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方法及意义。方法:将104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4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口服小儿健脾止泻汤;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结果:1个疗程结束后判定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3%,对照组总有效率84%(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小儿健脾止泻汤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中西医方法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方法:用中医艾灸、敷脐法加西医常规补液治疗组和西医常规补液组两组。中西医方法结合治疗组(96例),在西医补液止泻治疗外,加用中医艾灸和敷脐法。西医组(89例)采用常规补液及微生态调节剂、止泻剂。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愈率100%,西医治疗组95.5%。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治疗小儿秋季腹泻能缩短病程、减轻症状,改善机体的免疫状态。  相似文献   

3.
陈光  陈霞 《河北医学》2008,14(1):77-7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诊断的58例小儿秋季腹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9例,给予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29例,给予单纯西医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泻时间、临床症状改善时间以及总病程均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小儿腹泻患者120例作为临床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医疗法,观察组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67%,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脱水纠正时间、止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比较结果具有显著差异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效果良好,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7年4月至2018年3月收治的58例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成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治疗组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退热时间、止泻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等临床恢复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儿治疗过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90%,与对照组10.34%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小儿病毒性腹泻可提高治疗效果,加快患儿康复,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在小儿腹泻病的疗效.方法 240例小儿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20例,分别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单纯西医治疗.结果 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的总治愈率为94.17%,高于传统的西医治疗组的81.66%,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病疗效显著,明显优于传统的西医治疗方法,在今后的临床治疗中可以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秋季腹泻的疗效。方法将80例婴幼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进行综合治疗,即以西医补液、抗病毒为主,辅以健脾助运、消食导滞、利湿止泻的中药汤剂进行治疗;对照组单纯西医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75%,2组治疗效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简单,效果显著,无不良反应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清热止泻散穴位贴敷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临床效果。方法将128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清热止泻散穴位贴敷神阙穴,观察腹泻临床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的改善率均较对照组高,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肠止泻散贴敷神阙穴,配合口服药物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病,能较快改善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4例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80例和对照组74例,两组均采用相同的综合治疗,观察组给予自拟方中药煎剂口服和直肠保留灌肠及中药敷脐,疗程3天,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74/80)高于对照组70.3%(52/74),观察组平均止泻时间﹙3.01±0.68﹚天较对照组﹙3.89±1.62﹚天明显缩短,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4.88±1.23﹚天较对照组﹙5.83±1.36﹚天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自拟方口服和灌肠加敷脐,治疗秋季腹泻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杨丽 《吉林医学》2013,34(23):4727-4727
目的:探讨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取单纯西医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6%,对照组总有效率82%,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腹泻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临床疗效好,效果显著,无严重的并发症发生,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唐喻明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3):52-52,54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法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运用,为今后的治疗工作积累经验。方法对120例小儿腹泻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3%,传统西医对照组为7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能够取得显著的治疗效果,在今后的治疗中应该积极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健脾止泻汤结合西药治疗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组48例应用健脾止泻汤加减联合西医常规口服治疗,对照组采用西药进行常规治疗,比较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及平均治疗时间: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健脾止泻汤结合西药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满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就小儿腹泻疾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腹泻患儿中的30例作为此次研究参考对象,采用随机分配的原则,将此次研究的30例腹泻患儿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治疗过程中应用西医治疗,观察组患儿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医治疗,对两组患儿的腹泻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93.3%,而对照组患者实施西医治疗后的临床有效率为73.3%,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效果显著,有效地促进患儿的健康,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效果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①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小儿秋季腹泻(湿热证)的临床疗效。②方法将109例小儿秋季腹泻属湿热证病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4例,采用常规方法治疗;治疗组55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口服治疗,观察两组治疗结果。③结果治疗组治愈率为60.0%,对照组治愈率为35.2%,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x^2=5.844,P〈0.05)。治疗组止泻、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1.806~13.584,P〈0.01)。④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均给予常规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等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基础上采用推拿加艾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症候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推拿加艾灸联合西医常规疗法能够有效提高小儿腹泻的治疗有效率,缩短病程,且易于接受,经济方便。  相似文献   

16.
杨振录 《当代医学》2010,16(32):152-152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疗效。方法对6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2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3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7天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对照组为72.7%。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缩短了病程、提高了治愈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婴幼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16例患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52例,并予思密达散剂口服;治疗组64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处方:吴茱萸、丁香、干姜、鸡内金)研末外敷脐部。结果显效率、总有效率治疗组为71.88%、96.88%,对照组分别为46.15%、80.77%,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大便镜检恢复正常及平均止泻时间治疗组较对照组短。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婴幼儿腹泻方法简便易行,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王正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3):87-88
目的: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观察。方法:111例小儿急性腹泻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51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同时,加用喜炎平按0.2~0.4ml/(kg·日),每日1次,连用3天,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时间、止泻时间、止呕吐时间上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喜炎平治疗小儿急性腹泻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1年来中医科小儿腹泻病例43例,按治疗方案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在常规中医辨证分型中药口服治疗及按摩基础上加用西医磁疗,对照组采用常规中医药及按摩疗法。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86.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0%,2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治疗效果好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腹泻,能够将中西医的优势互补,比单纯采用中医治疗具有更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治疗急性胰腺炎更有效方法.方法 将82例急性水肿性胰腺炎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检测症状、体征、理化检查结果及影像学变化,并观察疗效.结果 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显著.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效果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