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智力结构特征。方法采用中国-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对152例ADHD患儿与80例正常儿童进行智力测评,比较两组C-WISC的分测验量表分、智商及因子智商。结果 ADHD儿童除词汇分测验之外,各分测验量表分、言语智商、操作智商、总智商及各因子智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ADHD儿童操作智商低于言语智商(均P〈0.01)。结论 ADHD儿童智商处于正常水平或边缘状态,智力发展不平衡,注意和记忆能力缺陷明显。  相似文献   

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神经心理和精神发育障碍性疾病之一,对儿童的认知和行为有很大负面影响,严重影响其学习能力的发展。本文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智力结构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为同类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西宁地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智力结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西宁地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的智力结构,分析其相关因素,为进行临床有效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对52例来自西宁地区的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和46例正常儿童采用修订的韦氏儿童智力量表(C-WISC)进行智力水平检测。分别计算各分测验的量表分、言语智商(VIQ)、操作智商(PIQ)和总智商(FIQ),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儿童的总智商多在正常范围内,但低于对照组,VIQ、PIQ、FIQ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存在智力发育落后及智力结构发展不平衡的状况,言语能力落后于操作能力,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4.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nal deficit disorder with hy-peractivity,简称 ADHD) ,又名儿童多动症。 Hyperkinetic dis-orders是一类颇为常见的儿童行为问题。主要表现 :以多动不宁为主的行为障碍、注意障碍、易分心、易激惹、好冲动、学习困难、坐立不安 ,辨别能力及克制能力差等。国外报道发病率为 5 %~ 2 0 % ,国内报道儿童患病率为 1.5 %~ 10 %。本症男童明显多于女童 ,二者之比为 2~ 9:1,有关脑电生理的研究发现 ,患儿对刺激的反应较差。据国内报道 ,有脑电图异常者 ,约占患儿的 45 %~ 90 % [1 ]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1…  相似文献   

5.
缺陷多动障碍是儿童时期最常见的行为问题之一,男童发病明显高于女童。核心症状是,患儿主动注意的时间达不到年龄与智商的水平,造成学习困难,部分儿童有认知2障碍,会将6看成9,或把b看  相似文献   

6.
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在学龄儿童精神障碍中的患病率居于首位.70%的患儿的症状可持续至青少年,30%可持续终生,患儿在成年后发展为反社会人格障碍、犯罪行为和酒药滥用的风险是正常儿童的5~10倍.20多年来,本课题组一直致力于ADHD和相关破坏行为问题的病因和治疗研究,以下综述了我们近年来的工作.  相似文献   

7.
俞有来 《中国民康医学》2012,(21):2615-2616
目的:为了观察注意缺陷多动患儿的脑电图特点。方法:采用日本光电1518K脑电图仪,对58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在清醒、安静、闭目状态下进行脑电图检查。结果:58例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脑电图中,正常6例(10.3%),界限性脑电图12例(20.7%),异常40例(69.0%),其中有37例(63.8%)表现为θ波增多或θ活动有时呈阵发出现。结论:脑电图是评价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脑功能发育状态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7~14岁正常儿童及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的前庭功能发育状况.方法:对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DSM-Ⅳ)诊断标准的148名7~14岁ADHD患儿和同年龄段的正常对照(以两岁作为一个年龄段)使用VTS 2000 /VNG-V600型前庭功能测试系统,进行前庭系统检查,比较ADHD患儿和正常对照之间前庭系统的发育特点.结果:正常儿童视眼动反射,特别是扫视、反扫视从7~8岁开始有进一步的发育;从7~8岁到9~10岁,正常儿童扫视、反扫视的延迟时间明显缩短[7~8岁左向扫视延迟时间为(149±66)ms,9~10岁为(108±64)ms,P<0.05;7~8岁反扫视左向延迟时间为(178±127)ms,9~10岁为(101±88)ms,P<0.05],并且扫视的速度明显增快[7~8岁右向扫视速度为(138±12)°/s,9~10岁为(147±15)°/s,P<0.05];从9~10岁到11~12岁这个阶段,反扫视的速度明显增快[9~10岁反扫数左向速度为(155±26)°/s,11~12岁为(172±34)°/s, P<0.05],同时扫视的准确度提高(9~10岁扫视准确度为0.88,11~12岁为0.90,P<0.05).至13~14岁,正常儿童的扫视延迟时间进一步缩短[11~12岁左向扫视延迟时间为(101±62)ms,13~14岁为(76±63)ms, P<0.05].ADHD患儿仅在从7~8岁到9~10岁间出现扫视延时的缩短[7~8岁左向扫视延时为(179±67)ms,9~10岁为(138±76)ms,P<0.05],7~14岁ADHD患儿视动性眼震(optokinetic nystagmus ,OKN)的速度慢于正常对照组(7~8岁ADHD患儿OKN的慢相速度为138.07 °/s,9~10岁为40.24 °/s,11~12岁OKN的快相速度为226.88 °/s,13~14岁OKN的慢相速度为41.30 °/s;7~8岁正常对照OKN的慢相速度为179.03 °/s,9~10岁为43.86 °/s,11~12岁OKN的快相速度为262.92 °/s,13~14岁OKN的慢相速度为47.32 °/s),而ADHD患儿视前庭相互作用眼震/(视动性眼震+前庭眼震)慢相速度的比值在7~8岁和11~12岁组大于正常对照组(7~8岁ADHD患儿左向比值为0.73,正常对照左向比值为0.66;11~12岁患儿左向比值为0.80,正常对照左向比值为0.71;P均<0.05).在其它的年龄段,视眼动、视前庭眼动和前庭眼动功能各指标未见明显的变化.结论:7~14岁正常男孩的视眼动系统中的扫视、反扫视和视-前庭相互作用系统处于发育期,视动性眼震发育稳定,前庭眼动系统处于稳定期;7~14岁ADHD男孩的视眼动系统和视前庭相互作用系统的发育过程落后于正常对照,以11~12岁年龄阶段最明显.  相似文献   

9.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尿中儿茶酚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患儿尿中儿茶酚胺的含量,探讨ADHD的发病机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98例ADHD患儿和54名正常儿童24h尿儿茶酚胺(CAs)含量。结果:ADHD患儿24h尿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多巴胺(DA)均高于正常儿童(P<0.01),正常儿童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胺类神经递质代谢异常可能是导致ADHD患儿注意力不能集中、活动过度、学习困难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吴小慧  黄新芳  林学锋 《吉林医学》2013,(34):7136-7139
目的:探讨癫痫患儿中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检出率及其临床特点。方法:选取已确诊癫痫,且均未服用抗癫痫药的患儿119例,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IV)ADHD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分型及分析。结果:119例癫痫患儿的ADHD检出率为41.2%,以注意缺陷为主型占多数(46.9%);全身强直-阵挛发作的患儿ADHD检出率高于失神发作、简单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及部分性继发全面性发作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癫痫病程超过6个月的患儿,ADHD检出率高于病程<6个月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电图存在明确癫痫样放电的患儿ADHD检出率高于无明确癫痫样放电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患儿ADHD共患率高,与其发作类型、病程及脑电图癫痫样放电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DHD)儿童的个性及智力特点。方法 :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 (EPQ)和韦氏儿童智力量表 (WISC R)对 40例ADHD患儿进行测试。结果 :ADHD组EPQ测验中神经质和精神质量表T分高于正常对照组 ,掩饰性量表T分低于正常对照组。WISC R测验中 ,ADHD组总智商 (FIQ)在正常范围 ,但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0 .0 5 )。在言语智商 (VIQ)与操作智商 (PIQ)平衡上 ,ADHD组的算术、理解、译码分测验量表分较正常组低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ADHD儿童情绪稳定性差 ,心理成熟能力延迟 ,同时可能存在言语理解、记忆 /不分心因子缺陷  相似文献   

12.
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自我意识 家庭因素及其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的自我意识及家庭环境特点,探讨二者的相关关系,为该症的干预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济宁市2所小学四五年级学生为观察对象,以Conners简明症状量表和美国精神病学会出版的《精神障碍诊断及统计手册》第4版(DSM-IV)诊断标准分别用作筛查和诊断,筛选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47例,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患儿同班级、同性别、同年龄段(相差<1岁)的正常儿童中抽取47例作为对照。分别评定患儿及对照组儿童家庭环境及自我意识,并分析家庭环境对自我意识的影响。结果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和对照组相比,病例组儿童家庭环境差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患儿自我意识明显受损,家庭环境特征某些因素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组患儿的自我意识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结论注意缺陷多动障碍儿童具有较低的自我意识和不良的家庭环境,不良的家庭环境影响患儿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13.
尹显贵  孙巍  尹葛子煦 《吉林医学》2013,(31):6555-6557
<正>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丰富,同时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得到了全面的丰富和发展,医学知识和水平逐渐得到了提高,被诊断为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患者也越来越多。为了更加有效避免美国曾经发生过的对某一疾病的诊治扩大化影响,我们在生活及医疗活动中,有必要正确认识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的研究与诊治,以便让更多的儿童得到及时合理的诊治,同时减少医源性疾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关于儿童注意缺陷伴多动障碍的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克铭 《中国医刊》2005,40(1):16-17
儿童注意缺陷伴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ADHD)为儿童时期最常见的神经-精神疾病之一,其临床表现为多动-冲动、注意力不集中及由此导致的学习困难和行为异常,而智力正常或处于边缘状态.  相似文献   

15.
“医生,我这外孙两个星期被老师批评120次(班长记录),书也读不好,这可怎么办,能治疗吗?”姥姥带着9岁的外孙朱××,焦急地来就诊咨询。原来这孩子从小多动,坐不住,好拉扯别的孩子,将玩具丢得满地都是,不善收拾上学后上课不能专心听讲,小动作不停,屁股老扭动,不时碰旁边同学,课桌上学习用品摆得乱七八糟,自己书包也从不整理,姥姥称其卧室为“垃圾堆”。老师为了能督促他,将他安排在中央第一排坐位,与十分文静的一位女同学同坐,然而行为仍毫无改善。平时看起来很聪明,但学习成绩总是在班中列倒数前几名,父母揍他也…  相似文献   

16.
张君  赵长印 《安徽医学》2016,37(1):43-45
目的 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患儿注意缺陷程度及执行功能相关分析。方法 对43例ADHD儿童及与其人口学资料相匹配的41名健康儿童使用Conners父母症状量表(PSQ)及威斯康辛卡片分类测试(WCST)进行比较。结果 ADHD组在PSQ 量表总分、学习问题因子、冲动-多动因子、多动指数因子方面(0.71±0.12),(0.48±0.15),(0.70±0.15),(0.68±0.18)均差于对照组[(0.30±0.09),(0.31±0.10),(0.29±0.09),(0.28±0.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673,P<0.05;t=6.299,P<0.05;t=15.401,P<0.05;t=12.901,P<0.05);ADHD组在WCST正确应答数方面[(61.79±5.90))次]差于对照组[(65.68±4.98)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60,P=0.002);ADHD组在PSQ量表冲动-多动因子与WCST错误应答数有相关性(r=0.356,P=0.019)。结论 执行功能损伤程度与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症状严重性具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以沙盘为工具探讨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儿童独特的内心世界,尝试总结其沙盘具有诊断意义的特征.方法 ADHD儿童28例,正常儿童24名,采用沙盘这一研究技术,对ADHD和正常儿童的初始沙盘作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1.ADHD与正常儿童在各类沙具的使用数量上比较,ADHD使用交通工具明显多于正常儿童[(5.04±6.60)个,(1.38±2.12)个,t=2.73],使用石头明显少于正常儿童[(0.00±0.00)个,(8.00±12.33)个,t=-3.18],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ADHD与正常儿童在沙盘场面上比较,更倾向于对抗场面(x2=12.96,P<0.01),动态性场面(x2 =13.37,P<0.01).3.ADHD与正常儿童比较,较少有明确自我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75,P<0.05).4、用沙情况ADHD与正常儿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46,P>0.05).结论 ADHD儿童的初始沙盘具有典型特征,可作为一种辅助诊断依据及干预治疗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应用注意测验方法对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各临床亚型进行比较研究,了解ADHD各临床亚型注意特征的特点及有无差异.方法 对七所小学三至六年级学生使用自编症状筛查表进行筛查,并根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4版分为3个ADHD亚型组,对ADHD各亚型组和正常对照组儿童进行数字划销测验、无意与有意注意、注意广度测验测试.结果 ADHD三个亚型组在数字划销测验的粗分[(88.83±30.07)分、(92.14±28.66)分、(83.79±24.33)分]、净分[(80.13±29.66)分、(84.86±30.39)分、(77.82±22.96)分]和失误率[(7.33±4.66)%、(10.29±11.93)%、(11.14±7.76)%],注意广度、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等注意特征方面,与对照组相比[(101.58±28.88)分、(95.37±27.59)分、(6.04±4.01)分],均差异有显著性(F值分别为3.97,4.60,4.33);但ADHD三个亚型组间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ADHD各临床亚型患儿的注意特征没有明显差异,但均较正常儿童受损.  相似文献   

19.
陈亦旋  李燕 《中国医药导报》2007,4(10Z):149-149
世界卫生组织儿童铅中毒标准为血铅≥10μg/dl.不管是否存在临床症状。铅中毒多属非特异性表现,其中情绪急躁,多动,注意力分散等为铅神经毒性的亚临床表现之一,虽然多数研究表明儿童对铅污染的反应与血铅无线性关系.但是超过10μg/dl就可能对儿童产生毒性作用。随机抽取我院2004年5月~2006年6月265份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儿童进行的末稍血铅测定结果,及其父母职业和居住环境,儿童行为等作问卷调查,探讨ADHD与铅中毒的相关性,对ADHD儿童血铅水平进行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5-羟色胺(5-HT)系统5-HT2A受体基因(HTR2A)-1438A/G、儿茶酚-O-甲基转移酶(COMT)基因Val158Met、单胺氧化酶A(MAOA) 30 bp-VNTR多态及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多因素对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智商的影响。方法: 对485例汉族ADHD患儿进行韦氏智商评定和HTR2A-1438A/G、COMT 基因Val158Met和MAOA基因30 bp-VNTR多态性的检测, 比较各基因型组间智商的差异, 同时对影响智力的相关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患儿经过C-WISC测试后, MAOA基因两组基因型FIQ上的差异趋于有统计学意义, 低活性组(男3R, 女3R3R)的得分高于高活性组(男4R, 女3R4R/4R4R)[(102.6±12.4) vs (100.3±11.7), P=0.078]; COMT基因两组基因型FIQ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高活性组(ValVal)的得分明显高于中低活性组(ValMet和MetMet)[(103.5±13.6) vs (100.5±11.5), P=0.036]; HTR2A 3组基因型FIQ和VIQ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两两比较, GG基因型组的得分分别明显高于GA和AA组[FIQ : (106.9±10.7) vs (100.7±12.3) vs (101.7±12.9), P=0.003; VIQ : (110.1±10.6) vs (103.5±12.1) vs (105.1±13.2), P=0.001]; 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患儿的FIQ、VIQ及PIQ均相关。经多因素分析, 保留在FIQ和VIQ模型中的自变量有2个: HTR2A基因型和母亲受教育程度; 保留在PIQ模型中的自变量有1个, 即HTR2A基因型。 结论: 提示5-HT系统的HTR2A基因-1438A/G多态以及母亲的受教育程度是中国汉族ADHD患儿智商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