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学校恐怖是一种儿童因精神紧张引起的不良习惯;明显的表现是儿童异常害怕上学,时常以腹痛、头痛的不舒服理由请假不上学。据现今统计,一千名儿童中约有15名由于过度恐惧而不能上学。这种儿童往往不愿离开亲人或家庭;学校老师与同学的心态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这种儿童显出较重的自我中心,他有时能够对自己的缺点表现出严重的自责,但同时又引起他强烈的焦虑和恐惧,个性表现颇为内向。  相似文献   

2.
在日常生活中,常听一些年轻的父母反映:自己的孩子胆子太小,不敢一个人熄灯睡觉,不敢去接触小狗小猫类的一些小动物,还有的孩子十分害怕打雷闪电等等。这种现象即为心理学上所说的一种恐惧情绪反应。研究表明,儿童恐惧的对象是随年龄增长、经验丰富而改变的。幼童多对动物、陌生的物体或突然失去身体支持等感到恐惧。随着年龄的增长,活动范围的扩大,便对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大学生亲密恐惧与父母婚姻冲突的关系。方法:选取255名大学生,采用亲密恐惧问卷(FIS)与儿童感知婚姻冲突量表(CPIC)调查大学生的亲密恐惧与父母婚姻冲突知觉的关系。结果:大学生亲密恐惧总分与冲突频率、冲突强度、冲突是否解决、威胁、应对效能感、儿童自我归因及冲突内容7个因子均呈正相关(r=0.25,0.26,0.30,0.23,0.14,0.20,0.32;P0.001或0.05)。高亲密恐惧组CPIC得分显著高于低亲密恐惧组。结论:大学生亲密恐惧与父母婚姻冲突知觉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汶川地震6个月后青少年焦虑的水平、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整群抽取都江堰市区初一至高一学生共2244名,使用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表于震后6个月进行调查,同时收集人口学资料和地震暴露资料.结果 ①)焦虑总分和各因子分(躯体化惊恐、分离性焦虑、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惧、学校恐惧),女性均高于男性(t=5.9~11.6,...  相似文献   

5.
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对社交或公开场合感到强烈恐惧或忧虑的精神疾患。恐惧的对象是社交场合(如在公共场合进食或说话、聚会、开会,或者害怕自己会做出一些难堪的行为等)和人际接触(如公共场合怕与人接触、怕与人目光对视、怕被人审视等),患者常伴有自我评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比汶川地震灾区和非灾区儿童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方法:在汶川地震一年后选取71名地震灾区儿童和126名非灾区儿童进行动态房树人测验的施测。结果:两组儿童在心理创伤、焦虑、退行、人际适应、攻击性各维度均存在显著差异;灾区学生仍存在明显的心理创伤,并采用退行的防御机制处理负面情绪,表现出内隐性、多元性和相互交织等特征。结论:地震造成的心理创伤及其负面影响持续存在于灾区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与非灾区儿童相比要差很多。  相似文献   

7.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不正常行为。父母对此采取的正确态度应是冷静、认真地寻找背后的原因,而不该是惊慌、气愤和责备。例如: 恐惧。孩子如果特别惧怕黑夜、影子、虫子甚至一些莫名其妙的事物,不要责怪他。因为对某些事物的惧怕,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孩子观察了别人对这种事物的反应,很可能是从他父母亲  相似文献   

8.
社交恐惧,也称社交焦虑障碍,是一种严重的心理疾病。社交恐惧症患者存在着强烈回避社会交往或者社交场合的趋向,他们不敢在公众面前表演或说话,或者害怕与陌生人、异性见面等。据一份调查显示,国外儿童社交焦虑障碍的患病率为0.5%—4%,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成人社交焦虑障碍年患病率在7.1%—12.1%  相似文献   

9.
目的:考察学前儿童焦虑的发展特点.方法:以学前儿童焦虑量表为评估工具,要求469名母亲报告4-6岁儿童的焦虑问题.结果:躯体伤害恐惧在4-6岁儿童中相对保持稳定,分离焦虑、社交恐惧、强迫-冲动行为和广泛性焦虑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男孩的社交恐惧和广泛性焦虑显著高于女孩,分离焦虑、躯体伤害恐惧和强迫-冲动行为不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4-6岁儿童的焦虑症状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躯体伤害恐惧、分离焦虑、广泛性焦虑、社交恐惧和强迫-冲动行为.结论:4-6岁儿童的多数焦虑症状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各年龄组儿童的躯体伤害恐惧和分离焦虑明显高于社交恐惧、强迫-冲动行为和广泛性焦虑.  相似文献   

10.
对四川汶川“5.12”大地震震灾伤员的心理救助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汶川地震震灾伤员的心理救助。方法给震灾伤员发放地震后心理健康宣传资料,心理测定量表,讲解地震灾后心理卫生知识以及心理咨询。结果60例震灾伤员心理不适感(焦虑、恐惧、睡眠障碍等)均得到明显改善。结论对震灾伤员早期给予心理救助是处理震灾伤员心理不适简单易行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两岁儿童抑制行为的相关父母教养因素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目的:考察父母教养因素与2岁儿童行为抑制性和非抑制性的关系。方法:采用实验室观察法,测查122名两岁儿童的行为抑制性特征;并使用父母抚养行为问卷(CRPR),考察与儿童抑制-非抑制行为有关的父母抚养因素,结果:两岁儿童的抑制-非抑制特征与父母的教养态度有一定的相关。母亲对行为抑制儿童既关心,又采用较多的惩罚方式,对他们的独立性要求不高,父亲对抑制儿童的成就要求就高,惩罚也较多,对于非抑制儿童,母亲鼓励他们的独立精神,给予的保护较少,父亲对他们的惩罚和拒绝也最少。  相似文献   

12.
每个人都体验过恐惧。凡是对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的,或洪水猛兽,或经济崩溃,或杀人越货的强盗,或社会与道德的压力,都足以使人产生恐惧。恐惧,是人类自我保存的功能之一,丧失了这种功能,人便不能正常地生存。但是,正常的恐惧是与危险的对象和强度相适应的,如果恐惧远远超出威胁的对象本身的强度,那么就成了病态的恐惧。 黄某是某大学的副教授,事业有成,受人尊敬。可是,黄某因为恐惧,却不敢出差开会,甚至不能去探望远在外地的老母,知道母亲体弱多病,却不能在病榻前尽一份孝心,这使黄某异常苦恼。 原来,黄某在年轻时曾参加过红卫兵的大串联。有一次,黄某和同学们坐火车去外  相似文献   

13.
目的:考察地震灾区儿童归因方式、焦虑感受性与创伤后应激症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儿童归因方式问卷、焦虑感受性问卷和儿童事件影响量表对957名汶川地震灾区儿童进行调查。结果:①PTSD筛查阳性率为19.8%;②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年龄段儿童在闯入性、回避性、高警觉性上存在显著差异;③焦虑感受性三个维度对创伤后应激症状各维度均有显著的预测作用,而归因方式只对闯入性和高警觉性有显著的预测作用。结论:归因方式和焦虑感受性是地震灾区儿童创伤后应激症状的重要认知易感因素。  相似文献   

14.
地震后来院就诊人员的心理状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地震2周后来院就诊人员的心理状态,依据心理状态提供心理维护。方法设计与地震相关的躯体、情绪、行为、认知相关的项目,对来院就诊人员进行调查。结果症状检出前5项依次为:恐惧害怕、地震后对精神的影响、反复思考有关事情、容易哭泣、担心再次发生与地震相关的事情。症状的反应强度为轻度最高在48%,中度症状最高在19%,已婚患者、年龄在41岁以上就诊患者对地震后过度敏感或警觉,生理反应明显高于未婚患者,高于20~30岁年龄组。结论地震引发的灾难不仅会给亲身经历的人带来心理的影响,也会给关注地震消息的人带来波及,故应重视这一群体心理健康的维护。  相似文献   

15.
人际关系紧张是一种社交恐惧,属于恐惧症的一种,而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中,人际关系是他们面对的最苦恼、最难适应的问题之一。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指病人害怕在他人面前做事或在公共场合进行社交活动,如将患者暴露在这种环境中,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察母亲心理灵活性与学龄前儿童焦虑的关系以及儿童是否独生子女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招募3~7岁学龄前儿童的母亲387名,其中独生子女占47.8%。采用接纳与行动量表第二版(AAQ-II)、儿童焦虑量表(SCAS)进行调查。结果:分组回归结果显示,AAQ-II得分与学龄前独生子女的SCAS总分及分离焦虑、躯体伤害恐惧、社交恐惧和广泛性焦虑4个维度得分负向关联(β=-0.27、-0.25、-0.18、-0.22、-0.34;均P<0.05),与学龄前非独生子女的SCAS总分及分离焦虑、躯体伤害恐惧、社交恐惧、强迫-冲动障碍和广泛性焦虑5个维度得分负向关联(β=-0.45、-0.37、-0.37、-0.38、-0.33、-0.39;均P<0.001);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显示,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的AAQ-II得分与SCAS总分的回归系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母亲心理灵活性越低,则学龄前儿童焦虑水平越高;非独生子女学龄前儿童焦虑更容易受到母亲心理灵活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家长对残疾儿童随班就读的态度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班就读是一项社会性系统工程,它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而人们对残疾儿童和随班就读态度是影响残疾儿童个体发展以及随班就读实施效果的重要因素。这不仅取决于残疾儿童家长的支持,还需要取得正常儿童和他们家长的支持。社区是由许多家庭组成的,如果正常儿童的家长接纳残疾人,他们的态度和行为必然会影响子女,正常儿童也会在学校与社区内接纳残疾儿童,  相似文献   

18.
<正>人际关系紧张是一种社交恐惧,属于恐惧症的一种,而在大学生这一特殊的群体中,人际关系是他们面对的最苦恼、最难适应的问题之一。社交恐惧症又称社交焦虑障碍,指病人害怕在他人面前做事或在公共场合进行社交活动,如将患者暴露在这种环境中,会产生焦虑或恐惧发作的一种常见的精神障碍[1]。社交恐惧多在1319岁发病,会影响个人的社交、教育以及职业发展等[2]。患有社交恐惧的个体因害怕与回避社交,学习机会与社会技能锻炼机会随之减少,工作、学习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4.20芦山地震1年后,灾区儿童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发生率。方法:采用PTSD问卷与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对地震灾区芦山地区452名中小学生进行问卷及访谈调查。结果:在震后1年,芦山当地中小学生的自我意识水平低于平均常模;中学生与小学生的PTSD检出率较高分别为32.3%、14.0%,年级在主观评定因子(t=-2.03,P0.05),以及回避症状因子上存在显著差异(t=2.62,P0.01);而在自我意识因子上,性别和年级在各因子上不存在显著。小学生自我意识的大部分因子与PTSD因子存在显著相关。结论:灾后芦山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同龄儿童,他们的安全感降低,对自我意识不明确,这也是灾后创伤性应急障碍发生率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0.
青少年恐惧的内容和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我国青少年恐惧的阿容和结构特点.方法:采用修订过的儿童恐惧调查表-Ⅱ(FSSC-Ⅱ)对1126名青少年施测.结果:(1)青少年恐惧的内容结构包括危险和伤害、失败和惩罚、社会关系、动物、未知和不确定性事物五个维度(χ2/df=1.823,RESEA=0.047,NFI=o.940,IFI=0.972,CFI=0.972).(2)青少年最恐惧的前10位事件依次是服用有害的毒品(71.4%)、家人出了意外事故(66.3%)、家人去世(59.9%)、不能呼吸(57.7%)、核战争(54.6%)、自己的国家被侵略(53.6%)、被绑架(53.4%)、艾滋病(53.1%)、父母分居或离婚(52%)、没有朋友(47.1%).(3)总体恐惧水平及对危险与伤害、对未知与不确定的恐惧以及对失败、惩罚和错误的恐惧均表现为年级越低,恐惧越甚(如总体恐惧得分从小学到高中依次为55.0±10.3、53.8±10.3、50.9±10.3,F=17.16,P<0.001),只有在动物恐惧和社会关系恐惧水平上年级差异不显著. (4)小学、初中青少年的恐惧事件数目多于高中(23.8±12.9、20.7±12.1/18.1±11.3,F:30.20,P<0.001);女生的总体恐惧数目(23.7±12.7/17.5±11.0,F=79.48,P<0.001)和恐惧水平(139.6±22.1/126.8±21.7,t=9.8,P<0.001)、各维度的恐惧水平(如,对危险与伤害的恐惧55.6±9.8/50.5±10.5,F=75.24,P<0.001)均高于男生.结论:(1)当代青少年恐惧的内容主要是危险和伤害、失败和惩罚、社会关系、动物、未知和不确定事物;(2)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的总体恐惧水平和数目,危险与伤害的恐惧水平,未知和不确定事物的恐惧水平,对失败、惩罚和错误的恐惧水平逐渐下降;(3)女生的总体恐惧水平、各维度的恐惧水平显著高于男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