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治验四川省自贡市第一人民医院(643000)邹永祥,赵鹏俊湖北中医学院(430061)万晓刚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主要见于儿童,病因未明,无特效疗法,预后较差。我们采用中药治疗1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于下。患儿,男,6岁,...  相似文献   

2.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是一种小儿时期的罕见病,多见于10岁以下小儿。该病以原因未明的弥漫性肺泡毛细血管出血、含铁血黄素异常沉着于肺部为特征。其病因未明,目前多数学者认为可能与自身免疫因素、病毒感染、遗传因素、牛奶过敏等有关。其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反复的咳嗽、咳痰、痰中带血或咯血、乏力、进行性贫血,早期症状多不典型,与肺炎、缺铁性贫血等相似,首诊误诊率为100%,1/3~1/2的病例在3a内因严重的肺泡出血而死亡。我院儿科于2005年11月收治1例该病患儿,经治疗症状控制后出院,后经跟踪随访,病情稳定。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1 临床资料本组共 13例 ,男 7例 ,女 6例 ,发病年龄 1岁 9个月~ 12岁 ,病程 5天~ 6年 ,临床表现咳嗽 10例 ,其中痰中带血 4例 ,面色苍白 7例 ,肝大 6例 ,贫血 10例 ,均为小细胞低血色素贫血 ,全部病例均在胃液、痰液或支气管灌洗液中找到含铁血黄素细胞。全部病例初诊及复查均经胸部平片检查。2 结  果胸片表现 :肺内片影 9例 ,以下肺叶多见。肺透光度减低呈广泛或局限毛玻璃改变 7例 ,颗粒变 5例 ,网状改变占 5例 ,心影增大 7例。 5例毛玻璃样改变分别于 2 0~ 5 0天左右吸收 ,平均 35天。吸收过程由浓变淡 ,范围缩小 ,反复出血 ,可…  相似文献   

4.
马韩铮  王雪峰 《光明中医》2016,(7):1049-1052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diopathic Pulmonary Hemosiderosis,IPH)是一组较少见的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其主要特征为肺间质内含铁血黄素沉着,该病好发于儿童,死亡率较高,免疫抑制疗法为其目前主要治疗方法。从现代医学及传统医学两方面对IPH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治进展进行相关综述,旨在为中西医结合诊治IPH提供临床思路及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5.
6.
钱华 《江苏中医药》2003,24(12):37-37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 (IPH)为病因未明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 ,以弥漫性肺泡出血和继发性缺铁性贫血为特征 ,临床少见 ,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临床实践中笔者从瘀论治 ,获得较好疗效 ,兹浅谈体会如下。1 病案举例方某某 ,男 ,6 9岁。 2 0 0 2年 10月 2 5日初诊。患者因阵发性咳嗽 ,痰中带血两月于 2 0 0 2年 12月 10日至 2 0 0 2年 8月 2 1日住我院呼吸内科诊治 ,经先后 2次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活检示 :肺组织肺泡腔内含有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 ,散在或灶性沉积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涂片及痰涂片均找见含铁血黄素巨噬细胞 ,故诊断IPH明确…  相似文献   

7.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是一组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常反复发作,并以大量含铁血黄素积累于肺内为特征。多见于儿童,病因未完全明了。临床上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反复发作期、静止期。其以爆发性起病多见,突出表现为反复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症状伴咯血或呕血;另一类型则  相似文献   

8.
介绍闵伟福主任医师治疗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验案1则,探讨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的中医辨证治疗要点、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中西医结合治疗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3例730050甘肃省中医院樊彩娥,韩芳林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是一种肺泡毛细血管出血性疾病,以铁的异常积累于肺脏为特征。初发时常以呼吸道或血液疾病的症状为主要表现,常被误诊。其临床变化亦多易变,若出现呼吸功能...  相似文献   

10.
钱华 《陕西中医》2004,25(5):480-480,F003
特发性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IPH)为病因未明的弥漫性肺间质疾病,以弥漫性肺泡出血和继发性缺铁性贫血为特征,临床少见,目前尚无特殊治疗方法,西医治疗措施以糖皮质激素为主,但不能长期稳定病情和预防复发.祖国医学无此病名,根据咳嗽、咯血、气促、贫血等症,可归属于咳证、喘证、咳血、虚劳等范畴.临床实践中,笔者从瘀论治,获得较好疗效,兹浅谈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DPN)是临床上常见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之一,历来成为医学界研究的热点。本文通过分析DPN的病因病机,观察中医从"瘀"治疗DPN的临床疗效,说明"瘀"为DPN致病因素,活血化瘀法为DPN治疗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2.
张晨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4,(10):1531-1532
观察近年来以活血化瘀法为主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SLE)的相关文献,分析SLE的病因病机,并结合SLE血瘀证临床表现,认为SLE病程反复迁延,时轻时重,各种致病因素都可不同程度地导致血瘀,瘀血不仅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因此血瘀贯穿于SLE的始终。所以,活血化瘀法治疗SLE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活血化瘀立法,辨证施治中药内服的方式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诊治干预,从临床疗效、胃镜病检改变、血液流变学多角度综合探究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80例CAG患者给予活血化瘀中药内服,3个月后进行胃镜及病理活检、血液流变学检查,以观察疗效。结果: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88.75%。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及血液流变学变化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化瘀疗法能改善CAG患者的临床症状,明显降低CAG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各项指标,从而发挥其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活血化瘀中药防治恶性肿瘤复发与转移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瘀证是恶性肿瘤复发与转移的重要病理变化,应用活血化瘀中药辨证防治及其有效组分靶向治疗是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5.
黄杞总黄酮活血化瘀作用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研究黄杞总黄酮(TotalFlavoneofEngelhardtiaRoxburghianaTFER)的活血化瘀作用。方法:采用兔血浆复钙试验、大鼠体外血小板聚集和体内血栓形成方法、大鼠急性“血瘀”证血液流变学指标、高脂血症小鼠血脂含量和常压耐缺氧时间等,观察TFER的活血化瘀作用;用小鼠急性毒性试验,观察TFER的毒性情况。结果:TFER具有体外抗凝、抗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作用;能降低血液粘度和血脂水平;延长耐缺氧时间。其急性毒性的最大耐受量为198g/kg结论:TFER具有较明显的活血化瘀作用,可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6.
凉血止血剂是为治疗热证出血而设的方剂,但出血的同时瘀血也会随即产生。本文论述了瘀血形成的原因及凉血止血剂中运用活血化瘀法的方例,为临床合理运用凉血止血剂提供一定的思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活血化瘀颗粒剂含量的方法。方法 :反射法双波长锯齿扫描 ;人参皂苷 Rg1测定波长λS=5 2 5 nm,参比波长λR=70 0 nm;狭缝 1.2 5 mm× 1.2 5 mm;线性参数 SX=3;灵敏度× 5 ;扫描速度 2 0 mm· min-1;纸速 2 0 mm· min-1。结果 :人参皂苷 Rg1的平均回收率为10 0 .17% ,RSD为 0 .78%。结论 :方法简便可靠 ,可满足活血化瘀颗粒剂含量测定的要求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case,COPD)急性加重期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方法,将60例COPD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2例,治疗以活血化瘀方为主,并根据中医辨证(痰热阻肺型,痰浊阻肺型,肺肾阴虚型,肺脾气虚型)随证加减。对照组28例,用常规西药治疗。疗程均为2周,观察治疗前后的血液流变学中的全血黏度,肺功能(FEV1、FEV1/FVC%)等指标的变化。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9%,两组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可改善全血黏度(P<0.05)。结论 两组均可以改善临床症状,但活血化瘀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较单纯常规西药治疗更佳。  相似文献   

19.
复方冰红软胶囊活血化瘀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研究复方冰红软胶囊活血化瘀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方法:用动物血瘀模型观察复方冰红软胶囊对大鼠血液流变性、体外血栓形成及血小板黏附率的影响;打击造成大鼠急性软组织损伤,观察复方冰红软胶囊对大鼠软组织损伤程度及病理组织学的影响。结果:复方冰红软胶囊能明显改善模型大鼠血瘀症状及急性软组织损伤的损伤程度。结论:复方冰红软胶囊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及治疗急性软组织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活血化瘀法对血管生成效应与机制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活血化瘀法是中医学的重要治法,此法与补气、行气、清热解毒、温经、祛风除湿、养阴、化痰解郁、通腑攻下等法相配合,对血管生成具有不同的效应。活血化瘀法对血管生成调节因子正反两方面质或量的影响对于血管生成的效应起着决定性作用。本文探讨了活血化瘀法双向调节血管生成的效应与机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