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目的 分析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52例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患者,采用降尿酸方法,控制血尿酸至正常水平,定期观察肾功能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治疗1年后进行疗效统计分析.结果 52例接受治疗的患者,血尿酸(SUA)均显著降低(P < 0.05),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肾小球滤过率估算值(eGFR)等肾功能指数明显改善(P < 0.05),蛋白尿、血尿亦明显改善(P < 0.05).结论 降低血尿酸至合适水平,可有效控制慢性尿酸性肾病致肾功能损害的进展,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2.
曾兴宏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9):1229-1231
目的 探讨螺内酯联合普伐他汀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C反应蛋白(CRP)水平及心功能的影响.方法 68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给予扩血管、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治疗组38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螺内酯联合普伐他汀,疗程12周.治疗前后彩超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心室舒张末内径(LVEDD),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NT-proBNP、散射比浊法测定CRP水平.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心功能指标LVEF明显升高,LVEDD明显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浆NT-proBNP、CRP水平明显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明显(均P<0.05).结论 螺内酯联合普伐他汀治疗慢性心力衰竭效果明显,可通过降低血浆NT-proBNP、CRP水平,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3.
张静  陈彩萍  过晶  陈风 《黑龙江医药》2013,(6):1055-1056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的参附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及血浆N-末端原脑利钠肽(NT-proBNP)水平的影响。方案将93例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2例、小剂量组31例、大剂量组30例。3组均采用西医常规方法治疗,两组治疗组分别加用不同剂量的参附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治疗14天后比较三组的心功能指标及血浆NT-proBNP水平的变化。结果三组治疗后左室射血分数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两组治疗组改善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而大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P<0.05);三组治疗后血浆NT-proBNP水平均较前有下降(P<0.01),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大剂量组优于小剂量组(P<0.05)。结论参附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收缩功能,显著降低其血浆NT-proBNP水平,且大剂量参附注射液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4.
王芮  王义俊 《中国药师》2022,(9):1593-1597
摘要:目的:应用肌酐清除率(C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两种评估方法探究洛铂对老年肿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并探讨两种评估方法的一致性。方法:收集南京某三甲医院2020年7月~2021年2月收治入院、至少有1次以上洛铂单药或联合化疗的老年恶性肿瘤患者45例,使用洛铂化疗97例次,比较全部患者洛铂化疗前后血肌酐(SCr)、Ccr、eGFR的水平变化。根据联合用药与否以及Ccr、eGFR水平不同进行分组,比较不同组别患者化疗前后上述指标水平变化及其差值。结果:全部患者和联合用药组、eGFR正常组化疗前后的SCr、Ccr水平无明显变化(P>0.05),但eGFR水平化疗后均明显升高(P<0.05);单药洛铂组与Ccr正常组化疗前后上述指标均无显著改变(P>0.05);Ccr异常组和eGFR异常组化疗后上述指标均出现显著改变(P<0.05)。差值比较,单药洛铂组与联合用药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cr异常组的Ccr、eGFR差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而eGFR异常组的SCr差值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结论:洛铂对于老年恶性肿瘤患者肾功能的影响较小,部分轻度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可能通过化疗获益。Ccr和eGFR两种评估方法具有一定程度的一致性,eGFR相较于Ccr作为评估老年肿瘤患者肾功能的方法更优。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血浆氨基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120例符合诊断的单纯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入院时测定血浆NT-proBNP的水平,将患者分为≤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A组)和>中位数血浆NT-proBNP浓度组(B组),观察两组住院期间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情况.结果 B组患者左室舒张末内径明显大于A组患者[(58.80±6.90)mm比(54.32±8.00) mm,P=0.035],而B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则明显低于A组患者[(29.16±8.31)%比(33.80±6.90)%,P=0.037];B组患者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11.63%)明显高于A组(1.67%)(P<0.05).经多变量(心脏左室舒张末内径、左室射血分数、血钾水平及血浆NT-proBNP水平)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T-proBNP水平与心力衰竭患者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的独立相关(OR=5.28,95%可信区间3.54~9.26,P<0.05).结论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T-proBNP水平可预测其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对评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预后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老年慢性心力衰竭并肾衰患者心肾功能改善的疗效.方法 选取本院慢性心力衰竭并肾衰患者8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41例,对照组41例,两组均常规抗心力衰竭治疗,观察组予左卡尼汀2g+生理盐水100 ml静脉滴注,联合前列地尔10 μg+生理盐水10 ml静推,1次/d,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及pro-BNP、左室射血分数(EF)、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胱抑素(cys-c)等指标变化.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均较治疗前总体好转,观察组治疗后心、肾功能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 左卡尼汀联合前列地尔能明显改善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衰患者的心肾功能.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百令胶囊联合常规治疗对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肾功能的影响。方法:8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基础治疗及膳食平衡。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予百令胶囊1 g,po,tid;试验组患者予百令胶囊2 g,po,tid。两组疗程均为1个月。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血清尿酸(UA)、血清胱抑素C(Cysc)、血清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24h尿蛋白定量、肾小球过滤率(eGFR)等指标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试验组SCr、BUN、血清UA和24 h尿蛋白均较前显著下降(P<0.001或P<0.01),eGFR则较前明显升高(P<0.05),而对照组各项指标治疗前后均无明显差异(P>0.05);试验组SCr和24h尿蛋白定量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同时联合高剂量百令胶囊,可明显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的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NT-proBNP和炎性细胞因子水平与早发型子痫前期发生和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 收集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74例,其中轻度组23例、重度组51例.另外选择同期在本院进行产前检查的正常孕妇5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三组收缩压、舒张压、尿肌酐、尿素氮、血浆NT-proBNP、hs-CRP、TNF-α、IL-6水平、新生儿体重及分娩孕周情况,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情况.对重度组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和未出现不良妊娠结局患者的血压、血肌酐、尿素氮及血浆NT-proBNP、hs-CRP、TNF-α、IL-6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轻、重度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尿肌酐、尿素氮、血浆NT-proBNP、hs-CRP、TNF-α、IL-6水平及新生儿体重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娩孕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的收缩压、舒张压、血肌酐、尿素氮、血浆NT-proBNP、hs-CRP、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轻度组,新生儿出生体重明显低于轻度组(P<0.05).重度组的胎儿生长受限、低蛋白血症、胎盘早剥发生率明显高于轻度组(P<0.05).51例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中,出现不良妊娠结局者血浆NT-proBNP、hs-CRP、TNF-α、IL-6水平明显高于未出现不良妊娠结局者(P<0.05).结论 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血NT-proBNP、hs-CRP、TNF-α、IL-6水平明显升高,且随病情严重程度增加而升高,其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敏感性优于血肌酐和尿素氮,故对早发型子痫前期的诊断及预后评估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目的观察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N端B型脑钠肽(NT-proBNP)、β2微球蛋白(β2-MG)的临床意义及其相关性。方法将120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分为3组:心功能Ⅱ级组、Ⅲ级组、Ⅳ级组,每组40例,测定3组患者血NT-proBNP、β2-MG、尿素氮(BUN)、肌酐(Cr),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NT-proBNP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随心力衰竭程度加重而增加;心功能Ⅳ级组β2-MG水平高于心功能Ⅱ、Ⅲ级组(P<0.01),心功能Ⅱ、Ⅲ级组β2-MG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T-proBNP与β2-MG呈高度正相关(r=0.855,P<0.01)。各组BUN、C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T-proBNP能准确评估心功能,且心衰越重早期肾损害越重  相似文献   

10.
肾功能对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和BN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肌酐清除率对慢性心力衰竭伴有或不伴有肾功能不全患者血清氮末端前体脑钠肽、羧基端活性段脑钠肽的影响变化规律。方法研究对象为82例因心功能不全入院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28例肾功能正常和54例肾功能不全),测定血清NT-proBNP、BNP、血肌酐等。结果方差分析示:随着肾功能的恶化,血清NT-proBNP逐渐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XBNP在正常组、肾衰竭代偿组、肾衰竭失代偿组和肾衰竭组无明显差别(P〉0.05),尿毒症组稍高于肾衰竭期(卢0.0475XNT—proBNP/BNP在各组中比较随着肾功能的恶化逐渐升高,且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在慢性心力衰竭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中,biT—proBNP浓度随着肌酐清除率的降低而升高,BNP受到肌酐清除率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清超敏肌钙蛋白T(hs-cTnT)的水平变化与影响。方法选取92例CHF患者为心力衰竭组,依据NYHA心功能分级分为4个亚组:Ⅰ级组26例,Ⅱ级组23例,Ⅲ级组22例,Ⅳ级组21例;选取同期体检中心的20例健康正常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患者的血清hs-cTnT及血浆N末端脑钠肽(NT-proBNP)浓度,并行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心房舒张期内径(LADd)、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心力衰竭组的hs-cTnT、NT-proBNP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各亚组间hs-cTnT、NT-proBNP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NYHA分级增加而升高,心力衰竭组中的心功能代偿亚组(Ⅰ级组)hs-cTnT、NT-proBNP浓度高于对照组(P〈0.05)。心力衰竭组的LADd、LVEDd、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各亚组之间的LADd、LVEDd、LVEF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力衰竭组中的心功能代偿亚组(Ⅰ级组)的LADd、LVEDd、LVEF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患者无论有无心力衰竭症状其血清hs-cTnT水平增高,并与心力衰竭程度及NT-proBNP呈正相关,hs-cTnT能较好地反映CHF患者的心功能状态,检测CHF患者血清hs-cTnT水平对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CHF进展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血清糖类抗原125(CA-125)对慢性心衰患者病情评估、疗效判定及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连续选取慢性心衰患者120例(心衰组),同时选取同期住院非心衰患者120例作为对照组,测定CA125、N端B型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及超声心动图指标,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心衰组患者给予抗心衰治疗2周后复测CA125、NTproBNP水平,按照治疗效果分为显效组、有效组和无效组,分别比较治疗前后CA125水平的差异;心衰组按照CA125平均水平分为高水平组和低水平组,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再住院率和死亡率。结果心衰组CA125及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0),根据左室射血分数分组后,左心室射血保留心衰组(HFPEF组)和左心室射血分数下降心衰组(HFREF组)CA125及NT-proBNP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值均为0.000);心衰组按NYHA心功能分级,心功能越差CA125及NT-proBNP水平越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心衰患者CA125水平与NT-proBNP水平呈正相关(r=0.72,P=0.006),与LVEF呈负相关(r=-0.69,P=0.009);心衰组抗心衰治疗2周,显效组和有效组治疗前后CA125及NTproBN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为0.000),而无效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4);高CA125水平组1年再入院率、死亡率分别为34.04%和17.02%,明显高于低CA125水平组的14.50%和5.80%(P值为0.000和0.002)。结论 CA125水平不仅可以作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诊断的一项重要指标,还可以反映心衰程度及治疗效果,同时对预后判断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吴贞云  宁超值 《现代医药卫生》2014,(18):2745-2746,2748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与左心室功能的关系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0年12月至2012年10月在该院住院的261例老年CHF患者(CHF组),同时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方法分为心功能Ⅱ级61例、Ⅲ级156例、Ⅳ级44例三组;另选60名心功能正常非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采用电化学免疫分析技术测定四组血浆NT-proBNP水平,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测定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和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CHF组与对照组比较,NT-proBNP水平、LVEDD显著升高,LVEF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血清NT-proBNP水平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而升高,三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NT-proBNP水平与LVEDD呈正相关(r=0.689,P〈0.01),而与LVEF呈负相关(r=-0.760,P〈0.01)。结论血浆NT-proBNP水平对CHF患者心功能有重要的评价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血浆和肽素(copeptin)、N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水平、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及其严重程度之间的关系.方法 将100例CHF患者按NYHA分级分组,NYHAⅡ级组35例,Ⅲ级组32例,Ⅳ级组33例,并设立30例健康对照组,测定Copeptin、NT-proBNP水平和LVEF,将各级心功能患者的Copeptin、NT-proBNP水平和LVEF分别与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Copeptin、NT-proBNP水平和LVEF的关系.结果 CHF患者血浆Copeptin、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显著升高(P<0.01),并随NYHA分级的增加而升高.Copeptin与NT-proBNP呈显著正相关(r=0.641,P<0.01),Copeptin与LVEF呈负相关(r=-0.497,P<0.01),NT-proBNP与LVEF呈负相关(r= -0.518,P<0.01).结论 血浆Copeptin、NT-proBNP对CHF患者的诊断、病情判断、愈后评估具有一定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左卡尼汀注射液对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近期血清N-端脑利钠肽前体(NT-proBNP)和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10例确诊为CHF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左卡尼汀)和对照组(心力衰竭常规治疗)各55例。采用胶体金干式免疫层析技术体外定量检测入选患者血清NT-proBNP的含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清NT-proBNP水平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前后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血浆NT-proBNP水平显著下降(P〈0.01),心功能明显改善,治疗总有效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左卡尼汀能显著降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BNP水平及改善心功能状态,能够显著改善CHF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清氨基末端B型钠尿肽前体(NT-proBNP)、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心肌肌钙蛋白Ⅰ(cTnI)的联合检测在慢性心力衰竭(CHD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将100例CHF患者按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方案分为Ⅰ、Ⅱ、Ⅲ、Ⅳ级,同时检测100例CHF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组NT—proBNP、hs—CRP和cTnI水平。结果CHF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组间血清NT—proBNP、hs—CRP和eTnI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随着心力衰竭严重程度的加重而增高;NYHAI级患者的血清NT-proBNP、hs—CRP检测水平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TnI检测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结论NT—proBNP是诊断CHF较好的心肌标志物,联合检测血清NT—proBNP、hs—CRP和cTnI水平可为慢性心力衰竭(cHF)提供诊断依据,且其升高幅度与病情的严重性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与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心功能之间的相关性,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和意义。方法收集220例CHF患者住院病历资料,根据其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A组(n=114),LVEF≥50%;B组(n=60),50%〉LVEF〉35%;C组(n=46),LVEF≤35%组。另选60例同期住院无CHF患者作为对照组,比较RDW,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和Hb等相关因素在各组间的变化差异,分析RDW与NT-ProBNP和LVEF二者之间的相关性,并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法分析各因素与RDW的相关性。结果随着LVEF的逐渐下降,RDW和NT-ProBNP皆逐渐升高,并且二者在各组间两两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经相关性分析,RDW与年龄,血清Fe和Hb等因素之间均不存在直线相关关系(P〉0.05),而与NT-ProBNP,LVEF和BUN之间存在直线相关,其相关系数r分别为0.595,-0.485和0.185,经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可得出回归方程:RDW=13.793+1.421(LgNT-ProBNP)+0.074(BUN)-0.116(LVEF)。结论 CHF患者RDW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且与心功能成负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片段脑钠肽(NT-proBNP)水平与心功能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本实验为病例-对照研究。选取74例为CHF组和26例健康对照组,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采用欧洲心脏病学会(ESC)心力衰竭工作组推荐的标准,心功能按纽约心脏病学会(NYHA)分级,将CHF患者分4个亚组:Ⅰ级11例、Ⅱ级18例、Ⅲ级25例、Ⅳ级20例。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测定CHF患者(CHF组,心功能Ⅰ~Ⅳ级)及26例体检正常者(对照组)血浆NT-proBNP的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CHF组及对照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统计学方法以SPSS11.5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非配对t检验,结果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各变量间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①CHF组与对照组患者血浆BNP水平比较及其与心功能分级的关系:对照组和CHF组心功能Ⅰ、Ⅱ、Ⅲ、Ⅳ级患者NT-proBNP平均水平分别为(161±114)和(466.6±8.65)、(559±88)、(1359.52±408)、(5114±2535)pg/mL,CHF组各亚组的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CHF组组间两两比较NT-proBNP水平,有显著性差异(P<0.01),并随着心功能分级的增加和心功能的恶化,NT-proBNP水平逐渐增加,二者呈正相关(r=0.708,P<0.01)。②心力衰竭组患者按LVEDD分两组,LVEDD≥60mm组16例,LVEDD<60mm组58例,前者血浆NT-proBNP水平[(5812±2354)pg/mL]显著高于后者[(1008±607)pg/mL,P<0.01],而LVEDD<60mmCHF组血浆NT-proBNP水平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升高(P<0.01)。CHF组LVEF<40%患者的血浆NT-proBNP水平([3059±2558)pg/mL]显著大于LVEF>50%患者([562±177)pg/mL,P<0.01]。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呈负相关(r=-0.848,P<0.01),与LVEDD呈正相关(r=0.935,P<0.01)。结论NT-proBNP是反映心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与心功能状态及左心室重塑有明显的相关性。NT-proBNP的检测可对不同程度的CHF患者进行评估,对指导CHF治疗、评价预后均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心力衰竭(CHF)患者血浆N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的水平及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CHF患者的影响.方法 测定150例CHF患者和140例正常组血清NT-proBNP水平:将150例慢性CHF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住院期间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进行护理干预.采用明尼苏达生活质量量表(MHL评分)评价两组病人干预前后生活质量的改变.结果 CHF患者血中NT-proBN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CHF患者在护理干预前生活质量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血浆NT-proBNP水平对于早期判断心功能不全的程度有参考意义,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提高CHF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尚孟旗 《安徽医药》2012,16(5):654-655
目的探讨血清N末端B型钠尿肽(NT-proBNP)在充血性心力衰竭(CHF)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胶体金法检测70例CHF患者的血清NT-proBNP水平,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5%,20例健康人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 CHF患者NYHAⅡ级、Ⅲ级、Ⅳ级组各组间NT-proBNP水平有统计学意义,且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 210±45.7),(2 402±44.9),(3 809±67.1)nmol.L-1对(435±54.1)nmol.L-1,P0.01]。血浆NT-proBNP水平与LVEF值呈负相关(r=-0.754,P0.01)。血清NT-proBNP水平对CHF的诊断最适分界点为445 nmol.L-1时,其敏感性为90.5%,特异性为91.8%,阳性预测值为96.2%,阴性预测值为79.8%。结论血清NT-proBNP有助于心衰的诊断及其严重程度的评估,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