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探讨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联合快速容积扫描(LAVA)技术诊断肝占位性病变的临床价值。方法采用DWI联合LAVA技术检查25例原发性肝癌、20例肝血管瘤和21例肝脏转移癌,比较各组DWI ADC值、信号增强比值(SER)、最大下降斜率(MSD)、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和峰值(PV)等相关指标,比较诊断的准确性。结果肝血管瘤ADC值[(2.34±0.28)×10-3mm2/s]明显高于原发性肝癌[(1.27±0.25)×10-3mm2/s]和肝脏转移癌[(1.32±0.24)×10-3mm2/s,P0.05];肝血管瘤患者MSI(362.4±68.1)、PV(583.6±74.4)、MSD(97.6±42.8)和PEI(285.8±47.0)明显高于肝转移癌和原发性肝癌(P0.05),原发性肝癌患者MSI(285.2±78.7)、PV(496.8±72.2)、MSD(85.2±37.8)和PEI(234.9±72.4)明显高于肝转移癌[分别为(267.5±72.6)、(404.4±68.3)、(73.4±34.2)和(202.6±84.1),P0.05],而三组SER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原发性肝癌Ⅰ型曲线(68.0%)显著高于肝血管瘤(10.0%)和肝转移癌(0.0%,P0.05),肝脏转移癌Ⅱ型曲线(76.2%)高于原发性肝癌(20.0%)和肝血管瘤(20.0%)(P0.05),肝血管瘤Ⅲ型曲线(70.0%)高于肝转移癌(23.8%)和原发性肝癌(12.0%,P0.05);DWI联合LAVA增强扫描对各种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准确率(100.0%)均明显高于两单项检查(P0.05)。结论 DWI和LAVA联合检查可明显提高肝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多期动态增强MR扫描参数在鉴别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06例,对106例患者各病灶进行动态增强MR扫描,测量患者病灶最大上升斜率(MSI)、信号增强率(SER)、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下降斜率(MSD)和峰值(PV)情况,比较不同病灶动态增强MR扫描参数,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肝细胞癌、转移瘤、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脓肿、血管瘤、局灶性结节增生的MSI、SER、PEI、MSD及PV各值差异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血管瘤MSI、PEI、MSD、PV值明显高于肝细胞癌、转移瘤、肝内胆管细胞癌、肝脓肿(P0.05);局灶性结节增生在各类肝脏占位性病变中SER值明显高于转移瘤、肝脓肿、血管瘤(P0.05);86.48%肝细胞癌其曲线类型主要分布于Ⅰ型与Ⅱ型,63.63%转移瘤及55.55%的肝内胆管细胞癌其曲线类型主要分布于Ⅱ型,77.77%的肝脓肿、66.66%的血管瘤其曲线类型主要分布于Ⅲ型,80.00%的局灶性结节增生其曲线类型主要分布于Ⅱ型。结论肝脏良恶性病变动态增强曲线类型、量化参数存在差异性,结合两者可提高疾病鉴别诊断能力。  相似文献   

3.
刘洋洋  杨星星  葛舒 《肝脏》2023,(11):1310-1313
目的 分析3.0T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MRI-DWI)结合超声造影应用于肝脏良恶性病变中的诊断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7月就诊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3.0TMRI-DWI、超声造影及病理检查,比较肝脏良性病变与肝脏恶性病变患者表观弥散系数(ADC)值和病灶的超声造影参数。分析3.0TMRI-DWI、超声造影及二者联合检查对肝脏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69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中肝脏良性病变38例(55.07%,共有47个病灶),肝脏恶性病变31例(44.93%,共有38个病灶)。肝脏恶性病变患者ADC值比肝脏良性病变患者低(P<0.05)。肝脏恶性病灶峰值强度比肝脏良性病灶高(P<0.05),肝脏恶性病灶始消时间、始增时间及达峰时间均比肝脏良性病灶短(P<0.05)。3.0TMRI-DWI检查、超声造影检查及二者联合检查诊断肝脏良恶性病变的准确率分别为82.61%、68.12%、94.20%,灵敏度分别为88.87%、70.97%、93.55%、特异度分别为81.57%、65.79%、94.74%,与病理诊断的Kappa值分别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乏氧诱导因子(HIF)-α与预后状况和动态增强MRI(DCE-MRI)参数对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后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该院鼻咽纤维镜病理活检证实并行放化疗鼻咽癌患者75例,全部病理活检和放化疗前行DCE-MRI以采集相关参数(正性增强积分PEI、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达峰时间TTP),免疫组化方法检测HIF-1α表达,Kaplan-Meier曲线分析预后状况。结果 HIF-1α阳性率为78.67%,与HIF-1α阴性组比较,HIF-1α阳性组总缓解率、局部控制率、总生存率亦明显降低,而远处转移率明显增高(P0.05),Kaplan-Meier曲线分析显示,HIF-1α阳性组1、2、3年无瘤生存率明显低于HIF-1α阴性组(P0.05);且HIF-1α阳性组PEI、MSI、MSD、TTP明显高于HIF-1α阴性组(P0.05)。结论 HIF-1α阳性表达预示鼻咽癌放化疗患者预后不良,且与DCE-MRI相关参数紧密相关,DCE-MRI参数对鼻咽癌预后具有评估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比分析增强CT扫描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选择2012年3月~2015年5月在我院进行诊治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81例,均进行增强CT扫描和超声造影。观察肝脏占位性病变增强CT和超声造影表现特征,记录并比较肝脏良恶性病变患者的超声造影参数,比较增强CT扫描与超声造影对肝脏占位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本组包括肝细胞癌41例,肝硬化再生结节7例,肝脓肿5例,肝腺瘤3例,肝血管瘤18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7例;经过量化分析,41例肝脏恶性病变患者达峰时间[(33.2±5.8) s]、上升时间[(24.1±4.9) s]和平均通过时间[(108.5±21.3) s]均明显低于40例肝脏良性病变患者[分别为(48.6±13.2) s、(38.7±11.5) s 和(156.7±35.6) s,P<0.05],灌注指数(145.3±39.2)明显高于肝脏良性病变患者[(83.6±17.9),P<0.05];超声造影诊断的敏感度为97.1%,特异度为92.3%,诊断正确率为96.3%,而增强CT扫描则分别为80.3%(P<0.05)、91.2%(P>0.05)和85.2%(P<0.05)。结论 超声造影在诊断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方面能在形态学和数据测量方面提供丰富的反映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影像学信息,且具有较高的诊断灵敏度和诊断正确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动态对比增强(DCE)-磁共振成像(MRI)在肺部良恶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经病理证实的肺占位性病变患者32例,其中恶性19例,良性13例,均行DCE-MRI检查.测量MRI定量参数,包括:容积转运常数(Ktrans)、回流速率常数(Kep)、血管外细胞外容积分数(Ve)和血管内血浆容积(Vp).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良恶性病变各测量参数值间的差异.绘制ROC曲线评估定量DCE-MRI鉴别肺部良恶性病变的诊断效能.结果 恶性病变参数Ktrans、Kep、Ve和Vp值分别为(0.632±0.418) min-1、(1.324±0.514) min1、0.431±0.207和0.193±0.103,良性病变Ktrans、Kep、Ve和Vp值分别为(0.107±0.091) min-1、(0.667±0.259) min-1、0.357±0.125和0.096±0.042,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间Ktrans、Ke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112、3.625,P值均<0.05),恶性病变与良性病变间Ve、V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284、2.248,P值均>0.05).Ktrans、Kep这2个参数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2、0.846,判断肺良恶性病变的敏感度分别为92.3%、91.7%,特异度分别为87.5%、75.0%.结论 DCE-MRI可定量评估肺部病变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参数Ktrans、Kep值在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于广西南宁市第二人民医院经病理确诊为肝脏局灶性病变的68例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超声及超声造影检查,分析超声造影对肝脏局灶性病变的诊断价值。结果 (1)动脉期24例HCC患者超声造影可见瘤内血管,以瘤内血管作为HCC超声造影诊断标准,其准确率为77.42%;门静脉期26例HCC可见均质或不均质增强,以其作为诊断HCC标准,准确率为83.87%;延迟期以血管充填作为良性病灶诊断标准,其诊断准确率高达81.82%。(2)恶性病变增强开始时间[(14.87±4.68)s]短于良性病变[(18.12±5.78)s],抵达增强峰值时间[(34.08±10.26)s]短于良性病变[(81.62±32.31)s],其增强减退时间[(71.64±17.48)s]同样短于良性病变[(313.54±105.21)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超声造影后,良性病灶显示率自27.27%提高至63.64%,造影前后良性病灶血流显示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例恶性病灶血流显示率自60.87%上升至86.96%,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造影对良恶性病变血流显示率高,且恶性病变者增强开始时间、抵达峰值时间与消退时间均快于良性病变,可将其作为良恶性肝脏病变鉴别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能量CT碘定量结合动态对比增强MRI评估肝硬化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及肝功能的临床价值。方法 2016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30例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和同期在我院检查证实肝脏无异常的健康人30例,行动态对比增强MRI和双能CT增强扫描,测量肝实质血流参数峰值(PV)、最大上升斜率(MSI)、最大下降斜率(MSD)、正性增强积分(PEI)和信号增强率(SER),计算动脉期肝实质碘浓度(Ia)、门静脉期肝实质碘浓度(Ip)、肝动脉碘分数(AIF)和门静脉碘浓度(PVIC)。结果肝硬化组肝实质PV值为(522.1±96.7),显著低于对照组【(609.2±108.8),P0.05】,肝实质PEI值为(200.2±53.3),显著低于对照组【(241.3±61.5),P0.05】;15例CTP C级患者肝实质的PV值为(443.4±57.3),显著低于89例CTP A级【(587.4±94.5),P0.05】,MSI值为(170.1±54.6),显著低于CTP A级【(310.6±69.5),P0.05】,MSD值为(31.9±22.5),显著低于CTP A级【(67.8±19.6),P0.05】,PEI值为(155.6±29.7),显著低于CTP A级【(236.7±53.4),P0.05】,SER值为(109.3±7.5),显著低于CTP A级【(125.6±13.5),P0.05】;26例CTP B级患者Ia值为(0.7±0.2) mg I/ml,C级患者Ia值为(0.8±0.2) mg I/ml,显著高于健康人【(0.5±0.1) mg I/ml,P0.05】,CTP A级Ip值为(2.2±0.5) mg I/ml,B级为(2.0±0.5)mg I/ml、C级为(1.8±0.3) mg I/ml,显著低于健康人【(2.6±0.6) mg I/ml,P0.05】,CTP B级AIF值为(31.7±5.0)%、C级为(47.8±8.9)%,显著高于健康人【(21.1±4.3)%,P0.05】。结论双能量CT碘定量结合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评估肝硬化患者肝脏血流动力学结果可靠,灌注参数的变化能反映肝功能储备情况。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不同b值扩散加权成像(DWI)在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收治的160例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良性患者80例(良性组),恶性患者80例(恶性组),所有患者先进行1.5T磁共振成像(MRI)常规扫描,随后进行多b值DWI扫描,当b=600、800、1 000、2 000 s/mm2时,分析两组患者的信号特征及表观扩散系数(ADC)值;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评价不同b值DWI在良恶性肝脏占位性病变中的诊断价值。结果:b=600、800、1 000 s/mm2时,两组患者DWI信号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2 000 s/mm2时,两组患者DWI信号特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600、800、1 000、2 000 s/mm2时,恶性组患者ADC值均明显低于良性组(P<0.01);b=2 000 s/mm2时ADC值诊断肝脏良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低剂量超声造影联合血清微小RNA-106b(microRNA-106b,miR-106b)在肝脏良、恶性占位性病变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对2017年2月至2019年10月在乐山市人民医院治疗的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12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的病理结果分为良性病变组(57例)和恶性病变组(63例).所有患者均给...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应用LI-RADS超声分类方法诊断肝脏占位性病变的准确性。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9月我院经病理学检查诊断为肝脏占位性病变患者60例,均接受超声造影检查。按照LI-RADS分类方法,分别以LR-3(方法1)和LR-4a(方法2)作为为截断点,分析两种方法鉴别良恶性病变的效能。结果 在60例肝占位性病变患者中,综合诊断肝囊肿4例,肝血管瘤16例,肝脓肿8例,肝局灶性脂肪变9例,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9例,肝细胞癌8例,肝转移瘤6例;以病理学检查诊断为金标准,方法1诊断恶性病变22例,良性病变38例。方法 2诊断恶性病变14例,良性病变46例;方法1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正确率分别为85.7%、78.2%和80.0%,而方法2则分别为78.6%、93.5%(P<0.05)和100.0%(P<0.05)。结论 采用LI-RADS 方法2分辨肝脏占位性病变的性质具有很高的准确性,其临床应用价值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自身免疫性肝炎(AIH)大鼠血清白介素-38(IL-38)和β2糖蛋白I(β2GPI)水平及其与肝组织病变的关系。方法 在40只大鼠,采用肝细胞特异性脂蛋白联合弗氏完全佐剂腹腔注射法建立AIH大鼠模型,取肝组织行病理学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大鼠血清IL-38和β2GPI水平。结果 8只重度肝组织病变的AIH大鼠血清IL-38水平为(63.8±9.5)pg/ml,显著低于17只轻度或15只中度AIH大鼠【分别为(100.3±16.9)pg/ml和(85.1±11.3)pg/ml,P<0.05),而血清β2GPI水平为(4005.9±428.6)μg/L,显著高于轻度或中度AIH大鼠【分别为(2752.1±310.9)μg/L和(3190.5±362.7)μg/L,P<0.05】;6只3级肝组织血管病变的AIH大鼠血清IL-38水平为(39.5±6.9)pg/ml,显著低于18只1级或16只2级血管病变的AIH大鼠【分别为(102.1±17.2)pg/ml和(88.4±11.5)pg/ml,P<0.05】,而血清β2GPI水平为(3866.3±401.7)μg/L,显著高于1级或2级AIH大鼠【分别为(2779.3±309.0)μg/L和(3341.5±370.2)μg/L,P<0.05】。结论 随着肝组织血管病变的加重,AIH大鼠血清IL-38水平随之降低,而β2GPI水平随之升高,这两种细胞因子的平衡可能参与了AIH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慢性乙型肝炎(CHB)和肝硬化患者胃粘膜病变发生率及其特征表现。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1月海南医学院附属海南医院收治的70例慢性乙型肝炎、56例乙型肝炎肝硬化和同期在该院体检的50例健康人,接受胃镜检查,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PG)I和PGII水平,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CD3+、CD4+和CD8+细胞百分比。结果 乙型肝炎肝硬化组血清PGI水平(93.8±28.3)μg/L,显著低于健康人【(135.7±21.6)μg/L,P<0.05】或CHB患者【(116.3±32.4)μg/L,P<0.05】,血清PGII水平为(13.3±5.7)μg/L,显著高于健康人【(9.2±2.4)μg/L,P<0.05】,血清PGI/PGII比例为(7.1±2.3),显著低于健康人【(14.8±3.4),P<0.05】或CHB患者【(9.6±2.9),P<0.05】;健康人、CHB和肝硬化组浅表性胃炎发生率分别为68.0%、32.9%和19.6%,差异显著(P<0.05),肝硬化组轻、中、重度萎缩性胃炎发生率分别为37.5%、25.0%和17.9%,与健康人(分别为8.0%、6.0%和2.0%,P<0.05)或CHB组(分别为37.1%、11.4%和5.7%,P<0.05)比,差异显著;肝硬化组外周血CD3+细胞百分比为(62.4±7.9)%,显著低于健康人【(68.3±5.8)%,P<0.05】或CHB组【(66.4±7.4)%,P<0.05】,CD4+细胞百分比为(35.7±7.4)%,显著低于健康人【(50.3±6.6)%,P<0.05】或CHB组【(45.4±6.4)%,P<0.05】,而CD8+细胞百分比为(34.4±4.7)%,显著高于健康人【(27.2±4.3),P<0.05】,CD4+/CD8+细胞比值为(1.8±0.3),显著低于健康人【(2.8±0.9),P<0.05】。结论 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生率高,血清PGI和PGII水平变化明显,其发生机制需要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血清HBeAg阴性的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血小板比值(APRI)、基于4因子指数(FIB-4)和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变化。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5月我院诊治的血清HBeAg阴性的CHB患者78例和同期健康人78例,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TGF-β1水平,常规检测血生化指标,计算APRI和FIB-4评分。CHB患者接受肝活检,并行肝纤维化分期。结果 CHB患者APRI评分为(0.9±0.4),显著高于健康人【(0.3±0.1),P<0.05】;FIB-4评分为(1.4±0.4),显著高于健康人【(0.5±0.2),P<0.05】,血清TGF-β1水平为(14.5±5.3)ng/ml,显著高于健康人【(7.4±3.5)ng/ml,P<0.05】;33例CHB患者肝组织F0~1者APRI评分为(0.5±0.2),显著低于24例肝组织F2者【(1.0±0.3),P<0.05】,显著低于12例肝组织F3者【(1.3±0.5),P<0.05】,也显著低于9例肝组织F4者【(1.8±1.6),P<0.05】;F0~1患者FIB-4评分为(0.9±0.3),显著低于F2患者【(1.5±0.4),P<0.05】,显著低于F3患者【(1.9±0.4),P<0.05】,也显著低于F4患者【(3.2±0.6),P<0.05】;F0~1患者血清TGF-β1水平为(9.7±3.6)ng/ml,显著低于F2患者【(10.5±4.4)ng/ml,P<0.05】,显著低于F3患者【(15.8±5.9)ng/ml,P<0.05】,也显著低于F4患者【(19.5±6.2)ng/ml,P<0.05】。结论 血清HBeAg阴性的CHB患者APRI、FIB-4和血清TGF-β1水平发生了显著的变化,随着肝纤维化程度的加重,这些指标变化更明显,可能有助于提高对肝纤维化的诊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采取区段肝蒂肝切除术治疗肝胆管结石患者的疗效及其血清白三烯B4(LTB4)、肝组织一氧化碳(CO)和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变化。方法 2015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肝胆管结石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分别采取区段肝蒂肝切除术和超声引导下肝切除术治疗。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LTB4水平,术中,在腹部切口接气腹管,以便携式CO测定仪的探头直接测定肝组织CO浓度。结果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为(351.7±104.2)mL,显著低于对照组【(492.6±153.8)mL,P<0.05】,引流量为(279.8±79.2)mL,显著低于对照组【(361.7±113.7)mL,P<0.05】;血清LTB4水平为(22.6±11.7)ng/L,显著低于对照组【(43.5±12.2)ng/L,P<0.05】,肝组织CO水平为(41.3±5.8)ppm,显著低于对照组【(65.5±4.3)ppm,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3.3%,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0%(P<0.05)。结论 采取区段肝蒂肝切除术可有效降低肝胆管结石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术后恢复快,可能与降低了术中炎症反应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酒精性肝病 (ALD)患者血清脂肪酶(LP)、过氧化脂质(LPO)、一氧化氮合成酶(NOS)水平和肠道菌群分布的变化。方法 2017年1月~2019年6月我院肝病科诊治的88例ALD患者,其中酒精性脂肪肝(AFL)患者36例,酒精性肝炎(AH)患者27例,酒精性肝硬化(ALC)患者25 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检测血清LP、LPO和NOS水平,常规培养分离粪细菌,采用快速微生物检测系统行细菌鉴定,以菌落形成单位的对数值(lg CFU/g)表示菌群数。结果 ALC 组血清LP水平为(6.2±1.9)μg/L,显著高于AH组【(3.6±1.1)μg/L,P<0.05】或AFL组【(1.6±0.4)μg/L,P<0.05】或健康人【(1.1±0.2)μg/L,P<0.05】; ALC组血清LPO水平为(7.2±2.1)μmol/L,显著高于AH组【(4.7±1.6)μmol/L,P<0.05】或AFL组【(3.3±1.0)μmol/L,P<0.05】或健康人【(2.1±0.5)μmol/L,P<0.05】;ALC组血清NOS水平为(7.8±2.6)U/ml,显著高于AH组【(4.9±1.7)U/ml,P<0.05】或AFL组【(3.5±1.2)U/ml,P<0.05】或健康人【(1.3±0.4)U/ml,P<0.05】;ALC组粪菌种数为(20.7±1.1)种,显著低于AFL组【(30.9±1.8)种,P<0.05】或健康人【(31.7±2.5)种,P<0.05】;AH组菌种数为(21.4±1.2)种,显著低于AFL组或健康人(P<0.05);ALC组大肠埃希菌为(9.2±1.8)IgCFU/g,显著高于AH组【(8.3±1.4)IgCFU/g,P<0.05】或AFL组【(6.8±1.5)IgCFU/g,P<0.05】或健康人【(7.1±1.3)IgCFU/g,P<0.05】;ALC组粪肠球菌为(9.5±2.3)IgCFU/g,显著高于AFL组【(7.1±1.3)IgCFU/g,P<0.05】或健康人【(6.5±1.5)IgCFU/g,P<0.05】,AH组为(8.6±1.5)IgCFU/g,也显著高于健康人或AFL组(P<0.05);ALC组粪双歧杆菌为(6.3±0.7)IgCFU/g,显著低于AH组【(7.2±1.1)IgCFU/g,P<0.05】或AFL组【(7.9±1.4)IgCFU/g,P<0.05】或健康人【(8.5±1.4)IgCFU/g,P<0.05】。结论 ALD患者存在血清LP、LPO和NOS水平增高和肠道微生态失调,随着病情加重或进展,这种变化越明显,值得临床认真对待。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柴胡皂苷a(SSa)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大鼠肝脂肪变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46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NAFLD组、SSa干预组和SSa联合GW6471干预组,建立NAFLD模型,分别以生理盐水或SSa或SSa联合信号通路抑制剂GW6471灌胃或腹腔注射干预。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肝组织5-单磷酸腺苷活化蛋白激酶(AMPK)、p-AMPK和抗过氧化物增殖物活化受体α(PPARα)蛋白表达,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结果 NAFLD组大鼠FBG、FINS和HOMA-IR分别为(10.2±1.2)mmol/L、(24.2±2.3)mU/L、(11.0±2.1),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4.7±0.5)mmol/L、(15.3±2.1)mU/L和(3.2±0.4),P<0.05】,而SSa干预组上述指标显著低于模型组【分别为(6.3±0.7)mmol/L、(18.6±2.5)mU/L和(5.2±0.6),P<0.05】,SSa联合GW6471干预组显著高于SSa干预组【分别为(8.1±1.0)mmol/L、(21.7±2.8)mU/L和(7.8±0.9),P<0.05】;模型组肝指数、肝组织TC、TG和FFA含量分别为(3.3±0.3)%、(0.8±0.1)mmol/g、(1.1±0.1)mmol/g和(543.6±62.7)mmol/g,显著高于对照组【分别为(2.2±0.2)%、(0.3±0.1)mmol/g、(0.5±0.1)mmol/g和(406.5±58.9)mmol/g,P<0.05】,SSa干预组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NAFLD组,SSa联合GW6471干预组上述指标均显著高于SSa干预组(P<0.05);SSa干预组和SSa联合GW6471干预组肝组织脂滴显著减少,其中SSa组脂滴少于SSa联合GW6471组;NAFLD组大鼠肝组织PPARα蛋白相对表达量和p-AMPK/AMPK比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SSa干预组肝组织PPARα蛋白和p-AMPK/AMPK比值均显著升高(P<0.05),SSa联合GW6471干预组肝组织两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SSa可改善NAFLD大鼠肝脂肪变程度,可能与激活了PPARα信号通路和抑制了胰岛素抵抗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分段注射对比剂CT造影对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肝静脉显影效果的影响。方法 2018年3月~2020年9月我院诊治的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62例,在CT增加造影检查时,分为观察组32例,采取分段注射对比剂,和对照组30例,常规注射对比剂碘伏醇。记录肝动脉灌注量(HAP)、门静脉灌注量(HPP)、肝动脉灌注指数(HPI)和动脉灌注分数(APF)。结果 在32例观察组中,CTA显影图像质量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肝静脉CT值【(138.6±13.4)HU 对(125.5±11.8)HU】、门静脉主干CT值【(218.8±41.3)HU对(176.9±35.8)HU】、门静脉右支CT值【(204.6±31.5)HU对(163.3±28.7)HU】和门静脉左支CT值【(198.5±21.9)HU 对(154.0±23.2)H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剂门静脉峰值时间【(17.5±2.2)HU 对(19.7±3.0)HU】和肝实质峰值时间【(35.7±3.8)HU对(40.1±4.3)HU】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AP【(16.3±4.8)ml/min/100ml 对 (15.8±5.2)ml/min/100ml】、HPP【(18.9±5.7)ml/min/100ml对(17.5±6.4)ml/min/100ml】、HPI【(40.6±10.1)% 对(42.2±9.6)%】和APF【(31.2±8.3)%对(30.9±7.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取分段注射对比剂行CTA造影检查有助于提高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腹部CT检查的图像质量,尤其是能提高肝静脉显影效果,有助于指导临床诊治。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使用超声造影(CEUS)联合超声声触诊组织量化技术(VTQ)鉴别肝血管瘤与肝细胞癌(HCC)的价值。方法 2018年4月~2021年4月我院诊治的肝内占位性病变患者93例,所有患者接受CEUS和VTQ检查,比较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和峰值强度及VTQ检查的病灶内部剪切波速度(SWV)、周边组织SWV和病灶/周边组织SWV比值,应用ROC分析CEUS检查参数和SWV诊断HCC的效能。结果 本组肝占位患者经CT、MRI或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诊断肝血管瘤40例,肝细胞癌53例;肝细胞癌患者CEUS开始增强时间和增强峰值时间分别为(8.2±1.2)s和(16.7±3.3)s,显著短于肝血管瘤患者【分别为(15.9±5.0)s和(45.7±15.4)s,P<0.05】;肝细胞癌患者病灶内部SWV、周边组织SWV和SWV比值分别为(2.7±0.9)、(2.0±0.8)和(1.8±0.7),显著大于肝血管瘤患者【分别为(1.5±0.4)、(1.4±0.6)和(1.1±0.3),P<0.05】;经ROC分析,开始增强时间、增强峰值时间、病灶内部SWV、周边组织SWV和SWV比值诊断HCC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54、0.818、0.758、0.802和0.809,其敏感度分别为0.600、0.700、0.717、0.717和0.755,特异度分别为0.830、0.925、0.800、0.800和0.800;分别以开始增强时间≤12.080 s、增强峰值时间≤26.530 s、病灶内部SWV≥2.015 m/s、周边组织SWV≥1.920 m/s和SWV比值≥1.280为截断点,任一指标达标即诊断HCC,结果诊断HCC者48例,其敏感度为0.906,特异度为0.950,准确率为0.925,阳性预测值为0.960,阴性预测值为0.884。结论 肝细胞癌与肝血管瘤CEUS和VTQ检查参数存在显著差异,籍此可为病灶的鉴别诊断提供帮助,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富含脓素亮氨酸重复序列结构域3(NLRP3)炎性小体表达情况。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诊治的原发性肝癌(PLC)患者34例和同期因肝胆管结石切除的肝组织标本30份,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肝组织NLRP3炎性小体表达,采用RT-PCR法检测肝组织NLRP3 mRNA 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采用蛋白印记法检测肝组织NLRP3炎性小体、细胞钙依粘连蛋白、波形蛋白和半胱氨酸蛋白酶-1表达。结果 肝癌组织细胞NLRP3炎性小体阳性率为76.5%,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的23.3%(P<0.05);肝癌组织NLRP3 mRNA水平为(-2.58±0.35),显著高于正常肝组织【(0.00±0.24),P<0.05】;PLC患者血清IL-1β、IL-6和TNF-α水平分别为(17.25±3.36) pg/ml、(60.32±8.14) pg/ml 和(24.68±3.58) pg/ml,显著高于对照组【(10.35±1.25) pg/ml、(33.21±4.20) pg/ml和(10.36±2.54) pg/ml, P<0.05】;正常对照组肝组织钙依粘连蛋白水平为(1.2±0.15),显著高于肝癌组【(0.41±0.04), P<0.05】,而半胱氨酸蛋白酶-1和波形蛋白水平为(0.21±0.03)和(0.42±0.06),显著低于肝癌组【(1.49±0.12)和(1.51±0.14), P<0.05】。结论 原发性肝癌患者癌组织NLRP3炎性小体呈现高表达,可能会导致炎症反应并促进肝癌细胞的迁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