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PICC 置管致导管异位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对一例PICC置管致导管异位的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法.结论在置管操作过程中规范送管的方法和患者体住的配合,更有效的避免导管异住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PICC置管术后穿刺点的常规护理法患者常出现局部渗血、肢体肿胀,改进护理方法后,患者上述症状明显减轻或未出现症状.笔者对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行PICC置管的90例患者采用改良穿刺点护理方法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2013年6月PICC置管患者共计180例,男106例,女84例.年龄16~72岁,平均47.2岁.其中肺癌56例,淋巴瘤35例,  相似文献   

3.
PICC插管在化疗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为化疗患者建立良好的静脉通道,避免反复静脉穿刺,解除采血及化疗药外渗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方法20例长期静脉输液化疗患者经肘窝外周静脉行PICC插管给药,并观察置管的临床效果。结果插管成功率100%,导管留置时间为19~123d,无导管堵塞、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该方法具有操作快速、方便,维护简单,留管时间长,并发症低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王雪芹  刘莉娟  徐芳 《吉林医学》2011,(33):7166-7166
目的:观察乳腺癌患者PICC置管常见并发症及置管护理。方法:对260例乳腺癌患者行PICC置管并予化疗,观察并发症,进行必要处理及术后护理。结果:260例患者均置管成功,化疗过程中无严重并发症及继发感染的发生。结论:PICC置管安全、可靠、有效,可作为乳腺癌患者的常规给药途径,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翀  孙峰  李光 《广东医学》2004,25(9):1028-1028
患者 ,女 ,6 7岁。因左侧腰部肿物1年于 2 0 0 3年 6月 2 5日收住我科 ,并行肿物切除术。术前一天行PICC置管术 ,采用法国众邦兴业 4F导管 ,从右侧正中静脉穿刺置管 ,操作过程顺利 ,患者无不适反应 ,液体滴注良好。术后第 6天 ,患者突发寒战 ,体温由 37 2℃突升至 38 6℃ ,急查  相似文献   

6.
肿瘤病人中心静脉置管PICC与CVC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心静脉置管,既可减轻病人长期输液反复穿刺的痛苦,又可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提高工作效率。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是我院年初引进的护理新技术,一次置管成功率高,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低,操作简单安全,不需要局麻,不需要缝针,不限制病人活动,临床使用效果非常好。锁骨下静脉穿刺系我科常规穿刺技术,要求技术熟练,定位准确,穿刺操作难度大,易产生并发症,需要局麻及缝针。我科从2004年1~4月,分别选取PICC与锁骨下静脉置管CVC各40例,比较两组置管成功率、置管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导管使用的阻塞率、导管滑脱率,以对不同病人选用不同方法置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技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历史,国外在上世纪80年代开始应用于临床,我国上世纪末也逐渐起步,在国内主要在较大型医疗机构应用。由于PICC技术固有的优点和新技术的不断推广,目前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该技术是唯一授权可以由护士操作的中心静脉置管术。  相似文献   

8.
PICC置管术自上世纪90年代在我国开展以来,以其操作简单、使用安全、方便有效、便于长期带管等优势被临床广泛应用[1]。目前PICC常规采用上肢肘部静脉(主要是头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穿刺置管,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危重患者,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禁止上肢静脉穿刺置管或置管失败,  相似文献   

9.
郭洪霞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2):115-116,120
目的:比较B超引导PICC置管与常规置管的临床效果,选择更佳的方法以减轻患者身体和心理负担。方法:选择2009年8月~2011年2月于我科诊断为乳腺癌,术前行PICC置管进行新辅助化疗的98例患者,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8例,行B超引导PICC置管;对照组50例,行常规肉眼下穿刺置管,比较两组穿刺指标和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发生局部血肿、感染及总感染的人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χ2=7.889,P=0.005;P=0.027;χ2=10.152,P=0.001),而实验组穿刺操作时间、置管一次成功率和穿刺次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679,P=0.010;χ2=16.638,P=0;χ2=10.767,P=0.001)。结论:B超引导PICC置管操作方便,安全性高,较常规置管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0.
于美娜  于水  于国双 《吉林医学》2013,34(1):169-171
目的:通过对80例需要行中心静脉的患者的前瞻性研究,对PICC与经颈静脉置管进行临床对比分析。方法:将80名需要通过中心静脉通路输注对周围血管刺激明显的药物的患者采用抽签的方式随机分为PICC组(P组)和经颈静脉置管组(C组),每组40人分别记录穿刺时间,试穿次数,带管时间及导管相关并发症,给予统计学处理后对所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ICC组的穿刺时间、试穿次数及带管时间均明显优于颈静脉置管组,两组总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ICC与经颈静脉置管相比各具优缺点,两者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相似。对于输注液体单一,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建议选择PICC,而对于输注液体多样,尤其是需要输注血管活性药物等剂量要求精细的药物,并且不需要长期输液的患者建议选择经颈静脉置管。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护理门诊需求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医院设立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PICC)护理门诊的必要性。方法对我市两家三级医院160例已留置或曾经留置PICC的患者或其家属进行PICC护理门诊需求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患者及家属对PICC的正面评价率(661例次,82.6%)与负面评价率(470例次,58.8%)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82.5%的患者及家属认为医院有必要设立PICC护理门诊,但不同文化程度患者及家属对PICC护理门诊服务内容的需求率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设立P1CC护理门诊可满足出院患者对延续PICC护理服务的需求,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2.
PICC围置管期健康教育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3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围置管期病人健康教育。方法制定标准的PICC教育计划;对实施PICC200例病人进行系统、规范的教育。结果本组病例置管成功率98.5%,最长留置480d,导管阻塞8例(4%),局部感染8例(4%),静脉炎6例(3%),无全身感染、导管断裂、导管脱出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围置管期病人健康教育是PICC安全留置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靶向治疗患者留置PICC管期间皮肤护理体会与护理经验。方法对5例靶向治疗患者发生皮肤不良反应时,采取局部皮肤对症治疗,从治疗护理要点进行总结。结果 5例患者皮疹消退,PICC管能正常使用。结论靶向治疗患者同时留置PICC管,当发生皮肤不良反应时,根据不同时期对皮肤采取有效的对症治疗和护理,可使皮疹治愈并保证PICC管的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4.
PICC插管与CVC插管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中应用的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比较经外周导入中心静脉置管(PICC)和锁骨下静脉插管(CVC)在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中的优劣,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分别观察记录PICC患者59例和CVC患者52例的一次置管成功率、操作时间及并发症。结果PICC组一次置管成功率为94.9%,CVC组为98.1%,P>0.05;PICC组平均操作时间为10 min,CVC组为21 min,P<0.01;PICC组并发症为3.4%,CVC组并发症为23.1%,P<0.01。结论两组一次置管成功率无差异,而操作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PICC具有节省时间和人力、并发症低、病人痛苦时间短,满足急性脑血管病患者治疗的需要,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 PICC)知信行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对2014年4月至2015年3月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肿瘤中心住院并置入PICC的650例肿瘤患者进行PICC知信行问卷调查,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共发放650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619份,其中男性258例,女性361例,年龄18~83岁,平均年龄为(51.4±12.2)岁。知信行各维度得分分别为:知识(9.28±2.04)分,态度(27.95±4.17)分,行为(25.67±4.0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有无合并其他慢性疾病(主要为糖尿病、高血压和冠心病)对患者置入PICC的态度有影响( P=0.040);性别( P=0.015)和导管置入部位( P=0.023)对患者PICC维护行为有影响。多元回归分析得出文化程度对PICC相关知识(标准偏回归系数=0.125, P=0.017)评分有影响,性别(标准偏回归系数=-0.097, P=0.024)对PICC维护行为评分有影响,即文化程度越高的患者在知识部分得分越高,女性较男性在行为部分的得分更高。结论 肿瘤患者PICC知信行的总体水平较高,但男性患者、文化程度低的患者的PICC知信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类型的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比较两者的实用性与优缺点,为临床护理人员选用适宜的导管提供依据。方法将需要插管化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使用型号均为4Fr三向瓣膜式的PICC和无瓣膜末端开口式的PICC,观察两组PICC的使用情况,对比两组置管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甲组患者导管自然流速大于乙组(P〈0.05);两种导管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乙组的堵管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组(P〈0.01),甲组的机械性静脉炎发生率高于乙组(P〈0.05),感染等其它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结论两种导管在临床使用中各有优缺点。护士应在PICC术前充分评估,根据患者的病情、输液时间的长短、导管的特点,合理选用导管类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性肿瘤患者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长期留置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及对策.方法对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12月放置PICC的160例患者的所有资料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原因.结果 160例PICC患者发生导管相关性感染5例(3.1%),根据发生的原因制定护理对策.结论置管操作熟练程度,规范的导管维护,留置时间、带管出院系统的健康教育是避免导管相关性感染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直直视下行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ICC)的体会与护理经验。方法:对26例经皮静脉穿刺失败的大肠癌患者进行直视下留置PICC,从操作手法、护理要点及并发症预防等方面进行总结。结果:26例患者穿刺均1次成功,护理中重点要求解剖位置明确、严格无菌操作、注意及时更换敷料。26例患者中穿刺成功后送管失败1例,出现局部皮肤红肿1例。结论:直视下留置PICC适合大肠癌化疗患者经皮穿刺置管失败后应用,针对性的护理对于患者顺利完成操作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的最佳穿刺部位。方法分析2009年1月~2011年3月100例早产儿的PICC穿刺不同静脉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不同穿刺部位固定PICC的透明敷贴更换频率。结果早产儿穿刺不同的静脉在PICC的并发症方面,贵要静脉与其它静脉比较并发症最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早产儿PICC不同穿刺部位7天内需更换敷贴的情况比较:PICC穿刺点在前臂中点上下二横指范围的静脉与内踝大隐静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2个穿刺部位与其它穿刺部位相比较更换敷贴频率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早产儿的前臂中点上下二横指范围的贵要静脉是最佳穿刺部位,以右侧肢体为首选。并发症最少,维护操作最便捷。  相似文献   

20.
梁琳  王今 《实用全科医学》2010,(12):1630-1631
目的探讨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肿瘤化疗患者中的护理,提高肿瘤化疗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放疗科经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或头静脉将PICC导管置入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行大剂量化疗的230例肿瘤患者,对其进行观察和护理。结果本组病例置管成功率为96.09%(221/230),留置导管的时间为15—320d,平均留置时间为91.6d。发生并发症32例,其中渗血11例,静脉炎12例,导管阻塞9例,无全身感染、导管断裂、导管脱出等其他并发症的发生。结论肿瘤化疗患者行PICC置管,操作简便、安全可靠、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并能有效降低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的毒性作用,从而更好地保护血管,减少患者痛苦。有效正确的导管护理,则是PICC导管留置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