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 分析福建省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感染者流行特征,为防控提供经验。方法 用描述性流行病学方法,收集福建省2020年3月19日至2022年12月7日境外输入新冠感染者个案信息,分析流行特征。结果 福建省报告输入新冠感染者4 271例,其中确诊病例占71.7%(3 062例)、无症状感染者占28.3%(1 209例);男女比为1.9∶1.0,18~44岁组占57.1%(2 437例);职业分布居前3位为工人25.5%(1 087例)、家务/待业(23.3%,997例)、商业/公共卫生服务(21.8%,932例);报告地市中,厦门市(74.3%,3 174例)与福州市(21.0%,897例)是报告感染者主要口岸;新增感染数呈波动上升,高峰为2022年11月;感染者通过入境检疫发现的占56.2%(2 400例)、集中隔离发现占42.4%(1 811例),2022年2月后入境检疫发现者占60.6%(1 821例)。入境-首次核酸阳性采样时间间隔中位数为0d(0~3d),51.8%感染者(2 211例)入境当日采样即核酸阳性,90.9%感染者(3 882例)7d内即被检出,3.8%感染者(163例)...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2022年1月河南省禹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暴发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完善新冠肺炎防控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收集2022年1月禹州市新冠肺炎暴发疫情相关信息,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 以病例报告日期统计,禹州市此次疫情持续18 d(1月2日至19日),共报告365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其中危重型3例(0.8%),重型12例(3.3%),无死亡病例。感染者年龄1月龄至98岁,平均为(43.6±23.1)岁,男女比例1∶1.3,农民占51.5%(188例)。潜伏期为1.0~9.0 d,M(P25,P75)为5.5(4.3,7.0)d。病例呈现明显的家庭聚集性,共发生70起家庭聚集性疫情,家庭续发率为29.9%。引起疫情的毒株为Delta变异株(B.1.617.2进化分支),基本再生系数(R0)为5.5(95%CI为3.0~9.3),随着控制措施的实施,动态再生系数(Rt)呈下降趋势。结论 此次禹州市疫情具有明显的家庭聚集性,通过多种“疫情放大器”,导致大规模疫情的出现。应全面加快疫情防...  相似文献   

3.
刘建  闫佳  黄琳  潘婷婷 《实用预防医学》2020,27(9):1028-1031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流行病学特征,提高对疾病流行规律的认识。 方法 通过个案调查表、调查报告获得139例确诊病例资料,对病例三间分布、发病确诊情况及聚集性疫情等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 结果 139例确诊病例年龄中位数为42岁,30~59岁年龄组占71.94%;男女性别比为1.53∶1;农民/工人占56.83%;普通型和轻型病例各占59.71%和30.21%。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各占66.19%和33.81%,两类病例发病时间段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26.534,P<0.001),疫情由输入传播模式向输入与本地共同传播模式转变。23起聚集性疫情均为家庭性聚集。输入病例和本地病例涉及聚集性疫情的比例分别为33.70%和68.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4.846,P<0.001)。发病后报告时间、发病后确诊时间和首次就诊后确诊时间的M(P25, P75)分别为4(2,7)d、6(4,9)d和3(2,4)d。首次就诊在诊所和乡镇卫生院的病例报告时间和确诊时间均长于首次就诊在二级以上医疗机构者。 结论 基层医疗机构对新发急性传染病监测敏感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在下一步应对境外输入性疫情防控工作中,应对来自疫情高发国家的入境人员全部实施集中隔离观察。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四川省境外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感染者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做支撑。方法 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日四川省报告的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感染者的个案信息、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及实验室检测结果等。对感染者的人口学特征、病例分类、临床严重程度、入境前居住或旅行的国家或地区等特征进行整理和描述性及比较分析。结果 2021年1月1日至2022年4月30四川省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1 666例,其中确诊病例1 010例(60.62%),无症状感染者656例(39.38%)。确诊病例中普通型622例(61.58%);轻型388例(38.42%);无重型、危重型病例报告,无死亡病例;报告时间集中在2022年3月17日至2022年4月30日(632例,37.94%),以男性(1 087例)、中青年(21~54岁,1 349例)感染者为主,入境前居住或旅行的国家/地区主要有埃及、柬埔寨和阿尔及利亚等国家及中国香港地区。疫苗接种率为84.06%(1 171/1 393),接种2剂次人数占58.36%;54.08%(901例)的感...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2020年3月20日—2021年3月3日湖南省报告的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感染者的流行特征,为湖南省新冠肺炎外防输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获取2020年3月20日—2021年3月3日湖南省报告的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感染者资料,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对感染者的人口学特征、病例分类、临床表现、发病时间、来源国家、发现途径、发现时间等流行特征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结果2020年3月20日—2021月3月3日,湖南省共报告88例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感染者(70例无症状感染者,18例确诊病例),均未导致本地疫情传播。绝大多数感染者经湖南省主动核酸检测筛查境外人员发现(共85例,占96.59%),入境后第2 d报告核酸阳性结果(共46例,占52.27%),入境后第14 d以上报告核酸阳性结果的7例(占7.95%)。18例确诊病例临床严重程度均为普通型,其中17例由无症状感染者转归而来,报告当天即转为确诊的占绝大多数(共12例,占70.59%)。88例感染者中共有7例复阳,复阳率为7.95%,复阳主要发生在出院后一个月内。结论主动核酸检测筛查境外人员是发现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感染者的主要途径,应严格落实核酸检测健康管理措施。确诊病例绝大部分由无症状感染者转归而来,应在发现无症状感染者时立即转运至定点医院隔离。做好对出院患者在出院后一个月内的健康管理和核酸检测工作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河南省入境超14 d首次核酸检测阳性和出院后核酸复测阳性(复阳)的境外输入新冠肺炎感染者特征。方法 将河南省2020年3月10日至2022年3月14日境外输入752例新冠肺炎感染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其流行病学、实验室检测等信息,用χ2检验和秩和检验进行统计分析,描述入境超14 d检测阳性和复阳病例的特点。结果 收集到684例感染者入境及核酸检测时间,入境超14 d首次核酸检测阳性感染者共20例(2.92%),其中无症状感染者19例,确诊病例1例;男性19例,女性1例;跨省活动18例;完成全程接种7例;年龄中位数为40.5(30.25,48.5)岁;住院时长中位数为17(15.25,25) d。入境超14 d检测阳性病例中男性构成高于14 d内阳性病例中男性构成(χ2 = 4.463,P = 0.035),年龄大于后者(Z = - 2.265,P = 0.024),疫苗全程接种率低于后者(P<0.001),无症状感染者占比高于后者(χ2 = 4.687,P = 0.030)。752例感染者中复阳15例,复阳率为1.99%。另收集到10例在第一入境点治愈后返回河南复阳感染者,共25例。首次核酸阳性治愈出院到复阳时间间隔在1~297 d之间,中位数为13(3.25,26.75)d;复阳时ORF1ab基因CT值中位数为35.05(32.00,36.44),N基因中位数为35.62(32.91,36.55);发现复阳时集中隔离17例,居家隔离4例,自由活动4例;首次核酸阳性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12例,确诊病例13例;复阳诊断为无症状感染者22例,确诊病例3例;复阳病例中首次诊断为确诊病例的比例高于非复阳病例(χ2 = 6.223,P = 0.013);复阳病例未造成二代传播。结论 入境超14 d检出阳性者更多为无症状感染者,复阳病例核酸CT值较高,首诊确诊病例更易出现复阳,未发现入境复阳病例造成二代传播。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四川省境外输入COVID-19的流行特征进行分析,为研判新冠疫情形势及优化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资料来源于全国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截至2022 年3月1日24时的四川省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个案信息和现场流行病学调查报告,采用SPSS 23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四川省于2020年3月11日报告第1例境外输入COVID - 19病例,输入第一个高峰出现在2020年10月份,随后呈现波动的趋势。截至2022年3月1日24时,累计报告1 391例境外输入COVID - 19病例,其中确诊病例842例(60.53%),无症状感染者549例(39.47%)。输入病例以男性(1 111例,79.87%)、18~44岁年龄组(945例,67.94%)、工人(427例,30.70%)为主。现住址以成都(1 327例,95.40%)为主。输入来源地区以亚洲(627例,45.07%)和非洲(583例,41.92%)为主。海关入境筛查为病例主要发现方式(906例,65.13%)。入境超过14 d发现的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高于入境14 d之内发现的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结论 四川省境外输入新冠肺炎病例较多,来源分布广泛,仍需要加强境外输入病例的防控。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福建省入境人员14 d以上首次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占比、主要特征、原因及传播风险,为入境人员隔离管理措施及防控方案制定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20年3月13日至2021年12月31日福建省入境人员中新冠核酸检测阳性人员,按入境-首次检出阳性时间,比较14 d内检出和14 d以上检出者的流行病学、病原学以及临床特征,分析14 d以上首次检出阳性的原因及传播风险。结果 福建口岸2020年3月13日至2021年12月31日入境人员的新冠感染率为2.63‰(1 141/43 3600);感染者中14 d以上检出者占9.1%(104/1 141),其中103例首次检测阳性时Ct值(阈值循环数)均≥28,考虑复阳可能性大;1例Ct值为21,经综合调查分析为集中隔离点感染。结论 入境14 d以上后首次检出阳性的原因要根据Ct值检测和境外感染史等综合判定,若Ct值≥28特别是≥35,则复阳可能性大,反之则要考虑集中隔离点感染等其他因素;福建省入境人员14 d以上首次检出新冠阳性主要原因是复阳,传染性弱,未造成续发感染;仅1例为集中隔离点感染,提示除复阳因素外,例如集中隔离点感染、采样检测等环节不...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房山区手足口病(hand,foot and mouth disease,HFMD)门诊病例的经济负担现状,判断其影响因素,为科学防控提供依据。方法对2021年6-8月房山区210例手足口病门诊病例开展调查,通过问卷调查收集患者一般情况及因手足口病造成的经济损失情况,通过实验室检测得到患者的手足口病病原学分型,采用Mann-Whitney检验、Kruskal-Wallis检验及多元线性回归采用广义线性模型进行分析,估算手足口病造成的经济负担并分析影响因素。结果2021年6-8月房山区210例手足口病门诊病例的总体经济负担共计20.00万元,M (P25,P75)为700.00(364.70,1181.32)元/人,其中直接经济负担共计13.48万元,M(P25,P75)为429.74(252.22,719.19)元/人,间接经济负担共计6.52万元,M(P25,P75)为117.32(0.00,498.62)元/人。家庭月收入>3万元的患者比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福州机场口岸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核酸阳性者的流行学特征,为疫情防控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从国家疾控中心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及中国海关智慧卫生检疫系统,收集2020年1月25日—2021年12月31日福州口岸输入性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个案信息,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分析输入性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的流行特征。结果 2020年1月25日—2021年12月31日,福州机场口岸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新冠病毒核酸阳性305例,其中确诊病例97例,无症状感染者208例。男女比例为2.08∶1(206∶99);年龄中位数为36岁(39 d~71岁),以21~50岁为主,248例,占81.31%;建筑工人62例,占20.33%;餐饮服务人员居多,38例,占12.46%;病例来自国家以日本(32.79%,100例)和印度尼西亚(29.51%,90例)居多;共涉及航班133条,其中发现病例超过3例的航班有25条,占18.80%,检出核酸阳性121例,占39.67%。发现方式主要是入境检疫发现,共215例,占70.49%;集中隔离点采样发现90例,占29.51%。结论 福州机场口岸的输入性新冠病毒核酸阳性病例多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武汉市一般人群体内全氟辛烷磺酸(perfluorooctane sulfonate,PFOS)和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ate,PFOA)负荷状况及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为武汉市制定控制PFOS和PFOA污染的法规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4-2015年间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收集在武汉市居住5年以上的、无职业性暴露的成人及儿童的血液样本,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血清中PFOS和PFOA含量。采用SPSS 22.0软件分析检测数据。 结果 武汉市人群血清中PFOS检出率为75.4%(儿童组)、83.3%(成人组),PFOA的检出率为80.5%(儿童组)、82.9%(成人组)。城市、农村地区儿童组、成人组男性和女性血清中PFOS和PFOA含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城市地区女性血清中PFOS含量成人组( M=2.40 ng/ml,P25=1.58 ng/ml,P75=3.95 ng/ml)高于儿童组( M=2.00 ng/ml,P25=0.23 ng/ml,P75=3.20 ng/ml)(Z=-2.565,P=0.010),男性血清中PFOA含量成人组(M=1.80 ng/ml,P25=0.25 ng/ml,P75=5.82 ng/ml)低于儿童组(M=3.60 ng/ml,P25=1.13 ng/ml,P75=10.00 ng/ml)(Z=-2.158,P=0.031)。农村地区男性血清中PFOA含量成人组(M=1.29 ng/ml,P25=0.05 ng/ml,P75=3.60 ng/ml)低于儿童组(M=4.07 ng/ml,P25=0.24 ng/ml,P75=8.34 ng/ml)(Z=-2.820,P=0.005)。成人组女性血清中PFOS含量城市地区(M=2.40 ng/ml,P25=1.58 ng/ml,P75=3.95 ng/ml)高于农村地区(M=0.48 ng/ml,P25=0.05 ng/ml,P75=5.02 ng/ml)(Z=-4.316,P<0.001),PFOA含量城市地区(M=3.30 ng/ml,P25=0.85 ng/ml,P75=6.85 ng/ml)高于农村地区(M=0.88 ng/ml,P25=0.24 ng/ml,P75=4.05 ng/ml)(Z=-3.639,P<0.001)。武汉市人群血清中PFOS和PFOA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 结论 地区、年龄、生理状态等因素的作用都可能造成人群体内PFOS和PFOA负荷的差异。 饮食摄入可能是武汉地区人群暴露于PFOS和PFOA共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广东省2020年初国内输入疫情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出院后复检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复检阳性)特征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东省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发病时间在2020年3月1日以前)的人口学资料、流行病学调查及出院后标本采集与检测等信息。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确诊病例复检阳性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3.
针对国内外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排毒持久性以及复检核酸阳性者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分析复检阳性者的特征与传染性,为完善病例管理与预防新冠病毒传播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现有研究结果显示,新冠病毒复检阳性率范围在2.4%~19.8%之间,复检阳性时间中位数为出院后4~15 d。复检阳性后新冠病毒特异性IgM、IgG和IgA抗体血清阳性率分别为11.11%~86.08%、52.00%~100.00%、61.54%~100.00%;总抗体和中和抗体的血清阳性率分别为98.72%和88.46%。复检阳性后病毒载量低于初次感染时的病毒载量。目前,全球至少报告了3 380例复检阳性者,有3例复检阳性者(1例免疫缺陷病例和2例肺部影像学异常病例)的标本中分离到具有传染性的活病毒,有1例应用免疫抑制剂的无症状感染者引起密切接触者感染。复检阳性者具有传染性的风险总体很低,极个别复检阳性者不排除引起续发传播的可能。对于复检阳性者的管理时间和管理方式,可基于病原检测结果对个体传播风险评估后进行确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全国报告的输入性新型冠状病毒(新冠病毒)感染者核酸首次阳性的时间分布特征,为进一步完善入境人员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收集2020年7月24日至2021年7月23日各省报告的输入性新冠病毒感染者资料,对入境后核酸首次阳性的时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结果:2020年7月24日至2021年7...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初中生社会支持、自我接纳与应对方式的关系,旨在为培养初中生积极应对生活压力提供依据。 【方法】 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我接纳量表、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对德州355名初中生进行问卷调查。 【结果】 1)初中生自我接纳、社会支持和积极应对在是否是班干部维度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1=0.037,P2=0.000,P3=0.001,P均<0.05);2)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和对支持的利用度两个维度与自我接纳显著正相关(r1=0.314,r2=0.279),且这两个维度对自我接纳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3)社会支持的主观支持和利用度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r1=0.408,r2=0.341),并对其有一定的正向预测作用;社会支持的客观支持与利用度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r1=0.114,r2=0.122),且利用度对消极应对方式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4)自我接纳的各维度与积极应对方式显著正相关(r1=0.107,r2=0.265),且对积极应对方式有正向预测作用;自我接纳中自我接纳这一维度与消极应对方式显著负相关(r=0.241),并对其有一定的负向预测作用。 【结论】 应鼓励初中生积极担任学生干部的工作,从而获得更高的自我接纳和社会支持水平,在面对生活压力时也能够更好地采取措施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惠州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确诊病例的流行病学特征,为疫情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19日至5月31日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收治的62例COVID-19确诊患者资料,分析其流行病学特征、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和住院相关情况。结果 惠州市确诊病例发病集中在2020年1月20日至2月18日,惠东县29例、惠城区17例、惠阳区11例、博罗县5例。轻型22例、普通型37例和重型3例,无危重型病例。男女比例为1∶1,发病年龄为1~85岁,中位数为46(36,60)岁。有明确湖北旅居史55例(88.71%),无明确接触史3例(4.84%)。未出现本地病例,主要以湖北省输入性病例(55例)为主,并且多为家族聚集性病例(45例)。经两两比较,重型病例住院天数长于轻型和普通型病例(P<0.05);不同临床分型病例的发病年龄和核酸首次转阴所需天数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例(14.52%)病例在出院6~15 d内出现复阳现象,复阳病例第2次入院核酸转阴间隔时间较首次入院核酸转阴间隔时间短(P<0.05)。结论 惠州市COVID-19以湖北省输入性和家庭聚集性为主,主要分布在惠东县。病例以轻型和普通型为主,住院天数与病情严重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分析长沙市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2,SARS-CoV-2)的全基因组序列特征以及遗传变异情况。方法 采用高通量测序方法对2021年12月的SARS-CoV-2进行全基因组序测序,序列进行比对以及进化分析。结果 本研究获得4株SARS-CoV-2全基因组序列,长度为29 685 bp。毒株核苷酸序列与Wuhan-Hu-1参考株(EPI_ISL_402125)相比,同源性为99.6%。与Omicron变异株(EPI_ISL_8890653)相比,同源性为99.9%。进化树分析表明毒株序列位于BA.1.1分支,与SARS-CoV-2 Omicron变异株位于同一分支。氨基酸序列位点分析发现毒株具有典型的Omicron序列突变位点。ORF1ab区域发现G5494S,K4346R,T5035I和E6945D突变。S蛋白抗体结合区域发生R346K突变。结论 长沙市输入的Omicron变异株携带已报道可明确导致病毒传播和致病力发生变化的突变位点,应继续加强疫情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对皮质酮诱导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凋亡的保护作用。 方法 原代培养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元,并分成对照组、皮质酮组、皮质酮+BDNF组,皮质酮造模浓度为100 μM,分别采用浓度为0.1、1、10、25、50、100 ng/ml的BDNF干预,造模及干预时间均为24 h。CCK8法测定细胞活力,分析BDNF的最佳作用浓度,流式细胞术和 Hoechst荧光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情况,免疫印迹(Western-blotting)法检测细胞Caspase-3、Caspase-9的表达水平。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皮质酮组神经元凋亡率由(10.7±1.2)%上升为(33.9±3.5)%(t=18.707,P<0.01),胞体透亮,部分细胞核碎裂,凋亡特征明显,Caspase-3、Caspase-9表达显著上调(t1=27.098,P1<0.01;t2=24.311,P2<0.01);BDNF作用后,细胞活力显著上升,在浓度为1 ng/ml时与皮质酮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62,P<0.05),分析得出BDNF最佳浓度为48 ng/ml;BDNF(48 ng/ml)干预完成后,细胞凋亡率较皮质酮组下降至(18.7±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78,P<0.01),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Caspase-3、Caspase-9表达明显下调(t1=17.341,P1=0.002;t2=14.993,P2=0.005)。 结论 BDNF能有效拮抗皮质酮诱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保护神经元细胞。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状态及患者所采用的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在河北北方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患者237例,使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所有患者进行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高血压患者和常模的比较,心理健康和应对方式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高血压患者SCL-90总分及五个因子(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偏执)得分均显著高于常模(t1=4.377,P1<0.05;t2=2.429,P2<0.05;t3=3.627,P3<0.05;t4=3.380,P4<0.05;t5=2.263,P5<0.05),应对方式中面对因子显著高于常模(t=6.545,P<0.05)、回避因子显著低于常模(t=-3.246,P<0.05)、屈服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面对因子与除强迫症状、敌对、恐怖因子外的其他因子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回避因子与除敌对因子外的其他因子及总分呈负相关(P<0.05);屈服因子与除强迫症状、敌对、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外的其他因子与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明显低于常人;面对和回避应对方式对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有积极作用,屈服应对方式对高血压患者心理健康有消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