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 制定阿哌沙班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为规范其合理使用提供依据。方法 汇总国内外阿哌沙班相关的临床指南及权威文献,并结合药品说明书形成“标准”。回顾性收集河南省人民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使用阿哌沙班的住院患者病例,根据“标准”对其适应证、用法用量、给药时机、相互作用、桥接转换等进行分析。结果 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等数据库后,对最终纳入的11篇文献进行汇总分析,形成“标准”。纳入完整病例815份,用药合理率69.69%(568/815),使用科室主要集中在骨科(688/815,84.42%)。不合理病例数共计247例,按频数进行统计,实际发生频数共计259次,包括不适宜的超说明书用药96次(37.07%),给药频次不合理87次(33.59%),给药剂量不合理28次(10.81%),存在禁忌的药物相互作用31次(11.97%),给药时机不合理7次(2.70%),抗凝转换不合理6次(2.32%),禁忌证用药4次(1.54%)。结论 住院患者阿哌沙班的临床使用现状与“标准”存在一定差距,主要集中在不适宜的...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注射用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Recombinant Human 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 for Injection, rhGM-CSF)药物利用评价标准,为临床合理应用rhGM-CSF提供参考。方法 以rhGM-CSF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和文献,并通过与临床专家讨论建立药物利用评价标准,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漳州市某医院2019年6月~2022年6月使用rhGM-CSF的住院患者病历进行评价。结果 共纳入157份病历,用药合理率为66.24%,不合理用药情况主要为给药剂量不适宜(13.38%)、给药时机不适宜(10.83%)、超说明书用药(7.01%)等方面。结论 建立的rhGM-CSF药物利用评价标准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在给药剂量、给药时机等管理方面可进一步优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白眉蛇毒血凝酶的临床用药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调查230份病例,统计白眉蛇毒血凝酶的科室用量分布和人均用量,并对治疗目的、用药疗程、给药途径、给药时机和联合用药情况进行分析。结果:临床用药存在适应证不适宜、给药途径不适宜、给药时机不适宜和用药疗程过长的问题。结论:白眉蛇毒血凝酶的使用应严格把握适应证,短期应用常规剂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制定利伐沙班在临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应用的合理性评价标准和用药建议,为规范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汇总国内外利伐沙班相关指南、专家共识和文献,形成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应用的合理性评价标准,回顾性调查某院2018年下半年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中使用利伐沙班病例,通过纳入标准,将符合要求的病例按照评价标准进行合理性分析;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汇总医生和患者在使用利伐沙班过程中的关注点,针对性制定合理化用药建议。结果:2018年下半年,利伐沙班在非瓣膜性房颤住院患者中使用例数共计217例,实际统计分析病例106例,利伐沙班使用不合理率为19.81%(21/106),以低剂量人群和特殊病理状态患者给药剂量和围手术期用药时机错误为主要原因,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0%(7/106),均为出血性不良反应;医生和患者在使用利伐沙班中的关注点多集中在监护指标、出血事件处理和用药注意事项等方面。结论:利伐沙班在临床非瓣膜性房颤患者中应用较广泛,其疗效良好,但仍然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特别是在给药剂量和围手术期用药方面,临床药师应密切关注利伐沙班临床应用指南等的更新,制定合理性评价标准和用药建议,积极与医生和患者沟通,促进利伐沙班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调查并分析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以下称“我院”)达比加群酯的使用现状,为规范其临床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汇总国内外达比加群酯的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及建议并结合药品说明书形成其临床应用合理性评价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同时回顾性收集2020年度入住我院并使用达比加群酯的患者资料,对其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药物相互作用、桥接转换及围手术期使用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978篇,最终纳入11篇形成“标准”。213例使用达比加群的患者中有56例(26.29%)存在用药不合理现象,其中无适应证用药3例(1.41%),禁忌证用药1例(0.47%),用法用量不合理19例(8.92%),桥接转换不合理4例(1.88%),存在不良药物相互作用1例(1.08%),围手术期用药不合理28例(13.15%)。结论:我院住院患者达比加群酯的临床应用与“标准”仍存在一定差距,且不同科室间存在明显的差异,尤以给药频次和围手术期用药不合理最为突出。药师应及时关注达比加群酯及血栓栓塞性疾病相关循证医学证据的更新,同时积极参与全院患者的抗凝药物管理,进一步规范达比加群酯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南药学》2017,(10):1463-1466
目的分析某三甲教学医院普通外科质子泵抑制剂(PPIs)的使用情况,指导普通外科合理使用PPIs。方法收集该院2016年9-12月普通外科住院患者病历,统计分析PPIs用于预防应激性黏膜病变(SRMD)的使用情况,从适应证、给药剂量、给药频次、溶剂及溶剂量、给药途径、给药时机、给药疗程等方面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共收集511份病例资料,预防使用PPIs的有343份,使用率为67.1%。使用PPIs的患者中有适应证的240例,预防使用率为83.3%;无适应证的103例,预防使用率为46.2%;PPIs用于术后预防SRMD使用率为76.4%。其中结肠癌、直肠癌、胃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预防使用率高于静脉曲张及血栓形成、乳腺癌、甲状腺癌等疾病。预防使用PPIs药物中奥美拉唑的使用率高于泮托拉唑、兰索拉唑及埃索美拉唑;PPIs静脉给药占98.8%;PPIs给药疗程不适宜为30.3%。结论该院普通外科使用PPIs预防SRMD存在无适应证用药、给药途径不适宜、给药时机不适宜、疗程不适宜等现象。因此,需要加强PPIs使用管理,限制其预防用药指征,促进PPIs在普通外科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回顾分析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在某三甲医院临床中的应用情况,为质子泵抑制剂的临床合理应用提供参考信息。方法 采用病例分析,2020年12月~2021年5月每月通过院内信息系统随机抽取30份应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的住院病例,总180例,回顾性分析用药的合理性。结果 180例病例中,不合理病例36例,不合理用药条项46项次,其中适应证不适宜8.70%(4/46),溶媒使用不适宜26.09%(12/46),给药途径不适宜36.96%(17/46),用法用量不适宜13.04%(6/46),联合用药的不适宜2.17%(1/46),用药时机不适宜8.69%(4/46),用药疗程不适宜4.35%(2/46)。结论 基于DRGS付费的国家医疗改革试点背景下,该院在临床中应用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仍存有不合理、不规范现象,应建立推广院内注射用质子泵抑制剂应用标准,逆转不合理用药现象,促进医疗资源的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的研究方法,调取我院2018年1月1日–8月31日期间使用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的住院患者信息,收集患者性别、年龄、临床诊断、血清肌酐值、药物用法用量、疗程等数据,对上述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使用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的患者共计649例,60岁以上占78.74%,主要疾病类型为冠心病;其中,评价为合理用药304例(46.84%),不合理用药345例(53.16%)。不合理用药问题主要涉及超适应证用药(197例,30.35%)、禁忌证用药(52例,8.01%)、给药时机不适宜(27例,4.16%)、用法用量不适宜(116例,17.87%)。结论:我院盐酸曲美他嗪缓释片在临床使用上不合理应用普遍存在,需加强管理,以促进其在临床使用合理、规范。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住院患者阿兹夫定片的使用合理性及不良事件发生情况,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襄阳市中心医院2022年11月1日—2022年12月31日因COVID-19住院且使用阿兹夫定片的患者进行全样本点评,从药物适应证、用法用量、给药时机、用药疗程、联合用药等方面评价用药合理性,同时考察用药后不良事件发生率,评估用药安全性。结果 使用阿兹夫定片的患者共计284例,其中122例用药不合理,不合理率42.96%。不合理用药共发生179例次,适应证不适宜74例次(26.06%),用法用量不适宜70例次(24.65%),联合用药不适宜24例次(8.45%)。使用阿兹夫定片患者中77例(27.11%)在用药后共发生151项不良事件,其中血小板计数改变、乳酸升高、总胆汁酸升高及胃肠不适最常见。点评结果为“不合理”的病例不良事件发生率(35.25%)显著高于点评结果为“合理”的病例(20.99%)。结论 阿兹夫定片临床用药存在不合理情况,且不合理用药与患者住院期间不良事件的发生密切相关,临床应用时应加强监管和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亳州市人民医院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的情况,为规范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随机抽取2022年9月—2023年2月在亳州市人民医院使用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150份患者病历,从适应证、用法用量、使用疗程、禁忌证等方面进行合理性评价。结果 150份病历中,用药不合理病历共计70份(46.67%),其中超适应证用药30份(20.00%)、超医保支付限制适应证用药33例(22.00%)、给药剂量不适宜31份(20.67%)、给药频次不适宜4份(2.67%)、超疗程用药3份(2.00%)、用药时机不适宜3份(2.00%)、溶媒剂量不适宜9份(6.00%)和超禁忌症用药1份(0.67%)。结论 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在临床使用存在超适应证用药、剂量不适宜、超疗程用药等不合理问题,应引起临床药师和医生高度重视,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某院5-HT3受体拮抗剂在临床上的应用情况,促进此类药物在临床上的合理使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的分析方法,在2018年1-12月使用5-HT3受体拮抗剂的住院病历中随机抽取120份,就患者的性别、年龄、药品适应证、用法用量、疗程、联合用药等数据应用Excel软件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在120份住院病历中合理应用5-HT3受体拮抗剂的病历数有20份,用药合格率仅有16.67%;不合理应用的病历数有100份,不合理用药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用法用量不适宜(75份,75%),联合用药不适宜(13份,13%),疗程过长(8份,8%),适应证不适宜(4份,4%)。结论: 5-HT3受体拮抗剂不合理应用情况较为严重,尤其是超剂量用药问题较多,临床医师、临床药师和医院相关部门应加强5-HT3受体拮抗剂的医嘱点评以及采购管理,共同促进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达比加群酯药物利用评价标准(drug use evaluation, DUE),为临床合理应用达比加群酯提供参考。方法:以达比加群酯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和文献,通过专家咨询法制订达比加群酯药物利用评价标准,并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湖北省某大型三甲医院2021年1-6月使用达比加群酯的住院患者用药进行合理性评价,具体包括适应证、用法用量、联合用药、禁忌证、不良反应监测及药物转换等。结果:共纳入501份病例,完全符合评价标准的合理率为91.42%,不合理应用常见于适应证不适宜(2.2%)和用法用量不适宜(2.0%),同时存在30.3%的联合用药的高风险。结论:建立的达比加群酯的DUE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该院达比加群酯临床应用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干预,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ecombinant human thrombopoietin,Rh-TPO)合理性使用评价标准,为临床上提高Rh-TPO的合理性使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Rh-TPO的说明书为基础,参照相关专家共识及循证医学证据制定合理性评价标准,采用加权TOPSIS法对甘肃省人民医院2020年出院病...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接受伊伐布雷定治疗的情况,了解该药的应用现状和不良反应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为规范其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汇总国内外伊伐布雷定相关指南、文献和专家共识,形成伊伐布雷定临床应用的合理性评价标准,回顾性调查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020年上半年住院患者中使用伊伐布雷定的病例,按照已制订的评价标准进行合理性和安全性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用药建议。结果: 2020年上半年共有173例患者应用了伊伐布雷定,其中有效病例169例,不合理使用病例共81例,不合理使用率达47.93%,以用法用量不适宜和特殊人群用药不合理为主要原因;不良反应共5例,发生率为2.96%,以心房颤动、窦性心动过缓和房室传导阻滞等不良反应为主;临床使用期间应多关注患者的血压和心电监护指标,关注伊伐布雷定的用法用量、特殊人群用药和不良反应等方面。结论:伊伐布雷定减慢心率的作用在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针对其不合理应用情况和不良反应事件,临床药师应密切留意伊伐布雷定临床指南和专家共识等最新信息,制定合理性评价标准和用药建议,做到实时点评和加强医患沟通,促进伊伐布雷定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5.
结构脂肪乳临床用药的合理性评价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目的 评价住院患者结构脂肪乳注射液(structured triglyceride,STG)的临床应用情况,以促进其合理应用。方法 制定STG用药评价标准,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STG的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等进行合理性分析。结果 共抽查2015年4月1日—5月31日使用STG住院患者368例,STG使用适应证合理率为60.60%,使用无禁忌证占86.96%,使用量合理率占84.24%,其他尚存在联合用药不合理(93.48%)、用药监测与给药滴速不规范等现象。结论 本院临床使用STG不合理情况比较明显,医院应制定STG使用规范,加强用药干预,以改善STG不合理使用现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制定某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的评价标准,为保障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美国老年医学会发布的2019版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标准(Beers)、中国老年人潜在不适当用药判断标准(2017年版)、老年人不适当处方筛查工具(STOPP)、老年人处方遗漏筛查工具(START)、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和降糖药物最新版说明书中老年用药项下的内容汇总,提取相关条目并筛重整理,得到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合理用药的初始标准并形成调研问卷,再通过德尔菲法开展两轮专家问卷调研,得到最终标准。结果:参与本研究的专家共13人,两轮问卷的回收率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75和0.78,以指标均数>3.5且变异系数<0.25为入选标准,本研究最终纳入21个警示指标。结论:本标准的制定结合了理论与临床经验,更具应用价值,可为该院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的合理用药提供依据,也可为药学人员处方审核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建立阿加曲班药物利用评价标准(DUE),评价阿加曲班的临床应用情况。方法 以阿加曲班药品说明书为基础,参考相关指南和专家共识,并通过与临床专家讨论,建立阿加曲班DUE标准。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2021年1月—12月使用阿加曲班的住院患者病例进行合理性评价,评价项目包括适应证、禁忌证、用法用量、溶媒选择、疗程、联合用药、桥接转换和不良反应监测等。结果 共纳入322份病例,其中完全符合评价标准的病例为209份(64.91%)。评价项目符合率较低的项目主要为适应证(87.58%)和用法用量(83.85%),用法用量不合理主要是特殊人群用药剂量未调整、特殊病理状态患者用药剂量未调整、给药频次不合理。结论 建立的阿加曲班DUE标准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阿加曲班临床应用中尚存在一些问题,应进一步加强干预,以优化阿加曲班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调查西安市9家三级医院骨科围术期使用抑酸剂预防应激性溃疡的合理性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病历查阅,随机抽取9家医院2019年7-12月骨科"骨折"相关手术患者病例共计900份,统计患者基本信息及病例资料等,评价抑酸剂预防性使用的合理性。结果:900例手术患者中,692例(76.89%)于围术期预防性使用抑酸药,394例(43.77%)患者不具备预防用药指征(过度用药),不恰当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PPIs)发生比例为51.61/100人×天数(总计1 616人×天数)。62例(6.89%)患者具备预防用药指征但未预防用药(用药不足)。术后用药患者比例为81.94%,用药疗程大于3 d的患者比例为41.0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可能影响患者预防性使用抑酸剂的多种因素中,过度用药与患者合并疾病种类正相关(OR=1.233,95% CI:1.016~1.496),与患者同时使用糖皮质激素(OR=0.270,95% CI:0.185~0.394)呈负相关;用药不足与患者住院天数(OR=1.075,95% CI:1.007~1.149),同时使用抗凝药(OR=3.260,95% CI:1.366~7.778)及糖皮质激素(OR=17.924,95% CI:2.826~113.695)呈正相关,与女性患者(OR=0.172,95% CI:0.062~0.476),在职患者(OR=0.224,95% CI:0.075~0.671),使用药物种类(除PPIs)(OR=0.923,95% CI:0.854~0.998)呈负相关。结论:骨科围术期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存在不遵循指南推荐指征用药,给药时机不恰当及部分病例用药疗程过长的问题。临床医师应严格把握骨科患者围术期抑酸剂预防用药指征,临床药师可通过多项干预措施以规范其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