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4~2006年期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健康体检、无妇科临床症状的已婚妇女1628例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PCR荧光定量检测高危型HPV(HR-HPV)DNA,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应用约登指数比较HPVDNA和薄层液基细胞学(TCT)筛查效果。结果:受检者平均年龄(35±10.2)岁,经病理学诊断HPV感染51例(3.2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18例、CINⅡ12例,CINⅢ6例,浸润癌3例,内膜癌1例,湿疣15例;以病理学确诊为金标准,HR-HPVDNA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94.44%、特异度96.76%,阳性预测值25.0%,阴性预测值99.93%,约登指数0.91;HR-HPVDNA检测+TCT检测敏感度100.0%,特异度96.82%,阳性预测值26.47%,阴性预测值100.0%,约登指数0.97。HR-HPVDNA在健康妇女和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正常/炎症3.24%(51/1572)、CINⅠ84.21%(16/19)、CINⅡ91.67%(11/12)、CINⅢ100.0%(6/6)、浸润癌100.0%(3/3)、湿疣80%(12/15)、内膜癌1例未检出。结论:HR-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的筛查中具有敏感度高、阴性预测值高的特点,TCT与HR-HPVDNA联合检测可提高筛查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的感染率及基因型分布情况,探讨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与癌肿类型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的基因芯片方法检测200例宫颈癌组织的HPV基因型,计算HPV及各基因型的感染率,比较HPV及其主要基因型分布与癌肿类型的关系。结果:200例宫颈癌组织中HPV的阳性率为94.00%,其中宫颈鳞癌为95.86%,显著高于宫颈腺癌的80.00%,χ2=9.73,P<0.01;而HPV16、HPV18型和HPV双重感染在鳞、腺癌中的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200例宫颈癌组织中共检测到9种HPV基因型,分别为HPV16、18、45、33、58、59、73、31、56,HPV16检出率最高,达74.00%、其次是HPV18(16.00%);HPV双重感染24例,检出率达12.00%。结论:HPV在宫颈鳞癌的感染率显著高于宫颈腺癌;HPV基因型分布与癌肿类型无关;宫颈癌的HPV基因型别多样,且均为高危型感染,以16、18型最常见,并存在双重感染。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Ⅰ期患者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妇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宫颈CINⅠ、宫颈CINⅡ、宫颈CINⅢ和宫颈癌Ⅰ期患者2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 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95.3%、94.1%、91.5%和87.5%,各级别之间高危型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之间高危型HPV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高危型HPV转阴率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之间高危型HPV平均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CINⅠ、宫颈CINⅡ、宫颈CINⅢ和宫颈癌Ⅰ期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高,治疗后宫颈各级别病变高危型HPV的转阴率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高危型HPV的转阴率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Ⅰ期患者治疗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医院妇科2013年1月-2013年12月宫颈CINⅠ、宫颈CINⅡ、宫颈CINⅢ和宫颈癌Ⅰ期患者263例为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检测宫颈高危型HPV感染情况。结果 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高危型HPV感染率分别为95.3%、94.1%、91.5%和87.5%,各级别之间高危型HPV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时,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之间高危型HPV转阴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高危型HPV转阴率在治疗后6个月、12个月、24个月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Ⅰ、CINⅡ、CINⅢ和宫颈癌Ⅰ期之间高危型HPV平均转阴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颈CINⅠ、宫颈CINⅡ、宫颈CINⅢ和宫颈癌Ⅰ期患者高危型HPV感染率高,治疗后宫颈各级别病变高危型HPV的转阴率高,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高危型HPV的转阴率不断升高。  相似文献   

5.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与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通过研究各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中所感染HPV的基因型,来探讨不同基因型HPV的致病力。方法:对225例经活检证实的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患者的HPV检测结果进行分组分析,根据病变级别分为CIN I、Ⅱ、Ⅲ3组。225例CIN患者均有细胞学检查结果,HPV检测采用亚能HPV基因分型检测系统进行23种HPV-DNA亚型分析。结果:HPV-16和58亚型感染位居各级别宫颈病变的前两位,两者感染率占48·4%;本组CIN病例HPV亚型感染频度由高到低依次为HPV-16(30·2%)、58(18·2%)、33(8·6%)、18(7·1%)、56(4·9%)、31(4·4%)、11(3·2%)、35(2·2%)、45(1·6%)、6(1·6%)、52、59、68、43、39、66、73、83、42型;HPV-16(57·3%)、58(21·4%)、18(10·7%)、31(9·8%)、35(7·1%)、56(3·6%)亚型居CINⅢ组的前6位,说明这些亚型致病力强,更易导致宫颈的高级别病变;在CINI~Ⅲ级病变中HPV二重或三重感染分别占19·4%、27·9%和16·7%,提示HPV双重或多重感染与宫颈病变级别之间无正相关性。结论:本组CIN患者HPV感染的常见亚型是16、58、33、18、56、31,易导致宫颈高级别病变的亚型是16、58、18、31、35、56,HPV-DNA的分型检测对预测病变进展、评估预后、指导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6.
杨艳 《职业与健康》2009,25(6):659-661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2007年期间,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进行健康检查的已婚妇女1240例(其中无临床症状1026例,有妇科症状214例),门诊就诊宫颈异常者534例。进行宫颈癌前病变筛查,采用PCR荧光定量检测高危型HR-HPV.DNA,以病理组织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应用约登指数比较HPV.DNA和薄层液基细胞技术(LTCT)筛查效果。结果1774例受检者平均年龄(35±10.2)岁,经病理学诊断HPV感染51例(3.24%),宫颈上皮内瘤变(CIN)Ⅰ级49例,Ⅱ级26例,Ⅲ级17例,浸润癌6例,内膜瘤2例,湿疣26例。以病理学确诊为金标准,HR-HPV.DNA检测CINⅡ、Ⅲ的敏感度95.35%,特异度91.67%,阳性预测值22.16%,阴性预测值99.87%,约登指数0.87;HR-HPV.DNA检测+LTCT检测敏感度100.0%,特异度100.0%,阳性预测值100.0%,阴性预测值100%,约登指数1.0。HR-HPV.DNA在健康妇女和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正常(炎症)4.80%(78/1626)、不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50.67%(38/75)、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94.44%(34/36)、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100%(31/31)、鳞癌100(6/6)。结论HR-HPV.DNA检测在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筛查中具有敏感度高和阴性预测值高的特点,LTCT与HR-HPV.DNA联合检测可提高筛查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  相似文献   

7.
关于对人乳头瘤病毒的细胞免疫消除的有关机制目前仍不清楚.该文扼要论述了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后细胞免疫应答的主要机制,以及在此过程中如淋巴样组织、抗原递呈细胞、巨噬细胞、肿瘤坏死因子、转化生长因子、自然杀伤细胞、细胞因子等所起的作用.人乳头瘤病毒相关癌症的免疫治疗需要T淋巴细胞的破裂作用,并与T辅助细胞1细胞因子的兴奋有关.最后文章简要概述了免疫疗法和疫苗的开发研究.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宫颈细胞学和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human papillomavirus,HR-HPV)联合检查的必要性。方法对2013年12月至2014年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妇幼保健院门诊进行妇科检查,细胞学阴性/HR-HPV阳性的235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和宫颈活组织病理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235例患者中,85例感染HPV 16/18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级19例(22.35%);150例感染其余各型,≥CINⅡ的16例(1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细胞学和HR-HPV联合检查提高了CIN和宫颈癌的检出率,HR-HPV16/18的检出更有助于识别那些处于最高风险患CIN的女性,更有利于对宫颈癌的早期发现和诊治。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分析台州市中心医院近5年体检妇女高危型人类乳头瘤病毒(HPV)的基因型别分布情况.方法 选取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于台州市中心医院行宫颈癌体检筛查的1556名40~59岁妇女为研究对象,行宫颈组织的HPV检测及病理活检,分析比较不同年龄和病理级别组高危型HPV基因型别分布情况.结果 本研究155...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病毒载量的变化情况。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期间南阳医专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78例宫颈癌患者为A组,78例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为B组,另选78名同龄健康人员为C组,检测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HPV DNA载量,比较不同组中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HPV DNA载量。结果宫颈癌患者(A组)HPV16、HPV18、HPV33检出率分别为88.46%、73.08%、32.05%,明显高于其它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B组)HPV6/11检出率14.10%,其它两组没有检出。HPV DNA载量方面,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 147.12,P<0.05),同时A组中不同宫颈癌分期及B组中不同宫颈上皮内瘤变分级患者的HPV DNA载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患者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及病毒载量明显异于健康同龄妇女,且宫颈癌分期与宫颈上皮内瘤变分期对其表达也有较大影响,应重视上述指标的监测。  相似文献   

11.
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分型芯片的建立及其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一种适合于临床应用的人乳头瘤病毒(HPV)基因分型检测新方法,并通过对宫颈分泌物标本检测,验证HPV基因分型检测新方法的临床使用效果.方法 利用HPV保守的L1区设计各型PCR扩增通用引物,根据GenBank中HPV的型特异性序列设计、合成分型探针,制备可对16、18、31、33、35、39、45、51、52、53、56、58、59、66和68型15种高危型和6、11和42型3种低危型HPV进行联合分型检测的膜芯片.通过对100例宫颈炎患者宫颈分泌物标本进行检测,以了解临床使用效果;对阳性标本进行测序以验证分型的准确性;对标准品进行测定以检测其灵敏度.结果 在100例临床样品中发现HPV感染病例30例,其中包括高危型中的HPV16、18、33、45、51、58和66,以及低危型中的HPV6、11和42,既有单一型感染也有混合型感染.灵敏度经标准品验证可达10个拷贝的HPV DNA分子.对单一类型感染基因测序分型证实,所建立的HPV基因芯片分型结果与测序结果完全一致.结论 利用PCR-膜芯片技术建立的HPV基因分型诊断方法可以简便、有效地检出所有已知的高危型和低危型HPV,并能明确其基因类型,适用于临床HPV感染的实验室诊断与流行病学研究.  相似文献   

12.
甘肃地区人乳头瘤病毒基因型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程度宫颈病变者感染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的型别,探讨不同基因型HPV感染的致癌性。方法采用医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638例甘肃省境内妇女进行宫颈21种HPV基因型感染筛查,同期进行宫颈活检病理检查。按病理学诊断结果分成4组:宫颈鳞癌组77例;高度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组120例:包括CINⅡ71例、CINⅢ49例,低度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组222例:包括CINⅠ198例、宫颈湿疣24例;正常或炎症组219例。对HPV不同基因型分布及HPV感染型别数在各组疾病中的分布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学分析,研究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型别与宫颈病变的相关性。结果所有病例标本中共检测到18种HPV基因型,未检测到HPV35、43、44型别。宫颈癌组中主要基因型为HPV16(88.16%)、18(7.89%)、58(5.26%)、52(3.95%)、68(3.95%),HPV16感染在所有病例组中均居首位,并在宫颈鳞癌组、HSIL组的感染率显著高于LSIL组、正常或炎症组(P<0.05)。HPV68在宫颈鳞癌、宫颈湿疣均为主要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甘肃地区健康妇女宫颈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的流行病学特征,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的型别与病理分级的关系。方法:选择2009年5~8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妇科门诊行宫颈HPV分型检测的576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Hybrimax)对所有患者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分型,随后进行阴道镜检查、宫颈多点活检和宫颈管诊刮术,以病理学诊断为金标准。结果:576例患者中,HPV阳性率19.44%,高危型占73.21%。不同宫颈病变中常见的HPV亚型(检出率>10.0%)从高到低依次为HPV16(26.12%)、HPV58(15.67%)、HPV52(10.45%)。不同病理分级中HPV型别不同,宫颈癌中依次为HPV16、18、31;CINⅡ及CINⅢ中依次为HPV16、58、31、33、66;CINⅠ中依次为HPV16、58、52、33、39、6、11、68、cp8304。对于病理诊断≥CINⅡ者,HPV分型检测的敏感度为79.31%,特异度为87.26%,阳性预测值为41.07%,阴性预测值为97.41%。结论:HPV基因分型检测,可1次检测多种亚型,了解HPV型别分布的地域性差异,对于研制适宜甘肃省妇女的特异性HPV疫苗有指导意义,且有利于宫颈病变的分级、分型及指导个体化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宫颈上皮内瘤变(CIN)组织标本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的基因型分布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对20例宫颈正常组织、145例宫颈CIN Ⅰ级、77例宫颈CINⅡ级和94例宫颈CINⅢ级组织标本进行23种HPV基因分型检测,并对受检者进行相关资料分析.结果:20例宫颈正常组织检出HPV感染者2例,感染率为10.00%;145例宫颈CIN Ⅰ组织检出HPV感染者61例,感染率为42.07%;77例宫颈CINⅡ组织检出HPV感染者67例,感染率为87.01%;94例宫颈CINⅢ组织检出HPV感染者85例,总的HPV感染率为90.43%.结论:聚合酶链式反应与基因芯片检测技术可应用于宫颈上皮内瘤变组织标本,1次可检测23种HPV基因型别,对我国女性宫颈病变HPV感染基因型分布的研究及宫颈癌的防治及其疫苗的研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人乳头瘤病毒(HPV) E6/E7 mRNA检测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患者预后中的预测价值。 方法选取2013年7月至2014年10月,于烟台市烟台山医院妇科经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首次确诊为CIN1的10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受试者均于首次确诊为CIN1前1个月内,同时接受宫颈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查(TCT)、HPV DNA基因分型及HPV E6/E7 mRNA检测;于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确诊为CIN1后,对其进行为期2年的随访,每6个月随访1次。随访检查项目包括宫颈TCT、HPV DNA基因分型及HPV E6/E7 mRNA检测,并对可疑病变者予以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根据随访结束时受试者的TCT、HPV DNA基因分型、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及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本研究受试者分为转阴组与持续或进展组。采用χ2检验,对2组受试者的HPV E6/E7 mRNA阳性率进行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秩和检验,对2组HPV E6/E7 mRNA表达水平进行比较;计算3种宫颈病变筛查方法对于预测CIN1预后的敏感度和特异度;绘制HPV E6/E7 mRNA表达水平预测CIN1预后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计算ROC曲线下面积(ROA-AUC),根据约登指数最大原则,确定HPV E6/E7 mRNA表达水平预测CIN1预后的最佳临界值,同时计算其敏感度和特异度。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烟台市烟台山医院伦理委员会所制定的标准,获得该伦理委员会批准,并与受试者均签署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 结果①根据随访结束时受试者的TCT、HPV DNA基因分型、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及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将本研究受试者分为转阴组(n=63,随访结束时,TCT、HPV DNA基因分型及HPV E6/E7 mRNA检测结果均为正常,或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阴性),持续或进展组(n=44,随访结束时,阴道镜下宫颈活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为CIN1及以上)。2组患者的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持续或进展组受试者确诊为CIN1时的HPV E6/E7 mRNA阳性率及其中位表达水平分别为61.9%(39/63)和3 738.4 copy/mL,转阴组分别为81.8%(36/44)和583.5 copy/mL,持续或进展组HPV E6/E7 mRNA阳性率及其中位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转阴组,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901,P=0.027;U=821.000,P<0.001)。③HPV-16/18阳性患者CIN持续或进展率为50.8%(31/61),显著高于HPV-16/18阴性者的28.3%(13/46),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12,P=0.019)。HPV E6/E7 mRNA阳性患者CIN持续或进展率为48.0%(36/75),显著高于HPV E6/E7 mRNA阴性者的25.0%(8/32),并且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χ2=4.901,P=0.027)。TCT、HPV DNA基因分型及HPV E6/E7 mRNA定性检测对于预测CIN1患者预后的敏感度分别为50.0%、70.5%、81.8%,特异度分别为66.7%、52.4%、38.1%。④HPV E6/E7 mRNA表达水平预测CIN1患者预后的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HPV E6/E7 mRNA表达水平预测CIN1持续或进展的ROC-AUC为0.704(95%CI:0.601~0.806,P<0.001),HPV E6/E7 mRNA表达水平预测CIN持续或进展的最佳临界值为2 724.0 copy/mL,此时其预测CIN1持续或进展的敏感度为54.5%,特异度为81.0%。 结论HPV E6/E7 mRNA定性检测结果对于预测CIN1患者预后的敏感度较高,而其定量检测结果对于预测CIN1患者预后的特异度较高。HPV E6/E7 mRNA检测可能对CIN1患者预后的预测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DNA检测联合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查在宫颈病变筛查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宫颈超薄液基细胞学检测及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对14 861例妇女进行宫颈病变筛查,以宫颈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作为确诊的金标准。结果:HR-HPV感染3 595例,感染率24.19%;细胞学检查发现非典型鳞状细胞202例,非典型腺细胞1例,LSIL303例;HSIL92例;病理学证实CINⅠ90例、CINⅡ65例、CINⅢ86例、宫颈鳞状细胞癌7例、腺癌2例。高危型HPV DNA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阳性率分别是:HSIL 92.05%(139/151)、LSIL 52.22%(47/90)和无宫颈上皮病变26.70%(25/939),各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高危型HPV DNA检测CIN的敏感度是91.05%,特异度是81.35%,阴性预测值为99.55%。宫颈液基细胞学筛查CIN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88.92%、95.56%和99.20%。高危型HPV DNA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筛查CIN的敏感度、特异度和阴性预测值分别是96.12%、82.56%和100.00%。结论:高危型HPVDNA检测在宫颈癌的筛查中有很高的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高危型HPV DNA检测联合细胞学检查可使敏感度和阴性预测值有所提高,其结果对宫颈病变有预警作用。  相似文献   

17.
3753例妇女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3753例妇科门诊就诊人群宫颈人乳头状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感染率以及基因亚型的分布特征。方法:采用核酸分子快速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flow-through hybridization and geno-typing technique,Hybri-Max)对3753例妇科门诊就诊患者的宫颈刷片标本进行HPV分型检测,并对HPV感染亚型进行分析。结果:3753例妇女中检测出HPV阳性591例,阳性率为15.7%,其中两种亚型混合感染114例,占总感染人数19.3%(114/591),3种及3种以上亚型混合感染18例,占4.7%(18/591)。人群中感染最多的亚型依次是HPV52(3.9%)、HPV16(3.8%)、HPV58(2.1%)和HPV18(1.2%)。各年龄段妇女HPV感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2.42,P0.05)。结论:妇科门诊就诊人群的HPV感染率为15.7%,且以高危型HPV感染为主,其中最常见的感染亚型是HPV52。  相似文献   

18.
目前已知与人类致病相关的人乳头瘤病毒(HPV)亚型有100多种,与生殖道感染和子宫颈癌有关[1].HPV病毒分为高危型(HR)和低危型[2].高危型HPV病毒的持续感染是导致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CIN)的首要致病因素.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R-HPV)检测对宫颈未明确意义的非典型鳞状上皮细胞(ASCUS)病例的分流作用.方法 对200例薄层液基细胞学(TCT)检测结果为ASCUS的患者进行HR-HPV检测,同时行阴道镜下宫颈活检,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Ⅰ及以上为宫颈活检阳性,并进行比较.结果 HR-HPV阳性患者的宫颈活检阳性率为60.38%(96/159),HR-HPV阴性患者的宫颈活检阳性率为21.95%(9/4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PV检测对ASCUS患者的进一步诊治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