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cytic leukemia,ALL)伴CD13表达的免疫表型特点,对包括CD33在内的其他抗原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85例初诊ALL患者进行免疫学分型,以是否表达My把B-ALL和T-ALL分为My+ALL和My-ALL,进行组间分析.结果:全部85例B-ALL和T-ALL患者均高表达B系和T系相关抗原(100%,100%).所有的B-ALL均不表达T-ALL相关抗原,所有T-ALL均不表达B-ALL相关抗原.CD13的表达率为31%(B-ALL31.4%,T-ALL 28.6%).My+B-ALL和My+T-ALL患者的CD13阳性细胞的中位数高于My-B-ALL和My-T-ALL患者,P值分别为0.013和0.04.My+B-ALL患者的CD15阳性细胞的中位数高于My-B-ALL患者,P=0.000 1.结论:白血病免疫分型对于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很大帮助,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推广将有助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CD13在My+ALL中表达较高(31%),白血病细胞在恶性演变过程中不同时期表现出特征反映,其临床意义有待于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CD25抗原表达与中老年急性髓系白血病(AML)临床特点、免疫分型、染色体分析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中老年AML患者165例,对CD25阳性AML与CD25阴性AML患者的临床特点、免疫表型、染色体分析及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 165例患者中,CD25阴性表达117例(CD25-组),CD25阳性表达48例(CD25^+组)。CD25^+组与CD25-组患者性别、年龄、肝脾大比例、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及骨髓原始细胞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D7、CD13、CD19、CD33、CD34、CD38及CD117阳性表达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5^+组与CD25^-组患者治疗缓解率分别为45.3%和75.3%;CD25^+组治疗缓解率显著低于CD25^-组(P<0.05)。在CD25^+AML患者中,高危核型组与中危核型组2~4个疗程CR率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25^+组患者总体生存率(OS)显著低于CD25^-组(P<0.05)。结论 CD25抗原表达阳性是独立于染色体核型的危险因素,患者临床治疗缓解率及总体生存率低。CD25抗原表达是中老年AML预后不良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淋系抗原表达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预后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我院101例初诊AML患者的免疫表型,以CD7-CD19-CD56-AML为对照组,将CD7+AML组、CD19+AML、CD56+AML组与对照组的临床特征、疗效进行分析比较,随访并观察生存曲线的差异。结果:101例AML患者中淋系抗原表达者52例(51.5%),CD7抗原表达29例(28.7%),CD56抗原表达29例(28.7%),CD19抗原表达13例(12.8%);CD7+AML、CD19+AML、CD56+AML患者与对照组间的发病年龄、肝脾大、髓外浸润、白细胞计数、血红蛋白、骨髓原始细胞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D7+AML组血小板计数偏低(P<0.05);CD56+AML组首次完全缓解率(CR)率及总CR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CD7+AML、CD19+AML组首次CR率及总CR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CD56+AML组无复发生存期(RFS)缩短(P<0.05),CD7+AML、CD19+AML组RFS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56+AML患者常规化疗不敏感,疗效差,CD56抗原可能是AML患者的预后不良因素;CD7、CD19抗原不影响AML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cytic leukemia,ALL)伴CD13表达的免疫表型特点,对包括CD33在内的其他抗原进行相关性分析.方法对85例初诊ALL患者进行免疫学分型,以是否表达My把B-ALL和T-ALL分为My+ALL和My-ALL,进行组间分析.结果全部85例B-ALL和T-ALL患者均高表达B系和T系相关抗原(100%,100%).所有的B-ALL均不表达T-ALL相关抗原,所有T-ALL均不表达B-ALL相关抗原.CD13的表达率为31%(B-ALL31.4%,T-ALL 28.6%).My+B-ALL和My+T-ALL患者的CD13阳性细胞的中位数高于My-B-ALL和My-T-ALL患者,P值分别为0.013和0.04.My+B-ALL患者的CD15阳性细胞的中位数高于My-B-ALL患者,P=0.000 1.结论白血病免疫分型对于白血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均有很大帮助,其在临床诊断中的推广将有助于患者的诊断和治疗.CD13在My+ALL中表达较高(31%),白血病细胞在恶性演变过程中不同时期表现出特征反映,其临床意义有待于重新评价.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200在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MM)中的表达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选取初诊的MM患者71例,利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MM细胞中CD200的表达,检测了其中40例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百分比。收集受试者临床资料,通过随访获取总生存期(OS),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Cox比例风险回归分析CD200表达与MM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71例MM患者中,51例(71.8%)阳性表达CD200,20例(28.2%)不表达CD200。CD200+MM患者CD4+T百分比和CD4/CD8比值低于CD200-患者(P<0.05)。CD200-MM患者中位总生存期(OS)为26.0(95%CI 18.7~33.2)个月,CD200+患者中位OS时间未达到(χ2=4.210,P=0.040)。CD200+MM患者1年和2年的OS率为66.7%和42.5%,CD200-MM患者1年和2年的OS率为72.9%和60.6%。Cox回归风险模型分析结果显示MM患者年龄>65岁[HR=4.145(95%CI 1.252~13.728),P=0.020]、CD200阳性[HR=2.617(95%CI 1.044~6.561),P=0.040]是独立于其他临床指标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MM患者 CD200表达存在异质性,CD200阳性表达是MM患者OS的不良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成年人和儿童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B-ALL)的免疫表型,观察髓系抗原CD13的表达与费城染色体阴性(Ph-)B-ALL患者的临床特征、血液学特点和临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多参数流式细胞术检测111例成年和32例儿童B-ALL患者免疫表型.结果 儿童与成年B-ALL患者CD13、CD33阳性表达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31.3 %(10/32)比19.8 %(22/111),18.8 %(6/32)比29.7 %(33/111),均P> 0.05].在Ph-B-ALL患者中,儿童CD13阳性表达率高于成年人[32.3%(10/31)比9.4%(6/64),P< 0.05].在儿童和成年Ph-B-ALL患者中,CD13+和CD13-患者的诱导完全缓解率和缓解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在儿童Ph-B-ALL患者中,CD13+和CD13-患者的复发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1±16)d比(683±57)d,P<0.000 1].儿童和成年CD 13+Ph-B-ALL患者的复发时间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111±16)d比(319± 16)d,P< 0.000 1].结论 在Ph-B-ALL患者中,儿童CD13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成年人,CD13+ Ph-B-ALL患者尤其是儿童CD 13+ Ph-B-ALL患者更易复发.  相似文献   

7.
CD117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探讨细胞表面抗原CD117在各型急性白血病(AL)中的表达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139例AL患者骨髓或外周血中CD117的表达情况,并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CD117阳性细胞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CD117阳性患者比例及阳性细胞表达水平较正常对照组和ALL组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AML各亚型中,CD117阳性患者比例及阳性细胞表达水平以M0/M1最高,M5b最低;在5种髓系膜抗原标志中,虽然CD117检测AML的灵敏度低于CD13和CD33,但特异性都较高;CD117与CD34及HLA-DR在AML中的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但在M3中,CD117表达明显高于CD34和HLA-DR。结论 CD117可作为AL患者MIC诊断分型的重要髓系免疫表型指征,在AML的诊断分型以及AML和ALL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成年人伴CD2表达B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D+2 B-ALL)的免疫表型特征,为临床诊断、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流式细胞术及多种单克隆抗体检测18例成年人CD+2 B-ALL及68例CD-2 B-ALL患者的免疫表型,并对其结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CD+2 B-ALL的发病年龄明显小于CD-2 B-ALL,18例成年人CD+2 B-ALL的大部分表面标志物与CD-2 B-ALL相似,其中CD10表达水平[(73.78±26.67)%]高于CD-2 B-ALL[(52.84±35.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P<0.05),CD33表达水平[(15.46±27.41)%]则低于CD-2 B-ALL[(31.15±27.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P<0.05);所有B-ALL患者都高表达CD34,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2 %(13/18)和80.9 %(55/6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4,P>0.05)。CD+2 B-ALL的CD20阳性率明显低于CD-2 B-A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38,P<0.05)。CD+2 B-ALL伴髓系抗原(CD13或CD33)表达率为44.4 %(8/18),明显低于CD-2 B-ALL 的72.1 %(49/6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6,P<0.05)。结论 成年人CD+2 B-ALL与CD-2 B-ALL具有相似的免疫表型,主要来源于造血干细胞的恶性转化,CD+2 B-ALL伴髓系抗原(CD13、CD33)及CD20表达明显低于CD-2 B-ALL,提示成年人CD+2 B-ALL可能有较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Shi H  Zhu F  Xiao AQ  Zhang ZR  Zhang R 《癌症》2006,25(6):762-764
背景与目的:c-kit受体(c-kitreceptor,c-kitR,CD117)是干细胞因子受体。CD117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non-lymphoblasticleukemia,ANLL)中高表达,可作为髓系免疫学标记物,对诊断ANLL有一定参考价值。但是,CD117也可在部分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中表达。CD34为造血干(祖)细胞抗原标记物,在ANLL和ALL中均有高表达。本研究旨在探讨CD117和CD34在急性白血病中共表达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flowcytometery,FCM)分别检测92例ALL和81例ANLL初诊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CD117的阳性率和阳性细胞水平;比较ALL和ANLL患者CD117/CD34共表达率的差异,并比较ALL患者中CD117和CD117/CD34共表达率的差异。设立20例健康成人为对照组。结果:在ALL和ANLL患者中CD117阳性率分别为15.2%和71.6%,CD117/CD34共表达率分别为5.4%和55.5%,差异有显著性(P<0.001)。ALL患者中CD117表达率和CD117/CD34共表达率分别为15.2%和5.4%,差异有显著性(P=0.029)。结论:CD117可作为急性白血病的MIC分型诊断之髓系免疫学标志,用以协助ANLL的临床诊断;较之CD117表达,CD117/CD34在ALL中的共表达率更低,可籍此协助排除ALL。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检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和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骨髓CD+34细胞占单个核细胞(MNC)的比率,以探讨二者可能的发病机制。方法 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22例MDS患者、13例AA患者及12例非血液病患者骨髓CD+34细胞占MNC的比率。结果 AA组与对照组、AA组与MDS-RA组、AA组与MDS-RAEB组、MDS-RA组与MDS-RAEB组的骨髓MNC中CD+34细胞的比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多数重型AA(SAA)患者(3/4)及很少慢性AA(CAA)患者(1/9)的骨髓MNC中的CD+34细胞的比率<0.1 %。结论 骨髓CD+34细胞的检测有助于判断AA患者病情及MDS患者的预后,亦可用于鉴别AA和MDS。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乌苯美司联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临床疗效和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01月01日至2018年01月01日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80例晚期胃腺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奥沙利铂和替吉奥化疗,观察组患者加用乌苯美司口服。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免疫功能以及观察组的疗效与CD13表达的相关性。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细胞的数量和NK细胞活性增高,CD4+/CD8+比值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疾病控制率(DCR)分别为77.50%和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分别为6.6月和5.7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生存期(OS)分别为11.9月和11.6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一步研究分析观察组患者OS与CD13的高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乌苯美司联合化疗能提高晚期胃腺癌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和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10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新诊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 ALL)患者治疗方案选择及预后影响因素,为后续方案选择提供更多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0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0岁以上儿童及青少年新诊断ALL患者共119例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基线临床特征资料、诱导治疗缓解效果、远期疗效、复发及死亡情况,并对临床预后影响因素行单因素和多因素评价。结果:接受ALL-2005方案和ALL-2009方案治疗患者经诱导治疗后35 d达完全缓解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9例患者随访5年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4.51±3.75)%和(69.85±4.11)%;随访7年累积无事件生存率和总生存率分别为(62.96±3.82)%和(68.12±3.69)%。接受ALL-2005方案和ALL-2009方案治疗患者随访累积无事件生存率、总生存率、整体复发率、髓外复发率、复发时间及存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髓外复发组存活率显著高于骨髓复发组(P<0.05);晚期复发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CD47基因mRNA在MPM细胞和组织中的表达,并评价其与MPM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RT-qPCR分析人正常胸膜间皮LP9细胞系和MPM细胞系NCI-H28(上皮样型)、NCI-H2052(肉瘤样型)、NCI-H2452(双相混合型)中CD47基因mRNA表达量;采用RT-qPCR检测12例MPM组织及配对正常胸膜组织中CD47基因mRNA表达量。通过Oncomine数据库对非瘤组织与MPM组织中CD47基因的表达差异进行分析。利用TCGA数据库对CD47基因mRNA表达量与MPM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构建Kaplan-Meier模型探讨CD47基因mRNA表达量对MPM患者预后的影响。利用cBioportal在线工具对CD47与MPM肿瘤标志物基因的表达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RT-qPCR检测和Oncomine数据库检索发现,与配对正常胸膜细胞和组织相比,MPM细胞和组织中CD47基因mRNA的表达量均呈现显著的增加(P<0.01)。CD47基因表达量与MPM患者肿瘤类型相关(P<0.05)。CD47基因表达量与MPM患者总生存率和无疾病进展生存率均无显著关联(Logrank P>0.05)。Cox多因素分析表明,非上皮性型肿瘤是导致MPM患者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CD47基因表达与EFEMP1、MSLN和CALB2基因的表达具有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CD47基因mRNA在MPM细胞和组织中均呈现显著增高,其表达量与MPM患者的肿瘤类型相关,但CD47基因mRNA表达量与MPM患者预后之间无显著关联。  相似文献   

14.
急性白血病CD11a、CD54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嘉  张荣莉  宋文秀 《肿瘤》2006,26(4):374-376
目的:观察与探讨CD11a、CD54在急性白血病中的表达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了2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lymphoblasticleukemia,ALL),27例急性髓性白血病(autemyeloidleukemia,AML)及16例正常对照骨髓单个核细胞CD11a和CD54的表达率。结果:ALL组及AML组CD11a、CD54表达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化疗后ALL及AML完全缓解者(CR)CD11a、CD54表达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非CR者仍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LL及AML髓外浸润组CD11a表达率显著高于无浸润组(P<0.01)。结论:CD11a、CD54在急性白血病中表达异常,可能作为观察疗效、提示预后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目的:通过分析1例具有e1a3型BCR-ABL融合基因的Ph染色体阳性成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患者,结合文献回顾,阐述其临床和生物学特点。方法:采用骨髓细胞形态学及流式细胞术确定白血病诊断及免疫分型,常规染色体及荧光原位杂交技术检测细胞遗传学异常,实时荧光定量PCR(RQ-PCR)方法确定BCR-ABL融合基因类型及拷贝数,并进行系统的文献复习。结果:患者临床表现符合典型ALL特征,FISH检测核型结果示Ph染色体阳性。常规BCR-ABL分型试剂盒未检测出任何扩增曲线,进一步用BCR-ABL少见型融合基因检测试剂盒检测发现e1a3型BCR-ABL融合基因。患者给予达沙替尼联合VICP方案化疗,首次化疗达完全缓解,后巩固及强化治疗,5个月后复发,出现T315I突变,再诱导未缓解,于发病6月后因感染死亡。结论:少见型e1a3型BCR-ABL融合基因可见于典型Ph染色体阳性ALL患者并产生异常的RQ-PCR扩增条带。结合文献复习,单纯e1a3型Ph染色体阳性ALL治疗反应及预后与其他类型者间未见明显异常,但伴有T315I突变者预后仍较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检测HA117基因在急性白血病患者骨髓单个核细胞(BMMNC)中的表达,探讨其与多药耐药的关系及与抗原表达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检测14例不同时期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和36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BMMNCHA117基因表达;以10例特发性血小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