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讨多媒体技术在《管道护理》临床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制作《管道护理》的CAI课件,将此课件应用于临床实习学生的教学及外科护士的培训中,并对CAI课件教学与传统的媒体教学进行效果比较。结果将接受两组不同教学方法成员的课后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另对接受课件教学法(实验组)人员进行CAI教学效果调查,她们认为课件整体结构合理为91.3%,知识层次分别为96.5%,界面美观为95.7%,文字表达清楚为96.5%,操作简单、人机交互性好为92.2%,能帮助理解教学中的难点、重点为96.5%,能帮助增强记忆为91.3%,能使课堂注意力更集中为90.4%,能增加学习兴趣为96.5%。结论应用《管道护理》的CAI课件教学能解决临床缺乏病例等难题;《管道护理》的CAI课件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提高了《管道护理》的教学质量;《管道护理》的CAI课件教学有助于临床护士的培训。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管道护理》MCAI课件的制作及应用。方法设计《管道护理》课件稿本 ,编写文字稿本 ,收集素材 ,形成课件 ,并将课件应用于临床实习学生及外科护士。结果应用《管道护理》MCAI教学后 ,得到学生和临床护士的好评 ;另外 ,将《管道护理》MCAI教学与普通授课教学相比较 ,两组人员的课后成绩具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0 ,P <0 .0 5。结论应用《管道护理》的MCAI课件教学能解决临床缺乏病例等难题 ;《管道护理》的MCAI课件教学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记忆 ,提高了《管道护理》的教学质量 ;《管道护理》的MCAI课件教学有助于临床护士的培训。  相似文献   

3.
CAI课件进行《急重症护理学》全程教学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提高《急重症护理学》教学效果。方法 制作CAI课件进行《急重症护理学》全程教学。制作内容包括绪论、院前急救、心肺脑复苏术和急诊科护理工作,制作以文字、动画和图像为主。结果 将1999级护理专业学生349人随机分为实验组184人,应用CAI课件进行教学;对照组165人,应用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结果为两组学生的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比较,均P<0.01,差异具有显著性。对184名学生进行教学效果的调查,绝大多数的学生对应用CAI课件进行教学持肯定的态度。结论 应用CAI课件进行教学有助于学生理解、记忆知识点,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使教师的教学能轻松驾御,从而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情景教学法在用药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11级3个班级152名护生在用药护理教学中实施情景教学法:借助医院由国家财政支持的较完善的护理实训基地,建立医生、药师、护士、患者互动的高度仿真模拟系统,包括仿真病房与药房;向护生发布精选的临床实际发生的用药护理教学案例,提出相关问题;护生以小组为单位进入仿真病房,分医生组、药师组、护士组、患者组,每组派1名护生扮演相应角色参加,再现医疗事故的现场,或再现不良反应发生过程。课程结束后比较情景教学组与传统教学组的用药护理的知识与技能的考核成绩,并作情景教学法组护生问卷调查,以评价情景教学法在用药护理教学中的实施效果。结果采用情景教学组的护生平均分和优秀率都显著高于非情景教学组;90%以上的护生认为能激发学习兴趣和提升岗位责任感,有利于掌握核心职业技能。结论情景教学法能提高用药护理教学效果,提升用药护理能力;用药护理事故体验可有效激发护生学习兴趣和责任感,有效强化岗位责任。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临床皮肤科护理专业多媒体课件的教学效果。方法自行设计临床护理专业多媒体课件,并应用于皮肤科临床护理专业,调查其教学效果。实验组为临床护理专业2009级394名学生,应用该多媒体课件实施教学;对照组为随机抽取的既往临床护理专业306名学生,实施传统的教学法。调查两组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的满意度,比较两组学生的各项考核成绩。结果 96%的学生对应用多媒体授课有较好的满意度。结论应用本课件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及兴趣,增强了学生的认知能力、发现能力,调动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教学理念。  相似文献   

6.
护理伦理学案例教学法的实践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案例教学法的实施及评价.[方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以我院护理学专业2005级、2006级学生为案例教学组,应用规范案例教学法程序,以2003级、2004级学生为对照组应用常规教学方法,通过两组学生考试成绩及案例分析题得分比较以及对案例教学组课后实习第1个月问卷调查进行评价.[结果]两组考试成绩及案例分析题得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课后问卷调查显示,97.9%的学生表示主动参与了案例分析和讨论,88.3%的学生认为锻炼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习第1个月90.2%的带教老师认为学生对伦理问题有较好的敏感性,95.0%的学生认为能利用伦理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88.0%的学生反馈护理伦理学案例分析学习很有必要.[结论]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规范,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有利于学生对临床护理伦理问题的敏感性及伦理决策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7.
多媒体课件在内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在有限的学时内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方法 制作《心力衰竭》的多媒体课件,应用于中专护士班的教学之中,将心力衰竭的概要、临床护理及抢救配合的每一个环节通过动画等形式展现在学生面前。结果 受到了学生的欢迎并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结论 多媒体课件的应用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在内科护理教学中引入循证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105例内科护理实习生随机分为循证护理组(52例)和常规教学组(53例),循证护理组按循证护理模式教学,常规教学组按常规教学模式教学.实习结束时比较两组学生综合技能考试、理论考试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模式的满意情况.结果 循证护理组综合技能考试成绩优良率82.69%,护理理论考试成绩优良率84.62%,明显高于常规教学组(P<0.01,P<0.01).循证护理组对教学模式满意率达96.15%,也高于常规教学组(P<0.01).结论 将循证护理引入内科护理教学能使护理实习生更好地结合理论知识提高临床护理能力,能提高学生对教学模式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护理管理学》中职课程进行改革,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方法:由学校老师与临床带教老师共同整合《护理管理学》中职课程,增添8个临床见习课件及8学时的临床见习课。将两个自然班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按整合后的《护理管理学》课程教学,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结果:课程改革后,实验组学生对教学效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带教老师对实验组学生实习表现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改革后的《护理管理学》课程能满足学生适应临床工作岗位的知识需求,解决课堂知识与临床接轨问题,为培养实用型护理人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PBL教学法在胆道外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效果,以提高临床实习护生教学质量。方法:将在我院胆道外科实习的60人分为传统教学组和PBL教学组,比较两组护士在科室实习结束时理论及操作考试成绩。结果:PBL教学组及传统教学组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分别为(91.68±7.51)、(77.27±8.41)分。结论:PBL教学法更能提高带教质量,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更加重视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翻转课堂在肿瘤科护理人员姑息护理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拓展临床护理培训方法。方法选取南京市第二医院肿瘤科临床护士60名。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30名。分别对两组护士进行姑息护理专项培训,对照组采取传统理论授课的培训方法,试验组采取翻转课堂的教学培训方法。采用姑息护理知识问卷及教学培训满意度测评表对两组护士的培训效果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护理人员姑息知识平均得分(17.19±2.85)分,对照组平均(14.25±3.92)分,试验组理论知识测试在疼痛及其他症状的控制、心理精神社会支持和总分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试验组授课模式激发主动学习兴趣、学习内容有助于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课堂互动交流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教学培训方法总体评价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翻转课堂的教学培训方法有助于提升护理人员学习的主动性及评判性思维能力,加深对姑息护理培训知识的理解与固化,提高了教学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护理临床教学中多种考核方法的实施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朱胜春 《护理学报》2003,10(3):69-71
目的 全面评估护理临床教学效果,适应素质教育,提高临床教学质量。方法 对2000、2001两个学年的中专和大专护生135人实习期间采用多种考核方法,即应急能力考核、临床综合能力考核、入院接诊考核、理论和操作考试、素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全面考核评价学生。结果 护生与病人交流意识和服务意识增强,理论、操作考核成绩和综合素质全面提高。结论 多种护生考核方法在临床具有可行性,能增强学生全面发展的意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完善了临床教学评价体系,客观反映了学生的综合裹质,并能及时发现教学中的不足,有利于临床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3.
目目的 评价“护理助手”APP结合微信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护士能级培训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8月-10月内科290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护士工号随机抽样法,单号为对照组,双号为观察组。对照组157名护士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进行培训,观察组133名护士采用混合式教学模式进行培训。观察两组护士培训后的理论、实践技能考试成绩、自主学习能力及护理人员学习满意度进行评价并比较。 结果 观察组护士的理论考试和实践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满意度高于传统教学组,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混合式教学能有效地提高护士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兴趣,提高护理人员自主学习能力及学习满意度。  相似文献   

14.
Despite a wealth of research on clinical teaching, the criteria for determining what constitutes effective clinical teaching remain poorly defined [Cholowski, K., 2002. Nursing students' and clinical educators' perceptions of 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clinical educators in an Australian university school of nursing. Journal of Advanced Nursing 39 (5), 412-420]. This paper reports on two studies exploring second and third year nursing student's perceptions of effective clinical teaching over 14 years (1989-2003). The aim of the inquiry was to compare student's perceptions in diploma and baccalaureate programs within existing clinical contexts. This research used a generative approach to elicit learner's views of what teacher characteristics and contextual influences impact them in clinical settings. A convenience sample of 30 students at the end of second and third years volunteered to be interviewed in-depth for each study. The first study was conducted in a diploma program, whereas in the second study all but a few students were elected to complete a four year baccalaureate nursing degree. Findings from both studies are remarkably consistent. Students in both studies rated teacher knowledge as most important followed by feedback and communication skills. Teacher knowledge appeared critical in four areas: as it pertains to the clinical setting, the curriculum, the learner and teaching/learning theory. How well students perceived that they were accepted by staff, student-teacher ratios and peer support also appeared to impact student's views of effective clinical teaching. This research has implications for employment and evaluation practices for teachers in applied fields such as nursing. The study raises questions about the recent trend toward temporary employment of clinical teachers and in the separation of academic and clinical roles of nurse educators.  相似文献   

15.
我国53 316名专科护士职业发展情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调查中国专科护士的工作现状,为进一步完善专科护士培养,加强专科护士使用与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3 316名专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96.5%的专科护士从事临床护理工作,其中专科护理相关工作居多,占97.7%,参与专科护理会诊和护理门诊的专科护士分别占63.6%和59.7%。专科护士认为影响自身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有人力不足、职责不明确、未分层使用和缺少来自管理层的支持,分别占81.1%、56.4%、47.6%和46.5%。专科护士感受方面,对医院的重视和支持、医院提供再培训和学习的机会、职称或职位晋升优先权、专科岗位绩效/津贴4个方面表示非常满意的分别占51.5%、37.7%、31.0%和27.9%。在专科护士需要的支持方面,84.6%的专科护士提出需要提高专科护士待遇;73.4%的专科护士表示需要提供参加专科相关培训的机会;70.2%的专科护士表示需要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65.8%的专科护士提出需要增加专科护士工作岗位。 结论 中国专科护士的工作内容目前以临床专科护理为主,护理教学、护理管理和护理科研方面的参与度有待进一步加强。人力不足、职责不明确和未分层使用是专科护士认为影响自身发挥作用的主要因素。专科护士对职业发展的满意度亟待提高,建议护理管理者提供专科相关培训和发挥作用的平台,促进专科护士职业发展。  相似文献   

16.
护理本科生专业态度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目的探索护理本科生护理专业态度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量性问卷调查研究与非结构访谈相结合方法;运用Arthur的"护理专业自我概念"问卷,调查护理本科学生315名,教师91名.非结构式访谈护理本科学生21名.结果护理本科生专业态度总体分值趋向积极;在学校学习中,护理专业态度呈现积极上升趋势,而在临床学习环境中,学生的专业态度趋向消极(P<0.05).学生自身特点是形成专业态度核心,不同宗教信仰、学生来源、志愿选择、家庭成员从事护理工作背景等变量分析,对专业态度的影响均无显著差异.结论学校教育是逐步树立积极专业态度过程,以护理为主线课程设置、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良好教学方法、教师积极引导能够促进积极专业态度.在临床学习中,护理认知改变、专业挫折感形成、压力和应激等是使学生产生消极专业态度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环境下护理学基础教学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6,他引:14  
当前多媒体和网络教学环境下的信息化教育对护理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并成为护理教育研究和关注的重点,利用多媒体CAI课件对护理本科生进行基础护理操作技术教学,结果发现,利用多媒体CAI课件教学在知识和技能方面与传统教学的效果相同,可提高教学的时间效益比,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自主性,是一种可行的教学方法,但对学生整体护理观念的培养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应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弥补。  相似文献   

18.
组建学习型护理团队对提升优质护理执行力的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组建学习型护理团队对提高优质护理执行力的效果。方法本科室于2010年6月组建学习型护理团队,并在临床工作中实施,比较实施前后6个月病区的优质护理执行力情况。结果实施学习型护理团队指导临床工作后,论文发表由实施前的3篇提高至实施后的9篇;基础护理合格率由95.5提高至99.5;健康教育达标率由82.3提高至92.5;病人满意度由90.5提高至96.5。结论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实施学习型护理团队,有利于提高团队的学习能力和文化素质,从而有效提升优质护理执行力。  相似文献   

19.
李春艳  唐四元 《全科护理》2011,(34):3117-3118
[目的]探讨博客(Blog)技术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将300名护理本科生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150名,对照组150名,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学导论》的课堂教学,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学导论》的课堂教学基础上应用Blog技术辅助教学。比较两组护生学习成绩及对《护理学导论》学习效果的自我评价。[结果]观察组护生《护理学导论》学习成绩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护理学导论》学习后护理理论水平、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及协作学习能力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在《护理学导论》教学中运用Blog进行辅助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有利于提高护生的综合能力。  相似文献   

20.
何平  张蒙 《全科护理》2012,(31):2961-2963
[目的]探讨阶段性临床见习教学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方法]对233名5年制高职护生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实行阶段性临床见习教学,从护生自评、临床和学校教学反馈3方面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护生对阶段性临床见习有较好评价;临床反馈病人满意度为70%~96%,护生综合素质评级较高;阶段性临床见习后护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以及评判性思维能力提高。[结论]在《基础护理学》教学中应用阶段性临床见习教学,可提高教学效果、增强护生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