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神经营养素对培养的新生大鼠神经干细胞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不同神经营养因子对体外培养不同时间的大鼠脑神经干细胞(NSCs,Neural stem cells)分化的影响,采用BDNF、GDNF、CNTF、NGF和PDGF,以及腺苷酸环化酶激动剂forskolin等对新生大鼠脑神经干细胞进行诱导。研究发现,BNDF、GDNF、CNTF对体外培养3个月内的NSCs分化为神经元均有不同程度的作用,其  相似文献   

2.
不同浓度丹参酮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浓度丹参酮对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建立大鼠脑片缺氧缺糖损伤模型,设立对照组、缺氧缺糖损伤组、丹参酮20mg·L-1组和丹参酮200mg·L-1组。利用2,3,5三苯基氯化四氮唑(TTC)染色定量比色、乳酸脱氢酶(LDH)、免疫组化、电镜评价不同浓度丹参酮对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同时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测定脑片胞内钙变化。结果:不同浓度丹参酮(20、200mg·L-1)抑制脑片OGD损伤所致的TTC染色降低,减少LDH释放,减轻神经元凋亡,改善神经元超微结构的病理损伤。OGD损伤增加bax和bcl2蛋白表达和胞内钙离子浓度。不同浓度丹参酮(20、200mg·L-1)进一步上调bcl2蛋白表达,降低bax蛋白表达,同时抑制胞内钙离子浓度。与丹参酮20mg·L-1相比,丹参酮200mg·L-1作用较强。结论:不同浓度丹参酮具有脑保护作用,能够抑制缺氧缺糖损伤导致的大鼠脑片神经元损伤及其凋亡过程,且丹参酮对于胞内钙离子的调控可能是其发挥保护作用的重要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丹参酮对原代大鼠神经细胞缺血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33,自引:2,他引:31  
目的探讨丹参酮对大鼠神经细胞脑缺血样损伤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培养法,以原代大鼠大脑皮层神经细胞为材料,制备缺糖损伤、缺氧损伤、自由基损伤、咖啡因损伤、一氧化氮损伤及NMDA毒性损伤模型,细胞形态学观察神经细胞损伤变化,结晶紫活细胞染色后测定OD值。结果形态学检查发现丹参酮对6种脑缺血样损伤模型中的大鼠神经细胞具有明显保护作用,结晶紫染色也提示丹参酮可显著提高损伤模型中神经细胞的存活数,同等剂量条件下,丹参酮对自由基损伤、咖啡因损伤及NMDA毒性损伤的保护作用优于其余各组。结论丹参酮对上述6种大鼠神经细胞缺血损伤均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丹参酮类化合物对小鼠应激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研究4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对拘束应激引起小鼠肝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拘束负荷法造成小鼠应激性肝损伤。应用赖氏法测定小鼠血浆中ALT活性,TBARS法测定血浆及肝组织匀浆中的MDA含量,抗氧化能力指数(ORAC)法测定血浆抗氧化能力指数,HPLC法测定血浆及肝组织匀浆中维生素C和GSH水平,以及ORAC法测定和观察丹参酮类化合物的体内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与拘束模型组相比,4种丹参酮类化合物均可明显降低应激小鼠血浆ALT水平,提高肝组织匀浆的抗氧化能力指数、维生素C和GSH水平,并降低MDA含量。4种丹参酮类化合物体外也显示出较强的抗氧化能力。在体内和体外实验中,二氢丹参酮的抗氧化作用均明显优于其他3种丹参酮类化合物。结论丹参酮类化合物对拘束应激引起的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部分来自于其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不同浓度谷氨酸对海马神经干细胞的致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的研究,揭示兴奋氨基酸对神经发生的作用,为多种神经缺失性病变的修复提供可靠的实验依据.方法:取孕16d胎鼠神经干细胞培养,分为正常对照组、Glu高浓度组和Glu低浓度组.台盼蓝检测细胞死亡率,全细胞膜片钳记录.结果:100μmol/L Glu干预24h后有30%神经干细胞死亡,300μmol/L Glu干预24h后有70%的神经干细胞死亡.300μmol/L Glu干预24h后可诱导(1000.25±104.67)pA内向电流与正常对照组和100μmol/L Glu干预24h后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随着谷氨酸浓度的增加,神经干细胞死亡率增加,同时细胞内向电流增大,可能是其死亡率增加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缺血前大鼠灌胃给药7天,观察丹参酮ⅡA对手术大鼠的行为学得分、脑含水量、脑梗塞率、脑指数、血小板聚集率、血液流变性、血浆血栓素、前列环素和内皮素的影响。结果丹参酮ⅡA30mg/kg、15mg/kg可明显降低手术大鼠的行为学得分,降低脑含水量和脑梗塞率,可以改善试验动物的血液流变性,降低血小板聚集率。结论丹参酮ⅡA对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胶质瘤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对神经干细胞是否有诱导迁移的作用。方法①从新生1~2dSD大鼠脑皮层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进行神经干细胞及其增殖能力鉴定。②胶质瘤细胞与神经干细胞限定区域联合培养,观察神经干细胞的生长及其形态学变化。结果①所获得神经细胞球Nestin染色阳性,传代神经细胞球抗BrdU染色阳性。②可观察到神经干细胞球周围长出细胞突起,在靠近胶质瘤细胞的一侧,细胞突起的密度及长度均大于其他方向上的突起并且可见部分干细胞向胶质瘤细胞方向的移动。结论胶质瘤细胞在体外对神经干细胞有诱导迁移作用。  相似文献   

8.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是来源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多能干细胞,终身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并能分化成神经系统的各类细胞。对神经干细胞的深入研究使人们对神经系统发育、再生和修复有了全新的认识.也给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分化是神经干细胞研究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9.
人神经干细胞移植修复大鼠脊髓损伤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神经干细胞(hNSCs)移植对大鼠脊髓损伤的修复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原理。方法分离、培养和鉴定hNSCs。24例成年SD大鼠分为移植组12例和对照组12例,均采用NYU-Ⅱ型脊髓打击器制作脊髓损伤模型,第9天移植组于损伤脊髓中心分别注入经CM-DiI标记的hNSCs混悬液,对照组注入人DMEM/F12培养液。术后第4、8周取损伤部位脊髓,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移植细胞的存活和分化;术后每7天行BBB评分,评定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情况。数据进行成组设计资料的t检验。结果成功建立hNSCs的体外培养体系;移植的hNSCs在大鼠脊髓内存活超过8周,并向脊髓损伤头尾端迁移,免疫组织化学荧光染色示移植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少突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移植组大鼠BBB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移植到大鼠损伤脊髓中的人神经干细胞可分化为神经元和神经胶质细胞,并可促进脊髓损伤大鼠后肢运动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0.
大鼠胚胎神经干细胞异体移植对脊髓损伤的修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君 《河北医药》2006,28(10):904-905
目的 观察胚胎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s,NSCs)对成年大鼠脊髓损伤(spianl cord injury,SCI)的修复及对轴突再生的作用.方法 制作20只大鼠SCI(T7)模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伤后2 d实验组移植经全离培养的Wistar大鼠NSCs;对照组只注入DMEM培养液.移植后第1、2、4、6周经电镜及免疫组化观察移植对脊髓轴突再生的影响.结果 实验组NSCs与宿主融合较好,损伤区可见幼稚的呈束状排列的再生轴突;对照组轴突变性未见再生轴突.结论 NSCs植入异体大鼠打击伤后的脊髓可存活,并产生髓鞘样物质促进宿主脊髓轴突再生.  相似文献   

11.
氯胺酮对胚胎大鼠培养神经干细胞增殖和细胞周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氯胺酮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干细胞细胞增殖、细胞周期的影响。方法 采用MTT法检测氯胺酮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干细胞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结果 氯胺酮对体外培养的大鼠神经干细胞细胞具有生长抑制作用 ,并存在量效关系。流式细胞仪分析表明G0 /G1期细胞百分率上升 ,S期细胞百分率下降。结论 氯胺酮对大鼠培养神经干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 ,其机制与细胞周期阻滞有关。  相似文献   

12.
红景天苷对神经干细胞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观察红景天苷药物血清对新生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方法:从新生24h内的W istar大鼠脑中分离扩增获得大量神经干细胞后,加入低、中、高剂量的红景天苷药物血清,观察其对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影响,并通过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神经干细胞分化为神经元的状况。结果:低、中、高剂量的红景天苷药物血清组单位视野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 SE)阳性细胞个数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1),并呈一定的剂量依赖性。结论:红景天苷药物血清在体外可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方向分化,为红景天药物应用于相关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治疗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肝细胞生长因子(HGF)对神经干细胞(NSC)凋亡的保护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为HGF用于NSC移植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分离培养大鼠NSC。细胞分为正常对照、模型(H2O2100μmo.lL-1)、HGF+H2O2(HGF15,30及60μg.L-1预处理24h后,再加入H2O2100μmol.L-1处理4h),LY294002(PI3K/Akt通路抑制剂)+HGF+H2O2(先加入LY29400220μmol.L-1处理30min,再加入HGF60μg.L-1处理24h,最后再加入100μmo.lL-1H2O2培养4h)组。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TUNEL法检测细胞凋亡率;比色法检测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caspase)-3活性;Western印迹分析Bcl-2,Bax蛋白表达。结果MTT检测发现,随着HGF浓度的增加,NSC细胞的存活率也增加。与模型组〔(63.5±2.4)%〕比较,HGF15,30及60μg.L-1预处理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79.1±7.5)%,(83.8±6.1)%和(86.6±8.2)%;n=3,P<0.05〕。TUNEL法检测发现,HGF预处理组凋亡细胞明显减少,模型组的凋亡率为(43.5±6.2)%,HGF预处理组则分别为(34.2±8.6)%,(21.7±3.8)%及(19.4±4.0)%。Caspase-3活性检测表明,与模型组相比,HGF预处理组细胞caspase-3活性降低。Western印迹分析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HGF预处理使细胞的Bcl-2蛋白表达升高,但Bax蛋白表达不受影响;HGF的抗凋亡效应可被PI3K/Akt通道阻滞剂LY294002阻断。结论HGF可减轻H2O2所诱导的大鼠NSC凋亡,且呈一定的浓度依赖关系,其作用机制可能与NSC的PI3K/Akt通路激活和Bcl-2表达增强有关。  相似文献   

14.

Aim:

The goal of this project was to develop a rat model for neural stem cell (NSC) transplantation studies in which NSCs were modified with 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 genes that may permit extensive and reliable analysis of the transplants.

Methods:

NSCs were cultured and purified by limiting dilution assay in vitro and infected with recombinant retrovirus pLXSN-BDNF (BDNF-NSCs) and retrovirus pLXSN (p-NSCs). The expression of BDNF genes in transgenic and control NSC groups was measured by FQ-PCR and ELISA assays. NSCs were then transplanted into the subretinal space of normal rat retinas in four groups, which included NSCs alone, BDNF-NSCs,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 (PBS) control, and normal control. Survival, migration, and differentiation of donor cells in host retinas were observed with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OCT), Heidelberg retina angiograph (HRA),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pectively.

Results:

The results obtained by FQ-PCR demonstrated that the copy numbers of BDNF gene templates from BDNF-NSCs were the highest among the four groups (P<0.05).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FQ-PCR, BDNF protein level from the supernatant of the BDNF-NSCs group was much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two groups (P<0.05) as suggested by the ELISA assays. HRA and OCT showed that graft cells could successfully survive. 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ransplanted BDNF-NSCs could migrate in the host retinas and differentiate into glial cells and neurons three months after transplantation.

Conclusion:

BDNF promotes NSCs to migrate and differentiate into neural cells in the normal host retinas.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细胞因子组合对神经干细胞(NSCs)分化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组合的细胞因子(bFGF EGF; bFGF PDGF;bFGF BDNF;bFGF)分离培养大鼠海马神经干细胞,并用免疲细胞化学技术研究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在bFGF、bFGF EGF、bFGF BDNF及bFGF PDGF不同因子或因子组合中,均能诱导神经干细胞分化,分化后的神经元比例分别为(14.5±1.2)%、(14.7±1.8)%、(23.3±2.1)%、(35.5±2.4)%,神经干细胞的分化比例趋势为bFGF PDGF >bFGF BDNF>bFGF EGF>bFGF(P<0.05)。姑论:PDGF对bFGF促进神经干细胞向神经元定向分化有较好的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6.
神经干细胞移植对Alzheimer病大鼠脑形态及动物行为学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移植入 Alzheimer病 (AD)大鼠脑内的神经干细胞存活、分化及功能。方法 :由新生大鼠海马分离培养神经干细胞 ,采用切断穹窿海马伞的方法制作 AD大鼠模型 ,模型建立 8~ 10 d后行神经干细胞移植。移植 1个月后 ,通过暗回避试验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 ,应用尼氏染色 ,乙酰胆碱酯酶 (Ach E)染色观察体内移植神经干细胞的存活 ,分化以及 AD大鼠 Ach E纤维密度的变化。结果 :神经干细胞在额叶和海马都能够存活 ,分化成神经元 ,可与宿主建立突触联系 ,在海马区移植神经干细胞的生长优于额叶。与对照组相比 ,接受神经干细胞移植鼠的暗回避潜伏期变长 (P <0 .0 5 ) ,探索次数减少(P<0 .0 5 ) ,海马 Ach E纤维密度增加 (P <0 .0 5 )。结论 :神经干细胞能够在 AD大鼠额叶、海马存活、分化 ,并可导致 Ach E纤维密度增加 ,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改善  相似文献   

17.
bFGF和BDNF对MCAO大鼠海马区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DNF)对大鼠脑缺血损伤后海马区(SGZ)神经干细胞原住增殖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84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12只)、bFGF组(24只)、BDNF组(24只)、bFGF+BD—NF组(24只)。采用线辁法制作局灶性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分别于缺血再灌注后3d、7d、14d、28d处死大鼠。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动态检测SGZ区BrdU、Nestin的表达。结果:各组SGZ区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均在脑缺血3d后开始增加,7d达到高峰,14d后开始下降,28d降至最低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FGF+BDNF组Brdu和Nestin阳性细胞数增加更明显。结论:侧脑室注射bFGF、BDNF可促进脑缺血大鼠SGZ区内源性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bFGF和EGF联合应用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干细胞原位增殖效应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丹参酮ⅡA(TanⅡA)是中药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中分离提取的一种有效单体。实验表明丹TanⅡA可促进心肌梗死冠脉侧支循环形成,对损伤内皮细胞功能障碍具有保护作用[1,2]。作为内皮细胞前体的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EPC)在内皮损伤后的修复及侧支循环形成中起重要作用[3]。本文采用体外培养外周血EPC,观察TanⅡA对内皮祖细胞增殖、粘附和迁移功能的影响,以进一步探讨TanⅡA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1材料与方法1.1材料人纤维连接蛋白(HFN)和VEGF购自Chemicon公司;M199和FITC-UEA-I为Sigma产品;acLDL…  相似文献   

19.
神经系统疾病作为最大的医学挑战之一,目前尚无针对性的治疗方法。神经干细胞(NSCs)具有分化潜能,可通过组织修复替代、神经营养、免疫调节、抗炎、抗凋亡等达到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作用,为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近年来针对NSCs的研究愈发深入,NSCs移植成为神经系统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热点,大量临床前及临床研究数据证明NSCs移植治疗用于神经系统疾病是安全可行的。目前已有多个NSCs细胞系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用于脑卒中、脑出血、脊髓损伤、帕金森病、阿尔茨海默病等常见神经系统疾病的治疗。总结了NSCs移植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以期为NSCs移植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研究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20.
孤儿核受体Tailless样蛋白(TLX)是一种类似于核蛋白的转录因子,最新研究发现其对维持细胞功能可能具有重要影响,尤其在神经干细胞增殖方面发挥非常关键的作用。本文将讨论孤儿核受体TLX在神经干细胞增殖过程中的作用,并分析TLX调控神经干细胞增殖作用的分子机制,期望能为治疗神经退行性疾病提供一个潜在的药物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