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了解社区中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的慢性病防治知识水平,为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社区中1 206名高血压和糖尿病患者进行现况调查,分析疾病高危因素、诊断标准、危害及并发症、治疗及防制、主要症状、低血糖知识、每日食盐标准、体质指数(BMI)等慢性病知识知晓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患者慢性病知识得分为(5.07±2.86)分,得分率为50.70%,在各方面的慢性病知识中,治疗及防制的得分最高,为(1.86±1.03)分,得分率为62.00%,其次是疾病主要症状,为(0.61±0.45)分,得分率为61.00%。高血压患者中得分率最低的是对BMI的知晓情况,得分率仅为6.00%,糖尿病患者中得分率最低的是对高危因素的知晓情况,得分率为39.00%。不同年龄段的患者除知晓BMI方面得分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他方面知识的得分情况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病时长不同的患者在各个方面得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病知识水平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患病时长有关联,男性、年龄大、患病时间长的患者对慢性病知识了解得更多。结论社区中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慢性病防控知识水平普遍不高,知识掌握不全面、不均衡,应面向全人群、慢性病高危人群、慢性病患者制定相应的慢性病预防策略和干预措施,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江苏省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相关政策和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江苏省11 036名15~69岁居民进行抽样,通过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利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进行评价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江苏省居民5类健康问题素养得分分别为:科学健康观6.49±1.32、安全与急救素养11.15±2.03、传染病预防素养14.45±3.44、基本医疗素养5.93±1.94、慢性病预防素养10.41±3.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素养得分的影响因素为年龄、地区、文化程度、职业状态、婚姻状况、家庭常住人口数、家庭平均月收入,其中文化程度、职业状态及经济收入是主要影响因素,职业状态以轻体力劳动者为基准,离退休人员得分最高,偏回归系数β为1.696。结论针对不同特征人群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策略,提高人群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3.
了解江苏省青少年学生健康素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开展学生健康素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江苏省初中至大学本科阶段的629名学生,通过问卷进行健康素养现状调查,分析影响因素.结果 江苏省青少年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分别为科学健康观(4.73 ±1.32)分,安全与急救素养(12.82±2.90)分,传染病预防素养(12.26 ±3.03)分,基本医疗素养(6.24±1.96)分,慢性病预防素养(4.67±1.90)分,总的健康素养得分为(40.73±8.29)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影响因素为年龄、地区及家庭平均月收入.结论 江苏省学生健康素养整体水平较低,学校、家庭和社会应采取多种措施提高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宁波市农村糖尿病前期患者相关行为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农村糖尿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14年5-11月选取宁波市鄞州区11 327名20~65岁农村户籍居民开展糖尿病前期筛查,对筛查出的1 048例糖尿病前期人群进行问卷调查,有效问卷为864份,其中男性340例,女性524例。应用SPSS 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糖尿病前期患者相关行为影响因素。结果 864名被调查者中,48.50%的调查对象不锻炼或者锻炼3次/周,54.98%不注意饮食控制,38.08%体检1年不足1次;在糖尿病典型症状和预防措施知识上,女性得分[分别为(2.58±1.59)和(3.18±1.27)分]高于男性[分别为(2.39±1.66)和(3.04±1.41)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其余知识得分无性别差异;不同年龄段对各项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家庭收入状况与糖尿病相关行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年龄、性别和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与糖尿病相关行为有关(P0.05),即低年龄组、女性和糖尿病相关知识得分较低者存在更多的糖尿病危险行为。结论宁波市农村糖尿病前期居民主要存在着体育锻炼不足、不注意饮食控制和不注意定期体检等糖尿病相关危险行为,今后应针对重点地区重点人群开展相关知识的宣传和教育,以提升健康素养水平,做好农村糖尿病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新发2型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血糖正常人群的糖尿病相关知识的认知状况。方法 2016年3—6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江苏省6个地级市的7804名18~65周岁城乡居民进行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采用χ~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糖尿病防治知识得分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共收到有效问卷7689份,"糖尿病是一种常见慢性病"知晓率较高,为82.14%;"糖尿病可以治愈"知晓率较低,为43.48%。糖尿病典型症状中"常常口渴"的知晓率较高,为61.56%;"糖尿病引起酮症酸中毒"的知晓率较低,为30.99%。糖尿病高危人群中"有糖尿病家族史"的认知率较高,为65.26%;"巨大儿生产史"的知晓率较低,为22.67%。糖尿病预防措施知晓率均高于80.00%,全部回答正确率为1.74%。合计知识得分为(15.91±7.95)分,不同人群在糖尿病基本认识、典型症状和预防措施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糖尿病认知水平的因素有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家庭收入和糖尿病家族史(P均0.05)。结论不同血糖水平居民糖尿病防治知识认知水平不同,且影响因素较多,应对不同特征人群开展针对性的糖尿病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社区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与其健康素养的关系,为社区糖尿病患者的科学化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方法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慢病管理档案中抽取符合标准的社区糖尿病患者583例,开展问卷调查,由患者填写一般情况调查表和中文版慢性病健康素养量表。结果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得分为(90.83±14.40)分,改善健康意愿的得分最高,为(3.87±0.84)分,交流互动能力的得分最低,为(3.68±0.64)分。不同血糖控制情况之间的健康素养水平存在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健康素养中的信息获取能力是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影响因素(OR=4.694)。结论患者的健康素养与其血糖控制存在关联性,应给予个体化教育,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索健康素养、授权能力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为开展糖尿病人的自我管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运用自拟问卷、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量表、糖尿病授权中文简化量表、中文版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对687名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素养、授权能力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并采用Bootstrap法对健康素养、授权能力及自我管理能力间的中介效应进行检验。结果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健康素养得分为(69.93±23.30)分,授权能力得分为(3.02±0.96)分,自我管理得分为(24.34±12.40)分。健康素养、授权能力和自我管理得分三个变量,两两之间呈正相关。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健康素养、授权能力与婚姻状况是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因素。授权能力在健康素养对自我管理的影响中发挥着部分中介效应的作用,中介效应占比10.51%。结论 在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工作中,应重视提高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素养,授权能力和自我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山西、重庆4县区农村糖尿病前期人群糖尿病相关知识、态度、行为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以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进行的糖尿病患病率调查中确定的糖尿病前期患者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共调查糖尿病前期患者994人,其中男性406人,女性588人.农村糖尿病前期人群对空腹血糖受损、糖耐量减低的知晓率仅为6.46%和5.75%;认为糖尿病健康教育、糖尿病筛查及开展行为指导必要的人在64.05%~79.90%之间;高达68.93% ~ 75.78%的人没有进行增加身体活动、控制饮食、控制或减轻体重的想法.知识、态度、行为水平间呈正相关.知信行评分多重线性回归方程建立后,年龄、文化程度纳入知识评分方程,性别、年龄、知识得分纳入态度评分方程,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知识及态度得分纳入行为评分方程,经检验P<0.01.结论 农村四县区糖尿病态度水平较好,知识、行为水平较差,急需对农村糖尿病前期患者,特别是女性、高年龄及低文化程度的前期患者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行为指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本文调查反复入院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现状并分析影响因素,为制定提高患者健康素养水平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慢性病病人健康素养量表对2019年5月 - 11月期间在锦州市的4所医院中住院的325名中老年慢性病患者进行调查。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采用t检验或单因素方差分析,健康素养影响因素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 患者健康素养总分为(81.59±20.23)分,条目平均分为(3.40±0.84)分,健康素养具备率为24.31%。改善健康意愿维度得分最高,为(3.79±0.84)分;经济支持意愿维度得分最低,为(3.14±1.12)分。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所患慢性病种类(β = - 5.199)、生活区域(β = 2.573)、入院次数(β = - 2.695)、文化程度(β = 2.490)、所患疾病年限(β = 2.217)、月经济收入(β = 3.966)是中老年反复入院慢性病患者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R2 = 0.708,F = 76.025,P<0.001)。结论 反复入院中老年慢性病患者的健康素养处于较低水平,在制定干预措施时要注意结合不同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方案,从而提高患者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分析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慢性病知识水平调查及影响因素。方法:通过选取1000例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展开研究,分析慢性病的高危病发因素、危害、诊断标准及并发症、防治、临床症状、相关知识、每日试验标准、BMI等慢性病知识水平情况,同时分析具体造成影响的因素。结果:经研究发现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的慢性病知识得分为(5.05±2.87)分,针对各方面的慢性病知识认知中,得分最高的为疾病防治、其次则为疾病主要症状。高血压患者中的BMI知晓情况得分最低,在不同年龄阶段的患者除了对BMI方面的具体得分知晓并无差异,在其他慢性病知识水平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慢性病知识水平掌握情况,密切相关于患者的性别、患病时长、年龄,其中以年龄较大、男性群体、患病时间较久的患者会了解更多的慢性病知识。结论:高血压与糖尿病患者的慢性病知识水平相对较低,且知识面掌握并不均衡。对此应当面向慢性病群体,包括高危群体及患病群体,制定针对性的慢性病预防策略及干预措施,开展针对性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素养现况及影响因素,为开展青少年学生健康素养提升行动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7年10月—2018年10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江苏省20所高校15 602名江苏籍大一新生,使用标准健康素养问卷通过“江苏高校大一新生健康数据管理系统”线上调查,应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  结果  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素养水平为20.2%,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素养水平分别为23.0%,30.7%和31.5%;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72.8%)、科学健康观(58.7%)、传染病防治(28.5%)、健康信息(28.2%)、基本医疗(20.3%)和慢性病防治(15.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校类型、家庭居住地、地区、是否独生子女、母亲文化程度、家庭结构是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素养的影响因素,本科院校(OR=2.77,95%CI=2.47~3.11)、城市(OR=1.20,95%CI=1.07~1.34)、苏南地区(OR=1.10,95%CI=1.00~1.22)、独生子女(OR=1.13,95%CI=1.03~1.25)、母亲文化程度为专/本科及以上(OR=1.53,95%CI=1.30~1.79)以及父母健全家庭(OR=1.16,95%CI=1.00~1.34)的学生具有更高的健康素养水平。  结论  江苏籍大一新生健康素养水平一般,健康素养3个方面、6类问题的发展不均衡。健康素养是社会、家庭、个人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应针对重点问题加大健康促进力度,有效提升青少年学生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海口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政府能够有效开展慢性病防治工作提供研究基础。
  方法  于2019年6—7月,以问卷调查方式对海口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 100名临床护士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展开调查。
  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1 052份。受调查护士“骨质疏松相关知识”的正确回答率(8.94%)最低;“食用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的益处”(32.70%)、“对自测血压的正确理解”(46.10%)、“吸烟的危害”(69.87%)等题目答对率也较低;其余6道题答对率均在80%以上。受调查护士慢性病防治素养总体水平为22.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获得健康管理师证书(OR=2.536,95% CI:1.308~4.916)、获得母乳喂养师等其他证书(OR=1.507,95% CI:1.032~2.202)是护士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的积极影响因素,非本地户籍(OR=0.551,95% CI:0.339~0.894)、门诊科室(相比内科科室OR=0.412,95% CI:0.179~0.948)是消极影响因素。
  结论  海口市三级甲等综合医院护士慢性病防治素养总体水平较低,并受客观因素和护士自身因素共同影响,医院应及时加强护士慢性病防治培训工作,鼓励护士提升自身能力,同时关注护士身体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上海市大学生在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和2021年底常态化防控阶段对疫情防控的认知、态度、行为变化及其相关因素,为做好大学生群体疫情防控和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回顾性横断面调查,采用自编问卷,在2021年11—12月面向上海市12所普通高等本专科学校,通过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对上海市913名大学生进行线下调查,采用配对t检验及多因素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研究。  结果  疫情发生初期大学生对于防控政策的了解度为(2.93±0.94)分,信息判断力为(3.10±0.89)分,对于疫情防控的满意度为(4.11±1.09)分,配合度为(4.31±0.96)分,传播意愿为(3.91±1.15)分;至2021年底,防控政策了解度为(2.95±0.98)分,信息判断力为(3.77±0.94)分,疫情防控满意度为(4.22±1.10)分,配合度为(4.36±0.99)分,传播意愿为(3.97±1.20)分,不同阶段大学生新冠肺炎疫情知信行变化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二分类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学科门类为社科类(OR=0.62)、理科类(OR=0.62),健康状况自评为较好(OR=0.62)、一般(OR=0.28)与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认知、态度改变均呈负相关(P值均<0.05),“根据合理的健康信息改变健康行为”中选择“比较符合”(OR=3.31)与大学生对新冠疫情的认知、态度改变呈正相关(P<0.05)。上海大学生疫情防控相关健康素养普遍较高,测评“较高”(新冠肺炎疫情相关健康素养得分>80)者占79.4%,对新冠肺炎防护知识了解程度自评“非常了解”和“比较了解”的学生占82.6%。  结论  上海大学生群体从新冠肺炎疫情初期至常态化防控阶段对疫情防控的知信行改变较高,新冠肺炎防控相关健康素养普遍较高;需针对不同特点开展更加精准有效的健康教育和传播,筑牢大学生群体疫情防控屏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深圳市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制定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于2019年10—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整群抽样法在深圳市10个区抽取7 42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采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影响健康素养及各维度得分的因素。  结果  被试学生健康素养总得分为(107.39±22.31)分,其中体力活动(16.81±5.28)分、人际关系(20.69±4.10)分、压力管理(21.64±5.53)分、精神成长(14.93±3.96)分、健康意识(15.61±4.96)分和营养(17.71±4.65)分。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女生、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非住校生与中学生健康素养呈负相关(B值分别为-3.04,-7.72,-9.99,-3.85),父、母亲受教育程度高与中学生健康素养得分呈正相关(B值分别为1.56,2.78)(P值均 < 0.05)。  结论  深圳市中学生具有较高的健康素养水平,与学校类型、父母亲受教育程度等因素有关。建议进一步采取措施提高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银川市中学生的健康素养状况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本地区中学生的健康素养水平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2019年5月,以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选择银川市3个区的2 003名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内容包括基本特征、健康素养状况和视屏状况等。  结果  银川市中学生中国青少年互动性健康素养问卷总得分为(101.3±17.5)分,健康素养水平高、中、低的比例分别为25.0%,51.2%和23.9%;中学生视屏时间过长的比例为52.5%;初中生、父亲或母亲文化程度为高中及以上、视屏时间正常的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均高于对应组的学生(χ2值分别为49.90,14.59,16.53,46.73,P值均 <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学段、年级、父亲或母亲文化程度、视屏时间过长是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的影响因素(P值均 < 0.05)。  结论  银川市中学生健康素养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多层次开展针对性的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青岛市居民健康素养现状及其与慢性病患病、自评健康状况的关系,探讨健康素养对健康状况的影响,为健康教育干预措施和策略的制定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分层多阶段与人口规模成比例抽样(probability proportionate to size sampling,PPS)方法,2017年于青岛市抽取10个区(市)16 700名15~69岁常住居民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青岛市居民总体健康素养水平为15.92%,慢性病患病率为19.31%,自评健康状况好、一般和差的比例分别为81.68%、12.12%和1.71%;有序Logistic分析显示,在调整城乡、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收入、职业等因素后,健康素养是人群慢性病患病和自评健康的保护性因素(OR=1.232,P=0.003;OR=1.159,P=0.033),健康素养的三个方面均与人群慢性病患病和自评健康状况有关(均有P<0.05)。  结论  健康素养与居民健康状况呈正相关关系,健康素养水平的提升是提高居民健康状况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广西城市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现状和影响因素。  方法  采用国家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提供的肿瘤防治健康素养调查表作为调查问卷,由调查人员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西城市居民选取调查对象,以面对面的形式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广西城市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率为7.5%,单因素分析表明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家庭收入都是肿瘤健康素养水平影响因素(均有P < 0.05),其中女性高于男性,40~岁组最高,≥ 60岁组最低,企事业单位人员/公务员高于其它各职业人员,家庭收入大于8万高于其它各收入组,文化程度越高则健康素养水平越高;肿瘤预防意识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两个维度的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分别为57.2%和17%;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家庭收入和职业是肿瘤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均有P < 0.05)。  结论  广西城市居民肿瘤防治健康素养水平较低,肿瘤预防意识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意识发展不平衡,性别、家庭收入和职业是肿瘤健康素养的独立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现状及其对心理健康的影响,为探查课程教学作为提高心理健康素养主渠道的有效性与可持续性提供参考。  方法  采用《国民心理健康素养问卷》和《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筛查量表》对武汉某高校2 878名新生进行调查,并将心理健康素养作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的评估指标,通过前测、后测及10个月后追踪探查课程干预效果。  结果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素养总体得分(40.12±6.57)高于全国平均水平(35.81±8.06);心理健康素养存在性别和城乡差异;无心理问题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总分高于有心理问题新生(F=28.25,P < 0.01)。课程教学显著提升了新生的心理健康素养,10个月后追踪发现效果依然显著(F=374.80,P < 0.01)。  结论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素养总体较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提高了心理健康素养。  相似文献   

19.
赵萍  秦真真  汪娜  徐斐 《中国学校卫生》2021,42(11):1629-1632
  目的  了解南京市中小学生健康素养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为促进其健康素养水平及健康相关生活质量提供参考。  方法  2018年5—6月,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多阶段随机整群抽取南京地区小学四至六年级、初中一至三年级和高中一至三年级的4 388名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儿童健康9维量表(CHU9D-CHN)测量学生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使用线性混合效应模型,通过计算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在不同健康素养水平组间的均数差和95%CI分析健康素养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的关联。  结果  研究对象中健康素养水平具备率为85.8%,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平均得分为(0.78±0.17)分。在调整了相关的混杂因素和班级水平的聚集效应后,与不具备健康素养水平的学生相比,具备健康素养水平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增加0.08(95%CI=0.06~0.10)。以学生性别、学校类别和居住地进行分层分析,结果显示在每一层的研究对象中,调整了相关的混杂因素和班级水平的聚集性后,与不具备健康素养水平的学生相比,具备健康素养水平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评分显著增加。  结论  南京地区的小学生健康素养水平与健康相关生活质量之间存在正向关联。可通过健康素养促进提高学生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研究生群体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社交焦虑状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为研究生群体健康促进提供参考借鉴。  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方法对江苏省5所高校研究生进行在线问卷调查, 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疏离感量表(GAS)、社交焦虑量表(IAS)以及自编基本信息与居家生活状况调查表进行评估调查。  结果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 研究生自我效能感、疏离感、社交焦虑得分分别为(2.58±0.50)(30.68±6.22)(47.55±8.77)分, 社交焦虑问题阳性症状检出率为43.9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 对手机等电子设备的依赖加重(OR=1.86, 95%CI=1.32~2.61)及较高的疏离感(中水平: OR=2.06, 95%CI=1.45~2.92;高水平: OR=5.19, 95%CI=1.00~27.00)均与社交焦虑呈正相关; 与好友交流增多(OR=0.65, 95%CI=0.47~0.90)、较高的自我效能感(中水平: OR=0.37, 95%CI=0.21~0.66;高水平: OR=0.15, 95%CI=0.08~0.30)均与社交焦虑呈负相关。  结论  疫情防控常态化期间研究生社交焦虑问题仍较为严重。获得朋辈支持、缓解个体疏离、提升自我效能感与减少对电子设备的依赖有助于改善特殊时期研究生社交焦虑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