅助化疗(P=0.015)为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预后影响因素。结论:年龄、肿瘤T分期、淋巴结转移为影响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患者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新辅助化疗是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根治术预后保护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新辅助化疗加同步放化疗与单纯同步放化疗治疗局部晚期鼻咽癌的近期疗效和毒副作用。方法:2004年4月~2006年5月,83例Ⅲ ~ⅣA期鼻咽癌初治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44例,对照组39例。两组患者均行相同的常规分割根治性二维放疗;试验组在放射治疗前接受2个周期新辅助化疗,采用PF方案:顺铂(DDP)80mg/m,d,氟尿嘧啶(5-FU)800mg/m,d~d,21天为1周期。新辅助化疗结束后2周,行同步放化疗,对照组仅行同步放化疗。同步化疗方案:DDP40mg/m,1次/周,共6次。结果:中位随访期26.7个月,平均随访期(27.6±10.9)个月,两组患者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试验组的口腔黏膜炎发生率高于对照组(<0.05),其余各项急性毒副反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0.05)。试验组与对照组2年局部区域复发率分别为13.2%和19.4%(=0.946),2年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5.8%和22.2%(P=0.021),2年生存率分别为92.12%和89.16%(=0.251)。结论:初步结果表明,国人局部晚期鼻咽癌采用新辅助化疗加同步放化疗急性毒副反应可以耐受,2年远处转移率较单纯同步放化疗降低,2年局部复发率和生存率相似,推荐行大样本的Ⅲ期临床研究以明确新辅助化疗对局部晚期鼻咽癌是否受益。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不同治疗方式对局限期小细胞食管癌(SCEC)患者生存期的影响及预后因素。方法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将本院1998年3月至2007年3月间收治并经病理确诊的106例局限期SCEC分为4组:单纯手术组(14例)、手术+术后化疗组(42例)、单纯放疗组(11例)和放化疗组(39例),回顾性分析4组的5年生存率、中位生存期及远处转移情况,同时采用Cox多元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在106例局限期SCEC患者中,联合化疗和未联合化疗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7.2%和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22.0个月和11.0个月,后者的死亡风险比(HR)为2.30(95%CI:1.42~3.73, P=0.001)。放化疗组和手术+术后化疗组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23.1%和31.0%,中位生存期分别为18.0个月和26.0个月,前者的死亡HR为1.25(95%CI:0.75~2.09, P=0.72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化疗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未化疗的死亡HR为2.92(95%CI:1.25~6.80)。结论 对于局限期SCEC,以化疗为主的综合治疗模式可能有益,手术+术后化疗与放化疗的总生存情况相似。化疗是影响局限期SCEC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其最佳治疗模式尚需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