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睾丸抗原NY-ESO-1(New York-esophageal-1)致敏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特异性CTL对肝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重组质粒pGEX-ESO1经原核诱导表达并纯化GST-ESO1融合蛋白肽.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培养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经GST-ESO1融合蛋白肽致敏后诱导特异性CTL增殖.以此CTL为效应细胞,分别以NY-ESO-1阳性表达的肝癌细胞株HepG2和不表达NY-ESO-1的肝癌细胞株H2P为靶细胞,MTT法检测CTL对肝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结果:重组质粒pGEX-ESO1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36 000的GST-ESO1融合蛋白肽,纯化后的质量浓度为50 μg/ml;经rhGM-CSF和rhIL-4联合诱导成功培养人外周血DCs,其表型分子HLA-DR为91.4%、CD86为70.5%、CD83为71.2%、CD80为55.3%.NY-ESO-1致敏的DCs能明显诱导CTL增殖,此CTL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率显著高于GST刺激组、未致敏DC组和无DC刺激组(均P<0.05),效靶比为50 ∶1时杀伤效应达到最高峰[(53.23±3.78)%,P<0.01];相同条件下CTL对H2P细胞无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 NY-ESO-1抗原致敏的DCs在体外可诱导同种CTL产生和增殖,后者对NY-ESO-1阳性肝癌细胞株具有特异性杀伤效应,该方法为肝癌免疫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能否增强肝癌细胞对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 DC)诱导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 CTL)杀伤的敏感性,以及该作用与肿瘤细胞HLA I类分子的关系.方法:RT-PCR法检测IFN-γ刺激前后肝癌细胞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lin,β2-m)的mR-NA水平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HLAI类分子HLA-A2的表达;应用脐血来源的致敏DC诱导CTL细胞毒试验,观察IFN-γ在增强肝癌细胞对特异性CTL杀伤作用敏感性中的作用.结果:IFN-γ可刺激肝癌细胞上调β2-m mRNA水平及细胞表面HLA-A2表达,IFN-γ作用48h后肝癌细胞β2-m mRNA相对光密度值(1.104±0.209)与0h组(0.674±0.135)比较显著增加,t=-2.992,P=0.040.在72和96h仍保持较高水平,其HLA-A2表达增加的幅度与β2-m一致;致敏的脐血来源DC能够在体外诱导CTL特异性地杀伤肝癌细胞,经IFN-γ刺激的肝癌细胞对特异性效应细胞杀伤作用的敏感性显著增强.结论:IFN-γ可使肝癌细胞对DC诱导的CTL杀伤效应的敏感性增加,可能与其上调肝癌细胞β2-m mRNA水平进而增加HLA I类分子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以HER-2/neu为靶抗原、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为抗原载体激发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反应的能力及研制治疗型乳腺癌疫苗的可行性。方法:采集17例HLA-A201+HER-2/neu+乳腺癌患者外周血,分离单个核细胞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lymphocyte,PBL),并诱导为成熟DC(mature dendriticcell,mDC);人工合成HER-2/neu多肽[E75(KIFGSLAFL)和GP2(IISAVVGIL)2条]负载mDC后体外反复致敏PBL(3次,每周1次),检测其激发HER-2/neu特异性CTL的能力与CTL的杀伤活性。同时于患者腹股沟淋巴结富集区皮内注射负载HER-2/neu多肽的DC,每周1次,共接种4次,检测接种前后患者外周血细胞因子和特异性的CTL水平变化,并进行DTH试验。结果:患者外周PBL经过负载HER-2/neu多肽DC共3轮致敏后,HER-2/neu多肽特异的CTL平均比例比对照组(未负载HER-2/neu多肽DC组)明显增高[(5.41±1.44)%vs(0.41±0.12)%,P<0.05];致敏后PBL对负载HER-2/neu多肽T2靶细胞的杀伤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未负载DC诱导的CTL)[效靶比为30∶1时,(35.5±4.7)%vs(11.2±1.4)%,P<0.05]。接种负载HER-2/neu多肽的DC后,患者体内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12、IFN-γ水平较治疗前显著升高[(409.09±89.39)vs(148.79±28.32)ng/ml,(56.23±14.08)vs(24.49±56.23)ng/ml,(146.57±25.97)vs(67.77±39.35)ng/ml;均P<0.05],TNF-α和IL-10水平较治疗前变化不大(P>0.05)。患者DTH试验阳性率为47%(8/17),DTH阳性患者外周血中特异性CTL比例明显上升。结论:负载HER-2/neu多肽的DC体内、外均具有激发特异性CTL反应能力,可诱导Th1型细胞因子的分泌,未发生临床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4.
[目的]在大肠杆菌中表达HPV16E7-HSP70融合蛋白并进行纯化和复性,为进一步研究HPV16E7-HSP70融合蛋白抗喉癌免疫活性奠定基础.[方法]用构建的原核表达质粒pET28a HPV16E7-HSP70转化大肠杆菌BL21,异丙基-β-D-硫代半乳糖苷(IPTG)诱导蛋白表达;通过超声波裂解细菌,高浓度尿素裂解包涵体和Ni2+离子金属螯合亲和层析纯化目的蛋白;并对融合蛋白进行复性;用SDS-PAGE及Western Blot进行分析鉴定.[结果]SDS-PAGE 分析显示有分子量约为90kD的融合蛋白表达,表达产物以包涵体形式存在,表达量可达30%;纯化后目的蛋白的纯度达到95%;经Western Blot鉴定复性后的融合蛋白能与抗HPV 16E7抗体、抗HSP70抗体特异性结合.[结论]HPV16E7-HSP70融合蛋白能够在体外大肠杆菌中表达获得.  相似文献   

5.
目的: 使用以毕赤酵母X-33为宿主菌,重组表达制备的rhHSP70与合成的HER2/neu抗原肽体外结合形成复合物,探讨其在肿瘤免疫治疗中的有效性。 方法: 在ADP存在的条件下,将rhHSP70与纯化的HER2/neu抗原肽体外非共价结合形成复合物,并分次免疫BALB/c小鼠,通过ELISPOT和颗粒酶释放法,检测该复合物诱导特异性CTL的能力。通过检测小鼠体内肿瘤的生长情况和肿瘤的组织切片,来观测该复合物对小鼠乳腺癌的免疫治疗作用。 结果: rhHSP70-HER2/neu抗原肽复合物免疫小鼠后,可以增加T细胞分泌IFN-γ的能力,诱导出肿瘤特异性CTL,并对小鼠的乳腺癌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结论: 在毕赤酵母中重组表达的rhHSP70可以在体外与一定的抗原肽非共价结合形成复合物,该复合物具有较强的诱导特异性CTL的能力,可对实验鼠的乳腺癌起到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6.
许多研究发现自身肿瘤特异性细胞毒T细胞(CTL)能定位于体内肿瘤所在部位.其杀瘤细胞活性及特异性远在LAK细胞之上,来源和增殖性方面较TIL为优,因此可作为较为理想的载体细胞导入各种治疗基因。将IL-2基因导入CTL中表达并回输.通过其聚集在肿瘤发生局部持续分泌一定量的IL-2,激活机体肿瘤免疫反应或直接杀伤肿瘤细胞,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12(IL-12)诱导小鼠红白血病细胞产生的树突状细胞,对白血病特异性CTL细胞的诱导作用,及体内免疫后对抗肿瘤免疫应答的诱导效果.方法:采用4/小时~(51)Cr释放法,检测CTL杀伤活性;观察小鼠红白血病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体内免疫冶疗后对肿瘤的抑制作用,采用了HE染色和电镜等技术,分析肿瘤组织的病理学变化.结果:IL-12诱导FBL-3细胞产生的DC,在体外可诱导出FBL-3细胞特异性的CTL.采用IL-12诱导FBL-3细胞产生的DC免疫C57 BL/6小鼠.体内诱导出的CTL杀伤活性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小鼠能够有效的抵抗野生型FBL-3细胞的再攻击;肿瘤生长受到明显的抑制,组织学观察显示,肿瘤局部有较多炎性细胞浸润和细胞坏死;透射电镜可观察到典型的凋亡征象,结论:IL-12诱导小鼠FBL-3红白血病细胞产生的树突状细胞,在体内外可诱导出FBL-3细胞特异性的CTL,体内免疫后可增强抗肿瘤免疫应答,该结果为白血病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小鼠T淋巴细胞在转染嵌合性T细胞受体基因后的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应用重组DNA技术,将HER2特异性嵌合性T-细胞受体构建入逆转录病毒载体;转入包装细胞后,收集病毒上清,转染小鼠T淋巴细胞,转基因后的小鼠T淋巴细胞分别与HER2阳性(SK-OV-3)或阴性(MCF-7)的肿瘤细胞系共培养,检测其细胞因子γ干扰素释放,51Cr释放法检测CTL评价其抗肿瘤效应.结果:所构建载体经酶切鉴定符合要求,乒乓法转染包装细胞系GP E86,检测病毒滴度为1.2×106,Retronectin结合离心法转染经抗CD3/CD28单抗活化的小鼠T淋巴细胞,转染效率可达50%以上;转染嵌合性T细胞受体基因的T淋巴细胞与HER2阳性或阴性的肿瘤细胞系共培养后可检测到HER2特异性的细胞因子γ干扰素释放,51Cr释放法测CTL可见转染嵌合性T细胞受体基因T淋巴细胞对HER2阳性的肿瘤细胞具显著杀伤效应.结论:转染嵌合性T细胞受体基因的小鼠T淋巴细胞在体外可通过细胞因子释放和CTL效应发挥显著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9.
Zhou H  Xi H  Ma QR  Chen C  Zhang F  Zhang XG  Gu ZJ 《中华肿瘤杂志》2007,29(3):181-185
目的研究激发型CD40单克隆抗体5C11联合特异性细胞毒T淋巴细胞(CTL)对B细胞淋巴瘤的免疫治疗作用,方法人B细胞淋巴瘤Daudi细胞株经5C11刺激24或48 h,Annexin V/PI结合实验测定凋亡率,流式细胞术检测Fas表达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经凋亡Daudi细胞负载、5C11诱导成熟后,与自体T细胞混合培养,激发特异性CTL,JAM法检测5C11、CTL或5C11联合CTL对Daudi细胞的杀伤效应。皮下注射Daudi细胞,建立人源化SCID小鼠B细胞淋巴瘤模型;接种肿瘤细胞1周、3周后,分别经腹腔注射5C11、CTL、5C11 CTL进行治疗,通过肿瘤生长曲线、荷瘤小鼠生存期评价疗效。结果5C11作用后,Daudi细胞表面Fas的表达率显著上调,但细胞凋亡率没有明显改变。特异性CTL能有效杀伤靶细胞,且与5C11联合应用后,Daudi细胞DNA片段形成率显著增高,8 h为71.9%±4.0%,12 h达82.6%±4.4%经5C11、CTL、5C11联合CTL治疗后,荷瘤小鼠体内肿瘤生长速度均显著减缓,而且在低肿瘤负荷小鼠中,CTL、5C11联合CTL治疗分别取得了30.0%和70.0%的完全缓解率,与对照组相比,各治疗组小鼠生存期显著延长。结论激发型CD40单抗5C11可显著上调细胞表面Fas的表达,增强Daudi细胞对诱导凋亡的敏感性,从而促进肿瘤特异性CTL的体外杀伤和体内治疗效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肿瘤睾丸抗原NYESO1(New Yorkesophageal1)致敏树突状细胞体外诱导特异性CTL对肝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重组质粒pGEXESO1经原核诱导表达并纯化GSTESO1融合蛋白肽。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rhGMCSF)和白细胞介素4(rhIL4)诱导培养人外周血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经GSTESO1融合蛋白肽致敏后诱导特异性CTL增殖。以此CTL为效应细胞,分别以NYESO1阳性表达的肝癌细胞株HepG2和不表达NYESO1的肝癌细胞株H2P为靶细胞,MTT法检测CTL对肝癌细胞株的杀伤作用。结果:重组质粒pGEXESO1经IPTG诱导,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相对分子质量约36 000的GSTESO1融合蛋白肽,纯化后的质量浓度为50 μg/ml;经rhGMCSF和rhIL4联合诱导成功培养人外周血DCs,其表型分子HLADR为91.4%、CD86为70.5%、CD83为71.2%、CD80为55.3%。NYESO1致敏的DCs能明显诱导CTL增殖,此CTL对肝癌细胞株HepG2的杀伤率显著高于GST刺激组、未致敏DC组和无DC刺激组(均P<0.05),效靶比为50∶1时杀伤效应达到最高峰\[(53.23±3.78)%,P<0.01\];相同条件下CTL对H2P细胞无特异性杀伤作用。结论: NYESO1抗原致敏的DCs在体外可诱导同种CTL产生和增殖,后者对NYESO1阳性肝癌细胞株具有特异性杀伤效应,该方法为肝癌免疫治疗提供了一条新思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复制缺损型腺病毒载体(adenovirus, Ad)介导的鼠CD20修饰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s)诱发抗肿瘤免疫的效果.方法:用AdmCD20感染小鼠骨髓来源的DC后,免疫C57BL/6小鼠,7d后取脾细胞行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 LDH)释放实验,检测特异性CTL杀伤活性;并给免疫小鼠接种经过筛选后表达Mcd20基因的B16/F10肿瘤细胞,观察荷瘤小鼠成活情况.结果:AdmCD201DCs免疫小鼠1周后其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强于对照组(E:T=100:1,t=15.335 4,P<0.01;E:T=50:1,t=14.232 7,P<0.01;E:T=10:1,t=8.744 4,P<0.01).AdmCD20/DCs免疫小鼠1周后接种2×Lo5个Mcd20-B16/F10肿瘤细胞,2个月后仍有50%的小鼠无肿瘤生长;而对照组3周时全部有瘤生长,X2=8.571,P<0.01.结论:AdmCD20修饰的DCs能有效地打破机体对肿瘤的免疫耐受,诱发强烈的抗原特异性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12.
本文建立的免疫亲合柱纯化细胞的方法,其基本原理是利用亲合素交联的凝胶捕获生物素化单抗阳性细胞,去除非目的细胞、利用该柱进行了CD8~ 细胞的纯化实验,证明此方法获得的细胞纯度高,回收率好,且操作简便易行.将抗CD8单克隆抗体经DEAE离子交换色谱纯化,在碳二亚胺盐酸盐作用下,与生物素化N-羟基琥珀酰亚氨酯交联,制备生物素化抗CD8单克隆抗体.将Avidin与Bio-Gel利用化学法交联并装于4ml软塑料柱内,用PBS充分冲洗后,以5%BSA平衡柱子.用常规方法制备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NC).将PBMNC调整细胞浓度为5×10~7~2×10~8/ml,加入约1/10体积的生物素化抗CD8单克隆抗体,4℃温育30min.用含1%BSA的PBS洗细胞1次,并将细胞悬于2ml5%BSA中,加细胞于柱子上,使细胞缓缓流入凝胶内,静置约3~5min.先以5%BSA洗去未吸附的细胞,再以PBS洗去BSA,用手轻轻挤压柱子,CD8~ 细胞即与凝胶脱离,随PBS流出柱子,收集CD8~ 细胞进行检测.  相似文献   

13.
β_2-微球蛋白(β_2-m)是一种单链多肽的低分子蛋白,近年来文献报告,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β_2-m增高,并对这些肿瘤的诊断有参考价值,为了解肺癌患者血清β_2-m水平及其临床意义,自1993年3月以来,我们对住我院治疗的肺癌患者血清β_2-m进行了检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表达并纯化富含T细胞表位的肿瘤成纤维细胞激活蛋白(fibroblast activation protein,FAP)片段。方法:利用T细胞表位预测软件及酶切位点预测软件分析FAP全长,选取FAP蛋白内富含T细胞表位又缺少酶切位点的多肽AA264AA449(NP032012.1)作为目的表达片段。该多肽所对应的核酸片段为mRNA7981418(GenBank:BC019190.1)。利用PCR技术从含有FAP基因全长的质粒pCDNA3.1-FAP中扩增目的基因mRNA7981418,并将该基因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连接,在BL21工程菌中实现重组蛋白His6-FAP264-449的表达,并利用His标签进行纯化。结果:成功构建了富含T细胞表位的FAP原核表达质粒pET-28a(+)-FAP798-1418,对该质粒进行BamH1/Xho1双酶切鉴定,鉴定结果与预期完全一致;实现了对该质粒编码的融合蛋白His6-FAP264-449的表达,表达后的融合蛋白主要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利用His标签纯化了该融合蛋白,纯化后灰度分析其纯度达95%。结论:成功表达并纯化了富含细胞表位的FAP片段,为下一步以FAP为靶标的肿瘤免疫治疗策略提供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制备CD80-链亲和素(streptavidin,SA)融合蛋白,研究CD80-SA锚定的鼻咽癌CNE2细胞对T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pET21a-CD80-SA-6His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IPTG诱导CD80-SA融合蛋白的表达,经Ni-NTA亲和层析纯化后透析复性。流式细胞仪检测CD80-SA融合蛋白在CNE2细胞表面的锚定效率;LDH释放法检测CD80-SA锚定的CNE2细胞对T细胞杀伤活性的影响。结果:成功制备和纯化了CD80-SA融合蛋白。CNE2细胞表面低表达CD80分子\[(2.2±0.18)%\]。CD80-SA融合蛋白可有效地锚定于生物素化的CEN2细胞表面,锚定效率可达73%。CD80-SA锚定的CNE2细胞可有效激活T细胞的杀伤作用,效靶比在1∶1、1∶20、1∶40时T细胞的杀伤率分别约为(37±3.12)%、(51±263)%和(58±2.47)%,均显著高于对照CNE2细胞激活的T细胞(均P<0.01)。结论:CD80-SA融合蛋白可有效锚定于生物素化的CNE2细胞表面,从而增强T细胞对CNE2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H22肿瘤细胞来源的热休克蛋白gp96-多肽复合物在体外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的特异性的细胞毒性T细胞(CTL)的产生及其抗肿瘤效应。方法利用蛋白提取纯化技术、细胞培养技术、流式细胞术、CCK-8法、免疫荧光技术等。结果经鉴定获得纯化的热休克蛋白;流式细胞仪检测表明,经gp96-肽复合物诱导后的CD8T细胞比例达到近70%,远远高于对照组的35%、26%;该活化的CTL细胞在效靶比为50∶1时的肿瘤杀伤率达72%与对照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证实实验诱导组的培养上清能诱导H22肿瘤细胞凋亡的形态学改变。结论肿瘤来源的热休克蛋白gp96-肽复合物能诱导小鼠脾淋巴细胞的CTL反应,该活化的CTL具有特异性抗H22肿瘤细胞的免疫保护作用并能分泌免疫活性物质诱导H22肿瘤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CB6F1小鼠脾树突状细胞(DC)的培养及其诱导针对小鼠路易斯肺癌(LLC)的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对肿瘤的杀伤效应.[方法]应用CB6F1小鼠脾细胞在GM-CSF、IL-4等细胞因子作用下培养出DC,反复冻融法制备LLC抗原致敏DC,与淋巴细胞及IL-2混合培养诱导出肿瘤特异性CTL,利用乳酸脱氢酶法检测CTL的杀伤活性.[结果]用GM-CSF、IL4联合培养小鼠脾细胞第4d,可见细胞形态发生改变,培养第8d,可见典型的刺突样DC,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了DC表型高表达CD80占76.5%,CD86占60.0%,MHCⅡ占67.4%,CD11C占80.6%.[结论]应用GM-CSF、IL-4、LPS等细胞因子培养CB6F1小鼠脾细胞经过肿瘤抗原冲击,可以培养出成熟DC,并且DC可以诱导出具有杀伤活性的肿瘤特异性CTL.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髓系抑制性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MDSC)对神经母细胞瘤抗原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CTL)体外增殖和杀伤活性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神经母细胞瘤SK-N-SH细胞、自BALB/c小鼠分离培养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和CD3+T细胞,制备DC诱导的神经母细胞瘤抗原特异性CTL。分离纯化小鼠MDSC,将CTL与MDSC混合培养,采用CFSE荧光染色和流式细胞学方法,检测MDSC对CTL增殖抑制情况。将CTL与SK-N-SH、MDSC混合培养,ELISA法检测不同组CTL对SK-N-SH杀伤率及上清液中IL-2和IFN-γ分泌情况。结果磁珠分选纯化后Gr-1+CD11b+MDSC细胞比例为84.6%。负载抗原的CTL细胞上清液中IL-2和IFN-γ含量较单纯培养T细胞上清液中IL-2和IFN-γ含量明显增高(P<0.05)。与MDSC共培养的CTL细胞增殖明显受抑;而单独培养CTL随时间延长细胞增殖明显。MDSC+CTL+SK-N-SH组杀伤率较CTL+SK-N-SH组明显降低(t=6.506,P<0.001);两组上清液中IL-2和IFN-γ分泌量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 MDSC可抑制神经母细胞瘤抗原特异性CTL的体外增殖和活性而产生免疫耐受,抑制CTL对神经母细胞瘤细胞的杀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人外周血单核细胞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C)转染含甲胎蛋白(AFP,137-145)片段的重组腺相关病毒后所诱导的特异性T细胞对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的体外杀伤作用.方法 抽取健康志愿者外周血,分离单核细胞,体外培养,使用含AFP片断的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未成熟DC,诱导特异性T细胞.检测体外培养的DC和细胞毒性T细胞(CTL)活性,应用四甲基偶氮唑蓝(MTT)法检测CTL对HepG2和SMMC-7721细胞的杀伤作用.结果 转染或未转染的体外培养的成熟DC高表达CD40、CD86和IL12,成熟DC诱导的CTL高表达IFNγ;修饰成熟后的DC后体外能诱导特异性CTL,该CTL在休外对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均有杀伤作用.结论 重组腺相关病毒转染DC,不明显改变DC表型和刺激淋巴细胞增殖和分化功能,可诱导自体CTL增殖,含AFP(137~145)片断的腺相关病毒转染DC诱导自体CTL对肝癌细胞株HepG2和SMMC-7721细胞有明显杀伤作用,DC疫苗可以作为肝癌患者免疫治疗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肺癌病人β_2—微球蛋白水平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70例肺癌病人血清β_2—微球蛋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肺癌病人β_2—微球蛋白水平明显升高(P<0.001),与病期、病理类型及疗效无关(P>0.05)。结论 β_2—微球蛋白具有较高的阳性率,但特异性较差,不能很好的反映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