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朱峰  柯峰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3):427-431
目的:探究调节性T细胞在自身免疫性干眼发病中的作用,并对泪液系统内调节性T细胞及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做出分析,为自身免疫性干眼病的治疗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方案。

方法:单独培养提纯分离出的兔泪腺上皮细胞一段时间后,将其与分离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以1:1的比例混合进行培养,并用5-脱氧尿嘧啶核苷(5-Bromo-2-deoxyUridine,BrdU)检测外周血淋巴细胞的增殖情况,将已激活的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耳缘静脉回输供体兔体内,回输细胞后的供体兔将作为兔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组,未诱导发病的正常兔个体为对照组,观察实验前后兔角膜染色和2、4、6、8wk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的分泌等情况,回输细胞4wk后处死,收集双侧上下泪腺和结膜,并进行病理HE染色,然后提取泪腺组织中的总RNA,检测IL-17、TNF-α、IL-6、TGF-γ的表达。

结果:BrdU检测出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增值比率为3.72,激活的外周血淋巴细胞回输体内会诱导产生兔自身免疫性干眼,与正常组比较,泪膜破裂时间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模型组较对照组泪液分泌显著减少,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HE染色显示在回输细胞4wk后,结膜组织和泪腺均有淋巴细胞浸润,检测发现模型组IL-17、TNF-α、IL-6、TGF-γ的表达较对照组均有所增加,但IL-10、TGF-β的表达较对照组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流式细胞术检测表明,在对照组中,泪腺组织和脾脏中CD4+CD25+Treg细胞比例较高,模型组CD4+CD25+Treg细胞比例有所降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兔干眼模型发病时,CD4+CD25+Treg细胞免疫抑制作用下降,IL-17、TNF-α、IL-6、TGF-γ等细胞因子在泪腺的炎症反应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建立稳定的兔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观察人脐带来源的间充质干细胞(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s,hUC-MSCs)对自身免疫性干眼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 体外分离、培养hUC-MSCs并对其进行鉴定;采用静脉回输自体激活的淋巴细胞建立兔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将兔分为正常对照组、干眼模型组和hUC-MSCs治疗组,hUC-MSCs治疗组于回输淋巴细胞后输注1 mL 1×107个·mL-1 hUC-MSCs,连续输注5d,对照组输注等体积的PBS.三组分别在术后2周、4周、6周检测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6周后行组织病理学观察,并检测泪腺组织中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结果 术后2周、4周、6周hUC-MSCs治疗组较干眼模型组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显著升高(均为P<0.05);角膜荧光素钠染色着色显著减轻,组织病理学观察泪腺组织淋巴细胞浸润较干眼模型组显著减少.hUC-MSCs治疗组和干眼模型组相比,泪腺组织中炎性因子IFN-γ、IL-17表达显著降低(F=50.48、18.13;均为P<0.05),而抑炎因子IL-10、TGF-β的表达显著升高(F=31.06、21.40;均为P<0.05).结论 hUC-MSCs减轻兔自身免疫性干眼,对其发挥免疫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鬼针草提取物对去势所致的干眼症雄兔基础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膜时间、泪腺细胞凋亡Fas等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探讨鬼针草提取物抗雄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干眼症的作用机制。方法将新西兰雄性大白兔随机分为3大组:空白组(A)、模型组(B)、鬼针草提取物治疗组(C),对B、C组行雄激素去势术建立动物模型,C组以鬼针草提取物连续灌胃。对在造模前及造模后行角膜荧光染色、泪膜破膜时间测定(BUT)、基础泪液分泌量Schirmer I试验。并于术后42 d取A、B、C三组兔泪腺行常规及免疫组化检测。结果(1)泪流量:模型组组在造模后1周后泪流量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在造模后前3周泪流量明显增加(P<0.05),第4第5周与造模前相比无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与模型组相比,造模后治疗组各时段泪流量明显增加(P<0.05);(2)角膜染色:模型组在造模后3周角膜染色无显著性差异,其余时段角膜染色增加(P<0.05),治疗组角膜染色在各时段无显著性差异;(3)角膜破膜时间:造模组在造模后前2周BUT破膜时间与造模前减少不明显,第3周后破膜时间与造模前比明显减少(P<0.05);治疗组在造模后前1周破膜时间少许增加,无显著性差异,第2、3、4、5周明显增加(P<0.05),造模组与治疗组相比,2~6周,造模组破膜时间明显减少,治疗组破膜时间增加或维持不变,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4)泪腺FAS:治疗组泪腺FSA表达小于造模组及空白对照组(P<0.05)。结论鬼针草提取物中主要成分为黄酮类物质,可显著抑制雄激素水平降低后兔干眼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淫羊藿总黄酮对干眼症雄兔泪腺中Bax和Bcl-2表达的作用。方法 随机将80只雄性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分为A组(空白组)、B组(手术组)、C组(淫羊藿总黄酮组)、D组(雄激素组),每组20只。A组以生理盐水进行灌胃,B、C、D三组建立干眼症模型后分别以生理盐水灌胃、淫羊藿总黄酮灌胃、丙酸睾酮肌肉注射进行干预。每组根据喂养时间不同又分为A1~D1组(喂养1个月)和A2~D2组(喂养2个月),每组10只。A1~D1组于造模前及造模后2周、4周时,A2~D2组于造模后6周及末次最后一次用药后对雄兔进行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 Ⅰ test,SIT)和泪膜破裂时间(BUT)检查;A1~D1组和A2~D2组分别在饲养1个月及2个月时处死雄兔,即刻摘取泪腺,应用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因子Bax和Bcl-2的蛋白表达。结果 SIT、BUT检查结果显示,B、C、D三组雄兔均在造模1个月后形成干眼症。C1组、C2组及D1组、D2组雄兔泪腺组织中的Bax相对含量均较B1组、B2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C2组Bax相对含量低于C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C2组与D2组Bax相对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1、C2组及D1组、D2组雄兔泪腺组织中Bcl-2相对含量均较B1组、B2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C2组Bcl-2表达高于C1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C2组与D2组Bcl-2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淫羊藿总黄酮可提高干眼症雄兔泪腺中Bcl-2 的表达,减少Bax的表达,且随用药时间增长其效果逐渐与雄激素相当。淫羊藿总黄酮很可能是通过促进凋亡相关基因Bcl-2、调低Bax的表达达到抑制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给小鼠腹腔注射右旋糖酐铁,建立小鼠铁过载干眼模型并初步探索其可能的机制。方法:将40只雄性C57BL/6小鼠(取右眼为实验眼)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4组:对照组10只,每次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2mL;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各10只为模型组,每次分别腹腔注射浓度为12.5、25、50mg/mL的右旋糖酐铁溶液0.2mL。每3d注射1次,共注射28d。注药后第7、14、28d观察各组小鼠眼表炎症指数、角膜荧光素染色、泪膜破裂时间(BUT)及泪液分泌量(SⅠt),评估干眼及眼表炎症程度。28d后处死小鼠,取角膜、结膜及泪腺组织,进行HE染色、普鲁士蓝染色以及组织铁检测,评估小鼠炎症反应及铁过载情况;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的表达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出现一系列干眼症状,小鼠眼表炎症指数增高,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增加,BUT缩短,泪液分泌量减少(均P<0.05);模型组小鼠角膜、结膜及泪腺组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各组织眼表铁沉积情况较对照组...  相似文献   

6.
目的 通过静脉回输自体激活的淋巴细胞建立稳定的兔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并分析干眼的泪腺炎性因子,探究干眼的泪腺免疫反应。方法 通过体外分离、培养兔泪腺上皮细胞和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建立二者的共培养体系。将体外激活的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通过耳缘静脉注射的方法诱发自身免疫性泪腺炎。对干眼临床指标及泪腺细胞因子表达进行检测。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干眼模型组泪液分泌显著减少(t=115.6,P<0.05),泪膜破裂时间缩短(t=92.5,P<0.05)。荧光素钠染色显示角膜弥漫性点状着色,正常对照组基本无着色。泪腺组织HE染色显示淋巴细胞浸润,正常对照组很少。RT-PCR结果显示,干眼模型组泪腺中炎性因子IFN-γ、IL-6、IL-17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t=26.2、18.7、8.4;均为P<0.05),抑炎因子IL-10、TGF-βmRNA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t=22.1、14.2;均为P<0.05)。结论 经兔泪腺上皮细胞激活的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静脉回输后,成功诱发干燥综合征样自身免疫泪腺炎,建立了稳定的兔自身免疫性干眼模型。泪腺组织中细胞因子IL-6、IL-17、IFN-γ、TGF-β、IL-10参与泪腺内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7.
仇晶晶  袁进  周世有  刘菲  陈家祺 《眼科》2009,18(6):404-409
目的探讨兔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建立于眼模型的有效性和眼表病理损害机制。设计实验研究研究对象健康新西兰大白兔9只。方法将9只白兔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只。实验组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其中低剂量组(L,1.0mg/次)、高剂量组(H,2.0mg/次),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注射时间点为每天8点、11点、14点和18点,连续30天。主要指标不同时间点用药前后泪液分泌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情况,结膜印迹联合PAS染色评价眼表上皮细胞表型。观察期末取角结膜、泪腺组织行HE染色光镜下观察。结果酚红棉线法测得高剂量(H)组注射前泪液分泌量为(16.25±2.299)mm,第21d时下降为(6.75±1.982)mm,对照组为(16.50±2.619)m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0.01),同期低剂量组(L)为(15.00±2.390)mm,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H组第3d出现BUT缩短,L组则第7d发生BUT的变化,此后BUT值均低于5s,对照组BUT大于20s。实验组均出现角膜荧光素染色阳性,H组出现时间早(3d),持续时间长。L组和H组PAS染色与对照组相比,杯状细胞形态紊乱、核淡染,部分核固缩,L组和H组之间无明显差异。HE染色显示H组泪腺周围见散在淋巴细胞和腺腔凋亡性改变,角膜上皮呈重度瘤样增生基质层变性伴水肿,结膜杯状细胞反应性增多,固有层见淋巴细胞浸润数量增加。L组角膜浅层上皮轻度增生,细胞排列稍紊乱,结膜和泪腺组织病理改变轻微。结论兔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4次/d,2.0mg,次,可有效维持药物外周浓度,抑制泪腺分泌,引起角结膜上皮损伤,成功建立以泪液缺乏为主,炎症反应参与的干眼动物模型,为进行干眼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干预提供了理想的实验平台。  相似文献   

8.
目的建立去卵巢大鼠模型,观察性激素水平改变对泪腺中IL-17A以及IL-1β、IL-6、TNF-α等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实验研究。健康雌性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0只)摘除大鼠双侧卵巢,对照组(10只)为未摘除卵巢的模拟手术组。术前及术后第1个月、第2个月、第3个月时2组均行泪液分泌试验(SIT)、角膜荧光染色检查进行眼表评估。于第3个月时放射免疫分析法分别检测2组大鼠血清雌二醇、睾酮含量,HE染色观察泪腺上皮细胞形态,免疫组化染色法、Western Blot法检测2组泪腺中IL-17A、IL-1β、IL-6、TNF-α的表达。2组性激素质量浓度比较、炎症因子A值表达比较均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2组各时间点的SIT结果比较采用重复测量资料两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实验组大鼠去卵巢后第3个月时,体内雌二醇浓度低于对照组(t=-35.37,P<0.01),睾酮浓度低于对照组(t=-12.13,P<0.01)。2组各时期SIT检查未见泪液分泌减少、均未见角膜荧光染色。HE染色见实验组泪腺腺泡萎缩,排列紊乱,胞质内酶原颗粒明显减少。泪腺IL-17A表达量2组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法:t=7.56,P<0.01;Western Blot法:t=20.90,P<0.01)。余各因子表达量实验组也均高于对照组(免疫组化法:IL-1β:t=13.71,P<0.01;IL-6:t=13.92,P<0.01;TNF-α:t=6.11,P<0.01。Western Blot法:IL-1β:t=16.93,P<0.01;IL-6:t=12.46,P<0.01;TNF-α:t=14.47,P<0.01)。结论大鼠去卵巢3个月时性激素水平降低,未见明显眼表损害。但泪腺中炎症因子IL-17A、IL-1β、IL-6、TNF-α的表达增加。  相似文献   

9.
背景 辅助T细胞17(Th17)是一种新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动物研究显示,Th17细胞及其效应因子白细胞介素-17(IL-17)在干眼的发病和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其发病机制还需进一步证实.目的 检测干眼患者泪液及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和IL-22的表达水平,探讨其与干眼临床症状及体征的相关关系. 方法 收集在无锡第二医院眼科确诊的Sj(o)gren综合征(SS)、非Sj(o)gren综合征(NSS)患者各20例,并纳入同期医院内职工和学生健康志愿者20人为正常对照组,3个组间患者年龄、性别比均匹配.所有患者行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Ⅰ(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收集所有受检者外周血3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各组受检者PBMC培养上清液及泪液中IL-17、IL-22的质量浓度并进行比较,并与干眼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相关分析. 结果 NSS组、SS组及正常对照组干眼症状调查量表评分依次降低,SS组、NSS组及正常对照组BUT值依次延长,SⅠt值依次增大,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明显降低,3个组间上述指标的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症状评分:H=40.81,P<0.01;BUT:H=40.15,P<0.01;S Ⅰ t:H=50.07,P<0.01;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H=40.52,P<0.01).SS组、NSS组及正常对照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17质量浓度分别为(964.92±124.83)、(718.85±115.89)、(341.95±85.08) ng/L;泪液中IL-17质量浓度分别为(440.69±126.09)、(364.33±126.85)、(61.16±11.60) ng/L,SS组、NSS组患者PBMCs中和泪液中IL-17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162.95,P<0.01;F=75.27,P<0.01).SS组、NSS组及正常对照组PBMCs培养上清液中IL-22质量浓度分别为(98.77±11.27)、(79.65±11.01)、(32.78±9.34) ng/L,泪液中分别为(22.22±8.96)、(14.92±4.35)、(10.47±2.67) ng/L,表明SS组、NSS组患者PBMCs中和泪液中IL-22质量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3个组间总体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06.27,P<0.01;F=19.87,P<0.01).干眼患者PBMCs培养上清液及泪液中IL-17、IL-22水平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SⅠt有明显关联,但与干眼症状量表评分、BUT均无相关性.结论 干眼患者PBMCs及泪液中IL-17、IL-22的质量浓度明显升高,进一步提示Th17在干眼免疫机制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董子奕  应铭  杨希  马伊 《国际眼科杂志》2020,20(8):1325-1330

目的:分别采用摘除泪腺法和泪腺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法诱导大鼠干眼症模型,通过对比两种干眼症模型的临床表现、病理学特点和细胞因子变化,探讨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方法:健康8周龄雄性Brown Norway大鼠30只,随机分为3组:A组左眼为空白组,B组摘除大鼠左侧主泪腺,C组左侧泪腺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比较实验前1d,实验后3、7、14、28、42d的泪液分泌量(SⅠ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钠染色评分的变化。42d观察结膜、角膜和泪腺组织病理学改变; 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对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上皮生长因子(EGF)表达量进行检测。

结果:实验后第3d开始,B、C组均出现泪液分泌量持续性减少,与A组均有差异(P<0.05); 实验后第7d开始,B、C组均出现BUT持续性缩短以及角膜上皮染色明显增多,与A组比较有差异(P<0.05); 以上临床数据B、C组间比较均无差异(P>0.05)。A组角膜上皮细胞形态正常,B组及C组角膜上皮均存在不同程度表层细胞丝状分离,结膜杯状细胞数目明显减少,C组泪腺组织明显萎缩。B、C组结膜和角膜组织的EGF、TNF-α和IL-6表达量均显著增高,与A组比较均有差异(P<0.05)。B、C组间EGF和TNF-α的表达均无差异(P>0.05); 与C组比较,B组中IL-6的表达量更高(P<0.05)。

结论:摘除泪腺和泪腺注射肉毒杆菌毒素A均可以构建稳定的水液缺乏型大鼠干眼模型,建议根据实验设计及实验目的去选择合适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1(Nod-1)在人泪液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临床干眼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6月就诊于延边大学附属医院眼科门诊受试者50名(右眼),其中干眼患者27眼(干眼组),健康人23眼(对照组)。通过分析眼表疾病指数(OSDI)问卷评分、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实验(SⅠT)、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以及泪液中Nod-1受体蛋白、核因子kappa B p65(NF-κB p65)蛋白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表达水平,确定Nod-1受体蛋白和眼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干眼组和对照组受试者的OSDI评分、BUT、SⅠT、FL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干眼组患者的Nod-1受体蛋白、NF-κB p65蛋白、IL-1β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01)。干眼组患者中,Nod-1受体蛋白、NF-κB p65蛋白、IL-1β的表达水平与OSDI评分、FL评分均呈正相关性(均为P<0.05),与SⅠT均呈负相关性(均为P<0.05),与BUT均无明显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水液缺乏型干眼和混合型干眼患者睑板腺形态及功能差异。方法 选取四川大学华西医院2018年9月至12月眼科门诊收治的干眼患者67例(67眼),其中水液缺乏型干眼患者32例32眼(水液缺乏型组),混合型干眼患者35例35眼(混合型组)。分别统计两组患者眼表疾病指数问卷调查表得分,采用LipiViewⅡ眼表面干涉仪测量患者泪膜脂质层厚度、不完全瞬目比例,拍摄并记录两组患者上、下睑睑板腺缺失率(MGDR),并进行睑板腺缺失严重程度的评估,检测或记录患者泪膜破裂时间、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泪液分泌试验。结果 水液缺乏型组和混合型组患者眼表疾病指数评分分别为(26.59±17.16)分和(29.31±15.7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676,P=0.501)。水液缺乏型组患者上睑MGDR和FL评分均高于混合型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患者泪膜脂质层厚度、不完全瞬目比例、下睑MGDR、泪膜破裂时间、泪液分泌试验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水液缺乏型组患者上睑睑板腺缺失严重程度分级较混合型组增高(P<0.05),下睑睑板腺缺失严重程度分级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水液缺乏型组患者上、下睑MGDR与FL评分均无相关性(r=0.281,P=0.119;r=0.012,P=0.947)。混合型组上睑MGDR与FL评分呈正相关性(r=0.399,P=0.018),下睑MGDR与FL评分无相关性(r=0.077,P=0.660)。结论 水液缺乏型干眼患者存在睑板腺缺失和萎缩,较混合型干眼患者上睑睑板腺萎缩更严重,角膜损伤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 探讨应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VisiPlug?泪小管塞栓治疗中度以上干眼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我院诊断为干眼并使用人工泪液及普拉洛芬滴眼液4周后仍有症状并再次评分为中度以上干眼的患者32例(64眼),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例32眼,治疗组使用泪小管塞栓联合人工泪液及普拉洛芬滴眼液进行治疗,对照组继续使用人工泪液和普拉洛芬滴眼液治疗,随访6~12个月,分别观察治疗前及治疗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末次随访时干眼主观症状问卷调查得分、眼表综合分析仪中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眼红指数及角膜荧光素染色检查情况并评估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1 a,主观症状问卷调查评分治疗组由术前(16.95±5.12)分降至(4.36±0.16)分,对照组由术前(17.22±5.20)分降至(5.50±0.29)分,两组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 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对照组治疗前与治疗后不同时间点的泪膜破裂时间、泪河高度、眼红指数、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在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均较治疗前显著延长、泪河高度均较治疗前显著增加,眼红指数评分和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但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泪膜破裂时间更长,泪河高度改善更为明显,眼红指数评分与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更低。结论 VisiPlug?泪小管塞栓治疗中度以上干眼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应用眼表综合分析仪评估VisiPlug?泪小管塞栓治疗中度以上干眼的临床疗效更加客观、简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兔干眼的疗效。方法 选取新西兰大白兔24只(48眼),随机分为A、B、C三组,每组各8只(16眼)。除C组正常对照的8只不予处理外,其余16只均用1 g·L-1苯扎氯铵滴双眼,连续2周,建立中重度兔干眼模型。A组为实验组,于造模结束后予以置入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B组为模型组,造模后不予治疗。分别在干预后0周、2周、4周、6周观察实验兔泪膜功能相关检查,包括Schirmer泪液分泌试验(S Ⅰ T)、泪膜破裂时间(break-up time,BUT)测定、角膜荧光素染色(fluorescein staining,FL)评分。根据分组于相应时间点收集其角膜及泪道组织,行HE染色观察角膜上皮情况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上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结果 A、B两组造模结束后泪液分泌量分别为(9.88±1.54)mm、(9.66±1.64)mm,BUT分别为(3.25±0.50)s、(3.50±0.58)s,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A组植入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后2周,其泪液分泌量增加为(13.75±1.61)mm,BUT增加为(6.50±1.29)s,角膜FL评分由(4.424±1.178)分减少为(2.132±1.175)分,3种干眼指标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植入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治疗后4周,A组和C组泪液分泌量、BUT、角膜FL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电镜观察可见A组、C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呈指状突起,微绒毛数量多,排列整齐,细胞连接排列规则;而B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减少、变短、排列紊乱,可见微绒毛脱落,细胞连接破坏。结论 角膜基质透镜泪道栓对兔干眼模型有一定的治疗作用,有望为临床干眼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环境烟草烟雾(enviromental tobacco smoke,ETS)对小鼠泪膜功能和角膜上皮组织结构的影响。方法 选取SPF级c57BL雄性小鼠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ETS干预组,每组6只。对照组不进行ETS干预,ETS干预组进行ETS干预,每天2次,一次30 min,干预12周。在干预前及干预后对各组小鼠进行泪膜功能检测,包括泪膜破裂时间、荧光素染色(FL)评分;干预后摘取小鼠角膜组织,行HE染色,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小鼠角膜上皮结构变化情况。结果 干预12周后,对照组泪膜破裂时间和FL评分与干预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而ETS干预组泪膜破裂时间较干预前明显缩短,FL评分较干预前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ETS干预组干预12周后泪膜破裂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FL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干预前泪膜破裂时间和FL评分差异均不明显(均为P>0.05)。FL染色结果显示:干预12周后,对照组小鼠角膜上皮完整,角膜染色呈阴性;ETS干预组整个角膜上皮荧光素着染区域明显增加,呈点片状。HE染色结果显示:干预12周后,对照组未见角膜上皮层数的改变,厚度也基本未变,基底细胞仍为单层柱状上皮细胞,表层上皮较完整;ETS干预组可见角膜上皮细胞层数增多,厚度增加,细胞排列紊乱,表层上皮细胞有损失及脱落,角膜表面不光滑。干预前对照组小鼠上皮细胞为(5±1)层,干预后基本不变;ETS干预组干预后为(7±1)层;干预后两组上皮细胞层数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TS会影响小鼠泪膜功能,损伤小鼠角膜上皮的组织结构。  相似文献   

17.
李琦  王军  李嘉 《国际眼科杂志》2017,17(9):1700-1704
目的:探讨干眼症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功能的变化,比较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在干眼患者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治疗的疗效和差异.方法:选取2015-02/08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干眼患者90例90眼,随机分为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组(A组)、玻璃酸钠滴眼液组(B组)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组(C组),每组30例30眼.分别于术前,术后7、30、90d进行干眼问卷调查(OSDI)、泪膜破裂时间检查(BUT)、角膜荧光染色(FL)、泪液分泌试验(SⅠt)、睑板腺照相.结果:三组各项检查值在术前无统计学差异(P>0.05),组内各项检查术前与术后7、30、90d比较,除睑板腺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各项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各组SⅠt、BUT检查低于术前,FL、OSDI评分高于术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d,SⅠt、BUT及OSDI评分结果A、C组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L检查结果A组优于B、C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90d,三组SⅠt、BUT、FL、OSDI评分均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90d,三组各项检查结果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乳化手术会影响干眼患者泪膜稳定性及睑板腺功能,局部应用小牛血眼用凝胶、玻璃酸钠滴眼液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均可改善干眼患者的症状.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和维生素A棕榈酸酯眼用凝胶在延长BUT方面优于玻璃酸钠,小牛血去蛋白提取物眼用凝胶修复角膜上皮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究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tin 10,IL-10)基因修饰的兔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ADSCs)对自体外周血Th17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方法 构建IL-10 基因修饰的兔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interleukin-10 gene-modified 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IL-10-ADSCs)及荧光蛋白标记的兔脂肪来源间充质干细胞(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adipose mesenchymal stem cells,GFP-ADSCs),定量即时聚合酶链锁反应(quantitative real tim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细胞IL-10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分离培养兔泪腺上皮细胞及自体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s,PBMCs)建立淋巴细胞体外激活共培养体系,分组按PBMCs∶ADSCs为5∶1的比例加入等量ADSCs、IL-10-ADSCs及GFP-ADSCs,同时以等比例的成人真皮成纤维细胞-α作为对照组,Q-PCR检测各组Th17细胞相关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 成功构建IL-10-ADSCs和GFP-ADSCs,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GFP)表达率达80%以上。Q-PCR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IL-10-ADSCs组IL-10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GFP-ADS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对照组相比,ADSCs组、IL-10-ADSCs组及GFP-ADSCs组均可降低兔外周血Th17细胞相关细胞因子IL-17及转录因子维甲酸相关孤独受体C mRNA表达水平(均为P<0.05),且IL-10-ADSCs组降低效果显著高于ADSCs组及GFP-ADSC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IL-10-ADSCs可抑制Th17细胞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具有抑制Th17细胞分化的潜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人脐带血间充质干细胞外泌体(mesenchymal stem cells derived exosomes,MSC-Exo)治疗小鼠干眼的效果。方法 选取32只(64眼)雄性6~8周龄BALB/c小鼠,随机分为A、B、C、D组,每组各8只。除D组不予处理外,其余24只均给予2 g·L-1苯扎氯铵滴双眼,连续14 d,各建立中重度干眼模型。造模结束后,A组用25 g·L-1MSC-Exo滴眼液点眼,B组用磷酸盐缓冲液点眼,C组为阴性对照组,造模后不予处理。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4、7天进行小鼠泪膜功能相关检查,包括泪液分泌实验(SchirmerⅠtest,S Ⅰ T)、泪膜破裂时间(tear break-up time,BUT)、荧光素染色评分(corneal fluorescein staining,FL)测定。于相应时间点收集其角膜组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及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角膜上皮组织结构变化。结果 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天,A、B、C三组S Ⅰ T、BUT及FL(FL仅A、B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各时间点S Ⅰ T、BUT A、B、C组与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第4天、第7天,A组S Ⅰ T较B组、C组明显增加,A组BUT较B组、C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第4天、第7天,A组S Ⅰ T较B组,C组明显增加,A组BUT较B组、C组明显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第4天和第7天,A组S Ⅰ T、BUT均较治疗前明显增加(均为P<0.05),FL评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而B组S Ⅰ T、BUT与治疗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FL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造模后未行治疗;D组未行任何处理,两组各项检测指标均未见明显变化(均为P>0.05)。电镜观察可见:A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呈指状突起,微绒毛数量多,排列整齐;B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减少、变短、排列紊乱;C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可见明显减少、脱落、缺失,排列紊乱;D组角膜上皮微绒毛形态呈指状突起,排列整齐,数量多;C组与A组和D组有很大差异。结论 MSC-Exo滴眼液对小鼠干眼有明显的治疗作用,有望为临床干眼的治疗带来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