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小儿鼻鼽在儿科疾病中较为常见,明确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可对临床的实际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鼻鼽,全文在具体论述中首先简单的介绍了小儿鼻鼽的相关内容,其次分析了小儿鼻鼽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辩证分型,最后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儿鼻鼽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小儿鼻鼽在儿科疾病中较为常见,明确其诊断和治疗方法可对临床的实际应用提供重要参考,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中医儿科临床诊疗指南·小儿鼻鼽,全文在具体论述中首先简单的介绍了小儿鼻鼽的相关内容,其次分析了小儿鼻鼽的临床诊断方法以及辩证分型,最后从不同的角度对小儿鼻鼽的临床治疗方法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3.
彭玉教授认为儿童鼻鼽的发生,内因责之于肺脾肾三脏亏虚,夙根(痰饮)伏肺,外因责之于气候变化,寒温失调,致敏原接触,饮食无节制如生冷咸酸等引动内伏之痰饮,风痰相合阻滞鼻窍而发病。风与痰的病理特征贯穿本病的始末。彭玉教授指出:鼻鼽病机衍化的基础是风痰阻肺,风、痰贯穿疾病的始终,并提出"祛风化痰"的基本治疗大法。在此,本文介绍彭玉教授从风、痰角度辨治儿童鼻鼽的临床经验,为临床治疗儿童鼻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系统评价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优势。方法:以“小青龙汤”“小青龙颗粒”等类似方药名;以“变应性鼻炎”“鼻鼽”等类似病名为主题词,通过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文献共95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其中试验组582例,对照组373例。Meta分析显示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P<0.0002),合并效应量RR为1.18,95%CI为(1.08,1.29)。结论:小青龙汤治可作为鼻鼽诊疗指南的重要方药,经方在鼻鼽诊疗指南具有重要地位,但仍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的临床优势。方法:以"小青龙汤""小青龙颗粒"等类似方药名;以"变应性鼻炎""鼻鼽"等类似病名为主题词,通过Pub 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献,提取纳入研究的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5篇文献共958例变应性鼻炎患者,其中试验组582例,对照组373例。Meta分析显示小青龙汤治疗变应性鼻炎效果优于西医常规治疗(P0.000 2),合并效应量RR为1.18,95%CI为(1.08,1.29)。结论:小青龙汤治可作为鼻鼽诊疗指南的重要方药,经方在鼻鼽诊疗指南具有重要地位,但仍需进一步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6.
变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属于中医学"鼻鼽"的范畴。在中医学,鼻鼽指以突然发生的鼻痒、喷嚏、流涕、鼻塞为主要特征的鼻病,包含西医学变应性鼻炎、血管运动性鼻炎、嗜酸粒细胞增多性鼻炎等多种疾病。"鼻鼽"在古代文献中又有鼽、嚏、鼽鼻、鼻流清水等别称。关于本病的记载可以追溯到《礼记》,在《礼记·月令篇》里曾言:"季秋行夏令,则其国大水,冬藏殃败,民多鼽嚏"。而"鼻鼽"一词首见于《黄帝内经》。关于鼻鼽发作的病因病机,古代医家主要责之于肺、脾、肾三脏的功能失调,加之外邪、异  相似文献   

7.
鼻鼽是耳鼻喉科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认为脏腑亏损,正气不足是鼻鼽发生的根本原因,注重调理患者体质,强调标本兼治。郁热型鼻鼽的发生在于脏腑功能失调,郁热上干,鼻窍又复感外邪而发病。结合临床对郁热型鼻鼽辨证规律作初步探讨,从肺经蕴热、肺胃蕴热、下焦湿热、肝胆蕴热四个方面分析郁热型鼻鼽的临床特征,总结其辨证组方用药规律。  相似文献   

8.
卫气的功能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鼻鼽的发病与卫气强弱关系密切。广州地区鼻鼽患者多见卫气不足,是由其体质特点及生活习惯所造成。运用温阳解表的方法调理卫气治疗鼻鼽疗效确切,提示卫气不足与广州地区鼻鼽确实存在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9.
<正>过敏性鼻炎又称为变应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临床以阵发性喷嚏、大量清水样鼻涕、鼻痒和鼻塞为主要特征[1]。因其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目前临床上尚无特效疗法和药物。中医将过敏性鼻炎归属于"鼻鼽"、"鼽嚏"、"鼽水"等范畴。如《黄帝内经·素问》中称为"鼽嚏"。"鼽者,鼻出清涕也","嚏,鼻中因痒而气作于声也"。《灵枢·口问篇》云:"阳气和利,满于心,出于鼻,故为嚏"。宋康教  相似文献   

10.
《素问·脉解篇》中有言:"头痛、鼻鼽、腹肿者,阳明并于上",其中首次提出了鼻鼽的概念。鼻鼽:在西医上被称为过敏性鼻炎,是一种鼻黏膜的I型变态反应性疾病,是鼻炎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过敏性鼻炎可以是常年性发病也可以是季节性发病。主要症状有鼻痒、鼻塞、鼻黏膜苍白水肿、打喷嚏、流清涕等。西医治疗手段主要分为特异性和非特异性:特异性治疗主要是避免疗法和免疫疗法;非特异性治疗则包括药物治疗(糖皮质激素、抗组胺药等)和手术治疗。中医治疗鼻鼽主要分为:内治法、外治法和针刺疗法。目前有研究发现针刺蝶腭神经节似乎是一种治疗鼻鼽的极有研究价值的新兴疗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文献检索及评价、专家访谈、组内讨论、专家论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制订流程,形成《儿童变应性鼻炎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此次制订提出指南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治疗,旨在为儿童变应性鼻炎中西医结合临床实践、诊疗规范和质量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2.
在完成文献检索评价、形成文献总结基础上, 通过2轮专家调查问卷、专家论证会、公开征求意见等修订流程, 形成《儿童哮喘中医诊疗指南(修订)》。此次修订提出指南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分期、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等, 旨在为儿童哮喘中医临床实践、诊疗规范和质量评价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对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诊断符合过敏性鼻炎的患者248例,随机分为穴位敷贴组和西药对照组,穴位敷贴组进行中药穴位敷贴,西药对照组采用抗过敏药物口服,治疗后半年回访,对两组临床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穴位敷贴组总有效率为87.12%,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3.28%,穴位敷贴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西药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敷贴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谢学田  邓丽莎  黄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3,51(20):112-113,116
目的 观察中药阶梯疗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的疗效.方法 将68例变应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以中药阶梯疗法治疗,对照组以西药阶梯疗法治疗,比较两组间的症状和体征计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个月后,两组的症状和体征计分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症状和体征计分及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中药阶梯疗法治疗儿童变应性鼻炎具有确切疗效,且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玉屏风散加减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该文主要通过我科开展中药内服及穴位贴敷治疗过敏性鼻炎90例,对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进行总结。方法:选择2010年7月一2011年7月我院门诊过敏性鼻炎患者,且中医辨证为肺气虚寒卫表不固型的患者共90例,将90例患者编号分为3组,第1组30例,单纯给予穴位敷贴治疗;第2组30例,只口服中药汤剂治疗;第3组30例,给予口服中药汤药并穴位敷贴治疗。结果:结果显示第3组疗效明显由于前两组。结论:玉屏风散加减配合穴位贴敷治疗肺气虚寒卫表不固型的过敏性鼻炎疗效可靠,无明显毒副作用。因此,中药内外兼治法比单纯口服中草药治疗过敏性鼻炎优势明显,值得推广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呼吸系统疾病与肠道菌群相关性研究的增多,中医“肺与大肠相表里”理论和现代医学“肺-肠”轴概念逐渐受到国内外学者的重视。对感染性肺炎、哮喘、过敏性鼻炎等儿童呼吸系统常见病与肠道菌群的相互影响进行了归纳总结,并结合中医药诊治理念及方法为中医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的科学阐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范晖  刘建汉 《中医学报》2021,36(3):628-632
目的:观察黎氏经验方加味联合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疗效。方法:90例儿童过敏性鼻炎患儿随机分为中医组、西医组、中西医结合组各30例。中医组给予黎氏经验方加味,西医组给予莫米松鼻喷剂,中西医结合组给予黎氏经验方加味联合莫米松鼻喷剂。比较3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症状积分、体征积分,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呼出气中一氧化氮(fractional exhaled nitric oxide,FeNO)水平。结果: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儿童喷嚏、流涕、鼻塞、鼻痒及张口呼吸等症状积分显著低于西医组、中医组(P<0.05)。治疗1个月、治疗2个月后,中西医结合组体征积分显著低于西医组、中医组(P<0.05)。中医组有效率为21.7%,西医组有效率为58.2%,中西医结合组有效率为64.9%,中西医结合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中医组、西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中西医结合组患儿FeNO水平显著低于西医组、中医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黎氏经验方加味联合莫米松鼻喷剂治疗儿童过敏性鼻炎疗效较好,对患儿喷嚏、鼻涕、鼻塞、鼻痒、张口呼吸等症状和鼻甲肿胀体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显著降低FeNO水平。  相似文献   

18.
围绕儿童病毒性肺炎进行文献检索,依照中医临床诊疗指南编写规则,完成2轮专家问卷调查和专家意见征求,最终形成《小儿病毒性肺炎中医临床诊疗指南(修订)》,明确指南适用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诊断、辨证、治疗、预防和调护,旨在为儿童病毒性肺炎中医临床实践、诊疗规范等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西医联合鼻腔冲洗治疗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0例过敏性鼻炎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治疗,观察组在盐酸西替利嗪滴剂的基础上给予中药口服并联合鼻腔冲洗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88.57%)优于对照组(6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联合鼻腔冲洗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佳。  相似文献   

20.
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黏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随着工业的发展、环境的污染以及生活压力的增加,过敏性鼻炎的发病逐渐增多。医务工作者一直致力于过敏性鼻炎的防治,不断探索新的药物和治疗方法以期达到更有效的治疗效果。笔者从过敏性鼻炎的病因、诊断以及治疗对其进行阐述,以便能更好地治疗过敏性鼻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