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调查雅安市水电地下工作场所放射性水平。方法采用直读式仪器与ATD固体径迹法测量空气氡浓度和γ射线剂量率。结果雅安市7个水电地下场所共监测30个作业点,平衡当量氡浓度水平在5.0~364.8 Bq/m3范围,γ剂量率在28.6~236.4μSv/h范围,符合《地下建筑氡及其子体控制标准》(GBZ 116-2002)等标准要求。结论所测点空气氡浓度符合标准要求,通风是降低氡浓度水平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某铀矿10年监测资料分析和井下氡及其子体浓度的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某铀矿井下氡及其子体在10年间不同年份、不同季节、不同场所的分布规律,以便有针对性地采取井下降氡措施。方法收集1995~2004年间某铀矿井下氡及其子体浓度资料,计算平衡当量氡浓度及平衡因子F。结果主要工作面(一类)的氡及其子体浓度均高于辅助工作面(二类)(P<0.01),未通风时的氡浓度明显高于通风时的浓度(P<0.01)。铀矿井下氡及其子体浓度在夏季、秋季比春季、冬季高,5月和9月的水平接近年平均水平。在出碴、出矿、打钻和支柱等主要作业面的作业点处氡及其子体浓度较高。导出铀矿井下空气中年平均氡浓度为2 977 Bq/m3,测定样品中超过年平均浓度的占26%,平均平衡因子F=0.34。结论通风是降低井下氡及其子体浓度主要的有效方法。5月和9月是调查铀矿井下氡及其子体平均辐射水平可考虑的最佳季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 调查隧道施工场所空气氡浓度水平。方法 采用PCMR-2连续测氡仪,在4个施工隧道作业场所进行空气氡浓度检测。结果 4个施工主洞最小氡浓度分别达到897Bq/m3、589Bq/m3、527Bq/m3和788Bq/m3,最大氡浓度分别到达2087Bq/m3、3764Bq/m3、2223Bq/m3和2480Bq/m3,介于工作场所氡浓度补救行动水平上限的2.1~3.7倍之间。结论 在隧道工作场所氡浓度水平可能超出国家相关标准,隧道施工人员的氡防护问题应该受到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延长通风时间和洒水对隧道施工期间氡浓度的影响。方法 采用脉冲电离室法对隧道施工期间常规工况和试验工况下的氡浓度进行检测,结果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常规通风工况下氡浓度范围为(69~1024 Bq/m3),试验通风工况下氡浓度范围为(62~668 Bq/m3),试验通风加洒水工况下氡浓度范围为(65~608Bq/m3),试验通风和试验通风加洒水工况比常规通风工况下的氡浓度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延长通风时间和湿式作业均能降低隧道作业场所空气中氡浓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广州某地下人防工事空气氡浓度水平及其变化规律。方法 采用RAD7型测氡仪对指挥中心、通道等场所进行瞬时氡浓度测量与分析,并粗略估算氡及其子体所致工作人员年有效剂量。结果 指挥中心、无线通讯室、中央主通道和仓库区通道这4个有人员停留的主要工作场所的日间氡浓度均值分别为106.7、98.4、129.0、111.1 Bq/m3,总体平均为111.0 Bq/m3222Rn子体所致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当量为0.400 mSv/a。结论 不同场所的氡浓度不尽相同,且其受通风、排水等人为活动的影响呈不同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不同作业状态下地下工事内空气中氡浓度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不同作业面,采用测氡仪连续测量。结果 作业期间施工阶段洞口至深度地下600 m氡及其子体浓度为24~6251 Bq/m3结论 随着掘进深度的增加,氡浓度随之升高;避免岩层裸露、加强通风可有效降低空气中的氡浓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分析日光温室内氡及其子体、PM2.5浓度水平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氡钍射气及其子体测量仪、驻极体探测器以及颗粒物浓度测量仪对北京市区的3座日光温室的氡及其子体和PM2.5浓度进行了测量。结果 3座温室氡浓度均值分别为(135±41.9) Bq/m3、(43.1±8.9) Bq/m3和(45.5±15.9) Bq/m3(n=12,28.1~169Bq/m3);室内PM2.5浓度在28~248 μg/m3结论 氡子体浓度Cp与室内外PM2.5浓度有显著相关性。雾霾天气导致空气中Cp增高,进而使F值增高。日光温室和对照房间的F值均值为(0.62±0.13)(n=24,0.42~0.94)和(0.61±0.16)(n=22,0.36~0.94),明显高于0.40的世界典型值。土壤是日光温室氡气的重要来源,氡浓度与土壤暴露面积有关。  相似文献   

8.
杨芬芳  袁镛龄 《中国辐射卫生》2010,19(3):272-274,276
目的 探索辐射水平在我国锡矿山的分布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放射卫生防护的建议,为保护锡矿山井下工人身体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分析、应用文献资料和现场调查的测量结果,得到了锡矿山井下工作场所的辐射水平。结果 锡矿山井下环境中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绝大部份属于正常本底辐射水平。早期,锡矿山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氡浓度及氡子体α潜能浓度浓典型值分别为3.12 kBq/m3和5.61μJ/m3。目前,绝大多数锡矿山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氡浓度及氡子体α潜能浓度,分别低于1 000 Bq/m3和3.57μJ/m3结论 锡矿山工作人员中凡个人年有效剂量大于1mSv或物料中天然铀比活度大于1 Bq/g的锡矿山均应进行放射卫生防护的审管。锡矿山井下工作场所空气中氡及氡子体α潜能浓度和井下环境中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管理限值分别为1 000 Bq/m3、3.57μJ/m3和1μGy/h。锡矿山井下矿工个人剂量管理目标值定为10mSv/a。工作人员总的年有效剂量超过10 mSv时,工作人员应视为放射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9.
福州市部分住房室内放射性水平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福州市住房室内放射性水平。 [方法 ]用 FD- 71型闪烁辐射仪检测室内 γ辐射水平。用 Markov法检测室内氡子体浓度。[结果 ]室内 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值为 15 .6 3× 10 - 2 μGy/ h。门窗关闭时氡子体浓度均值为 6 5 .5Bq/ m3,门窗打开通风换气后为 18.6 Bq/ m3。 [结论 ]室内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均值与我省调查室内均值基本一致。通风换气是降低室内氡浓度有效而实用的方法。含有放射性物质的建筑和装修材料的生产、销售和使用必须符合有关国家卫生标准。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武汉市各地铁线路竣工验收时空气中氡浓度水平进行测量和评价,初步掌握地铁开通前的氡放射性水平。方法采用连续测氡法,用RAD7电子测氡仪对武汉市7条地铁线路中共计63个站点内空气中氡及其子体进行测量。采用梅花式均匀布点对车辆控制室、站厅层和站台层进行测量。测量结果按照《公共地下建筑及地热水应用中氡的放射防护要求》(WS/T 668-2019)进行评价。结果武汉市7条地铁线路中63个站点氡浓度中位数为12.20 Bq/m^(3)。纸坊线的氡浓度中位数最高,为36.80 Bq/m^(3),2号线的氡浓度中位数最低,为4.00 Bq/m^(3),不同线路的氡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52.24,P<0.01)。车辆控制室的氡浓度中位数最高,为22.11 Bq/m^(3),站厅层的氡浓度中位数最低,为4.92 Bq/m^(3),不同区域的氡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46,P<0.01)。结论武汉市地铁站内空气受到的来自氡的辐射未超过国家标准限值,但需要加强车辆控制室的通风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13.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肿瘤的认识不断加深。KLF6是一种在哺乳动物组织中普遍表达的核转录调控因子,参与生长发育、细胞分化、生长信号的转导、细胞增殖、凋亡和血管形成等过程。研究表明,KLF6作为肿瘤抑制基因,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文章从KLF6的结构功能、在肿瘤发生发展中的作用、肿瘤中的失活机制及KLF6在恶性肿瘤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 探讨颅骨瓣腹部保存早期回植效果.方法 对68例颅骨瓣腹部保存早期回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均恢复良好,痊愈出院.术后随访半年,无切口感染,无回植骨下陷,无积液等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 选择合适的患者行颅骨瓣腹部保存早期回植手术可降低费用、减少排异反应.  相似文献   

18.
19.
20.
An investigation carried out of eye disorders in workers employed in the manufacture of coke demonstrated a high percentage of changes in the anterior segment of the eye. Registered symptoms such as conjunctival hyperemia, pinguecula, pigmentation and conjunctivitis were most probably connected with specific work and exposure to coal dust and irritants. In workers exposed for less than two years there were no changes in lacrimal secretion. In those working for 2-7 years excessive hypersecretion dominated, and after a longer period of exposure the majority of workers had hyposecre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