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统计南昌市西湖区结直肠癌筛查情况,同时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评价其对进展期结直肠腺瘤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进行结直肠癌筛查的40~74岁人群,共计10 618例。所有研究对象经2次粪便隐血试验(FOBT)及调查问卷确定高危人群。高危人群接受结肠镜检查,统计5年间结直肠疾病的检出情况。根据筛检结果,比较进展期和非进展期结直肠腺瘤患者的临床特征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罹患进展期结直肠腺瘤的危险因素,根据筛选出的危险因素,构建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评价其预测价值。结果 10 168例参与筛查者中,初步筛查确定高危人群2 078例,其中1 573例(75.7%)完成结肠镜检查。1 573例中共检出结直肠疾病584例(37.1%),包括结直肠癌18例(1.1%),进展期腺瘤79例(5.0%),非进展期腺瘤224例(14.2%),非腺瘤性息肉254例(16.2%),炎症性肠病9例(0.6%)。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男性、高龄、肥胖、有结肠癌家族史、饮酒、吸烟、喜食红肉、腺瘤大体形态呈有蒂或无蒂是进展期结直肠腺瘤的主要危险因素。纳入上述指标绘制列线图,预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798(95%CI:0.737~0.859),内部验证C指数为0.797。校准曲线显示,该列线图预后模型预测的发生率与实际观察的发生率一致性良好(χ2=5.169,P=0.739)。结论 南昌市西湖区40~74岁人群结肠癌和进展期结直肠腺瘤检出率均较低。高龄、男性、肥胖、饮酒、吸烟、有结直肠肿瘤家族史对出现进展期结直肠腺瘤的风险明显升高,根据上述因素构建的列线图模型预测价值较好。  相似文献   

2.
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效果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调查常见几种影响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因素,为使用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提供依据.方法 以初诊的117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效果进行评估.选择年龄、性别、体质量指数(BMI)、血压、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和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因素进行分组考查,比较各组中二甲双胍初治疗效的差异性.结果 经二甲双胍初治3个月后,BMI、FBG、2hPG、FINS、HbA1C和TC水平均明显下降,较治疗前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FINS和HOMA-IR等因素对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的影响显著(P<0.05).结论 FINS和HOMA-IR可能是影响二甲双胍初治2型糖尿病疗效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研究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的疗效,并分析对患者预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根据治疗病史,将2012年1月~2015年2月我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86例,划分为研究组(二甲双胍治疗)和对照组(无二甲双胍治疗)各43例,对比两组的预后康复效果.结果:研究组中的低分化结肠腺癌比例为13.95%、存在淋巴结转移的病例占18.60%,均显著低于对照组(X2=6.86,5.98;P<0.05);研究组死亡率为2.33%,较对照组低(X2=5.84,P<0.05).结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予以二甲双胍治疗,能有效改善预后,降低淋巴结转移风险和死亡率,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32例2型糖尿病患者被随机分成2组,联合组给予口服黄连素600 mg 3次/d饭后服用;二甲双胍0.25 g 3次/d吃第一口饭时服用。单药组:二甲双胍0.25-0.5 g3次/d吃第一口饭时服用。连用3个月后评定疗效。结果32例可评价疗效和毒副作用患者中,联合组:显效2例,有效12例,总有效率87.5%(14/16);单药组:显效1例,有效11例,总有效率75.0%(12/16),联合组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黄连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肯定,不良反应轻微,患者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二甲双胍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84例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2例.对照组采取普通降糖药联合替吉奥+奥沙利铂(SOX)方案治疗,观察组给予二甲双胍联合SOX方案进行治疗.观察2组治疗的临床疗效,血糖水平,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1.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42.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对照组的血糖水平均得到了明显改善,2组比较,治疗组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3.8%,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42.9%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二甲双胍联合SOX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可以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血糖水平,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和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发病的相关性。方法:选择某院2018年2月~2019年2月完善肠镜检查和相关辅助检查资料完整的住院患者608例,划分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290例及正常对照组318例;收集性别、年龄、NAFLD患病率及代谢指标等,比较两组有无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NAFLD是否为结直肠腺瘤性息肉危险因素。结果: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组NAFLD患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AFLD是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独立危险因素(OR:2.16;95%CI:1.50~3.10)。结论:NAFLD与结直肠腺瘤性息肉的发病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刘霞  向开敏 《肿瘤药学》2013,(5):361-364
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Folfox6治疗结直肠癌合并2型糖尿病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07年3月至2008年8月在我院肿瘤科住院治疗的50例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二甲双胍组接受二甲双胍联合Folfox6治疗,非二甲双胍组接受其他糖尿病药物联合Folfox6治疗。结果二甲双胍组治疗总有效率为60%,非二甲双胍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腹泻与呕吐与非二甲双胍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甲双胍组的5年生存率显著高于非二甲双胍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Folfox6能显著提高2型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随机对照临床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评价倍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以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为对照药,用随机单盲对照试验研究。结果:两组(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组和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组)间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高密度脂蛋白偏离基线值的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偏离基线值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组的降低值高于盐酸二甲双胍普通片组。两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倍顺盐酸二甲双胍缓释片能显著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患者耐受性好,不良反应轻微。  相似文献   

9.
陈穗 《中国医药指南》2013,(20):134-13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临床治疗中应用两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对60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别是对照组(采用瑞格列奈片进行治疗)与实验组(采用瑞格列奈片联合二甲双胍进行治疗),两组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在进行了6个月的疗程后,分析两组的用药治疗效果,例如三酰甘油、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等指标,并对两组疗效进行对比。结果经联合药物治疗后,60例患者的临床症状均有明显的改善,其主要的生化指标以及血糖值均有明显的好转。结论经过6个月的疗程后,联合用药治疗方法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且无不良用药反应,体现了联合用药的安全有效,值得在2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冯栋 《中国医药指南》2011,9(28):261-262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应用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浦北县人民医院2007年1月至2010年8月间收治的经口服磺脲类药物治疗后血糖不达标的T2DM患者46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单用胰岛素(优泌林70/30)治疗,B组加用二甲双胍,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前后两组患者FBG、2hPBG、HbA1c比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治疗后BMI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B组BM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组患者在血糖达标时间、每日胰岛素用量、FBG、2hPBG、HbA1c、BMI等各项指标与A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明显优于A组。结论胰岛素联合二甲双胍治疗T2DM患者能更好控制血糖,并可降低胰岛素剂量及有效改善BMI,两组联合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构建2型糖尿病(T2DM)患者心脑血管风险评分模型。方法 选自本院糖尿病管理库的2 175例患 者,选取26个风险因素变量,通过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Cox回归分析终点事件确定T2DM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独立 危险因素,构建预测T2DM心脑血管病变的风险评分模型。结果 建模组中位随访时间5.1年,出现终点事件共145 例,T2DM患者发生心脑血管风险分数为=0.059×年龄(年)+0.936×吸烟(有=1)+0.006×糖化血红蛋白(%)+0.380×糖尿 病病程(年)+0.048×体质量指数(kg/m2)+0.009×收缩压(mmHg)+0.807×心房纤颤(有=1)+0.175×非高密度脂蛋白胆固 醇(mmol/L)-0.034×估算肾小球滤过率(Lg mL/min)。预测 5 年内 T2DM 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概率为 P∧ = 1 - 0.928exp(∑ip= 1βi χi - 12.736 ),验证组评价模型预测效能的拟合优度 HL χ2=1.49,P=0.81;ROC 曲线下面积为 0.798,95%CI: 0.759~0.818。结论 构建简单的T2DM患者心脑血管发病的风险评分模型并进行验证,可以对T2DM个人进行心 脑血管发病风险监测,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2型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妮娜  刘艳  潘天荣  杜益君 《安徽医药》2010,14(12):1414-1415
目的本文对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糖尿病患者预防脑梗死提供依据。方法住院糖尿病患者共200例,根据有无脑梗死分为单纯糖尿病组及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组各100例。对研究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高血压(OR=8.257)、糖化血红蛋白(GHbA1c)(OR=1.382)、餐后血糖(PPBS)(OR=1.238)是糖尿病合并脑梗死的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患者早期、积极有效的控制血压、血糖对减少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发展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格列吡嗪 ( Gli)及二甲双胍 ( Met)对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 ( IGFBP) - 1影响。方法 :采用治疗前后自身对照 ,5 2例初诊 2型糖尿病患者 ,分为 Gli组 ( 30例 )和 Met( 2 2例 ) ,治疗 2 wk,比较两种药物对患者空腹 IGFBP- 1血清水平的影响。结果 :Met组空腹血清 IGFBP- 1治疗后无明显变化 ;Gli组治疗后空腹血清 IGFBP- 1则明显下降 ( 70 .98± 8.0 7vs5 2 .34± 5 .15 ng/m l,P<0 .0 5 ) ;治疗后 2组血糖均明显下降 ( P均 <0 .0 0 0 1) ;Gli组治疗后 C肽水平明显升高 ( P<0 .0 5 ) ,Met组治疗后 C肽水平无明显变化。结论 :Gli可明显降低 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清 IGFBP- 1水平 ,Met则无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月-2017年6月西安市第一医院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97例,按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观察组49例。所有患者均给予1个月的导入治疗,结束后对照组使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每2周对患者进行一次电话随访,每1个月对患者进行一次门诊随访。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的变化,比较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餐后2 h血糖(2hPG)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两组以上指标均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视网膜中央动脉(CRA)、睫状后动脉(PCA)的收缩期峰值流速(PSV)、舒张末期血流速度(EDV)、阻力指数(RI)间无显著差异,治疗后以上指标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是18.37%,与对照组的18.75%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达格列净联合二甲双胍对2型糖尿病的疗效确切,可显著降低FBG、HbA1c、2hPG水平,改善球后动脉血流动力学相关指标,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2型糖尿病患者大血管病变相关因素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外源性血浆凝血因子Ⅶ(FⅦ)、内源性血浆凝血因子Ⅷ(FⅧ)、血浆纤维蛋白原(Fib)、三酰甘油(TG)等指标的水平,探讨其与糖尿病大血管病变(DMAP)的关系,为监测DMAP的发生和将来可能针对此环节实施的预防措施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方法T2DM患者以大血管病变程度进行临床分组:重度DMAP(sDMAP)组、轻度DMAP(mDMAP)组、无DMAP(Non-DMAP)组,并设健康对照组,对4组FⅦ、FⅧ、Fib、TG水平及吸烟人数比例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T2DM患者FⅦ、FⅧ、Fib、TG水平及吸烟人数比例高于健康对照组(P〈0.05或〈0.01);mDMAP组和sDMAP组高于Non-DMAP组(P〈0.01或〈0.05);sDMAP组高于mDMAP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FⅦ、FⅧ、Fib和TG、吸烟是DMA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FⅦ、FⅧ、Fib、TG水平及吸烟人数比例是T2DM及DMAP病变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合并大血管病变(MA)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将107例T2DM患者临床数据进行大血管病变的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再进行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年龄(age)、病程、体重指数(BMI)、糖化血红白蛋白(GHbA1c)、高血压(HT)及微血管并发症(MI)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中为大血管病变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非条件的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HT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P〈0.01);合并HT的T2DM患MA的几率为非HT的T2DM的11.038倍。结论HT是T2DM合并MA的独立危险因素,积极控制血压对糖尿病病人预防MA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影响因素及与其他慢性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择我院 2型糖尿病住院病人 2 4 5例 ,按是否合并末梢神经病变分为两组 ,观察其年龄、病程、体重指数、空腹血糖 (FBG)、餐后 2小时血糖 (2hPBG)、糖化血红蛋白 (HbA1 c)、甘油三脂、胆固醇及其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冠心病的发生率。结果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组FBG、2hPBG、HbA1 c较对照组明显增高 (P <0 .0 5或P <0 .0 1 ) ,病程明显延长 (P <0 .0 1 )。其合并糖尿病肾病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及冠心病的发生率亦高于对照组 (P <0 .0 5或P <0 .0 1 )。结论长期血糖控制不良为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 ;糖尿病末梢神经病变与其他慢性并发症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9.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因素,为改善糖尿病患者心理健康状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社会支持量表(SSRS)、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随机抽取安徽省某三甲医院的243例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调查。采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影响住院患者心理健康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焦虑和抑郁的发生率分别为32.9%和52.7%。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吸烟、性别和并发症是影响患者焦虑抑郁情况的因素。经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月经济收入较低者、有并发症者和病程较长者容易出现焦虑情绪,有并发症和文化程度较低者社会支持程度较差。结论住院糖尿病患者心理状况较差,存在较严重的焦虑和抑郁情况。在治疗同时应注意健康教育和心理关怀,尤其是伴有并发症、病程较长和低收入的患者。对于已经出现心理疾病的病人进行及时的心理治疗,以全面提高病人康复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运动疗法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型糖尿病患者117 例,分为运动疗法组(65 例)和非运动疗法组(52 例),两组在常规药物治疗下,运动疗法组进行运动治疗6个月,对照组不进行运动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运动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运动疗法组低切变率全血黏度、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压积下降,红细胞变形指数升高,与运动治疗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也有显著性.结论:运动疗法能有效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血液流变学状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