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张海芹 《人民军医》2012,(6):505-506,508
目的:研究城市不同职业女性更年期症状与焦虑及社会支持的关系,为维护更年期职业女性的心身健康提供参考。方法:选择45~55岁的女性教师71例,医护人员117例,公务员137例,其他职业(企事业单位职工、售票员、清洁员、营业员、推销员)178例,采用改良更年期Kupermann评分(KI)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中的焦虑分量表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更年期症状与焦虑及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结果:女性教师更年期症状发生率显著高于女性医护人员和公务员(P<0.05);女性教师和其他职业女性更年期症状得分显著高于女性医护人员与公务员(P<0.05);焦虑、客观支持、主观支持、对支持的利用度4个变量均在0.00水平进入了回归方程。结论:女性教师和其他职业女性更年期症状较女性医护人员、公务员表现严重,更年期症状与焦虑及社会支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曾颖  杨卫东 《西南军医》2008,10(1):54-54
医院是救死扶伤的场所,又是病原微生物聚集的场所,医院的特殊环境可使医护人员因工作而面临发生医院感染的职业危害,因此必须加强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避免自身感染。  相似文献   

3.
面对突如其来的SARS疫情,一线医护人员冲在了危险的最前线,他们在承受了繁重的工作压力的同时也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在此非常时期,有意识地进行心理调节,设法调整身心状态,对于保护医护人员自身的健康和打赢这场抗击“非典”的战斗都是十分有意义的。以在北京小汤山医院工作的亲身感受,总结出医护人员的心理压力主要来源于工作的危险性、工作环境的突然改变、工作与家庭需要的冲突、特殊的生理、心理体验等方面,并据此提出了明确自身价值、学会积极认知、及时疏泄情绪等心理调适方法。  相似文献   

4.
王慧  吴明歌  马志芳 《武警医学》2009,20(10):957-958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口老龄化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血液透析患者中糖尿病患者逐年增加,其中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导致的失明是血液透析患者中一组特殊群体,需要得到医护人员的关注。  相似文献   

5.
自发性气胸是呼吸系统常见急诊之一,双侧气胸病情更加危重,医护人员必密切配合,争分夺秒进行抢救。现就临床护理体会结合病例报告如下。病例1 女性,37岁,住院号223089,因反复咳嗽、气喘25年,加重1年,气紧3天入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68岁。头痛、头昏3年。查体无特殊。既往无精神、神经病史。实验室检查无特殊。  相似文献   

7.
吸烟对人体的损害不分男女,包括全部重要器官: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泌尿系统及其它重要脏器。而且由于女性具有特殊的身体结构和孕育下一代的生理特点,使得吸烟对女性自身及其胎儿还可造成一些特殊的危害。吸烟导致不孕症吸烟女性患不孕症的几率比不吸烟女性高2.7倍。因为香烟内的尼古丁分解物可丁宁能影响妇女生殖周期中雌性激素的产生,影响受孕。如果夫妇两个都吸烟,情况就更糟,其不孕的可能性比不吸烟的夫妇高5.3倍。吸烟影响胎儿发育孕妇吸烟对胎儿的生长发育是非常不利的。因为烟草中的有毒物质(如尼古丁、氢氰酸、氨、一氧…  相似文献   

8.
介人性治疗是一项微创技术,大多数病人不甚了解。对病人特殊的心理反应,医护人员应及时发现并重视病人的心理护理,才能使病人得到良好的心理支持和稳定战胜疾病的情绪及信心,保证诊治操作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9.
赵景岚  肖洁 《西南军医》2004,6(4):71-71
要避免输血风险 ,把握好领发血环节十分重要。根据临床上所发生的输血医疗事故来看 ,大多数原因是由于领发血环节把关不严 ,现就多年来的经验总结如下。1 领血前准备工作1 1 领血者应逐项查对填写好有关领血资料 ,包括血型报告单、受血者四项检查报告单、输血同意书及患者有关输血资料。1.2 领血人员资格认定 凡非本病区护人员不得代领血 ;实习医护人员非特殊情况下不能单独领血 ;第一次领血的医护人员需经带教一次后方可领取。2 领血时要做的工作2 .1 医护人员看到医嘱后应持病历到输血科领血 ,同时应将领血相关手续交由发血者查验。…  相似文献   

10.
随着老年人口的不断增加,80岁以上的超高龄患者凶各种原凶造成皮肤缺损创面的人数亦有所增加,因其具有特殊的生理和临床特点,同时伴有多种并存病,所以手术风险大、术后并发症多,因而多数选择非手术治疗。如何提高80岁以上患者皮肤缺损创面的治愈率,是临床医护人员值得重视的课题。  相似文献   

11.
刘辉  于亮  王利萍  杜卫  苏凡凡 《人民军医》2010,(10):735-736
目的:调查了解参加四川汶川地震救援某部消防官兵和某部医护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远期患病情况。方法:采用PTSD筛查量表、艾森克个性问卷、防御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认知评价问卷等对完成抗震救援任务1年后的某部消防官兵32例、某部医护人员38例进行PTSD远期患病情况调查。结果:消防官兵组PTSD阳性率为12.5%,医护人员为5.3%。消防官兵组投射、幻想、解除和消耗倾向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医护人员组(P〈0.05),而压抑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医护人员组(P〈0.05)。消防官兵组负性认知评价因子分值显著高于医护人员组(P〈0.05),而正性认知评价因子分值显著低于医护人员组(P〈0.05)。两组人格特征和社会支持度等因子分值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参加四川汶川地震救援消防官兵和医护人员1年后仍部分存在PTSD症状,应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饮食越来越关注。尤其是女性,因为年龄增长、工作压力和家庭负荷,身体机能都在走下坡路,再加上女性在经期、孕产期等特殊时期出现贫血、掉发、失眠等亚健康状况,所以更应了解如何进行饮食调理等保养方式,从而获取健康体魄。  相似文献   

13.
近期一些报道表明 ,在 SARS防治一线工作人员 ,特别是医护人员承受了巨大的工作压力和心理压力 ,面对传染性极强的 SARS,繁重的体力消耗和巨大的精神压力严重影响其身心健康和工作效率。因此 ,如何保证医护人员的身心健康 ,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是目前需要探讨和解决的一个新课题。本文试图了解 SARS病区医护人员心理健康状况 ,从而为医护人员群体及时接受心理保健和心理干预提供一定的信息。1 研究性质 :本文为描述性研究2 对象和方法2 .1 对象 :以传染科第二梯队部分医护人员为研究对象 ,其中医生一名、技术员一名、护士二十…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朱劲松、王怀林报道:前不久,解放军第100医院与苏州市共同成立了“苏州市首家军民共建流动血库”,使该院200多名医护人员无偿献血的愿望得以实现。流动血库是无偿献血的一种特殊形式。当医疗用血告急时,中心血站将随时与志愿者联系,进行无偿献血。在该院...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塞(AMI)在发病初的几个小时内病死率很高。门诊医护人员实施有效地抢救和安全地输送,可以降低AMI病人的死亡率。现将我们近3年来抢救、输送AMI病人的情况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3年来共接诊抢救输送AMI病人51例,其中男性29例,女性22例;...  相似文献   

16.
孕期应合理补充营养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妊娠期对女性来说是一个特殊的生理阶段。女性在该期对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需求接近非孕期的2倍,但由于恶心、呕吐等怀孕反应的原因,孕妇每天通过膳食摄入的营养素往往无法满足自身和胎儿的需求,这样不仅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还会造成孕妇自身的营养不良。  相似文献   

17.
杨曦  张桂祯  张新颜 《西南军医》2012,14(2):393-394
医学科技、生活质量的超高速发展,对医护人员的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个人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医护人员正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医护人员承担的责任重、工作强度大、时间长且不固定,因此带来了严重的精神及心理的压力和波动。其负面效应直接影响到医护人员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而大多医院管理者并未意识到其严重性,未制定相应的干预措施。目前,职业倦怠已成为国内外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本文重点对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干预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医护人员职业接触感染如针刺、切割等意外损伤以及血液、体液经皮肤粘膜感染疾病在国外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在美国不同地区的五家医院进行大量的血清发生率研究发现,经常接触血或经常被针刺的医护人员的HBV 感染发生率比没有发生这样情况的其他医护人员约高两倍。据美国CDC 报告,美国所有艾滋病患者中,有5% 的患者是医务人员。我国蔡景一等学者报道:皮肤损伤是医护人员职业接触感染乙型肝炎、丙型肝炎、艾滋病等疾病的主要途径。在调查北医大一院和三院282名医护人员发  相似文献   

19.
这是有关国防女性健康研究计划的概述。美国陆军医学研究与器材司令部1994财政年度中,从国会特殊利润中按比例获取4000万美元,完成以军队女性健康为重点的三军计划。本计划与司令部中陆军军事行  相似文献   

20.
2019年末,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被发现并迅速蔓延,给医护人员的日常工作带来巨大挑战。核医学科与普通的影像科室有所不同,主要包括放射性核素的诊断和治疗及体外分析3部分,而且工作人员多、场所分散、流程复杂且检查项目繁多。因此,对患者的防护管理更加复杂,在此期间的防护工作不仅包括对核素辐射的防护,还包括对COVID-19疫情的严格防护,即“双重防护”。笔者依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颁布的一系列COVID-19诊疗方案、防护措施和指南,根据核医学科的工作性质与特点,结合自身工作实践,总结出COVID-19疫情时期核医学科的特殊工作流程与防护要点。旨在有效防护核素辐射的同时最大程度地阻断COVID-19疫情的传播,降低医护人员的感染概率,保障医疗安全并提高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