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不同脱敏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10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106例分3组,甲组30例用粉尘螨滴鼻法,乙组35例用粉尘螨注射脱敏,丙组41例采用联合脱敏(粉尘螨滴鼻合并注射脱敏)治疗。3组在鼻痒、喷嚏、鼻塞、流涕各单项有效率间无显著性差异。丙组治疗方法粉尘螨用量大,疗效未见优于甲、乙2组,因此粉尘螨联合脱敏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不宜采用。粉尘螨滴鼻法疗效与注射法相仿,且更方便和安全。  相似文献   

2.
氯雷他定配合脱敏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侯晓光 《上海医学》2000,23(3):184-185
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属于LgE介导的T细胞依赖,肥大细胞启动并以嗜酸性细胞浸润为特征的鼻变应性炎症。近年来,随着变应原数量的日趋增多,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治疗难度逐渐加大,单纯用常规脱敏疗法,疗效不理想,而氯雷他定(开瑞坦)是第3代抗组胺药,起效快,作用强。我科从1997年以来,应用氯雷他定配合脱敏疗法,治疗PAR并进行开放性临床观察,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本组62例患者均符合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记分条件和记分诊断标准[1]。62例中女42例,男20例,年龄6岁至51岁,平均年龄31岁。62例患者中变…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武汉地区342例变应性鼻炎皮内试验结果,发现主要变压原是屋尘,尘螨,蟑螂。本组病例都进行了特异性脱敏治疗,有效率为85.4%。  相似文献   

4.
5.
<正> 变应性鼻炎,又称过敏性鼻炎。是发生在鼻粘膜的变态反应性疾病,鼻粘膜反应性增高是其主要特点,通常给予抗过敏药物治疗,能暂时缓解症状,但易反复发作,给病人带来痛苦,甚至影响工作和生活。我们应用过敏原测定法,检出患者相关的过敏原,并配制成脱敏液进行脱敏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变应性鼻炎脱敏治疗106例疗效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特异性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的疗效与护理经验。方法采用阿罗格尘螨特异性脱敏疫苗对106例尘螨致变应性鼻炎患者进行脱敏治疗,观察症状、体征等级评分,治疗中的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106例患者全部完成脱敏治疗,总疗程2~3年。治疗结束时显效40例(37.74%),有效51例(48.11%),无效15例(14.15%),总有效率85.85%。治疗结束后6个月显效37例(34.91%),有效49例(46.23%),无效20例(18.87%),总有效率81.13%。结论特异性脱敏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可靠,积极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治疗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8.
9.
263例变应性鼻炎脱敏治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变态反应性鼻炎(变应性耳炎)属Ⅰ型变态反应。长期以来,其治疗一直是个有争议的问题,自1911年Noon始创了变应原免疫治疗(脱敏治疗)以来,它已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现将1991年至1995年来我科行脱敏治疗的263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报道如下。临床资料对象来我科鼻炎  相似文献   

10.
2001年至2003年10月我们在特异性脱敏治疗的基础上联合注射卡介菌多糖核酸斯奇康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取得了良好的疗效。患者37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0例,男8例,女12例,平均36岁;对照组17例,男6例,女11例,平均38岁。治疗组在常规特异性脱敏治疗的基础上注射斯奇康1ml,2次,周,疗程为6周。对照组按常规予以特异性脱敏治疗。治疗组平均起效时间为2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舌下含服免疫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82例均对粉尘螨过敏的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给予标准化粉尘螨变应原疫苗舌下含服免疫治疗1年,观察免疫治疗过程中局部及全身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通过临床症状评分及鼻结膜炎相关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价其疗效.结果 局部不良反应有5例(6.1%),表现为口腔局部瘙痒不适;全身不良反应有10例(12.2%),包括胃肠道反应、荨麻疹、鼻炎症状加重等,主要发生于剂量递增阶段,均为轻至中度反应,未发生过敏性休克等严重不良反应.临床症状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显著性改善(P<0.01),治疗总有效率为84.1%(69/82).结论 舌下含服途径进行特异性免疫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采用P物质能神经阻滞剂CAP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变性鼻炎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对58例常年性变应性鼻炎患者采用CAP疗法,取CAP液涂布双鼻下甲粘膜,每周一次,4次为一疗程。在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对症状、体征进行记分评估。结果: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缓解,其中治疗后鼻分泌物减少,鼻痒、流清涕、打喷嚏等症状改善显著,而对鼻粘膜肿胀、水肿、苍白的体征改善迟后。总有效率91.38%,无一例毒副作用。结论:CAP疗法治疗常年性变性鼻炎具有明显作用,方法简便,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提高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疗效的治疗;方法 联合使用曲安奈德喷鼻剂,抗组胺药盐酸西替嗪和鼻内窥镜下微波热凝筛前神经治疗136例PAR患者,结果 随访1年显效108例(79.41%),有效22例(16.18%),无效6例(4.41%),总有效率达95.59%。复发41例(30.15%),但85.37%复发病例症状较治疗前减轻,疗效认为显效或有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 三联疗法治疗PAR具有设计合理、疗效显著、疗程短、复发症状轻等优点,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15.
阶梯疗法治疗常年性变应性鼻炎及对补体C3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补体C3在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病理、康复过程中的意义,探讨应用阶梯疗法治疗PAR的效果。方法 对114例PAR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研究,观察、比较阶梯疗法组与鼻腔局部用药为主的对照治疗组的近、远期疗效,并测定补体C3和血清免疫球蛋白IgG、IgA、IgM含量。结果 ①阶梯疗法对PAR的近、远期显效率分别为86.84%和87.10%,对照治疗组分别为47.37%和10.34%,阶梯疗法的近、远期疗效优于对照治疗组,经统计处理差异有非常显著性。②治疗前PAR患者血清C3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检测组正常人,经阶梯疗法治疗2-4周的患者症状完全控制或显著改善,血清C3水平明显提高,达到正常范围。结论 阶梯疗法具有见效快,近、远期显效率高,医疗费用低,以及药物不良反应少而轻等特点,其疗效机制可能与提高补体至适当水平有关,从而在有效消除补体C3对鼻粘膜损伤作用的同时,保持了补体C3对鼻粘膜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吸入组混合性抗原(MI),专对皮试结果全阴性者,进行脱敏治疗。有效率为90.2%,而特异性抗原脱敏疗效有效率为91.2%。以往多数医院,对皮试结果全阴性者,根本不考虑脱敏治疗。我科也是在初步试行,近期疗效比较满意。另外对脱敏方法也进行了改进,使常规脱敏时间比过去减少一半以上,疗效同前无异,大大方便了病人。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探讨外周血Treg细胞和IL-10水平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不同疗程特异性脱敏治疗后的差异以及能否预测特异性脱敏治疗的疗效。方法收集变应性鼻炎(AR)患者60例,随机分配至不同疗程治疗组(12个月治疗组和24个月治疗组)。治疗前后采集外周血,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中Treg细胞(Foxp3^+CD4^+CD25^+细胞)占外周血单核细胞的比例和酶联免疫分析试剂盒检测IL-10水平。结果 AR患者外周血Treg 细胞百分比和IL-10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AR患者在特异性脱敏治疗后,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和IL-10水平较治疗前明显提高。相关分析提示外周血IL-10水平与Treg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性。24个月疗程脱敏治疗组比12个月疗程治疗组有效率更高,且24个月疗程患者治疗后其外周血Treg细胞百分比和IL-10水平明显高于12个月疗程组。脱敏治疗有效人群治疗后的IL-10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而治疗无效人群治疗前后的IL-10水平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外周血Treg细胞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测特异性脱敏治疗的疗效;24个月疗程脱敏治疗效果优于12个月疗程脱敏治疗。  相似文献   

19.
陆秋天  刘蓓  覃扬达  袁弘 《广西医学》2002,24(4):455-457
目的:探讨提高常年性变应性鼻炎(PAR)疗效的治疗方法。方法:将105例PAR患随机分为A、B两组,A组58例,联合使用鼻腔局部应用类固醇二丙酸倍氯松、抗组胺药盐酸西替利嗪和鼻内窥镜下筛前神经射频治疗,B组47例,联合使用二丙酸倍氯松、盐酸西替利嗪综合治疗。结果:随访1年,A组总有效率达94.83%(其中显效42例),B组为95.74%(其中显效30例);A组复发率51.72%,B组为72.34%,但复发病例90.63%(58/64)的复发症状较治疗前为轻。两组总有效率经χ^2检验差异无显性(P>0.05),复发率差异有显性(P<0.05)。A、B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综合疗法治疗PAR具有设计合理,疗效显,疗程短等优点,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