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含钛的镍铬合金和纯钛金瓷结合强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镍铬合金、含钛的镍铬合金和纯钛的金瓷结合强度和金瓷界面特征。方法:执行ISO9693标准,采用三点弯曲试验测定金瓷结合强度。运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进行金瓷界面分析。结果:金瓷结合强度分别为:镍铬合金(37.56±2.92)Mpa,含钛的镍铬合金(39.81±2.45)Mpa,纯钛(32.61±5.62)Mpa,前两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与前两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镍铬合金和含钛的镍铬合金与瓷之间紧密接触,无裂纹,界面过渡层15~20μm。纯钛与瓷过渡层80μm,纯钛基体表面可见约2μm黑色带。结论:纯钛金瓷结合强度小于镍铬合金和含钛的镍铬合金,但仍超过25Mpa,能满足临床要求。金瓷之间存在结合介质,形成过渡层。纯钛界面易出现中间层。 相似文献
2.
不同热处理条件对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不同热处理条件对钴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和金瓷界面微观结构的影响。方法:依据ISO9693标准,制作30个钴铬合金样本,根据热处理条件分为3组(n=10)。A组——除气,980℃维持60s;B组——除气,980℃维持60s,解除真空,继续高温维持60s;C组——除气,980℃维持120s。采用三点弯曲法测试样本的金瓷结合强度。同法制作3组样本,每组2个,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进行金瓷界面分析。采用SPSS13.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金瓷结合强度分别为A组(39.03±2.70)MPa,B组(34.43±2.36)MPa,C组(31.65±1.49)MPa,其中,A、B组,A、C组,B、C组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扫描电镜观察,A组过渡层约12.3~16.4μm,B组过渡层约15.2~21.8μm,C组过渡层约26.3~32.2μm。结论:钴铬合金除气,并在980℃中维持60s,能获得较高的金瓷结合强度。延长除气时高温维持时间和除气后增加预氧化,将使金瓷结合强度降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热处理对含钛镍铬(Ni?Cr?Ti)合金、镍铬(Ni?Cr)合金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和两种合金的金瓷界面特征。方法执行ISO9693标准,采用三点弯曲试验分别测定经减压热处理或未经热处理的含钛镍铬合金、镍铬合金的金瓷结合强度。运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能谱进行金瓷界面分析。结果金瓷结合强度分析结果显示:Ni?Cr?Ti减压热处理组为(38.04±3.79)MPa ,Ni?Cr?Ti无热处理组为(32.17±4.00)MPa ,Ni?Cr减压热处理组为(36.32±7.41)MPa,Ni?Cr无热处理组为(31.75±2.77)MPa。镍铬合金和含钛镍铬合金金瓷结合强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500,P=0.484),但两种合金减压热处理后的金瓷结合强度均大于无热处理组(F=11.973,P=0.001)。扫描电镜和X线衍射结果显示,两种合金减压热处理组金属与瓷之间结合紧密,无热处理组金属与瓷之间可见裂纹及气泡。结论含钛镍铬合金与镍铬合金的金瓷结合强度接近,通过减压热处理可提高两种合金金瓷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纯钛(A组)及钛合金[Ti-6Al-4V(B组)含钛85~87%、Ti-6Al-7Nb(C组)含钛88~90%]与瓷粉(Noritake Ti22)的结合强度.方法:运用三点弯曲方法对钛及钛合金金-瓷的结合强度进行测试,并对金-瓷结合界面进行 SEM-EDS 观察分析.结果:A组结合强度为 36.49±2.98 MPa,B 组结合强度为 39.93±2.96 MPa,C组结合强度为39.35±2.88 MPa,统计学结果显示:B组、C组结合强度均大于A组(p<0.05).电镜显示各组瓷粉均与金属基底相互交错.结合紧密.无明显气泡.也无明显中间层出现.结论:本组两种钛合金的金-瓷结合强度均大于 ISO 所要求的基本值25 MPa,符合临床应用要求. 相似文献
5.
金瓷结合强度的测试方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要获取准确的金瓷界面结合强度,测试试件需要符合一些基本条件。本文对几种主要的金瓷结合强度的测试方法进行了评述,认为三点弯曲测试方法是目前最为理想的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和纯钛的金瓷结合强度和金瓷界面特征。方法执行ISO9693[1]标准,采用三点弯曲试验分别测定在常规热处理条件下的镍铬合金、钴铬合金和纯钛的金瓷结合强度。运用扫描电镜和X射线衍射进行金瓷界面分析。结果金瓷结合强度分别为:镍铬合金:(37.56±2.92)Mpa,钴铬合金:(39.06±2.79)Mpa,纯钛:(32.61±5.62)Mpa,前两者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者与前两者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电镜和X线衍射:镍铬合金和钴铬合金与瓷之间紧密接触,无裂纹,界面过渡层15~20μm。纯钛与瓷过渡层80μm,可见孔洞。纯钛基体表面可见约2μm黑色带。结论①钴铬合金与镍铬合金的金瓷结合强度接近,都大于纯钛的金瓷结合强度。②钴铬合金、镍铬合金、纯钛的金瓷结合强度都大于25Mpa,按ISO9693标准均可应用于临床。③金瓷之间存在结合介质,形成过渡层。 相似文献
7.
预氧化对镍铬烤瓷合金金瓷界面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预氧化处理对Ni-Cr烤瓷合金金瓷界面的影响。方法:失蜡法铸造尺寸为25mm×3mm×0.5mm的金属片16个,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个。组1进行预氧化处理,组2不做处理。每组各取6个试件,采用三点弯曲法测试金瓷结合强度,剩余2个试样进行扫描电子显微分析(SEM)和能谱分析(EDS),考察金瓷界面形貌与成分分布状况。结果:测得未预氧化组金瓷结合强度为45.91±8.22MPa,预氧化组为41.92±3.55MPa。单因素方差分析(P=0.256>0.05)表明两者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预氧化处理有利于金瓷界面生成均匀一致的氧化膜,促进扩散作用,提高金瓷界面的稳定性和结合强度。但预氧化也可能导致金瓷界面出现裂纹、孔洞、疏松等缺陷,反而降低金瓷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比较2种不同烤瓷系统在2组金瓷修复体之间及其与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的色彩差异.方法 应用国际照明委员会CIE1976L*a*b*颜色系统,采用高像素数码摄影及计算机处理技术,在D65光源及中性灰背景下,选用Vita和DeguDent 2种烤瓷系统,采集了2组金瓷修复体的24件试件与6件Vitapan classical比色板A2比色片的图片,分别测量分析其色度值.结果 镍铬合金烤瓷冠组:2种瓷粉色度差为8.95,Vita瓷粉与比色板色度差为3.74,DeguDent瓷粉与比色板色度差为7.13;金合金烤瓷冠组:2种瓷粉色度差为6.48,Vita瓷粉与比色板色度差为2.16,DeguDent瓷粉与比色板色度差为5.4l.结论 2种烤瓷系统及比色板之间的色度差均大于1.5,存在肉眼可见的颜色差异.同种修复体,Vita瓷粉与比色板的色度差小于DeguDent瓷粉与比色板的色度差.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比较在高低温烧结瓷组中试件的金瓷结合强度,观察涂布不同厚度预遮色瓷对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按ISO9693文件要求制作统一试件,高温烧结瓷组及低温烧结瓷组中均分别制作6件无预遮色瓷、6件涂布较薄厚度预遮色瓷和6件涂布较厚厚度预遮色瓷的试件,用三点弯曲测试方法测试初始裂瓷压力,比较不同烧结温度瓷粉涂布不同厚度预遮色瓷对金瓷结合强度的影响。采用SPSS10.0软件包进行描述性统计和SNK方差检验。结果:在低温烧结瓷组中,涂布较薄厚度预遮色瓷组金瓷结合的强度显著大于涂布较厚厚度预遮色瓷组(P〈0.05)。二组涂布预遮色瓷试件的金瓷结合强度均大于不涂预遮色瓷组,但均无显著差异(P〉0.05)。在高温烧结瓷组中,涂布不同厚度预遮色瓷对金瓷结合强度无显著影响(P〉0.05)。结论:低温和高温烧结瓷组的试件在预遮色瓷烧结后金瓷结合强度均明显增加,预遮色瓷涂布厚度对金瓷结合强度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0.
预氧化影响两种非贵金属与瓷结合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乘用金瓷结合试验和界面电子探针 X 射线显微分析(EPMA)手段,考察了在以 NiCr 合金为底层的 PFM 中预氧化时间、界面主要元素(氵弥)散与结合强度的关系。实验表明:理想的金瓷结合可以通过控制金属表面预氧化时间获得,所实验的三套金瓷系统以预氧化2分钟为佳。本文还从质和量两方面探讨了与化学结合有关的氧化膜对金瓷结合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的结合力,为修复临床选择不同的瓷修复体提出依据。方法 2009年11月至2010年5月在大连市口腔医院应用特制模具制作基底材料标本蜡型(直径6mm,高8mm)共60个。根据各基底材料制作要求分别制作镍铬(Ni-Cr)合金、钴铬(Co-Cr)合金、金钯(Au-Pd)合金、混合Au-Pd合金、压铸瓷及氧化锆基底材料标本(每组10个)。在实验标本的一端堆瓷,瓷层总厚度控制在(2.0±0.01)mm。在万能试验机上以0.5mm/min的加载速度进行加载至剪切断裂。对实验标本的剪切强度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 6种瓷修复体的的剪切强度为:Au-Pd合金组(51.56±8.93)MPa,Ni-Cr合金组(45.61±3.11)MPa,Co-Cr合金组(37.12±4.08)MPa,混合金钯合金组(36.07±5.42)MPa,氧化锆组(31.52±7.45)MPa,压铸瓷组(29.62±9.97)MPa。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不同金属合金基底材料与饰面瓷间的剪切强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不同基底材料与饰面瓷的剪切强度存在差异。Au-Pd合金和Ni-Cr合金与饰面瓷结合力强。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不同的喷砂条件对选择性激光熔覆技术(SLM)制作的钴铬合金与瓷结合强度的影响。方法 用SLM技术制得63个10 mm×10 mm×2 mm钴铬合金试件块,随机分9组(n=7),采用不同Al2O3粒度(A1=50 μm,A2=100 μm,A3=150 μm)和不同压强(B1=0.2 MPa,B2=0.4 MPa,B3=0.6 MPa)进行喷砂处理。每组随机选取一个试件进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其余试件上瓷后用万能测试机测定试件的金瓷结合强度并观察其断裂模式,运用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A1B1、A1B2、A1B3、A2B1、A2B2、A2B3、A3B1、A3B2、A3B3组剪切强度分别为(27.22±0.95)、(27.58±0.47)、(26.80±0.71)、(27.54±0.78)、(30.75±0.43)、(26.93±0.88)、(28.18±0.93)、(29.55±0.57)、(28.11±0.91) MPa。不同粒度Al2O3喷砂组间剪切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压强喷砂组间剪切强度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颗粒和不同压强对剪切强度的大小有交互作用(P<0.05)。剪切实验后,全部试件均为混合断裂模式。结论 在本实验条件下,SLM钴铬合金在0.4 MPa、100 μm的Al2O3颗粒喷砂后,金瓷结合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3.
冷却时间对VITA TITANKERAMIC与钛铸件结合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为在使用VITA TITANKERAMIK钛瓷系统制作钛瓷修复体时,选择合适的冷却时间。方法:在25mm×3mm×0.5mm的铸造钛试件中间8mm×3mm范围内依次上VITA TITANKERAMIK粘结瓷0.1 mm,遮色瓷0.2 mm,牙本质瓷0.7mm,然后按厂家推荐的方法进行烧烤,再分别采用Multimat Touch型烤瓷炉的冷却模式1(冷却时间为:7分钟)和冷却模式2 (冷却时间为:16分钟)对钛/瓷试件进行冷却。试件放置24小时后,对其三点弯曲结合强度测试。结果:模式1冷却方式的钛/Vita TITANKERAMIK结合强度大于模式2冷却方式的钛/Vita TITANKERAMIK结合强度(P<0.05)。结论: 建议在使用VITA TITANKERAMIK钛瓷系统制作钛瓷修复体时,宜采用Multimat Touch型烤瓷炉的冷却模式1对钛/瓷试件进行冷却,以达到较大的钛/瓷结合强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比较激光熔覆技术(SLM)与传统铸造法获得的钴铬金属基底冠的金瓷结合力。方法 制作不同方法获得的试件共4组,每组各10件,每个试件均为直径9.5 mm,高9.0 mm的圆柱体。将SLM试件设为实验组,铸造试件设为对照组,分别烧结:VITA瓷粉和Noritake Tizz瓷粉。用万能测试机对各试件进行剪切式(平移式)实验以及电子探针波普分析。结果 进行卡方检验。结果 SLM-VITA实验组[(45.8±2.11)Mpa]金瓷结合力显著大于铸造-VITA对照组[(38.7±3.86)Mpa],SLM-Tizz实验组[(27.5±1.95)Mpa]金瓷结合力显著大于铸造-Tizz瓷粉对照组[(25.2±2.65)Mpa]。电子探针波普分析可见Cr-Si桥界结合良好。结论 激光熔覆技术制作钴铬金属基底冠的金瓷结合力优于传统铸造法钴铬合金基底冠的金瓷结合力。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浸泡时间对水门汀黏结强度的影响。方法用5种不同水门汀对金属合金进行黏结,保存在37℃人工唾液中24 h、3周、6周后分别测其黏结强度的变化。结果增强型玻璃离子水门汀、增强型磷酸锌水门汀、松风玻璃离子水门汀、松风聚羧酸锌水门汀在浸泡24 h、3周、6周三个时间段后的黏结强度未发生明显改变(P>0.05);增强型聚羧酸锌水门汀浸泡3周与浸泡24 h其黏结强度有统计学差异(0.01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erec 3D全瓷冠粘结后冠抗折强度。方法:选择无龋坏上颌前磨牙40颗分为1、2、3、4组,完成Cerec全瓷冠,分别用Variolink N+硅烷偶联剂,Variolink N,Bisco Choice2TM+硅烷偶联剂,Bisco Choice2TM粘结。4°C 0.9%氯化钠液中保存24 h后,用万能力学试验机测试其冠最大抗折强度,记录数据;在体式显微镜下观察粘结破坏形式。采用SPSS 17.0软件包比较冠抗折强度和粘结破坏形式。结果:Variolink N+硅烷偶联剂组冠抗折强度最高。结论:双重固化树脂粘结系统是牙科长石质陶瓷粘结的理想选择,可获得较高抗折强度。硅烷偶联剂可增强全瓷冠抗折强度。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