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按患者意愿是否同意溶栓治疗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予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Barthel指数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7d、14d,观察组Barthel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4d,观察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1h、24h NHI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显著,特别是改良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有效恢复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减少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尿激酶治疗急性脑梗死(ACI)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63例ACI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①静脉溶栓治疗组20例,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②对照组43例,采用常规药物治疗。两组分别于治疗前、后不同时间行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及凝血指标(TT、PT、FIB)的测定。结果溶栓组与对照组的疗效存在显著差异,溶栓组ESS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溶栓组显效率85.00%,残疾率为5.00%。对照组显效率为58.14%,残疾率为16.28%。两组显效率及致残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凝血指标:治疗后6h、3d、7d、TT与PT溶栓组较对照组明显延长(均P<0.05)。6h、3d、FIB明显下降。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较好的疗效和相对安全性。并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减轻残疾,疗效优于对照组。 相似文献
3.
朱红潮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4(9):46-47
目的分析使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ACI患者采用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治疗,并要求在治疗前后分别行DSA检查评估,治疗前、治疗后分别于12h、48h、1周、4周采用ESS、NIH及BI指数进行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溶栓后各个时间段ESS、NIH和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4周基本痊愈35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恶化8例、无变化6例,有效率达82.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CI是高效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殷翠平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23):170-170
脑梗死即脑部动脉系统中血栓与动脉粥样硬化导致的动脉管腔闭塞、狭窄,动脉供血区域出现局部脑组织坏死的一种情况,其临床主要表现为讲话不清、半身麻木、偏瘫等等,以往被称之为脑血栓的形成。多见于&gt;55岁的老年人,男性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1]。且该病的致死率和致残率都非常高,因此,怎样提高脑梗死的治疗效果成为临床医师近年来致力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6年1月-2008年1月间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8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两组均给予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UK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为79.55%,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显著,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对照组有2例颅内出血;观察组有1例颅内出血,1例皮肤有少量出血点,1例牙龈出血。结论综合治疗联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安全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指南》2019,(27)
目的分析并研究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择分组对照方法进行调查,所有研究对象均为我院在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患者,本研究共选择9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采用随机方法分为动脉溶栓组和静脉溶栓组两个组别,每组患者分别为49例,分别对两组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和静脉溶栓方法进行治疗,评价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的效果。结果对于本研究两组患者治疗结束以后,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情况进行比较,本研究选择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进行治疗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8%(46/49),选择静脉溶栓治疗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7.55%(38/49),P <0.05,两组患者之间存在有明显的差异性,P <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本研究动脉溶栓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16%(4/49),静脉溶栓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样为8.16%(4/49),两组之间无差异,P> 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在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为患者采用超选择性动脉溶栓进行治疗治疗效果明显比静脉溶栓治疗效果优,可以提高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并且治疗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的不断增加,急性脑梗死(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ACI)的发病率、致残率、死亡率逐渐增加.目前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早期溶栓治疗确实有较好的疗效、恢复快、治疗时间短、明显降低了致残率,是最有前途的治疗方法[1、2].我院自2001年2月至2005年2月应用尿激酶(ruokinase UK)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ACI 24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过程中的护理作用。方法对溶栓组43例6h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150万U尿激酶静脉溶拴治疗,观察溶拴后2h、1、7、14d时欧洲卒中量表(ESS)评分增加程度、治疗后的显效率,总有效率,并与常规治疗的对照组(40例)进行比较。结果溶栓后1d欧洲卒中量表评分(66.74±20.72)分,较溶栓前(59.07±20.02)分明显增加,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达到20.92%和51.17%;溶栓后14d欧洲卒中量表评分增加程度、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做好溶栓护理观察是确保安全的前提和条件,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检治疗急性脑梗死病人临床疗效好。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的效果,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将本院自2011年8月~2012年9月收治的4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为两组患者静脉滴注甘露醇后,实验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加尿激酶,对照组患者应用生理盐水作为安慰剂,之后两组患者均静脉滴注低分子右旋糖酐,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卒中量表中的得分在各时间段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激酶对急性脑梗死超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11.
《中国医药科学》2017,(21):69-71
目的回顾性分析比较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与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6月我院急诊科收治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溶栓药物将其分为rt-PA组(40例)和UK组(40例),比较两组患者溶栓前与溶栓后2h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水平,治疗前、溶栓后24h和7d时NIHSS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1)rt-PA组与UK组患者溶栓前、溶栓后2h HR和MA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rt-PA组溶栓前、溶栓后24h和7d时与UK组NIHSS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后24h NIHSS评分下降≥4分例数和溶栓后7d NIHSS评分下降≥4分患者例数与UK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rt-PA组与UK组患者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结论 rt-PA与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效果均较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急性脑梗死患者64例。针对所有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尿激酶(100万U~120万U)给予静脉溶栓,观察完成溶栓治疗后的24 h、治疗后的2周以及治疗后的3个月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64例患者完成24 h的治疗后,临床治愈率为15.63%,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68.75%;完成2周的治疗后,临床治愈率为21.88%,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4.38%;完成3个月的治疗后,临床治愈率为25.0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0.63%;在24 h内发生再出血患者1例,在48 h内发生再灌注损伤患者1例,该组患者临床均未表现出再梗死症状。结论针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选择静脉溶栓的治疗方法,最终能够获得确切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 23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将患者分为尿激酶溶栓组(120例)与常规治疗组(111例).常规治疗组采用常规传统治疗,尿激酶溶栓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入院时、入院第3天、入院第7天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治疗... 相似文献
14.
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探究静脉溶栓治疗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经静脉溶栓治疗的3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32例患者为发病时间〈3h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医生根据患者经济条件选用UK进行静脉内溶栓治疗,并观察患者安全性。结果所有患者中,经溶栓治疗后3h内症状完全消失者12例,占37.5%;溶栓治疗后症状好转及症状未有发展者18例,占56.25%;治疗后症状继续加重者2例,占6.25%。结论静脉溶栓疗法对于急性脑梗死患者,应用越早,安全疗效越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随机将85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溶栓组和对照组。两组同时予以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循环,防保护等治疗,溶栓组加用尿激酶50万静推、100万静滴、30min滴完。治疗前后对疗效、并发症。CT等方面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出血性并发症恢复及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尿激酶用于早期脑梗死比常规治疗起效快、疗效好、致残率低、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针对高龄急性脑梗死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其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分为常规治疗(对照组)、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各30例。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氧化应激指标、NIHSS评分及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但观察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急性脑梗死治疗中应用静脉溶栓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氧化应激水平,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超早期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急性脑梗死患者80例。患者被分为两组,观察在发病后6h内行尿激酶溶栓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状况,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朱鹤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4):83-85
目的 分析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静脉溶栓联合介入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64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双盲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以静脉溶栓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介入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的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分别为(5.01±1.34)、(2.12±0.34)分,均低于对照组的(10.11±2.04)、(3.05±0.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脑梗死患者予以静脉溶栓治疗的同时配合介入治疗能取得更为理想的治疗效果,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在急性脑梗死(ACI)病后6h尿激酶(UK)静脉溶栓的临床疗效。方法78例ACI随机分成UK组和对照组。UK组UK25万U静脉注射,续以UK150万U60min内静脉滴注,对照组采用通常的治疗方案,评价治疗前和治疗后1、7、14、28d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①治疗后1、7、14、28d时UK组与对照组比较改善均非常显著(P<0.01);7d时UK组改善比较显著(P<0.05);②UK组用药前与用药后1d比较、7d与14d比较、14d与28d比较,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均非常显著(P<0.01),用药1d与7d比较,差异显著(P<0.05);③UK组用药后1d时显效率23.3%,7d时56.1%,14d时80.3%,28d时91.6%,均高于同期对照组结果(P<0.01、<0.01、<0.01、<0.05)。结论早期ACIUK溶栓治疗比常规治疗起效快、作用强、效果好,并且安全、简便、可靠。 相似文献
20.
《中国医药指南》2017,(34)
目的采用静脉溶栓的方式对急性脑梗死进行治疗,并根据实际观察探究的结果来确定其真实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来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被确诊为急性脑梗死的患者,将这80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以及对照两个组别,每个组别分别为40例。采取静脉溶栓对实验组的患者进行治疗,使用一般性的常规疗法治疗对照组的患者。在治疗期间,时刻跟进患者的真实身体状况,并且以其为根据来判定两种方法的实际疗效。结果经过治疗结果显示,实验组的总体有效率为97.5%,对照组的总体有效率为75%,对比可得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急性脑梗死的治疗中,采用静脉溶栓的疗法,能得到较好且显著的效果,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痊愈率,值得大家重视和普及。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