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探讨妊娠不同时期产前抑郁发病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方法,于2015年12月-2016年5月在广东省某三甲医院产科门诊抽取妊娠不同时期产检孕妇共1 899名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孕妇出现的产前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 899名孕妇中,存在产前抑郁症状的638人,抑郁症状总发生率为33.6%,孕早、中、晚期的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34.3%、31.1%、36.8%,不同孕期抑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孕妇产前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为孕期无工作(OR=1.6,95%CI:1.1~2.4)、有流产史(OR=1.3,95%CI:1.0~1.8)、有产前抑郁史(OR=3.9,95%CI:1.4~10.7)、夫妻关系不和谐(OR=4.4,95%CI:1.8~10.4)、对胎儿性别期待(OR=2.3,95%CI:1.5~3.4)。结论三甲医院孕产妇抑郁症状在妊娠不同时期发生率高,而产前抑郁成为孕产妇常见的心理问题,妊娠期间无工作、有流产史、有产前抑郁史、夫妻普通、对胎儿有性别期待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妊娠期妇女睡眠质量现状和其影响因素,为改善孕妇睡眠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基于基本调查问卷、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估乌鲁木齐市妇幼保健院870名孕妇的睡眠、焦虑、抑郁状况。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分析抑郁和焦虑得分与睡眠质量间的剂量反应关系。结果 870名孕妇PSQI总分为(4.68±3.11)分,睡眠障碍的检出率为17.13%,焦虑和抑郁症状占13.6%、26.8%;孕晚期(OR=2.057,95%CI:1.177~3.594)、本科学历(OR=1.868,95%CI:1.174~2.972)、有保胎史(OR=2.030,95%CI:1.318~3.126)、焦虑(OR=2.855,95%CI:1.744~4.675)和抑郁(OR=3.227,95%CI:2.131~4.886)是妊娠期睡眠质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因素(P<0.05)。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结果显示:抑郁和焦虑得分与睡眠质量的关联强度呈“J”形非线性剂量反应关系(非线性检验P<0.001)。结论 本地区孕妇睡眠问题普遍存在,...  相似文献   

3.
目的描述孕妇妊娠早期心理社会应激流行特征及其影响因素,为妇女孕期心理卫生保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选择2011年5月—2013年4月在安徽省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孕产期保健3 826名孕27周以前的孕妇作为随访调查对象,分别采用《妊娠相关焦虑量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以及《妊娠期生活事件问卷》评价孕妇妊娠早期的妊娠相关焦虑、生活事件和抑郁发生情况。结果 3 826名孕妇妊娠早期妊娠相关焦虑、抑郁和生活事件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0.4%、32.7%和9.3%;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完全意外怀孕(OR=2.355,95%CI=1.902~2.916)以及非初次怀孕(OR=1.176,95%CI=1.017~1.361)均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妊娠相关焦虑的危险因素,年龄25~29岁(OR=0.814,95%CI=0.675~0.981)、30~50岁(OR=0.706,95%CI=0.553~0.903)以及家庭月收入为5 000~10 000元(OR=0.833,95%CI=0.711~0.976)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妊娠相关焦虑的保护因素;完全意外怀孕(OR=1.487,95%CI=1.202~1.841)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家庭月收入为5 000~10 000元(OR=0.791,95%CI=0.679~0.923)以及文化程度为高中或中专(OR=0.761,95%CI=0.599~0.967)、大专(OR=0.729,95%CI=0.570~0.930)或本科及以上(OR=0.917,95%CI=0.544~0.951)为妊娠早期孕妇发生抑郁症状的保护因素;完全意外怀孕(OR=2.016,95%CI=1.464~2.775)为妊娠早期产生生活事件应激的危险因素,家庭月收入为5 000~10 000元(OR=0.757,95%CI=0.588~0.974)以及文化程度为本科及以上(OR=0.610,95%CI=0.392~0.949)为其保护因素。结论孕妇妊娠相关焦虑、抑郁及生活事件应激较为普遍,妊娠意愿、妊娠年龄、孕妇文化程度以及是否初孕是孕期心理社会应激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高危产妇分娩前可能存在明显负面心理状况,尤其是抑郁和焦虑等不良心理,严重影响胎儿、新生儿成活和产妇预后等妊娠结局。本研究探讨剖宫产高危妊娠产妇术前焦虑、抑郁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从2017-03-31-2019-04-30大连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剖宫产分娩产妇中选取诊断为焦虑抑郁的患者40例为观察组,同时选取年龄、孕周、文化程度、产妇类型、医疗费用、孕检和合并妊娠疾病等因素与之比较接近的40名非焦虑抑郁者为对照组。针对明确存在焦虑和抑郁心理者,分析孕周、文化程度、产妇类型、医疗费用、孕检、合并妊娠疾病及产前焦虑抑郁对剖宫产高危妊娠产妇术前焦虑抑郁影响。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孕周(χ2=52.013,P0.001)、文化程度(χ2=8.498,P=0.004)、产妇类型(χ2=11.960,P=0.001)、医疗费用(χ2=4.242,P=0.039)、孕检(χ2=31.969,P0.001)、合并妊娠疾病(χ2=11.850,P0.001)及产前抑郁(χ2=20.920,P0.001)是剖宫产高危妊娠产妇术前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显示,孕周≤37周(OR=0.587,95%CI为0.368~0.892,P=0.013)、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OR=1.425,95%CI为1.103~1.838,P=0.007)、产妇类型为初产妇(OR=5.089,95%CI为1.716~7.129,P=0.003)、医疗费用为自费(OR=0.190,95%CI为0.067~0.539,P=0.002)、不规律孕检(OR=2.489,95%CI为1.101~5.625,P=0.030)、合并妊娠疾病(OR=1.958,95%CI为1.676~2.978,P=0.019)和合并产前焦虑抑郁(OR=2.032,95%CI为1.667~3.383,P=0.011)为影响剖宫产高危妊娠产妇术前焦虑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孕周≤37周、文化程度在初中及以下、产妇类型为初产妇、医疗费用为自费、不规律孕检、合并妊娠疾病和合并产前焦虑抑郁为影响剖宫产高危妊娠产妇术前焦虑抑郁的相关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上海孕产妇焦虑和抑郁现状,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系统分析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于2022年11月―2023年4月在上海开展多中心、横断面调查。使用7项广泛性焦虑障碍量表和患者健康问卷抑郁量表评价上海孕期及产后妇女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现状,并基于健康生态学模型分析孕产期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及其效应量。结果 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 941份,孕期891份,产后1 050份。孕期焦虑和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9.5%(95%CI:0.169~0.221)、30.4%(95%CI:0.274~0.334);产后焦虑和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18.2%(95%CI:0.159~0.205)、23.2%(95%CI:0.207~0.258)。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显示,处于孕早期、怀孕次数≥2次、有精神疾病史、孕期及产后有负性事件、身体活动较少、睡眠质量较差、性格内向、生活满意度低、社会支持程度低、孕产相关知识了解程度较差、孩子性别不符合期望、产后休养条件满意程度较低的孕产妇焦虑或抑郁症状检出风险增高(均P<0.05)。结论 上海孕产妇焦虑、抑郁症状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综合性医院心内科就诊患者的躯体化症状、焦虑及抑郁状态,为制定患者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内科就诊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躯体症状自评量表(SSS-CN)、焦虑自评量表(GAD-7)和抑郁自评量表(PHQ-9)评估躯体化症状、焦虑和抑郁状态。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患者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1 295例心内科就诊患者,躯体化症状、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9.65%、14.36%和22.3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OR=0.386,95%CI:0.299~0.500)和有吸烟史(OR=0.556,95%CI:0.364~0.854)是心内科就诊患者躯体化症状的保护因素;合并糖尿病(OR=1.477,95%CI:1.104~1.977)是心内科就诊患者躯体化症状的危险因素。男性(OR=0.410,95%CI:0.291~0.577)、年龄≥45岁(45~60岁,OR=0.362,95%CI:0.196~0.669;60岁,OR=0.305,95%CI:0.176~0.528)、有吸烟史(OR=0.440,95%CI:0.222~0.872)和合并冠心病(OR=0.663,95%CI:0.465~0.944)是心内科就诊患者焦虑的保护因素。男性(OR=0.592, 95%CI:0.450~0.780)、年龄≥45岁(45~60岁,OR=0.482, 95%CI:0.274~0.847;60岁,OR=0.513,95%CI:0.307~0.858)和有吸烟史(OR=0.528,95%CI:0.328~0.849)是心内科就诊患者抑郁的保护因素。结论心内科就诊患者躯体化症状、焦虑和抑郁检出率分别为29.65%、14.36%和22.32%。男性、有吸烟史是心内科就诊患者躯体化症状、焦虑和抑郁的共同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社区失能老人照顾者焦虑和抑郁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以维护照顾者心理健康,保证失能老人照顾质量。方法对北京市6个社区的失能老人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收集老人、照顾者一般情况,老人失能程度和照顾者焦虑、抑郁情况,用logistic回归分析照顾者出现焦虑、抑郁症状的相关因素。结果有效的358份问卷中照顾者焦虑和抑郁症状检出率分别为26.54%和42.4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照顾者出现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有照顾者年龄大(OR=1.246, 95%CI:1.004~1.547)和照顾者自评健康状况差(OR=1.574, 95%CI:1.193~2.078),保护因素有老人个人收入高(OR=0.744, 95%CI:0.602~0.920)和辅助具应用多(OR=0.756, 95%CI:0.573~0.998);照顾者出现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有与老人为亲属关系(OR=2.339, 95%CI:1.298~4.215)、失能程度严重(OR=1.567, 95%CI:1.202~2.042)及照顾年限长(OR=1.312, 95%CI:1.059~1.626),保护因素有辅助具应用多(OR=0.761, 95%CI:0.592~0.979)和老人文化程度高(OR=0.804, 95%CI:0.675~0.958)。结论关注失能老人病情的同时也要关注有焦虑或抑郁危险因素的照顾者心理问题,需要政府、相关机构和家庭的多方面支持来为失能老人提供更好的照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孕期妊娠相关焦虑的动态变化,分析妊娠相关焦虑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孕妇一般人口统计学指标和孕期暴露资料,采用自编的《妊娠相关焦虑量表》评定孕妇不同妊娠时期的妊娠相关焦虑状况,并运用广义估计方程分析妊娠相关焦虑的影响因素。结果 990名孕妇孕早期、中期、晚期妊娠相关焦虑问卷总得分分别为(20.3±4.9)、(19.6±4.6)和(18.9±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3.10,P<0.001)。孕早期、中期、晚期妊娠相关焦虑检出率分别为21.0%、17.7%和1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74,P<0.001)。广义估计方程结果显示,孕妇高中文化程度(OR=1.36,95%CI 1.05~1.75)、家庭人均月收入<2500元(OR=1.33,95%CI 1.01~1.75)、意外妊娠(OR=2.60,95%CI 2.05~3.29)、有流产史(OR=1.30,95%CI 1.06~1.60)、孕期阴道流血(OR=1.61,95%CI1.22~2.12)、孕期发热(OR=1.69,95%CI 1.17~2.46)和孕期营养剂使用(OR=1.43,95%CI 1.08~1.88)是妊娠相关焦虑的危险因素。结论孕妇妊娠相关焦虑随着妊娠进展呈下降趋势;妊娠相关焦虑的发生与孕妇的文化程度、家庭经济状况、意外妊娠、流产史、阴道流血及发热等因素相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不同孕期焦虑抑郁症状的发生情况,为开展有效的孕产期心理保健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医院用焦虑抑郁量表(HAD)对妊娠早期、中期、晚期3个不同妊娠时期的463名孕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①妊娠早期、中期、晚期焦虑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0.7%、8.1%、11.5%,抑郁症状发生率分别为11.3%、6.8%、9.7%,妊娠早期和晚期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妊娠中期(焦虑χ2=11.09,P=0.001;χ2=10.15,P=0.001;抑郁:χ2=11.22,P=0.001;χ2=9.15,P=0.021).外来孕妇总的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高于本地孕妇(χ2=8.77,P=0.003;χ2=10.24,P=0.001);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孕期焦虑症状的危险因素为经济问题、害怕流产、婆媳关系紧张、夫妻关系紧张、担忧产后乳汁不足;孕期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为经济问题、性格内向、近2周胎儿检查结果异常.结论 关注孕妇的心理状况,尤其是外来孕妇等重点人群,为其提供良好的社会和医学支持,预防孕期心理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妊娠期妇女睡眠质量状况的影响因素,为做好孕期保健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2014年10月-2016年1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银川市妇幼保健院、银川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卫市人民医院、固原市人民医院、石嘴山市人民医院的产前门诊中选择符合调查要求的妊娠期妇女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睡眠质量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调查的1 004名妊娠期妇女中,睡眠质量的平均得分为(6.15±2.27)分,有睡眠障碍的为333名,睡眠障碍发生率33.2%。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孕晚期(OR=2.759,95%CI=1.905~3.996)、有流产史(OR=1.779,95%CI=1.269~2.494)、焦虑(OR=1.405,95%CI=1.012~1.952)、抑郁(OR=2.951,95%CI=2.166~4.022)是妊娠期妇女睡眠质量的危险因素(P0.05),而有职业(工人或农民)(OR=0.448,95%CI=0.266~0.754)、居住地在城镇(OR=0.333,95%CI=0.231~0.479)是妊娠期妇女睡眠质量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妊娠期妇女睡眠质量不良问题较为常见。应该重点关注孕晚期、有流产史、有焦虑、抑郁心理等高危人群,及时采取措施减少不良因素的影响,改善其睡眠质量,促进胎儿发育,提高孕期保健水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孕期膳食维生素C摄入与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及其临床亚型的关系。  方法  选取2012年3月1日—2016年9月30日于山西医科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住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其中861例PE孕妇作为病例组,7 987例非PE孕妇作为对照组,收集其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家族史及孕期膳食摄入情况等。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孕期膳食维生素C摄入对PE及其临床亚型的发生风险的影响。  结果  调整孕妇年龄、文化程度等影响因素后,孕妇孕早期膳食维生素C摄入达到Q3水平(OR=0.80, 95% CI: 0.64~0.99)、孕晚期达到Q3水平(OR=0.78, 95% CI: 0.63~0.97)会降低PE的发生风险。按照孕前BMI进行分层后,孕前BMI < 24.0 kg/m2的孕妇孕早期膳食维生素C摄入达到Q3水平(OR=0.73, 95% CI: 0.55~0.96)、孕中期达到Q3水平(OR=0.71, 95% CI: 0.54~0.93)、孕晚期达到Q3水平(OR=0.67, 95% CI: 0.51~0.88)是PE的保护因素。进一步探讨不同孕前BMI孕妇膳食维生素C摄入与PE临床亚型的关系后发现,孕前BMI < 24.0 kg/m2的孕妇孕晚期膳食维生素C摄入达到Q3水平(OR=0.66, 95% CI: 0.47~0.93)会降低晚发型子痫前期(late-onset preeclampsia, LOPE)的发生风险。  结论  孕前BMI < 24.0 kg/m2的孕妇Q3水平的膳食维生素C摄入可降低PE的发生风险,尤其是对于LOPE。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北京市通州区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GDM)的流行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  方法  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7年12月31日期间在北京市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住院分娩的34 637例单胎孕妇的社会人口学特征、既往史、糖尿病家族史及本次妊娠情况等资料,分析孕妇GDM患病率,利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GDM相关影响因素。  结果  34 637例单胎孕妇的GDM患病率为23.19%(8 034/34 637)。多因素分析显示,高龄(aOR=1.87,95%CI:1.71~2.05)、高文化程度(aOR=1.19~1.23)、2016-2017年分娩(aOR=1.46,95%CI:1.38~1.55)、巨大儿分娩史(aOR=1.27,95%CI:1.02~1.59)、剖宫产史(aOR=1.18,95%CI:1.08~1.30)、自然流产史(aOR=1.23,95%CI:1.10~1.37)、药物及人工流产史(aOR=1.08,95%CI:1.01~1.14)、糖尿病家族史(aOR=1.51,95%CI:1.26~1.83)、经产妇(aOR=1.24,95%CI:1.15~1.34)、孕前超重(aOR=2.02,95%CI:1.89~2.15)、孕前肥胖(aOR=3.11,95%CI:2.81~3.43)、采用辅助生殖技术怀孕者(aOR=1.47,95%CI:1.03~2.10)是GDM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论  北京市通州区住院分娩的孕妇中GDM处于较高的流行水平。应针对影响GDM发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开展孕前及孕期健康教育,及时监测及预防GDM的发生,以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母体妊娠相关焦虑对子代学龄前执行功能(EFs)的影响及性别差异,以期针对性优化子代生命早期发育环境。  方法  选取中国安徽出生队列2008年10月—2010年10月在安徽省马鞍山市妇幼保健院孕早期建卡的孕妇,收集孕妇一般情况和妊娠相关焦虑情况。对队列内的3 556名3~5岁儿童进行随访,收集儿童相关特征,采用《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评定量表》(父母版)评价其执行功能。  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仅孕早期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男童工作记忆、计划/组织功能和总执行功能(GEC)异常风险有关[OR 值(95%CI)分别为 1.40(1.06~1.85),1.64(1.06~2.54),1.89(1.27~2.82)];孕早、晚期同时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男童抑制、工作记忆、计划/组织功能和 GEC 异常风险有关[ OR值(95%CI)分别为 2.60(1.45~4.67),2.45(1.69~3.57),2.23(1.28~3.88),3.27(2.03~5.28)]。 仅孕早期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女童抑制和工作记忆异常有关[OR 值(95%CI)分别为 1.79(1.13~2.83),1.45(1.07~1.98)];仅孕晚期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女童抑制功能异常有关[OR 值(95%CI)= 2.26(1.17~4.38)];孕早、晚期同时存在妊娠相关焦虑与学龄前女童抑制和工作记忆功能异常风险有关[OR 值(95%CI)分别为 2.45(1.40~4.28),2.02(1.35~3.01)]。  结论  妊娠相关焦虑显著影响子代学龄前儿童执行功能,并存在剂量反应关系。妊娠相关焦虑在男童中主要影响工作记忆、计划/组织功能和总执行功能,在女童主要影响其工作记忆和抑制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中国胎儿脐带缠绕现状及其与环境暴露因素的相关性,为预防和干预脐带缠绕提供科学的指导。  方法  以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的孕妇为研究对象,在孕早期收集孕妇的一般人口学信息和环境暴露信息,随访获取脐带缠绕相关结局,应用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胎儿脐带缠绕的影响因素。  结果  胎儿脐带缠绕的发生率为9.00%。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显示:调整混杂因素后,与孕期没有暴露于被动吸烟或噪声的孕妇相比,暴露于被动吸烟(OR=1.199, 95% CI: 1.010~1.423, P=0.038)或噪声(OR=1.242, 95% CI: 1.002~1.541, P=0.048)的孕妇发生脐带缠绕的风险较高。  结论  孕妇孕期被动吸烟和接触噪声对胎儿脐带缠绕有影响,应加强孕期教育,减少孕妇孕期被动吸烟和噪声环境暴露。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重庆市区2018-2021年孕妇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发病现况及其相关危险因素,为GDM的防控提供依据。  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1年6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妇女儿童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孕妇临床资料,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不同危险因素对GDM的影响。  结果  本研究共纳入来自重庆市区23 896名孕妇为研究对象,确诊为GDM的患者有6 269例,占26.2%。2018-2021年GDM的发病率分别为27.3%、25.0%、26.4%和26.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在调整相关变量之后,年龄(OR=1.47, 95% CI: 1.41~1.54, P < 0.001)、BMI (OR=1.74, 95% CI: 1.65~1.83, P < 0.001)和内分泌疾病史(OR=9.32, 95% CI: 8.68~10.01, P < 0.001)是导致GDM患病风险增加的危险因素。  结论  本研究发现重庆市区GDM的发病率较高,且高龄孕妇、孕前超重或肥胖和内分泌疾病史是GDM的高危因素。重庆市区应加强系统性的产科护理,关注孕期这些危险因素的变化,以减少GDM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家庭重大变故对大学生抑郁、焦虑、压力症状的影响,为防治大学生抑郁、焦虑、压力症状提供依据.方法 2020年10-12月对江西财经大学、上饶师范学院、赣南师范大学、福建技术师范学院、福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长江大学6所高校的9779名大学生进行电子问卷调查,了解大学生家庭情况与心理状况相关数据,心理状况信息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中国西北地区孕妇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与妊娠期糖尿病(gestational diabetes mellitus, GDM)的关系。  方法  连续纳入2018年7月-2019年7月加入西北妇女儿童医院出生人口队列的孕早期孕妇,调查其基本人口学特征、生活行为方式等资料,并对研究对象的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 OGTT)结果进行随访。首先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对GDM的影响,进一步采用限制性三次立方样条来呈现血红蛋白水平与GDM的非线性关系。  结果  在调整了混杂因素后,孕早期高血红蛋白水平(血红蛋白≥135 g/L)增加了GDM的发生风险(OR=1.44,95% CI:1.13~1.83);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每升高10 g/L,FPG、OGTT 1h血糖、OGTT 2h血糖水平分别升高0.03 mmol/L(95% CI:0.01~0.05)、0.14 mmol/L(95% CI:0.07~0.21)、0.13 mmol/L(95% CI:0.08~0.19);限制性立方样条结果显示,随着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升高,GDM的发生风险逐渐升高。  结论  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升高将增加GDM的发病风险,应积极对孕妇孕早期血红蛋白水平进行监测,促进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孕早期妇女不良饮食因素与抑郁的关系。  方法  对7 976名参与中国孕产妇队列研究协和项目并在2017年7月25日-2018年7月24日纳入的孕早期妇女进行研究;采用χ2检验描述两组的基线分布差异;在孕早期分别采用定性食物频率测量法和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测量妇女的饮食摄入频率和抑郁状况;采用Log-binomial回归分析饮食与抑郁的关联性,计算现患比(prevalence ratio,PR)及其95%可信区间(95% confidence interval,95% CI)。  结果  Log-binomial回归结果显示,孕早期饮食规律(PR=0.45,95% CI:0.38~0.54,P < 0.001)、经常吃早餐(PR=0.80,95% CI:0.72~0.90,P < 0.001)的孕妇有较低的抑郁发生风险;而妊娠早期经常食用油炸食品(PR=1.25,95% CI:1.03~1.53,P=0.027)、西式快餐(PR=1.36,95% CI:1.06~1.74,P=0.015)、膨化食品(PR=1.37,95% CI:1.11~1.70,P=0.003),经常饮用含糖饮料(PR=1.37,95% CI:1.17~1.61,P < 0.001)和葡萄酒(PR=1.60,95% CI:1.26~2.01,P < 0.001)、饮用白酒(PR=1.26,95% CI:1.00~1.59,P=0.047)的孕妇则有较高的抑郁发生风险。  结论  孕早期不良饮食因素与抑郁存在关联性,孕妇应主动了解健康饮食方式,减少不健康饮食的摄入频率,以减少妊娠期间抑郁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妊娠期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及肝内胆汁淤积症(intrahepatic cholestasis of pregnancy,ICP)对小于胎龄儿(small for gestational age infant,SGA)与低出生体重儿(low birth weight infant,LBW)发生风险的影响,并分析其交互效应。  方法  以2017年1月~2018年4月在某三甲医院建卡就诊并在本院分娩的孕妇为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法测定孕妇外周血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epatitis B surface antigen,HBsAg)及总胆汁酸。以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HBV感染及ICP孕妇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用相乘与相加模型分析其交互作用。  结果  在控制混杂因素后,与正常孕妇相比,孕期仅感染HBV或仅患有ICP均不增加SGA与LBW的发生风险,但孕期HBV感染合并ICP使未足月SGA和LBW的发生风险分别增加了76%(OR=1.76,95%CI:1.16~2.65,P=0.007)与85%(OR=1.85,95%CI:1.44~2.38,P<0.001);孕期HBV感染与ICP对未足月SGA[RERI(95%CI)=6.54(0.14~12.94),AP(95% CI)=0.90%(0.68%~1.13%),S(95% CI)=7.03(1.38~42.64)]和LBW[RERI(95%CI)=5.69(0.48~10.90),AP(95%CI)=0.76%(0.55%~0.97%),S(95%CI)=8.02(1.92~33.43)]存在相乘与相加的交互作用,其发生风险分别是两因素单独存在风险之和的7.03倍和8.02倍。  结论  妊娠期HBV感染合并ICP增加了未足月SGA和LBW的发生风险,怀孕后积极防治HBV感染与ICP可降低SGA和LBW的出生。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中国女同性恋(女同)人群抑郁状况,探讨影响女同人群抑郁症状发生的因素,为更好地进行女同人群的健康教育和后续心理干预提供建议和参考。  方法  2018年7月1日―2018年12月30日,通过问卷星对女同人群进行网络问卷调查。描述其抑郁状况分布,并用χ2检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用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分析女同人群抑郁症状的影响因素。  结果  56.1%的女同存在抑郁症状。研究结果显示,和与家人同住相比,与女性朋友同住(OR=0.399, 95% CI: 0.182~0.872, P=0.021)、社会支持(OR=0.953, 95% CI: 0.926~0.980, P=0.001)和心理韧性(OR=0.934, 95% CI: 0.895~0.975, P=0.002)水平高的女同更不容易抑郁;少数民族(OR=5.849, 95% CI: 1.474~23.206, P=0.012)、童年期不良经历(OR=1.317, 95% CI: 1.065~1.628, P=0.011)是抑郁症状发生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中国女同人群抑郁症状发生率较高,应关注性少数群体的心理状况,重视社会支持的积极作用,提供更多精神卫生资源,促进其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