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异位性皮炎的发病机制不明。此类患者曾被发现有某些免疫异常。经体内和实验室检查发现血清IgE的平均值常有升高和细胞免疫反应性降低,此种低反应性发生于疾病活动期和缓解期。多数作者报道异位性皮炎患者的接触过敏性发生率很低,且此种反应并不多于其它型的内源性湿疹。为确定在儿童时期有过严重的或中等的异位性皮炎患者接触过敏性发生率;鉴定最常见的接触变应原并探讨已痊愈皮炎、成年期手部湿疹、异位性家族史、伴支气管哮喘或变应性鼻炎以及IgE的水平与接触过敏性的关系;作者选了两组病人用ICDRG标准化  相似文献   

2.
异位性皮炎(AD)与支气管哮喘均属具有遗传背景的过敏性疾病,有相当数量息者两病先后或同时存在.作者收集的80例儿童期及青年成人期AD中,伴支气管哮喘者为27例(33.75%).  相似文献   

3.
May曾报告食物过敏患者的嗜碱细胞在体外组胺的自然释放率增高,为证实这一发现,并确定是否嗜碱细胞组眩的自然释放受一种细胞因子——组胺释放因子介导及除去食物中有关的食物抗原后是否能影响组胺的自然释放,作者测定了63例异位性皮炎和食物过敏患者(其中38例已在他们的饮食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湖北地区特应性皮炎合并和不合并过敏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gE情况,研究皮下注射花粉变应原治疗特应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97例特应性皮炎患者分合并和不合并过敏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两组,分析患者皮损情况及血清IgE水平,进行常规脱敏治疗观察疗效。结果合并组与不合并组特应性皮炎患者对花粉过敏的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X2=12.4615,P<0.01),常规脱敏治疗5个疗程后合并组有效率为80.0%,明显高于不合并组(50.0%);合并组脱敏疗效与血清中花粉特异性IgE成显著相关,且复发率低。结论花粉在特异性皮炎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花粉变应原特异性脱敏治疗可用于特异性皮炎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异位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一种具有特征性分布的湿疹性疾病。这些患者有哮喘、过敏性鼻炎或这些异位性疾病的家族史。遗传方式不清楚。在异位性疾病中曾报道有一些持久的单一型组织适应性位点抗原(HL-A)。人类变态反应中,HL-A7伴有一种特异的反应素性抗体反应。这类湿疹可以用一些表型标志(Phenotypic markers)(表一)和其他类似皮肤病  相似文献   

6.
湿疹及皮炎     
951591 异位性皮炎患者中HLA单倍型A_(30)-B_(13)-DR_7的分布/钱起丰…//临床皮肤科杂志。-1995,24(2).-89 研究了63例异位性皮炎(AD)病人中HLA单倍型分布,对照组为105例正常人。结果:AD病人组中HLA单倍型A_(30)-B_(13),A_(30)-DR_7和B_(13)-DR_7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分别为P<0.0005,P<0.01及P<0.005)。  相似文献   

7.
人类白细胞抗原(HLA)是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HLA复合体是编码它的基因群。HLA和某些疾病易感性相关,研究遗传决定对疾病易感性的主要方法是比较群体中患者与正常人某些特定等位基因及其产物的频率。人们发现HLA与某些免疫性疾病存在有相关性,而且某些疾病与特定HLA抗原型别呈随机分布。本文综述了与HLA-Ⅰ、Ⅱ类抗原相关联的皮肤病。  相似文献   

8.
报告1例10个月男孩,因首次发作阻塞性支气管炎而就诊。患儿7个月时曾患过严重的全身性异位性皮炎。其母亲曾患过过敏性鼻炎,其父的兄弟和患儿的2个兄弟都患有支气管哮喘,其中1例同时患有异位性皮炎。其父  相似文献   

9.
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又称为异位性皮炎,除有特定的皮炎湿疹表现外,患者本人或其家族中可见到明显的异位性特征,即:有容易罹患哮喘,过敏性鼻炎、湿疹的家族性倾向;对异种蛋白过敏;血清中IgE升高;血液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相似文献   

10.
斑秃(AA)是一种自身免疫性或免疫介导性疾病,与特定的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C)Ⅱ类等位基因明显相关。作者使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结合等位基因特异的寡核苷酸(SSO)探针杂交对一组美国白人AA患者作人类白细胞抗原(HLA)-DQA1,-DQB1,-DPB1等位基因分型,同时对38例DR4和23例DR5(DRB1~*11)阳性的AA患者分亚型,以了解HLA基因在AA及全秃/普秃(AT/AU)易感性或抗性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室内灰尘变应原(简称AHD)是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变应原之一,在支气管哮喘、过敏性鼻窦炎、异位性皮炎和一些类型的荨麻疹等许多过敏性疾病的病因和发病机理中起着重要作用。研究证明,给有过敏病史的人皮内注射室内灰尘提取物可产生速发型或迟发型反应。Tuft调查发现对AHD敏感性增高的异位性皮炎病人并不比哮喘病人少。作者亦发现异位性皮炎不仅可由皮内注射AHD而加重,亦可在吸入这些抗原时加重。已知在室内灰尘中包含许多无机物和有机物如:合成纤维、毛织品、丝绸、棉絮、羽毛、花粉、纸张、微生物(包括真菌芽孢和菌丝)、人排泄物(如痰)等。但是对AHD的化学本质至今还没有精确的报道。 Wodehouse用电泳等方法从AHD中分离出  相似文献   

12.
由于已停止进行天花疫苗接种,动物正痘病毒(特别是牛痘和牛痘样病毒)在动物中引起的传染病可能明显增高。作者报道1例泛发性致命性牛痘样病毒感染的患者,他所豢养的猫被确认为病毒携带者。患者男性,18岁,长期患异位性皮炎和支气管哮喘而接受皮质类固醇治疗。婴儿时期,因面、臂和躯干多发性、部分融合的小水疱而未能接种天  相似文献   

13.
异位性皮炎的发病机理仍不清楚,有人认为与细胞因子的调节紊乱有关。因有众多迹象表明白介素-8(IL-8)可能与炎症性和过敏性疾病有关,故对异位性皮炎及其它过敏性疾病进行了IL-8含量的检测。 对象和方法:从25例健康对照者和137例患者中采得血标本。患者中包括20例过敏性鼻炎、19例急性荨麻疹、17例接触性皮炎、29例不伴异位性皮炎的哮喘和52例异位性皮炎。根据Rajika分级标准,把异位性皮炎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对其中10例重度病人给予抗过敏治疗,并在治疗前后采集血标本。  相似文献   

14.
痒疹是一种常见的皮肤病,偶尔伴有系统性损害如淋巴组织增生或代谢性疾病。该病往往合并异位性皮炎。过去多选择皮质类固醇外用或皮损内治疗,耐药者代以光化学疗法。该文作者以外用维生素D_3治疗痒疹患者11例。 病例及方法:4例为亚急性痒疹伴异位性皮炎,3例为亚急性痒疹不伴异位性皮炎,4例  相似文献   

15.
人类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称为 HLA,免疫学方面的研究表明 HLA 相关基因在某种程度上可决定感染了麻风杆菌后的易感人群发生麻风病的类型,但与麻风的易感性无关。作者着手研究是否有与 HLA 抗原相关的特殊基因可以解释 LL 型麻风病人易出现结节性红班(ENL)反应的原因。在印度,他们在65例多次有 ENL 反应的 LL 型麻风病人和其他71例无此病史的  相似文献   

16.
寻常型天疱疮 (pemphigus vulgaris, PV)是一种大疱性皮肤病,发病的原因还不清楚,人类最基本遗传标志之一的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 ,即人类白细胞抗原 (HLA)认为可能在发病中起重要作用。各国学者在对不同民族 PV患者的研究中,相继发现一些与 PV相关的 HLA-Ⅱ 类抗原 [1.2]。我们在 27例东北汉族 PV患者中 ,应用序列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 (PCR-SSP)分型技术对 HLA-Ⅱ 类抗原 DQ的等位基因进行调查 ,探讨与 PV相关的 HLA-DQ等位基因。 一、材料和方法 1.研究对象:患者组为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临床学院皮肤科住院 PV…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慢性湿疹、异位性皮炎及慢性荨麻疹患者对14种食物的不耐受情况。方法ELISA法检测3组患者和正常对照组血清中14种食物特异性IgG抗体,并进行等级判定以区分食物不耐受的程度。结果3组患者食物不耐受发病率和严重不耐受的发病率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异位性皮炎患者食物严重不耐受的发病率最高,达62.5%;三组患者对鸡蛋和牛奶的发病率最高,且不耐受的程度最严重,而异位性皮炎患者对鸡蛋和牛奶严重不耐受的发病率又显著高于另外两组患者;三组患者食物严重不耐受的发病均主要分布在婴幼儿组和青少年组,但异位性皮炎患者食物不耐受的发病年龄和异位性皮炎自身的发病年龄分布一致。结论食物不耐受和异位性皮炎的关系较为密切,提示食物不耐受在异位性皮炎的发病中可能占据较为重要的地位,但其确切机制有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最近作者等报告在泛发性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及原发刺激性接触性皮炎患者对已建立的结核菌素反应发生暂时性抑制。在异位性皮炎湿疹性炎症时也同样出现结核菌素反应暂时抑制现象。为此作者对74例异位性皮炎患者作了研究,根据皮损特点和分布部位及呼吸道特异反应或湿疹阳性家族史而确诊。所有患者均有苔藓化斑片,分布于肘前、腘窝和其它好发部位。并对10例成人过敏性接触性皮炎作了对照研究。正常对照组为60个无炎症性皮肤病的成人。皮试方法:每人皮内注射0.1毫升结核菌素(每毫升含0.5微克纯蛋白衍生物),试液为新鲜配  相似文献   

19.
异位性皮炎与免疫学、药理学异常等内因以及食物、环境抗原等外因有关。最近发现长期暴于尘螨可加重患者病情。对尘螨过敏患者若置于无尘螨室中,而无任何其他治疗,患者症状与体征显著消退。著者对病人生活环境进行彻底清扫欲观察是否亦能达到上述效果。对183例异位性皮炎患者用屋尘螨的躯体与粪便提出物进行皮试时,发现2例阳性患者,采用彻底清扫患者居室的方法,而使病情明显呈改善。例1.男,11岁,于颈、双腿四肢屈侧出现湿疹性皮损伴剧痒。其屋外饲养一狗,居室地板铺有日式稻草床垫。血清 IgE 正常(296U/ml)。屋尘螨抗原  相似文献   

20.
有关文献报导异位性皮炎是一种T-抑制细胞(Ts)活性降低的细胞介导免疫功能障碍性疾病,许多作者把Ts缺陷和血清IgE增高联系起来。外周血单克隆抗体研究结果表明OKT_3~+和所有成熟的T细胞,OKT_4~+和T辅助细胞(T_H)和OKT_8~+和Ts抗原有关。本文报导了异位性皮炎患者外周血中OKT_3~+、OKT_4~+、OKT_8~+研究的结果和B细胞数、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IgE的量,共查21例,男10、女11,年龄16~73岁,大多数患者年幼时曾有渗出性素质和本人或家族变态反应的病史,其中10例伴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