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常用消毒药物联合应用时,由于药物的相互作用。可使其杀菌或消毒作用加强或药物稳定性提高,也可使药效减弱或消失,或出现不应有的毒副作用。因此,必须对常用消毒药物的联合应用问题加以重视。一、过氧乙酸(PAA)PAA 是强氧化剂,具有高效灭病毒性。1%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抗菌药的使用已十分普遍,特别是抗生素的滥用现象存在,它既能治好许多严重感染,也能产生毒副作用.我国对抗生素实行处方管理,可见合理使用抗菌药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一、抑郁症的临床表现及机制 抑郁症是一种患病率较高的精神疾病,约75%的患者病程反复发作,有很高的自杀率和致残率。临床症状包括心境障碍和植物神经系统症状表现。前者包括抑郁心境、自罪感、自我评价降低、无价值感,有时伴有焦虑;后者往往被患者描述为各种躯体症状和不适;此外还有认知方面的改变,包括记忆和注意困难;  相似文献   

4.
车斌  凌琪 《海峡药学》2001,13(1):85-86
随着我国药品分类管理制度的实施 ,将会打破过去单一依靠医生开处方买药的历史。药师的工作也将从传统的药房调剂 ,转变到药学服务领域上来 ,以指导合理用药。外用制剂的应用是皮肤科、五官科治疗中必不可少的给药途径 ,往往需要药师口头交代患者 ,以便使患者能更加准确地选择药物剂型 ,理解如何用药 ,以及用药的目的 ,现将常用外用药物制剂的使用方法介绍如下 ,以供参考 :1 膏霜剂 理论上 1g霜剂能覆盖 10× 10 cm2 的皮肤 ,1g的软膏剂大约会比霜剂多覆盖 10 %的面积。其对面部和手的单次用药量为 2 g,对一条胳膊、前胸或后背的单次用药…  相似文献   

5.
目的:按类别总结临床常用抗抑郁药的特点、机制、不良反应与特殊人群用药,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理论支持与建议。方法:通过查阅药品说明书与相关文献,对抗抑郁药的临床应用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常用抗抑郁药可分为3类,三环类尤适于激越性抑郁,不良反应较多;SSRIs尤适于淡漠性抑郁,存在5-HT综合征等相关不良反应;新型抗抑郁药具有多重作用机制,尤适于难治性或精神病性抑郁。结论:应用抗抑郁药应重视用药监护,复杂的药物相互作用和特殊人群用药注意事项,用药依从性也很关键。  相似文献   

6.
唐文 《医药导报》2005,24(6):540-542
目的分析使用镇痛药物的合理性。方法统计湖南省肿瘤医院西药库房2000年1月~2004年6月的所有镇痛药物的月平均出库数量,计算出每种镇痛药物的用药频度(DDDs)。结果①镇痛药口服制剂用量大。②镇痛药的DDDs呈上升趋势。③环氧化酶-2(Cox-2)选择性抑制药DDDs呈上升趋势。④丁丙诺啡片、哌替啶(杜冷丁)针剂的DDDs仍然较高。⑤吗啡针剂的用量明显太低。⑥非阿片类药物的DDDs明显偏小。结论肿瘤患者的镇痛治疗虽然仍有问题但正逐渐规范化。  相似文献   

7.
抗生素静脉给药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静脉给药时液体的选择,抗生素与某它药物的配伍及适宜的静脉给药方法是抗生素合理应用的重要内容。1 静脉滴注抗生素时液体的选择1.1 青霉素类:临床常用青霉素G和氨苄青霉素。但在葡萄糖溶液中都不稳定。葡萄糖注射液的PH为3.2—5.5,呈弱酸性,青霉素类迟酸、碱、氧化剂时被破坏而失效,在正常情况下溶解后也易失效。浓溶液比稀溶液分解快,温度高比温度低失效快。在室温下极不稳定,故应现配现用。必须保存时,放2-4℃冰箱内24小时用完。青霉素G和氨苄青在药液PH6.8时最稳…  相似文献   

8.
結核病的治疗自抗結核药物問世以来向前跨进了一大步。早期发現的肺結核,包括比較严重的患者,經过合理的抗結核药物治疗,一般多能痊癒。由于抗結核药物的使用,許多結核病患者避免了外科手术,对于确需手术治疗的病人也給以了极大的保障,并提高了外科的疗效。但抗結核药物也具有一定的缺点,主要的是:①結核菌对它仍会产生耐药  相似文献   

9.
神经外科(Neurosurgery)是外科学中的一个分支,是在外科学以手术为主要治疗手段的基础上,应用独特的神经外科学研究方法,研究人体神经系统,如脑、脊髓和周围神经系统,以及与之相关的附属机构,如颅骨、头皮、脑血管脑膜等结构的损伤、炎症、肿瘤、畸形和某些遗传代谢障碍或功能紊乱疾病,如:癫痫、帕金森病、神经痛等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并探索新的诊断、治疗、预防技术的一门高、精、尖学科。  相似文献   

10.
口服中成药在骨伤科疾病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充分发挥临床疗效规避风险,该类非处方药的安全性问题更应引起高度重视。本文通过对骨伤科常用非处方口服中成药安全性相关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了该类药物的风险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积极推进合理用药减少用药风险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11.
骨伤科常用非处方外用中成药的安全性评价与合理使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季原  张力 《中国药物警戒》2010,7(12):741-744
外用中成药在骨伤科疾病治疗过程中具有独特的优势,为充分发挥临床疗效规避风险,该类非处方药的安全性问题更应引起高度重视。通过对骨伤科常用非处方外用中成药安全性相关典型案例分析,总结了该类药物的风险特点和影响因素,提出遵循其常规使用原则及特殊使用原则是积极推行合理用药、发挥疗效减少用药风险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正> 临床常用的抗生素主要有青霉素类,头孢菌素类、氨基糖甙类、大环内酯类、喹诺酮类、临床医生首先要掌握抗生素的作用机理,主要抗菌谱,抗菌作用特点,药动学,剂量大小,不良反应,毒副作用以及药物相互间配伍禁忌等基本知识。  相似文献   

13.
现代化卫生事业突飞猛进的发展,逐步使医院意识到各项工作都要以病人的健康为本,安全为本。因此,医院的消毒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部份医院消毒管理公共处落后,消毒观念淡薄,消毒剂选用不当,消毒时间未达到规定等等,均导致消毒剂使用后存在病原菌污染,容易引发医院感染的严重隐患。为了避免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常用抗菌药半衰期及达峰时间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不同类型抗菌药临床给药的合理方法。方法据抗菌药物专著,选择有半衰期和血药浓度达峰时间的药物100个。计算药物半衰期和达峰时间的分布。结果调查的100位常用抗菌药半衰期多在1~4h之间,达峰时间多在0.5~2h之间。不同类别抗菌药的半衰期以青霉素类最短,27个药物多数在1~2h之间,其中位数为1.08h;头孢菌素类的半衰期大于青霉素类,25个头孢菌素类多数半衰期分布在0.5~4h之间,其中位数为1.55h。15个氨基糖苷类多数半衰期在2~4h之间,其中位数为2.5h。13位大环内酯类其半衰期多数分布较离散,在1~8h之间较多。14个喹诺酮类药物半衰期最短的氟罗沙星为1.5h,最长的司氟沙星为16.3h,中位数为5.55h。磺胺类药物的半衰期较长,半衰期最短的为6.5h,最长的为203h,中位数为23.5h。调查的100个抗菌药物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集中在0.5~3h,其中0.5~1.5h占61%,0.5~2.5h占80%。结论抗菌药物的半衰期各有不同,不同类类别的抗菌药物的半衰期亦有差别,但血管外给药的血药浓度达峰时间不同类别药物差别不大。在选择给药途径时应充分考虑药物的半衰期。  相似文献   

15.
郑仙香 《海峡药学》2003,15(6):118-119
目的 探讨医院消毒药的使用。方法 通过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寻求对策。结果 加强消毒药的管理和学习使用。结论 正确使用消毒药,能有效地降低医院的院内感染率。  相似文献   

16.
抗生素是临床应用较广的药物,由于基层医院条件受限,不能即时做药敏试验与血清杀菌效价的测定.同时对于急性感染因多种细菌引起的混合感染或受感染部位的影响,也很难允许或准确地查出致病菌才用药.在这种情况下药师就必须要凭掌握的抗菌药物的药效学、药动学特点等知识有效地提供选用抗生素药物的意见、当好医、护的参谋.  相似文献   

17.
真菌感染分为浅部真菌感染和深部真菌感染。前者主要侵犯皮肤、指(趾)甲和口腔等部位,容易观察;后者侵犯皮肤深层组织和内脏器官,如肺、脑、消化道等器官,不易观察和确诊,有效控制深部真菌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由于广谱抗生素、抗癌药物和免疫抑制剂的大量应用,真菌感染发病率呈不断上升趋势,且抗真菌药物耐药性不断增加,应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8.
常用止血药物的合理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勤奋  李佩  陈字 《上海医药》2009,30(9):394-396
出血性疾病是由于先天性或获得性止血机制(包括血管、血小板数量和质量、凝血因子)异常引起的自发性或创伤后出血不止的一类疾病。出血是许多疾病的临床表现。多数出血应先采用压迫、缝合、结扎或电凝等措施进行止血,无效时可考虑给予止血药。正常的止血机制有赖于血管壁、血小板、凝血系统、抗凝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纤溶)系统和血液流变学等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以及它们之间的生理性调节和平衡。临床应用的止血药物,或是通过收缩小动脉和毛细血管,或增强血小板功能,或加速、加强血液凝固过程,或抑制血块溶解过程来达到止血的目的。止血异常是复杂的综合因素造成的,出血性疾病的发病机理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因素,各种因素之间也有相互的影响。因此,必须根据不同的病因选择相应的止血药物方能奏效。滥用止血药或凝血药不仅是浪费,有时还会在原有疾病的基础上造成血栓形成或加重出血现象,引起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9.
常用中成药合理应用的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成药的合理应用,需以辨证施治为基础,选择适宜的剂型、科学的服药时间,并且重视用药禁忌。研究中西药间的相互作用及配伍规律,为合理联用中西药提供临床指导。  相似文献   

20.
由于儿童机体结构、功能、代谢、免疫等方面的特点,很多药物的应用有需要研究的内容,以期达到用药的最佳目的:疗效好,副作用少。本文就儿科用药结合国内外文献,作一初步探讨。1抗感染药物合理选用、防止滥用,是防止副作用、减少耐药菌株产生的重要原则。1.1β―内酰胺类1.1.1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