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下称"慢性再障")是一种难治性的血液系统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以贫血为主,并有感染与出血现象,但也有部分病例日久不愈,反复感染或出血不能控制,贫血加重转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变程度,慢性再障当属中医"血虚"、"血证"、"血桔"、"髓枯"等范畴.目前CAA的治疗有中医药、雄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造血细胞输注等,中西医结合治疗CAA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和认可.  相似文献   

2.
再生障碍性贫血 (AA ,简称再障 )是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为特征 ,以血细胞减少为主要表现的一组疾病。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 (AAA ,简称急再 )发病急、进展快、病情重、预后险恶 ,据统计其发病例数占同期住院再障患者的 2 3 % [1] 。再障的发病机制目前存在三种学说 ,即造血干细胞缺陷、免疫紊乱和造血微环境异常。但大量的临床和实验室资料表明免疫介导的造血抑制是再障最常见的病理机制[2 ] ,尤其是重型再障 (SAA ,重再 ,SAA -I型即急再 )更为多见[3] 。国外报道 ,再障患者HLA -DR+CD+8Tc比例数量明显升高 ,其骨髓Tc经…  相似文献   

3.
免疫介导的造血抑制与骨髓衰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以下简称再障)是一组以造血干/祖细胞损伤、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临床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表现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骨髓衰竭)。先天性或遗传性骨髓衰竭的发病机制研究近年来获得不少新进展。本文主要讨论获得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我国再障的年发病率为74/105,高于欧美国家,其中急性再障(AAA)的发病率为14/105,慢性再障(CAA)的发病率为60/105。再障的发病机制有造血干/祖细胞减少或缺陷、造血微环境缺陷和免疫异常。目前再障的临床治疗,国外主要用免疫抑制剂抗胸腺球蛋白(ATG)或/和环胞菌素A(CsA)及骨髓移植,雄激素已极少应用,仅作为“补救”或“替代”治疗措施;国内主要是免疫抑制剂、雄激素和补脾肾中药。  相似文献   

4.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以全血细胞减少为特点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贫血、出血、感染等。现代医学多采用免疫抑制剂、雄激素等治疗,副作用较大。中医中药在治疗再障,尤其是慢性再障方面显现出了较大优势。徐瑞荣教授系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项目第三批指导老师,先后师从著名血液肿瘤专家顾振东教授、戴锡孟教授。擅长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淋巴瘤  相似文献   

5.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主要分为重型(severe AA,SAA)和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non-severe AA,NSAA)两类。AA属于中医“髓劳”范畴,SAA和NSAA分别归属于“急髓劳”和“慢髓劳”。SAA和输血依赖性NSAA(TD-NSAA)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确切,结合近期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进展和治疗体会,提出SAA多处于以“细胞因子风暴”为典型特征的“异常免疫”阶段,此阶段以异常免疫为主要矛盾,以骨髓衰竭为次要矛盾,应以免疫抑制剂+中药补肾活血解毒为主治疗,TD-NSAA所处阶段多以骨髓衰竭为主要矛盾,治疗应以补肾健脾中药+雄激素为主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连续治疗6个月无效的TD-NSAA应根据SAA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6.
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下称“慢性再障”)是一种难治性的血液系统疾病,它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的一种病症,临床表现以贫血为主,并有感染与出血现象,但也有部分病例日久不愈,反复感染或出血不能控制,贫血加重转为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从而危及患者的生命。根据临床表现和病变程度,慢性再障当属中医“血虚”、“血证”、“血枯”、“髓枯”等范畴。目前CAA的治疗有中医药、雄激素、免疫抑制剂、免疫调节、造血细胞输注等,中西医结合治疗CAA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和认可。  相似文献   

7.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是一种由于免疫机能异常介导的骨髓造血干/祖蛋白质缺陷所导致的外周血全血细胞降低的临床综合征[1],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三大主要临床表现。AA根据病情的急缓、发热、贫血、出血的程度又可分为急性再生障碍性贫血(SAA)和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CAA),慢性再障又称非重型再障,患病比例占AA的80%以上[2],且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出血症状易反复,病程相对较长,难以痊愈,极大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再生障碍性贫血是骨髓造血功能不良或衰竭的一种疾病。该病临床上又分急、慢性两种类型。其病因及发病机理比较复杂。根据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及发病趋势,该病的特点有“三多”,即:继发性再障增多,严重型再障增多及不典型再障增多。对急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一般临床上起病急,有较严重的贫血、出血、感染等症状,预后绝大多数不佳。对这种再障,目前国内外都采用骨髓移植及抗人体胸腺球蛋白(ATG)方法治疗,国内已有一些单位开展这方面工作。至于慢性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则起病较  相似文献   

9.
闫爱兰 《河南中医》2007,27(10):59-59
再生障碍性贫血(AA,以下简称"再障")是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全,呈全血细胞减少的综合征.重型再障(SAA)属中医学"急劳"、"发热"、"血证"等范畴,治疗上多采用综合疗法.  相似文献   

10.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SAA)为多种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急剧衰竭致全血细胞极度减少的一组临床综合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病情进展迅速,预后凶险,诊断1 a后自然病死率高达80%~90%,多数死于严重感染或出血.随着抗淋巴细胞球蛋白(ALG)、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与环孢菌素A(CSA)的联用,配合造血因子治疗及隔离病房的应用,使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缓解率逐步增高,有效率达100%[1].现将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正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种发病缓慢,以贫血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血液系统疾病,主要病变为造血功能下降和免疫功能异常等,病程长且治疗难度大。目前临床尚无特效药物,西医主要以免疫抑制剂和雄性激素及对症治疗为主,但疗效并不理想。中医认为,本病发病机制病在脾肾,以补脾肾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基于此,笔者采用自拟中药再障宁联合  相似文献   

12.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严重的血液系统疾病,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全血细胞减少,有急性再障(重型再障Ⅰ型、Ⅱ型)及慢性再障之分。急性再障属祖国医学急劳、热劳范畴;慢性再障则属于髓劳、血证范畴。笔者近年来运用朱丹溪的理论治疗本病取得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一种获得性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症。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通常将该病分为重型再障和非重型再障。临床上对非重型再障的治疗效果尚可,但对重型再障的治疗较为棘手,其重型再障之贫血、出血两大症状在现有条件下,  相似文献   

14.
辨证论治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是一组病情危重、预后不良的疾病.本文在现代医学手段治疗本病的同时,以中医理论指导,并试述对本病的辨证论治.  相似文献   

15.
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3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一组由化学物质、生物因素、放射线或不明原因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以造血干细胞损伤、骨髓脂肪化、外周血全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疾病。患者多因贫血、出血或发热就诊。急性型病情严重,发展迅速,预后较差;慢性型病程较长,药物治疗起效缓慢,治疗期亦较长。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住院及门诊再障患者35例;男16例,女19例。年龄最大82岁,最小11岁。重型再障Ⅰ型(SSAⅠ)2例,慢性再障(CAA)33例。1·2治疗方法1·2·1西医药治疗除予支持治疗外,常规予雄激素治疗,重型再障或CD4/CD8比例倒置者,加用环孢菌素等治疗。1·2…  相似文献   

16.
慢性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以下简称重型再障)的病死率高,治疗效果差,单用雄激素等药物治疗及脾切除治疗效果常不满意。我们从1979年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20例重型再障,取得较好的疗效,报道如下。临床资料 20例重型再障患者均符合1987年6月全国再生障碍性贫血学术会议制订自诊断标准[中华内科杂志1987;26(8):494],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12~75岁,平均34岁。病程为6个月~7年,平均2.4年。病程中合并感染发热者14例(70%)。20例均伴出血倾向,其中皮肤瘀点、瘀斑20例,齿  相似文献   

17.
通过组织全国中医血液病重点学科与重点专科建设单位部分专家讨论,就成人重型和输血依赖的非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达成一致意见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诊治规范体系。在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诊断明确的前提下,对于成人重型再障(急髓劳病),有相合供者且条件适合者优先选择异基因骨髓移植,无相合供者首选强烈免疫抑制治疗与中医药的联合应用以截断细胞因子风暴;对于成人输血依赖的非重型再障(慢髓劳病)首选中医药与雄激素的联合应用以促进骨髓造血功能恢复。文章就再障的诊断与鉴别诊断、中医辨证论治、西医基础治疗等给予具体的诊治建议,以期为中西医结合诊疗再障提供指导和帮助。  相似文献   

18.
孙凤  郝学增 《光明中医》2010,25(11):2156-2157
<正>再生障碍性贫血(AA,以下简称再障)是一种以骨髓造血功能衰竭并以全血细胞减少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组综合征。根据患者的病情、血象、骨髓象及预后,通常将该病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类,近年来中医中药对急、慢性再障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兹将中医治疗再生障碍性  相似文献   

19.
再生障碍性贫血(简称再障)是由骨髓造血机能逐步衰竭或部份仃滞所引起的一种进行性贫血,以贫血、出血、感染为主要临床表现。国外对再障的治疗尚无满意效果。我国广大医务工作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本病,使疗效大为提高。我们学习外地经验,曾治愈一例,现报告如下: 刘××,男,9岁,南宁市郊区人。  相似文献   

20.
内外合治慢性再障的治疗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再生障碍性贫血 (简称再障 ) ,是多种病因引起造血组织显著减少 ,骨髓造血功能衰竭 ,以全血细胞减少、进行性贫血、出血及反复感染为主要表现的贫血性疾病。依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和发病缓急将再障分为急性再障和慢性再障。现代医学治疗再障以雄激素 (Adr)为主要药物 ,辅以免疫抑制剂、神经兴奋药、脾切除、骨髓移植、脐血输注等治疗方法。根据中医辨证理论再障属“虚劳”、“虚损”、“血枯”、“血证”的范畴。 6 0年代以前对再障的认识多从气血亏虚而论 ,以补益心脾为主要治法。 70年代重点从肾论治 ,兼顾脾肾。 80年代中期从毒入骨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