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闭合性腹部空腔脏器损伤21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闭合性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临床特点,指导临床诊治和提高疗效。方法 对1998年6月~2002年6月收治的21例闭合性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本组治愈20例,死亡1例。结论 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是治疗腹部空腔脏器损伤的主要措施,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有效胃肠减压、腹腔引流和术后早期应用静脉营养药物,是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腹部闭合性损伤98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常见疾病,病情复杂,早期诊断比较困难,一旦误诊。后果严重。现总结本院2002年2月至2008年2月间收治的98例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十二指肠损伤占腹部闭合性损伤的2.5%~5%,外科处理上较为复杂。我院1987年10月至1995年7月共收治十二指肠损伤病人17例,其中14例行十二指肠损伤修补双管负压引流术,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14倒病例中,男11例,女3例,年龄5~64岁;均为腹部闭合性损伤。探查证实十二指肠上部损伤1例。降部损伤2例,降横交界损伤4例,横部及升部损伤7例。同  相似文献   

4.
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的围手术期处理(附72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总结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1985年6月~1997年6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含其他部位损伤)计523例,其中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者7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证实。结果治愈62例,死亡10例。本文就患者如何加强围手术期的处理进行讨论。认为:(1)术前应多专业科室协作,仔细、全面地判断伤情;(2)术前处理的关键是抗休克治疗;(3)手术治疗是抢救该类患者生命的最主要方法,术中全面仔细地探查及正确合理地实施手术方案是挽救生命、提高水后生存质量的关键;(4)术后严密观察病情,早期发现并及时处理问题是防止误漏伤情及预防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5.
外伤性肝脾破裂48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刘中 《浙江创伤外科》2004,9(4):264-265
外伤性肝脾破裂是普外科常见的急腹症,本院外科1992年2月至2003年4月,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引起的肝脾破裂患者48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的围手术期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苏健  董贵珉 《腹部外科》1997,10(6):247-248
总结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的围手术期处理经验。1985年6月-1997年6月,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计523例,其中腹部闭合性多脏器损伤者72例,全部行手术治疗证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隐蔽性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早期诊断及术中处理要点。方法对86例(多发伤合并)隐蔽性腹部闭合性损伤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明确诊断用时3-109 h;腹腔单一脏器伤67例(77.91%),2个以上脏器伤19例(22.09%);多发伤合并腹部闭合性损伤27例(31.40%)。治愈75例(87.21%),死亡11例(12.79%)。结论及时明确诊断;控制出血、修复损伤、彻底清理腹腔和通畅引流,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诊治尤显重要。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生产的快速发展和交通运输业的进步,以腹部闭合性损伤为主的多发伤已排在各种损伤的前列,且多为青壮年。腹部闭合性损伤(blunt abdominal trauma,BAT)是外科常见损伤,由于创伤常伴有多脏器损伤,处理棘手,死亡率高。我院1998—2005年间共收治闭合性腹部伤损182例,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超声检查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多因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表现,临床很难及时作出明确诊断.现将本院近年来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的152例腹部闭合性损伤作一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在外科临床工作中,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常见的急腹症,其特点是病因复杂、病情发展较快、死亡率高。因此,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人,早期的诊断和正确的处理,是降低腹部损伤死亡率,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临床上常见到的疾病,且可导致复杂、严重的腹腔内脏器损伤,早期症状和体征有时不明显,往往病情急、变化快,常合并创伤失血性休克,危及生命。及时明确诊断及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对取得良好的疗效非常重要。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腹部闭合性损伤30例,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2.
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93例中应用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B超在腹部闭合性损伤93例中应用分析皖南医学院附属弋矶山医院急救中心(241001)外科赵国海张义胜B超室张良西王诚我院急救中心自1995年11月至1996年11月应用B超共检出腹部闭合性损伤93例,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伤员男78例,女15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在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的外伤治疗中的应用,观察其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6月至2018年6月在本院确诊为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的患者共计80例,其中2010年6月至2015年6月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40例为对照组,采取常规外科治疗;2015年7月至2018年6月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患者40例为观察组进行损伤控制。统计分析两组的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和复苏后的基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损伤控制后,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在进行损伤控制后的体温和PH值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乳酸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腹部脏器损伤合并骨盆骨折的的患者,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能明显改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死亡率,同时可以加速患者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探讨B超检查对闭合性腹部损伤中的诊断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本院收治的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128例,入院就诊后行B超检查,并行手术治疗,根据手术结果对照分析B超检查闭合性腹部损伤准确率。结果经过B超检查和手术结果对比观察所示,128例闭合性腹部损伤患者中经手术证明腹部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93例(占72.66%),B超诊断准确率为91.40%,经手术证明腹部非实质性脏器损伤患者35例(占27.34%),B超诊断准确率为74.29%,B超检查腹部闭合性实质器官损伤准确率优于非实质性器官准确率。结论 B超检查诊断闭合性腹部损伤有较高的准确率,可为临床进一步准确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因此是闭合性腹部损伤诊断的首选方法,适合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闭合性小肠损伤的诊断及手术时机的选择。方法:回顾总结分析我院5年来收治的34例闭合性小肠损伤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4例经积极手术治愈32例,死亡2例。结论:了解熟悉腹部闭合性小肠损伤的临床特点、及时诊断、选择合理的手术时机和加强围手术期治疗等是减少其并发症、降低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急诊是医院的重要窗口,急诊救治水平的高低则直接关系到急诊病员的安危[1].本院1998年至2002年,抢救腹部闭合性损伤病人108例,经急诊科围手术期处理后直接送手术室手术,治愈102例,死亡6例,本文结合文献,谈谈对腹部闭合性损伤的急诊围手术期抢救处理体会.  相似文献   

17.
<正>腹部损伤可分为开放性和闭合性两大类,腹部闭合性损伤是指腹部受到外界某种原因(如机械性打击、钝挫、挤压等)所造成的腹腔内脏器官的损伤。闭合性损伤常因坠落、碰撞、冲击、挤压、击打等钝性暴力所致。在腹部闭合性损伤中常见受损内脏依次是脾、肾、小肠、肝、肠系膜等~([1])。闭合性腹部损伤包括腹腔内实质性脏器损伤和空腹脏器损伤。实质性脏器损伤主要表现为出血,腹膜炎体征一般不  相似文献   

18.
腹部闭合性损伤384例诊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对该院近十年来收治的腹部闭合性损伤的病人384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在其损伤的534个脏器中。实质性脏器损伤256例,占47.94%,空腔脏器损伤158例,占29.58%。认为早期正确诊断、及时适当的处理、积极防治并发症是降低腹部闭合性损伤死亡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腹部闭合性损伤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病情发展较快,病死率高。早期的诊断和正确的处理,是降低腹部损伤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正>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是一种新型的外科治疗理念,尤其在严重腹部创伤急救中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1]。2012-02—2013-01,我院对40例严重腹部创伤患者应用损伤控制外科技术急救治疗,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40例患者中,男24例,女16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为(37.17±5.84)岁。闭合性创伤19例,开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