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52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脑电图、临床疗效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脑电图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的改善与疗程和脑电图的好转呈平行关系。结论: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显著;疗效与治疗疗程有关,脑电图对临床治疗和疗效的判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闫海清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10):38-39,59
目的探讨高压氧联合椎管内注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方法人选50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椎管内注药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脑电图、临床疗效分析。结果常规治疗后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脑电图也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症状的改善与疗程和脑电图的好转有相关性,观察组较对照组疗效显著,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压氧联合椎管内注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显著,脑电图对临床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38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脑电图、长谷川痴呆量表检测和临床疗效分析。结果 高压氧治疗后脑电图、痴呆量表较治疗前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84.2%,临床症状的改善与脑电图的好转呈平行关系。结论 高压氧对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有显著疗效;脑电图对临床治疗和疗效的判定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于奇晋  王康军  沈卉  张琴  杨艳  姜进 《医学综述》2008,14(23):3670-3672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发生的易患因素及病因,高压氧治疗的机制及治疗时应注意的事项。方法对42例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并辅助药物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脑电图、临床疗效分析。结果高压氧治疗平均32.8次/例,治疗后复查脑电图,33例有改善,治疗总有效率90.1%。结论以高压氧为主的综合治疗对于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疗效确切可靠,脑电图可指导临床治疗判定疗效并可作为随访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刘欣 《中外医疗》2009,28(2):69-69
目的探讨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临床特点,脑电图及MRZ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对20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病因、临床表现、脑电图、MRZ表现、治疗及预后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临床表现多样,头MRZ可有特征性“虎眼征”及大脑白质对称长T1、长T2信号,脑电图表现不规则慢波,经高压氧治疗及对症治疗,临床症状可有不同程度改善。结论只要有一氧化碳中毒就有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可能,高压氧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右江医学》2017,(2):212-214
目的观察高压氧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一氧化碳(CO)中毒迟发性脑病(DEACM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CO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常规治疗和高压氧治疗,实验组40例在常规治疗和高压氧治疗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治疗,经过2个疗程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智力水平测试分(HDS)、脑电图(EEG)等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实验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01);两组智力水平量表评分均显著升高(P<0.01),实验组比对照组升高更明显(P<0.001);实验组脑电图恢复正常10例(25.0%),对照组脑电图恢复正常3例(7.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压氧与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可有效改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症状,是一组安全有效的辅助治疗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作用.方法 对42例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二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至少3个疗程的HBO治疗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和脑电图的变化观察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HBO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二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BO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具有良好疗效,并能缩短其病程.  相似文献   

8.
陈赛莲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10):1197-1198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疗效。方法:对我院2003-2009年收治的19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进行高压氧治疗护理。结果:19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后,疗效满意。结论:高压氧治疗越早,且坚持足够的疗程,疗效越明显。  相似文献   

9.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确立一个提高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治愈率的指导原则。方法:以记分法对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1DEACMP)患者治疗前后常见的临床症状、体征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51例DEACMP患者经高压氧等综合治疗后,痊愈率为58.82%,远远高于未经治疗的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结论:高压氧等综合治疗能大大提高DEACMP的治愈率,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减轻家庭负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作用.方法 对42例确诊为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常规药物治疗的对照组和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Hyperbaric Oxygen Therapy,HBO)至少3个疗程的HBO治疗组,采用简易精神状态评定量表(MMSE)和脑电图的变化观察临床治疗效...  相似文献   

11.
红细胞输注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红细胞输注联合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疗效。方法对77例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后发生DEACM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5例,施行红细胞输注、高压氧和内科基础治疗。对照组42例,施行高压氧和内科基础治疗。治疗2周、2个月后进行NIH-SS、Bathel指数评分,并观察Hb、Hct、脑电图、脑MRI变化。结果治疗2周和2个月后,治疗组NIHSS、Bathel指数评分及Hb和Hct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2个月后,脑电图和颅MRI好转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细胞输注联合高压氧治疗DEACMP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2.
随机将480例一氧化碳(CO)中毒患者分为两组,分别用单纯高压氧治疗和高压氧+尼莫地平治疗,观察治疗效果及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的发生率,了解高压氧和尼莫地平对CO中毒患者的治疗作用。480名中毒患者迟发性脑病的总发生率为14.0%(67/480),单纯高压氧治疗组的发病率为19.2%(46/67),高压氧+尼莫地平组的发病率为8.8%(21/67)。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尼莫地平配合高压氧治疗CO中毒患者及防止迟发性脑病的发生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3.
朱德才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24):141-142
目的探讨急性一氧化碳迟发性脑病(DEACMP)的有效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择急性一氧化碳中毒住院患者62例,治疗组31例,采用依达拉奉+高压氧治疗+内科治疗的方法。对照组31例,采用高压氧治疗+内科治疗;监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丙二醛(MDA)浓度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血清MDA浓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对照组变化不明显(P>0.05);治疗组有效率90.32%,对照组有效率为64.5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可能在一氧化碳中毒迟发脑病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变的疗效。方法63例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变患者(轻型32例,中型21例,重型10例),在病程不同阶段(1个月以内,1~3个月,3~6个月)分别接受高压氧治疗,观察其疗效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63例患者经高压氧治疗平均(16±4)次,治愈28例(44.4%),显效21例(33.3%),有效9例(14.3%),无效5例(8.0%),总有效率92.0%。开始高压氧治疗越早,分型越轻,疗效越显著(P<0.05)。结论早期高压氧治疗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神经病变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30例对照组患者应用高压氧治疗,改善脑循环;促进脑细胞代谢,如胞二磷胆碱或乙酰谷酰胺、醒脑静注射液及对症支持和康复功能训练。30例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丁苯酞和依达拉奉治疗。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分别测定日常生活能力(BI)、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比较2个量表数值的变化。并于治疗1个月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入院时2组患者BI、HD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个月后,2组BI、HDS评分均有不同程的提高,治疗组评分提高更明显(P〈0.05)。2组治疗1月后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86.67%,对照组60.0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丁苯酞联合依达拉奉是治疗一氧化碳中毒迟发性脑病可行的治疗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6.
刘全生  刘曙东  王寅旭 《医学综述》2014,20(20):3828-3831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DEACMP)的疗效,为临床治疗DEACMP提供新思路。方法将2010年2月至2012年10月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36例DEACMP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依达拉奉组和常规治疗组各1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高压氧等常规治疗,依达拉奉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30 mg依达拉奉加入250 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每日2次,持续14 d)。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简明精神状态量表评分(MMSE)、经颅彩色多普勒(TCD)、事件相关电位(ERP)、常规脑电图(EEG)、头颅磁共振成像(MRI)等资料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依达拉奉组MMSE评分、P300潜伏期及波幅、EEG、头颅MRI的Abaron Peretz分级均优于治疗前,且优于常规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依达拉奉组平均血流速度与治疗前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常规治疗组对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可改善DEACMP患者的症状,其疗效优于单用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