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摘 要:放射治疗是乳腺癌综合治疗中的重要手段,为患者带来生存获益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造成部分正常组织的损伤。近年来,随着乳腺癌患者的生存期延长,放射性心脏病的危害逐渐凸显。全文就乳腺癌放射治疗相关心脏毒性的研究进展,从分类、机制、影响因素、预防、监测和治疗等方面加以综述。  相似文献   

2.
王刚  刘生祥 《肿瘤学杂志》2015,21(12):1010-1014
摘 要:心脏毒性是抗肿瘤化疗过程中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肿瘤患者的预后和生存有着显著的影响。如何降低化疗药物对心脏的毒副作用,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改善预后,已成为肿瘤科和心内科医生共同研究和探讨的课题。本文对常用化疗药物心脏毒副作用的临床表现和机制,化疗过程中产生心脏毒性的监测预防以及产生心脏毒性后的治疗方面进行综述,以期避免或减少抗肿瘤药物对肿瘤患者的心脏损伤,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3.
化疗作为肿瘤治疗手段的基石之一,可引起心力衰竭、冠脉病变、瓣膜病、心律失常等心脏毒性事件,其相关近期、远期心脏毒性问题均需受到临床医生重视。近年随着肿瘤心脏病学交叉学科的发展,化疗药物相关心肌损伤问题在病理生理机制、诊断、治疗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然存在诸多问题。该综述从不同化疗药物引起心血管事件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机制、诊断及治疗策略方面简要介绍其心脏毒性的诊治问题,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张永飞  崔久嵬 《中国肿瘤临床》2018,45(24):1243-1247
随着抗肿瘤治疗方法的不断发展以及肿瘤患者预后的改善,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日渐凸显。以蒽环类药物为主的传统化疗药物对心脏产生不同程度直接或间接的损伤,所致心脏毒性的发生甚至在治疗结束后数年,部分新型抗肿瘤药物的出现,使得心脏毒性的发生更加复杂,限制肿瘤患者治疗方案的选择,对其生存及预后也有重要影响。了解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病理生理机制,风险评估,早期监测系统管理及合理的药物治疗对于减少化疗药物所致心脏毒性的发生和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5.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乳腺癌CAF方案化疗致心脏毒性疗效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河南肿瘤学杂志》2004,17(4):290-291
  相似文献   

6.
陆翔  陶敏 《肿瘤学杂志》2017,23(4):327-332
摘 要:化疗引起的心脏毒性难以治愈,是导致肿瘤幸存者死亡的重要原因。早期诊断心脏毒性是获得治愈的关键,但是当前常规检测手段(如心脏超声)的早期诊断能力较差。脑钠肽在诊断心力衰竭方面有较好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本文综述近年来关于脑钠肽在早期诊断化疗相关心脏毒性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7.
联合放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心脏毒性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佟倩 《肿瘤研究与临床》2006,18(12):830-831
 目的 观察联合放化疗与单一化疗对乳腺癌患者心肌的损伤。方法 接受含表柔比星化疗或联合放疗的术后乳腺癌患者共68例,对其治疗前后的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表柔比星化疗配合放射治疗的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明显高于单一化疗组。放化疗组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36.8 %(14例),单一化疗组出现心电图异常的发生率为10 %(3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放化疗增加乳腺癌患者的心脏毒性,建议乳腺癌患者在治疗期间定期复查心电图,尤其对年龄>60岁和有高血压、心脏疾病病史的患者尤其重要。  相似文献   

8.
蒽环类药物和曲妥珠单抗在乳腺癌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二者的使用会导致心脏毒性的发生,而心血管疾病是乳腺癌幸存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因此如何有效预防蒽环类药物和曲妥珠单抗对心脏造成的损伤,是临床密切关注的问题.关于右雷佐生对心脏的保护作用已有大量研究证实,故本文综述了除右雷佐生以外,其他用于蒽环类和曲妥珠单抗致乳腺...  相似文献   

9.
梁淑敏  张革红 《癌症进展》2019,17(11):1258-1261
蒽环类化疗药物是临床广泛应用的抗肿瘤药物之一,作为恶性肿瘤化疗方案的基础用药,其致命性的不良反应是心脏毒性,单位体表面积累积药物剂量引发的心脏毒性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肿瘤患者的治疗和预后,因此限制了其在恶性肿瘤治疗中的应用。随着医学水平的不断提高和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心脏损害相关的药物结构、作用机制、病理改变、保护性制剂和监测方法的研究不断展开,早期亚临床心脏损害的出现逐渐引起了人们的重视。随着新型蒽环类化疗药物--脂质体制剂的研发与应用,心脏毒性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均较传统蒽环类化疗药物有所下降,但仍无法避免由于多次低剂量的累积而引发的早期无症状的心脏损害。因此,本文对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患者出现心脏损害的相关影响因素、表现形式和发生发展机制等作一综述,并通过对多种针对化疗后肿瘤患者的心功能检测和检查方式进行分析,评价早期监测蒽环类化疗药物对化疗后肿瘤患者的价值,从而为临床早期监测和诊疗蒽环类化疗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些年,随着乳腺癌患者的5年生存率不断提高,抗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血管疾病已成为乳腺癌患者最常见的非肿瘤死亡因素。早期识别抗肿瘤治疗相关的心脏毒性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和改善预后有重要意义。本文就乳腺癌治疗相关的心血管不良事件研究现状作一简要回顾和评述,旨在加强肿瘤科医师和心血管科医师的共同关注与协同合作,让更多的肿瘤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复方丹参滴丸治疗乳腺癌CAF方案化疗致心脏毒性疗效。方法 将乳腺癌患者在CAF方案化疗过程中出现心脏毒性的 4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每组各 2 2例。治疗组 :给予复方丹参滴丸 10粒 ,Tid ,po ;辅酶Q1 0 2 0mg ,Tid ,po ;维生素C 0 .3 ,Tid ,po。对照组 :给予辅酶Q1 0 2 0mg ,Tid ,po ;维生素C 0 .3 ,Tid ,po。治疗 2周后 ,观察两组患者症状、心电图。结果 治疗组症状改善有效率 90 .9%。心电图改善有效率 83 .5 %,明显优于对照组 72 .7%、66.7%(P <0 .0 5 )。结论 复方丹参滴丸能有效减轻乳腺癌CAF方案化疗所致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12.
曲敬琨  张佳  张靖  王健生 《中国肿瘤临床》2014,41(22):1474-1477
蒽环类药物包括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和阿克拉霉素等,广泛地用于治疗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和实体肿瘤,如急性白血病、淋巴瘤、乳腺癌、胃癌、软组织肉瘤和卵巢癌等。蒽环类药物可以与其他化疗药物及分子靶向药物联合应用,以蒽环类药物为基础的联合治疗通常是一线治疗的标准方案。蒽环类药物的抗瘤谱广,抗瘤作用强,疗效确切,但是可以引起脱发、骨髓抑制和心脏毒性等毒副反应。针对骨髓抑制可采用造血刺激因子(G-CSF、EPO、TPO等)进行防治,而心脏毒性是蒽环类药物最严重的毒副反应。临床研究和实践观察均显示蒽环类药物导致的心脏毒性呈进展性和不可逆性,特别是初次使用蒽环类药物就可能造成心脏损伤,因此早期监测和积极预防蒽环类药物引起的心脏毒性显得尤为重要,已经引起临床上的高度重视,制定了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防治指南。本研究对目前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防治药物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利用组织多普勒和常规超声心动图评估乳腺癌患者赫塞汀心脏毒性。方法:80例接受赫塞汀化疗的女性乳腺癌患者,赫塞汀总累积量14mg/kg,开始化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进行心脏超声检查并测量相关参数。健康对照组40例。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包括左室舒张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diastolic di-ameter,LVEDD),左室收缩末内径(left ventricular end systolic diameter,LVESD),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ejection fraction,LVEF),二尖瓣口血流速度(早期速度E、晚期速度A及两者比值E/A);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指标有二尖瓣环左室侧壁处组织多普勒峰值速度(收缩峰速S’,舒张早期峰速E’,舒张晚期峰速A’及E’/A’)。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常规超声心动图指标LVEDD、LVESD较治疗前无明显差别(P>0.05);LVEF在累积量达到12mg/kg,出现显著差别[(58.07±6.60)%vs(68.65±6.70)%,P<0.05],舒张功能指标E/A在累积量达到14mg/kg出现明显差别[(0.98±0.14)vs(1.19±0.13),P<0.05]。组织多普勒指标:S’在累积量达到10mg/kg出现明显差别[(8.70±1.97)cm/s vs(10.55±2.31)cm/s,P<0.05],E’/A’在累积量达到8mg/kg即出现明显差别[(0.87±0.28)vs(1.12±0.30),P<0.05]。与健康对照组相比,80例接受赫塞汀化疗的乳腺癌患者第一次治疗前各指标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较常规超声心动图能更敏感地监测乳腺癌患者赫塞汀化疗的心脏改变。  相似文献   

14.
阿霉素可治疗众多实体瘤及白血病,但其临床应用受到了心脏毒性的限制.阿霉素心脏毒性的机制主要与自由基、钙超载、细胞凋亡和线粒体损伤等有关.针对ADM心脏毒性发生的机制,目前研究者对防护药物在自由基清除剂、钙拮抗剂、细胞凋亡抑制剂、线粒体保护剂和中药等方面进行探讨并取得了较大进展,从而为提高ADM的临床应用安全性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抗肿瘤药物的心脏毒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于亚平 《现代肿瘤医学》2006,14(12):1628-1630
心脏毒性是部分化疗药物,特别是蒽环类药物常见的副反应,可出现各种各样的表现,从良性心律失常至致死性心肌缺血或梗死及心肌病。本文综述各种抗肿瘤药物相关的心脏毒性。  相似文献   

16.
由于蒽环类药物显著的抗肿瘤作用和广泛的临床应用,其临床应用的安全性越来越受到重视.该类药物的心脏毒性表现为剂量限制性的特点.目前唯一获批的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保护剂只有右丙亚胺,其心脏保护作用已经得到了广泛认可,并被美国临床肿瘤实践指南及其他多种国内外指南推荐应用于蒽环类药物心脏毒性的预防和治疗.有关右丙亚胺的临床应用策略,目前仍存在一定争议.本文探讨了右丙亚胺对蒽环类药物抗肿瘤效价的影响、右丙亚胺用药时机的选择、右丙亚胺临床应用的安全性以及正在研究中的可能具有心脏保护功能的药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血清高敏心肌肌钙蛋白(cTnI)联合脑利钠肽(BNP)检测在乳腺癌化疗相关心脏毒性早期预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12月至2016年12月本院收治的乳腺癌患者12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DA方案进行化疗,化疗前1天,每次化疗周期结束后第2天清晨采集静脉血液,收集血清,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cTnI、BNP水...  相似文献   

18.
从临床表现、发生机制、危险因素、监测方法和预防与治疗等方面,对乳腺癌治疗常用化疗药物蒽环类药物和曲妥珠单抗的心脏毒性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乳腺癌术后辅助化疗患者的早期心脏毒性监测指标(左室射血分数、心肌做功指数、心电图以及心肌钙蛋白)的变化,评价其敏感性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4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干预组21例,患者接受TAC(多西紫杉醇+吡喃阿霉素+环磷酰胺)方案加右丙亚胺(右丙亚胺对吡喃阿霉素比值为10:1);化疗组21例,常规接受TAC方案加安慰剂治疗。采用重复测量设计资料的方差分析化疗前、化疗后每周期以及化疗结束后3个月的心脏毒性指标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不同周期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心肌做功(Tel)指数随着化疗周期的增加其测量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且干预组患者Tel指数明显低于化疗组(P〈0.05);两组患者心电图检查主要表现为一过性改变,均未出现明显特异性改变;在未达到吡喃阿霉素最大累积量前,血清中心肌钙蛋白(cTnI)与体内吡喃阿霉素累积量呈现零相关性(P〉0.05)。结论:蒽环类药物从第一次应用时对心脏就产生了明显的毒性,使用右丙亚胺对蒽环类药物所致心脏毒性有一定的防护作用。对两组患者心脏彩超、LVEF、心电图、cTnI等检查研究发现,上述指标对评价蒽环类药物所造成的亚临床左室结构与功能异常方面的敏感性与特异性较差,在临床上并不能及早有效评估化疗后患者早期心脏毒性,而Tel指数较之传统心脏超声、心电图、cTnI等能够更早、更敏感地评价蒽环类化疗药物对化疗患者心脏早期毒性。  相似文献   

20.
化疗药物的心脏毒性越来越受到关注。在临床实践中,可以通过降低药物剂量、调整给药管理和使用低毒剂型等优化化疗方案对策降低心脏毒性反应的发生率和严重程度。心脏保护剂的应用也非常重要,目前常用的药物包括右丙亚胺、心血管药物和中药制剂等,但这些药物作为心脏保护剂的应用具有局限性,且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尚需要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