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3.
4.
5.
目的:对四家综合医院儿科住院病人及国内四种儿科杂志报道的儿童病人药物不良反应进行监测与分析,以期发现儿童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方法:对1856例住院病人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前瞻性观察及对国内4种儿科杂志个例报道的药物不良反应360例的综合分析。结果:住院病人中107例发生了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8%。其中 A 型反应79例(73.8%),B 型28例(26.2%),药物不良反应致停药者48例,需处理者31例,致死者1例。因药物不良反应致住院者27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与住院时间、共用药物数量、疾病构成有关。小儿某些生理特征对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有显著影响。结论:通过多中心监测的实践,认为在一般集中监测要求的基础上,建立协调中心,统一判定标准,参与人员的培训是协作监测的关键;儿童病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有某些特殊性。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药物是临床广泛应用的降脂药,在多种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随着使用范围和使用人数的增加,其不良反应的报道逐渐增多。包括他汀类药物相关性肌病、肝损害、过敏反应、眼外肌麻痹、性功能障碍、多尿、消化系统反应、关节痛、下肢不宁综合征等。本文对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和防治措施进行综述,以促进其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8家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报告的统计分析,探讨我州习惯用药中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发掘警戒信号,提高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质量,促进临床用药安全.方法:选取黔南州8家二、三级医院2012年上报的ADR报告表393例,采用EXCEL电子表格和筛选方法,对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类别、联合用药、不良反应对原患疾病的影响及转归、累及系统及ADR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5~44岁的患者ADR发生率高,抗生素药品ADR发生频次最高,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ADR累及的系统-器官以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居多.结论:ADR的发生与诸多因素相关,包括患者年龄、药品种类、给药途径等,应加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改变不良用药习惯,减少抗微生物药的应用和静脉给药比例,科学合理用药,确保公众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所致不良反应的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查阅《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全文期刊库》(1998~2008)年他汀类药物致不良反应的有关文献60篇(共66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他汀类所致不良反应多发生在(51~80)岁年龄段,集中发生在给药后30天内,主要表现为肌肉毒性、肝脏毒性、过敏反应等方面。结论:临床医师和药师应重视他汀类药物的不良反应,促进其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9.
药物不良反应321例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钟世敬  王蒙 《中国全科医学》2009,12(14):1301-1302
目的 了解药物不良反应(ADR)的类型、药物类别及临床表现.方法 选择我院2006年10月-2007年10月上报的321份ADR报告,回顾性分析发生ADR者的性别、年龄、给药方式、药物类别、反应类型、涉及的药物等资料.结果 321例发生ADR者中,女性患者所占比例(61.68%)高于男性(38.32%);发生ADR的患者中,20~39岁者所占比例最高,为41.75%;经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76.95%;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首位,为64.48%;ADR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表现为全身或局部皮疹、丘疹、风团、荨麻疹等)最多(42.68%),其次是消化系统反应(29.91%)和神经系统反应(17.76%).结论 我院ADR主要由抗感染药物引起,主要临床表现为皮肤及附件损害以及消化、神经系统的反应等.  相似文献   

10.
宋柳全 《广西医学》2011,33(7):891-893
目的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整理《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所报告的药品不良反应155例,对ADR进行多方面分析。结果 155例ADR的报告中,以静脉给药引起的ADR最多,占61.28%(95例);由抗生素导致的ADR最多,占26.45%(41例);ADR表现以呼吸系统损害最多,占19.39%(44例)。严重或少见、罕见、未见报告的ADR共60例,涉及抗生素、中药制剂及抗肿瘤药等药品。结论加强ADR的监测工作,尽量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06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298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98例ADR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36:1;>60a以上老年人有75例,占25.17%;单一用药225例,合并用药73例;ADR程度重度40例,中度186例,轻度72例;对症治疗232例,未进行特殊处理66例;治愈188例,好转110例;因果关系评定为肯定2例,很可能211例,可能95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R占48.52%;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药,占16.57%;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67.78%。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其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2.
我院18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院的药品不良反应(Adverse drug reaction,简称ADR)的发生特点,促进临床更安全合理的用药。方法采用回顾性的方法,针对我院2006年1月至2008年6月收集到的182例ADR,主要从药品种类、给药途径,引发ADR前10位的药品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抗感染药物和心血管药物的ADR报告例数分别位居第1位和第2位:其中由静脉滴注药物引发的ADR就占80.7%。结论开展ADR监测工作是所有医疗机构的重要任务,进一步加强ADR的检测是患者安全用药的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06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298例ADK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98例ADR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36:1;〉60a以上老年人有75例,占25.17%;单一用药225例,合并用药73例;ADR程度重度40例,中度186例,轻度72例;对症治疗232例,未进行特殊处理66例;治愈188例,好转110例:因果关系评定为肯定2倒,很可能211例,可能95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K占48.52%;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药,占16.57%;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67.78%。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其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及引发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对2006年7月-2007年12月我院298例ADK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298例ADR中,男性多于女性,男女之比为1.36:1;〉60a以上老年人有75例,占25.17%;单一用药225例,合并用药73例;ADR程度重度40例,中度186例,轻度72例;对症治疗232例,未进行特殊处理66例;治愈188例,好转110例:因果关系评定为肯定2倒,很可能211例,可能95例;抗感染药物引起的ADK占48.52%;其次为中枢神经系统药,占16.57%;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多,占67.78%。结论应加强ADR的监测和ADR.知识的宣传,避免或减少其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5.
16.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及引发ADR的相关因素,建立完善的ADR监测制度,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364例ADR患者(男218例,女146例,年龄13~88岁),并把收集的这些ADR患者进行统计、分类和分析。结果 364例ADR的发生与抗菌类药物的使用、中药注射剂质量、静脉给药和患者年龄有关;男性(59.9%)高于女性(40.1%),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是ADR常见临床表现。结论抗菌类药物使用要严格掌握和合理应用,中药注射剂要进行质量监督和管理,同时要关注老年用药。临床用药务必严格掌握用药指征,才能做到安全、有效、合理用药,从而降低ADR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中国医学创新》2020,(4):159-162
目的:了解本院药物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方法:收集2018年1-10月本院上报的173例ADR报告,从患者性别、年龄、给药途径、药物分类、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在173例ADR报告中,男87例(50.29%),女86例(49.71%);静脉注射给药100例(57.80%),口服给药60例(34.68%);抗菌药物55例(31.79%),镇痛药21例(12.14%);心血管系统16例(9.25%);用药后15~30 min发生ADR有42例(24.28%);ADR损害以皮肤系统为主,占32.11%;其次为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各占24.77%、14.22%。结论:分析影响ADR发生因素,防止ADR的发生,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药品不良反应442例的分析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虹  梁健成  黄义昆  谢玲 《广西医学》2011,33(8):1050-1052
目的 了解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情况和特点,以促进合理用药.方法 ADR 442例按患者年龄、性别、给药途径、引起ADR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抗生素类药物引发ADR居首位共232例占52.49%,其次为中药制剂79例占17.87%;以皮肤及其附件最为常见(168例占38.0...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的相关因素,探讨为减少或避免儿童药物不良反应药师所应采取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了自2008年1月—2014年12月该院所收治的425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病例,分析相关因素。结果425例儿童药物不良反应中,共涉及到了21种药物,累及到16个系统器官,24例儿童自愈,305例儿童为治愈,85例儿童出现好转,10例儿童留有后遗症,1例儿童死亡。结论为保证儿童用药安全有效,药师应采取相应措施,减少或避免儿童药物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曹永孝 《西北医学教育》2011,19(6):1223-1225
药物和药品分别是学科上的概念和管理上的概念,两者既有联系,又明显不同,因此而衍生的药物不良反应和药品不良反应也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新药既有学科上的概念,也有管理上的概念,管理上的概念可因不同的管理者而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