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9 毫秒
1.
目的 探讨MR体素内不相干运动(IVIM)弥散加权成像(DWI)在受压腰骶神经根诊断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前瞻性对照研究。纳入2017年4—10月30例腰椎间盘突出致神经根受压患者(观察组)的常规腰椎MR序列及3D-Fiesta序列、IVIM-DWI序列图像;另按性别、年龄匹配纳入3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在GE ADW 4.6工作站,使用MADC软件包测量对照组双侧L4、L5、S1神经节的扩散系数(D)、灌注相关扩散系数(D*)、灌注分数(f)和表观扩散系数(ADC)值,以及观察组患者受压侧及其对侧神经根的D、D*、f、ADC值。比较对照组同节段左右两侧神经节和不同节段神经节各观察项目测量值,以及观察组受压侧神经根与对侧正常神经根各观察项目测量值。绘制受压神经根D值和ADC值的ROC曲线,评价诊断效果。结果 对照组L4、L5、S1神经根的D值分别为(0.603±0.064)×10-3 mm2/s、(0.624±0.079)×10-3 mm2/s、(0.628±0.088) ×10-3 mm2/s, D*值分别为(3.815±0.541) ×10-3 mm2/s、(3.862±0.414)×10-3 mm2/s、(3.915±0.611) ×10-3 mm2/s; f值分别为0.454%±0.076%、0.484%±0.101%、0.445%±0.094%; ADC值分别为(0.934±0.085)×10-3 mm2/s、(0.945±0.051)×10-3 mm2/s、(0.953±0.064)×10-3 mm2/s。观察组神经根受压侧D、D*、f、ADC值分别为(0.669±0.081)×10-3 mm2/s、(3.852±0.776)×10-3 mm2/s、0.528%±0.115%、(1.096±0.087)×10-3 mm2/s,健侧D、D*、f、ADC值分别为(0.617±0.080)×10-3 mm2/s、(3.961±0.684)×10-3 mm2/s、0.479%±0.083%、(0.938±0.074)×10-3 mm2/s。对照组同节段左右两侧神经节和不同节段神经节所测D、D*、f、ADC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观察组受压侧神经根与对侧正常神经根比较:D和ADC值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D*、f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绘制并分析ROC曲线,D值对诊断神经根受压具有较高效能,其次是ADC值,D值的AUC为0.923(95%CI 0.803~0.987),ADC值的 AUC为0.895(95%CI 0.865~0.999)。结论 IVIM模型的MR DWI技术可用于腰骶神经根检查,且与单指数模型的MR DWI相比能更详细、准确地反映神经根受压后的病理改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在颈部结核性肿大淋巴结诊断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52例颈部肿大淋巴结患者,其中男性25例,女性27例;年龄9~84岁,中位年龄51岁;结核性肿大淋巴结17例,炎症性肿大淋巴结19例,肿瘤性肿大淋巴结16例。对患者行细针穿刺病理检查并分组,采用上海联影1.5 T MRI行影像诊断。测量各组平均ADC值,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核性肿大淋巴结患者根据3个月抗结核诊疗效果,比较其治疗前后平均ADC值变化。结果 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1.09±0.29)×10-3mm2/s,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1.27±0.39)×10-3mm2/s,肿瘤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为(0.87±0.26)×10-3mm2/s。肿瘤性肿大淋巴结组与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的ADC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炎症性肿大淋巴结组平均ADC值高于结核性肿大淋巴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MR弥散张量成像(DTI)在瘤样炎性脱髓鞘病(TIDD)与低级别胶质瘤(LGG)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纳入2012年1月—2016年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确诊的10例TIDD患者及15例经病理证实的LGG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行3.0 T MR DTI检查,在表观弥散系数(ADC) 图及部分各向异性(FA) 图上定量测定患者病变区及其对侧镜像部位正常脑白质区(镜像区)的 ADC 值及 FA值,并进行统计分析;同时重建白质纤维素的3D图像,观察白质纤维素与病变区的空间位置关系。结果 TIDD组病变区和镜像区的ADC值、FA值分别为(1.484±0.14)×103 mm2/s、0.109±0.02和(0.725±0.05)×103 mm2/s、0.443±0.08,LGG组病变区和镜像区的ADC值、FA值分别为(1.368±0.09)×103 mm2/s、0.163±0.01和(0.684±0.03)×103 mm2/s、0.471±0.04。TIDD组与LGG组两组内病变区与镜像区ADC值和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值均<0.01),组间病变区ADC值和FA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LGG的纤维重建图主要表现为肿瘤部位明显受压外移,较对侧稀疏、中断及形态改变;TIDD的纤维重建图主要表现为纤维稍稀疏,未见明显中断及移位改变。结论 TIDD与LGG在DTI上的弥散指标存在明显差异,可为两者的鉴别诊断提供量化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MR扩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束示踪技术在经阴道分娩初产妇肛提肌损伤评价中的应用价值,为产后盆底康复治疗及盆腔器官脱垂的预防提供客观依据。方法 纳入2014年6月—2015年1月在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经阴道自然分娩后6个月初产妇50名(观察组),无症状未孕未产志愿者33名(对照组)进行前瞻性研究。受试者行盆底横断面、冠状面FSE T2WI MR及DTI检查。对DTI图像进行后处理获得肛提肌各分支(耻骨内脏肌、髂尾肌)的3D肌肉纤维束图像,并评价其纤维示踪的精确性,对能够得到较为精确纤维束示踪图像者测量其各向异性分数(FA)、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应用FSE T2WI MRI影像评价产妇肛提肌损伤情况,并将其分为耻骨内脏肌无损伤组、耻骨内脏肌损伤组,采用方差分析比较对照组、无损伤组及损伤组间FA、ADC值的差异。结果 2组受试者均获得较为精确的耻骨内脏肌3D肌肉纤维束图像及对应的FA及ADC值,而髂尾肌3D肌肉纤维束图像均不精确。12例(24.0%,12/50)产妇存在耻骨内脏肌损伤,其中9例表现为单侧部分缺损,3例表现为双侧萎缩;4例(8.0%,4/50)产妇存在髂尾肌损伤,均表现为单侧部分缺损。对照组未发现肛提肌损伤。对照组、耻骨内脏肌无损伤组和损伤组耻骨内脏肌的FA值分别为0.49±0.08、0.52±0.11、0.53±0.13,ADC值分别为(1.79±0.29)×10-3 mm2/s、(1.75±0.34)×10-3 mm2/s、(1.93±0.35)×10-3 mm2/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1.217、1.747, P值均>0.05)。结论 DTI纤维束成像能够3D显示耻骨内脏肌纤维束结构,但髂尾肌的显示较为困难。目前DTI尚不能准确定量诊断肛提肌损伤情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预后评估提供影像数据。 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附属医院膝关节弥散张量成像正常者100例和前交叉韧带Ⅲ、Ⅳ级损伤重建61例及随访57例,划分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处及正常组相应部位的感兴趣区,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生成纤维示踪图像。 结果 前交叉韧带术前和术后1周、3个月的FA值和ADC值为(0.395±0.047)、(0.541±0.056)、(0.542±0.058)和(2.791±0.336)×10-3 mm2 / s、(2.263±0.224)×10-3 mm2 / s、(2.028±0.341)×10-3 mm2 / s,术后1周与3个月FA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组间FA、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随访3个月、6个月、1年和正常组的FA值、ADC值为(0.542±0.058)、(0.595±0.056)、(0.684±0.059)、(0.577±0.064)和(2.028±0.341)×10-3 mm2 / s、(1.699±0.175)×10-3 mm2 / s、(1.375±0.151)×10-3 mm2 / s、(1.324±0.160)×10-3 mm2 / s,随访6个月与正常组FA值和随访1年与正常组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他组间FA、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 弥散张量成像能客观反映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微观结构变化,在预后评估中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常规MRI结合弥散加权成像(DWI)中表观扩散系数(ADC)在低、高级别脑膜瘤的鉴别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8年1月-2019年8月68例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男29例、女39例,年龄24~78(48.62±10.28)岁。其中WHOⅠ级脑膜瘤52例(低级别组),WHO Ⅱ级12例、WHO Ⅲ级4例(高级别组)。患者术前均行常规MRI结合DWI检查。观察两组患者的MRI征象以及DWI特点;比较两组患者脑膜瘤实质和瘤周水肿部位ADC值以及肿瘤实质与对侧脑白质的相对表观扩散系数(rADC),利用ROC曲线分析最佳rADC值对低、高级别脑膜瘤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高级别组脑膜瘤边缘不规整、强化不均匀、边缘水肿区、脑膜尾征和囊变、坏死、钙化区等影像学征象发生率明显高于低级别组脑膜瘤,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52例低级别组脑膜瘤中,有38例DWI、ADC均呈等信号,14例DWI呈稍高信号、ADC呈稍低信号;16例高级别组脑膜瘤实质部分DWI呈高信号、ADC呈低信号,而囊变、出血坏死、钙化区呈高信号。低级别组、高级别组脑膜瘤肿瘤实质部分 ADC值分别为(0.94±0.14)×10-3、(0.73±0.11)×10-3 mm2/s,rADC值分别为(1.16±0.18)×10-3、(0.95±0.14)×10-3 mm2/s,低级别组脑膜瘤实质部分ADC和rADC值均明显高于高级别组脑膜瘤,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91、4.277, P值均<0.01);低级别组、高级别组脑膜瘤的瘤周水肿区域ADC分别为(1.82±0.19)×10-3、(1.88±0.21)×10-3 mm2/s,rADC值分别为(2.29±0.24)×10-3、(2.38±0.29)×10-3 mm2/s,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以rADC值诊断低级别组、高级别组脑膜瘤的最佳临界点为1.035×10-3 mm2/s,其灵敏度为88.5%,特异度为87.5%。结论 常规MRI结合DWI中ADC值的测量对低、高级别脑膜瘤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脑深部核团MR弥散张量成像(DTI)在帕金森病(PD)不同运动亚型中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研究。纳入2017年10月—2019年12月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47例PD患者的临床及MRI资料。按照统一PD评定量表第三部分(UPDRS Ⅲ)运动功能评分,将47例PD患者分为震颤为主型(TD)组30例和非震颤为主型(NTD)组17例;另外选择同期受检且无认知障碍者24例为正常对照(NC)组。对两组PD患者及NC组进行常规MR平扫及DTI检查,测量各受试者双侧黑质、红核、尾状核头、丘脑、苍白球、壳核的DTI参数,包括各向异性分数(FA)、平均扩散率(MD)、轴向扩散系数(DA)和径向扩散系数(DR)。比较各核团DTI参数在三组间的差异。分析存在TD和NTD组间差异的DTI参数单独及联合应用对TD和NTD的鉴别诊断效能,以及这些参数与PD病程、Hoehn-Yahr(H-Y)分级、UPDRS评分、震颤评分和非震颤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TD、NTD两组黑质、尾状核头、丘脑、苍白球及壳核的FA值均低于NC组(P值均<0.05),其中黑质和尾状核头FA值在TD和NTD组分别为0.49±0.08、0.56±0.08和0.22±0.04、0.19±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NTD组尾状核头MD、DA和DR值分别为(0.72±0.04)×10-3 mm2/s、(0.90±0.05)×10-3 mm2/s和(0.65±0.02) ×10-3 mm2/s,均高于NC组的(0.67±0.04)×10-3 mm2/s、(0.84±0.05)×10-3 mm2/s和(0.60 ± 0.03 )×10-3 mm2/s,且MD和DA值高于TD组的(0.69±0.05)×10-3 mm2/s和(0.85±0.05) ×10-3 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受试者操作特征(ROC)曲线分析显示,黑质FA值和尾状核头FA、MD、DA值联合应用鉴别TD和NTD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特异度和约登指数分别为0.896、88.2%、80.0%和0.682,其中AUC值明显高于各参数的单独应用,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黑质FA值与病程、UPDRS Ⅲ评分和震颤评分呈负相关(r=-0.484、-0.343和-0.618,P值均<0.05),尾状核头FA值仅与UPDRS Ⅲ评分和非震颤评分呈负相关(r=-0.359和-0.384, P值均<0.05),尾状核头MD和DA值与H-Y分级、UPDRS Ⅲ评分、非震颤评分呈正相关(r=0.392、0.444、0.486和0.371、0.404、0.467, P值均<0.05)。结论 不同运动亚型PD患者脑深部核团DTI参数存在差异,并与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联合应用黑质和尾状核头多个DTI参数鉴别TD和NTD比单独应用具有更高的诊断效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扩散峰度成像(DKI)定量参数在预测直肠癌KRAS基因突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山西省肿瘤医院2016年11月-2018年6月经病理证实的152例直肠腺癌患者的资料,其中男92例,女60例;年龄33~86岁,平均61岁。患者均于术前行常规MRI和功能DKI序列检查,由2名放射科医师双盲勾画感兴趣区,应用MatLab软件计算两组患者DKI定量参数平均表观扩散系数(MD)、平均峰度(MK)以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并采用组内相关系数进行一致性分析。术后均进行KRAS基因检测,依据检测结果将患者分为野生组和突变组两组,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对比两组患者的MD、MK、ADC。绘制DKI定量参数诊断KRAS基因突变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 ,根据约登指数确定各定量参数的最佳诊断阈值,以及相应的灵敏度、特异度,并采用DeLong检验比较各定量参数的ROC的曲线下面积(AUC)。结果 152例直肠癌患者中,KRAS基因突变组74例,野生组78例,基因突变率为48.6%(74/152)。突变组患者的ADC、MD、MK值分别为(1.18±0.18)×10-3 mm2/s、(1.28±0.18)×10-3 mm2/s、0.97±0.11,野生组分别为(1.33±0.18)×10-3 mm2/s、(1.42±0.17)×10-3 mm2/s、0.82±0.09;突变组ADC、MD值均小于野生组患者,而MK值则大于野生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424、4.882、-8.809, P值均<0.01)。ROC曲线显示,ADC、MD、和MK值预测KRAS基因的AUC分别为0.758、0.740、0.845,灵敏度分别为75.7%、82.4%、77.0%,特异度分别为68.0%、57.8%、84.6%。DeLong检验结果显示,MK值的AUC明显高于ADC和MD值(P值均<0.01),而ADC值和MD值间AU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KI定量参数MD、MK和ADC值,在预测直肠癌的KRAS基因突变方面均有一定的价值,其中MK值有更高的AUC和特异度,有更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应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测正常微量白蛋白尿(MAU)的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改变,评估其在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2010年8月至12月在本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MAU在正常范围的2型糖尿病患者10例为观察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0例为健康对照组,每组20个肾,两组年龄、性别和体质量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应用单次激发平面回波DWI和常规MR序列进行双侧肾脏MRI检查,比较两组在弥散敏感梯度系数(b值)分别为400、500、600和800 s/mm2时肾实质表观扩散系数(ADC),并比较两组血清肌酐和胱抑素C水平.结果 MRI常规序列扫描显示两组肾脏形态、大小及解剖结构无明显差异,血清肌酐及胱抑素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WI检查显示,b值分别为500、600及800 s/mm2时,观察组ADC值分别为(2.15±0.06)×10-3、(2.05 ±0.07)×10-3、(1.87±0.05)×10-3 mm2/s,健康对照组ADC值分别为(2.32±0.07)×10-3、(2.16±0.04)×l0-3、( 1.95 ±0.04)×10-3 mm2/s,观察组ADC值较健康对照组均显著下降(均P<0.05).结论 DWI可能有助于更早期地发现2型糖尿病患者肾功能损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核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技术(D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在孕中晚期胎儿脑发育中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正常孕中晚期胎儿脑DWI表现。经过产前超声及常规MRI检查胎儿颅脑均未发现异常。通过后处理软件测量胎儿额叶、颞叶、枕叶、顶叶白质、基底节区、丘脑、脑干以及小脑的ADC值。结果 50例胎儿额叶白质的平均ADC值为1.700±0.234×10-3mm2/s,颞叶白质的平均ADC值为1.710±0.113×10-3mm2/s,枕叶白质为1.730±0.186×10-3mm2/s,顶叶白质的平均ADC值为1.750±0.135×10-3mm2/s,基底节区为1.325±0.115×10-3mm2/s,丘脑为1.320±0.223×10-3mm2/s,小脑半球为1.430±0.187×10-3mm2/s,脑干为1.235±0.135×10-3mm2/s。脑干、小脑半球、基底节区、丘脑和各额、顶、枕、颞叶脑白质的平均ADC值随孕周增加而降低,额叶白质与孕周间无线性相关(P≥0.05)。幕上深部脑白质平均ADC值高于脑干、小脑半球和基底节区,顶叶平均ADC值最高,脑干最低。结论 胎儿脑不同区域(额叶除外)ADC值随着孕周的发展变化是有规律的,这反映了胎儿颅脑不同区域的发育过程,可以作为评价胎儿正常脑发育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分度提供新的影像诊断依据。 方法 选取膝关节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检查正常者100例和单侧前交叉韧带撕裂伤者100例,后者按照损伤程度分为Ⅰ~Ⅳ级,在工作站划分前交叉韧带损伤处及正常组相应部位感兴趣区,测量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生成纤维示踪图像。 结果 前交叉韧带损伤处与正常组相应部位的FA和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损伤处的FA低于正常组,ADC高于正常组。前交叉韧带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损伤处的FA和ADC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A随损伤程度增高而逐渐降低,与损伤程度呈负相关;ADC则逐渐增高,与损伤程度呈正相关。FA和ADC、纤维示踪成像及MRI诊断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分级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从高到低均依次为纤维示踪成像、FA和ADC、MRI。 结论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处的FA和ADC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纤维示踪成像可以提高损伤程度分级的准确率,弥散张量成像可以为前交叉韧带损伤分级提供更准确的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提供微细结构变化的影像依据。 方法 选取颅脑部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检查正常者150例和原发性单侧三叉神经痛患者100例,按照病变程度分为A组(接近或接触组)、B组(轻度压迫组)、C组(重度压迫组)、D组(压迫变形且萎缩组),在工作站划分三叉神经脑池段和三叉神经痛病变部位的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比较三叉神经脑池段不同年龄、部位和三叉神经痛患侧、健侧及不同病变程度的ADC值和FA值。 结果 35岁以下组、35~55岁组、55岁以上组的三叉神经脑池段,除距离脑干6 mm、9 mm处的ADC值外,其他ADC值和FA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叉神经脑池段距离脑干0、3、6、9 mm处,除6 mm、9 mm处的FA值外,其他FA值和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叉神经痛患侧组与健侧组、正常组的ADC值和FA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健侧组与正常组的ADC值和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叉神经痛患侧A组、B组、C组、D组的ADC值和FA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三叉神经脑池段的ADC值和FA值与年龄、部位及三叉神经痛的患侧受血管压迫程度等密切相关,DTI为三叉神经脑池段的微细结构变化提供了客观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为三叉神经痛的临床诊断提供微细结构变化的影像依据。 方法 选取颅脑部扩散张量成像(DTI)扫描检查正常者150例和原发性单侧三叉神经痛患者100例,按照病变程度分为A组(接近或接触组)、B组(轻度压迫组)、C组(重度压迫组)、D组(压迫变形且萎缩组),在工作站划分三叉神经脑池段和三叉神经痛病变部位的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和各向异性分数(FA)。比较三叉神经脑池段不同年龄、部位和三叉神经痛患侧、健侧及不同病变程度的ADC值和FA值。 结果 35岁以下组、35~55岁组、55岁以上组的三叉神经脑池段,除距离脑干6 mm、9 mm处的ADC值外,其他ADC值和FA值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叉神经脑池段距离脑干0、3、6、9 mm处,除6 mm、9 mm处的FA值外,其他FA值和ADC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叉神经痛患侧组与健侧组、正常组的ADC值和FA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健侧组与正常组的ADC值和FA值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叉神经痛患侧A组、B组、C组、D组的ADC值和FA值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三叉神经脑池段的ADC值和FA值与年龄、部位及三叉神经痛的患侧受血管压迫程度等密切相关,DTI为三叉神经脑池段的微细结构变化提供了客观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常腰椎表观弥散系数(ADC)值的大小及其腰椎1~5椎体ADC值大小的变化关系,以及腰椎ADC值随年龄变化规律。方法125例正常志愿者,其中男性78例,女性47例;年龄12~68岁,平均年龄43.21岁(标准差11.75岁)。其中≤20岁26例,男性17例,女性9例;20~40岁61例,男性37例,女性24例;>40岁38例,男性26例,女性12例。回顾分析其临床及MRI显示正常的腰椎病例,感兴趣区(ROI)大小分别取33、66、132、165、198、231、264、297mm2,分别测量并计算腰椎1~5椎体的ADC均值及腰椎总均值,按年龄分组分成≤20岁、20~40岁及>40岁3组,计算3组ADC均值,并作统计分析。结果腰椎ADC(×10-4mm2/s)总均值为1.92±0.79;腰椎1~5椎体的ADC(×10-4mm2/s)值分别为2.00±0.76、1.88±0.71、1.87±0.87、1.88±0.83及1.99±0.75。经t检验显示,腰椎1、5椎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腰椎2、3、4椎体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1、腰椎5与腰椎2、3、4椎体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1~3椎体的ADC值呈逐渐变小趋势,腰椎1与腰椎5椎体的ADC值接近。≤20岁、20~40岁及>40岁3组的ADC(×10-4mm2/s)值分别为1.94±0.77、1.93±0.82、1.89±0.79,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的ADC(×10-4mm2/s)总均值约为1.92±0.79,存在两头大中间小的变化趋势,测量病变腰椎的ADC值时,应选取与其正常情况下ADC值最接近的正常椎体作为对照较为适宜;随年龄增长,腰椎ADC值有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脑梗死患者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和纤维束成像(DTT)的特点,探讨DTI、DTT在对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诊断的价值。方法分别对58例不同时期脑梗死患者和25名健康志愿者行MRI检查,包括T1WI、T2WI成像、FLAIR及DTI成像,重建部分各向异性(FA)图,对梗死区、健侧相应部位及正常对照组相应部位进...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程度的分级诊断提供影像学数据。 方法 选取新乡医学院附属医院膝关节弥散张量成像扫描检查的正常者100例和单侧前交叉韧带撕裂伤患者100例,按照损伤程度分为Ⅰ~Ⅳ级,在工作站划分前交叉韧带不同部位及损伤处的感兴趣区,生成纤维示踪图像,测量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fractional anisotropy,FA)和表观弥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比较前交叉韧带不同部位及不同程度损伤处的FA和ADC数值。 结果 前交叉韧带上端、上中部、中部、下中部、下端的FA值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随前交叉韧带部位自上而下逐渐降低呈负相关,ADC则逐渐增高呈正相关;组间比较,上端与上中部FA值和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部位之间FA值和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前交叉韧带Ⅰ级、Ⅱ级、Ⅲ级、Ⅳ级损伤处FA值和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A随损伤程度增高而逐渐降低,ADC则逐渐增高;组间比较,Ⅰ级与Ⅱ级FA值和ADC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损伤分级之间FA值和ADC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前交叉韧带的FA和ADC与部位、损伤程度等密切相关,弥散张量纤维示踪成像为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微细结构变化提供了客观影像诊断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