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胃粘膜肠上皮化生(简称肠化)是指胃粘膜出现肠型上皮的现象。胃溃疡、慢性胃炎和胃癌时常有胃粘膜肠化,尤以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高分化管状腺癌时多见。我们在纤维胃镜活检中,发现1/3的萎缩性胃炎病例伴发肠化(内10%为重度肠化),表浅性胃炎伴发肠化者仅18.3%,且无1例重度肠  相似文献   

2.
肠气囊肿的病因及治疗天津大学医院(300072)张颖,史念珂山西省肿瘤医院张聪肠气囊肿病最早是由DuVeraoy于1730年报道的,常发生在回肠终端及结肠。我们通过一例典型病例就其病因和治疗探讨如下:病例摘要男,44岁,因全腹胀痛伴消瘦1月余来诊。既往稀便史十余年。于1991年1月15HX线腹部透视发现升结肠串珠状囊性透亮区约10厘米,钡餐造影见多个园形充盈性缺损。1月22日纤维结肠镜检查见肝区到距回盲部6厘米升结肠段多见葡萄状、半透明物,表面光滑。诊断为肠气囊肿病。服用B族维生素等治疗,腹部症状渐消失。1个半月后纤维结肠镜复查病变肠段,见其粘膜光滑,血管网清楚,无任何病变痕迹。X线复查亦无异常发现。随访3个月,一段情况良好。讨论一、病因分析:关于本病的学说很多,现简述如下。1.细菌学说:1971年Yale等对无菌小鼠绞窄肠伴注射细菌进行了一系列的试验,发现有两种产气荚膜杆菌(C·perfringens和C·tertium)可以导致肠气囊肿病。由此厌氧菌致病理论得到了人们的重视,致病原因可能为厌氧菌发酵糖类产生过多氮气弥散入肠壁内。2.机械学说:是目前最推崇理论。囊肿内有气体主要来自二方面:(1)慢性肺部疾  相似文献   

3.
小肠扭转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帆  李忠礼  郑乃国 《贵州医药》2010,34(7):618-619
肠扭转是指一段肠袢沿自身纵轴旋转超过180°,致使扭结处的两端肠管部分或完全闭塞,产生闭袢性梗阻,肠壁血循环障碍,直至坏死穿孔。其危险性在于肠绞窄坏死常可在短时间内发生,死亡率15%~40%,死亡主要原因为就诊过晚及治疗延误。由于术前无可靠方法发现肠绞窄,因而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尽早采取手术,  相似文献   

4.
腹腔引流术是腹部外科的一项重要的预防或治疗手段。操作失误可造成严重并发症。现将我们遇到的几种情况预以报告,旨在引以为戒。 1 腹腔引流管放置不当致内疝性肠梗阻 患者女,60岁。因胆总管结石,胆总管探查T形引流管从右肋下引出。术后第9天患者突然恶心、呕吐、阵发性腹剧痛。腹部胀气、压痛,可见肠型,肠鸣音亢进,气过水声。腹部X线平片显示阶梯状液面。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距祇韧带70cm外有40cm一段小肠袢钻入T型管与右侧腹壁形成的孔洞致内疝性肠梗阻,肠管充血水肿呈深红色,即将肠管拖  相似文献   

5.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1岁,因长期血尿,左下腹痛12h来我院就诊.超声检查:右肾正常,左肾合系统分离,宽约2.6cm,未见结石.左侧输尿管扩张,内径约1.4cm,其膀胱壁内段管壁增厚,呈实性低回声,管腔狭窄,输尿管膀胱入口处稍后方见-实性高回声结节,大小约1.3×1.6cm,边界清晰,边缘不规则,周边和内部见小点状回声,彩色多普勒示结节内见血流信号.超声诊断:①膀胱壁内实性高回声结节;②左输尿管膀胱壁内段管壁增厚;③左肾轻度积水;④结合临床考虑膀胱炎性假瘤.术后病理:光镜下见纤维组织增生,炎细胞浸润.病理诊断:左输尿管部膀胱炎性假瘤.  相似文献   

6.
胆囊发生的肿瘤以腺癌较多见,发生平滑肌肉瘤较罕见,笔者近期偶见1例,特报告如下。患者候某某,男,65岁。右上腹发现包块1月,间歇性疼痛,呈进行性加重,向右肩部、背部及胸部放射。B超检查提示胆结石及右上腹包块。临床拟诊包块性质待定,经手术探查。术中见胆囊明显肿大,底部肌壁显著增厚,并向外生长,与横结肠粘连明显,因剥离困难,遂与粘连的一段肠管同时切除。术后剖视胆囊腔内见数粒大小不等之结石,粘连切除的横结肠段之肠腔完整,仅有受挤压之狭窄,管腔内尚通肠。病理检查:胆囊底部肌壁弥漫性显著增厚达3厘米,与周…  相似文献   

7.
我院 1994年 1月~ 2 0 0 2年 1月共行外科姑息性治疗阻塞性黄疸 (简称“阻黄”) 2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2 6例均为我院住院病人 ,其中男 16例 ,女10例 ,年龄 45岁~ 74岁 ,中位年龄 5 9岁 ,发现黄疸至入院时间 10天~ 30天 ,平均 18天 ,手术前均有明显的黄疸 ,行B超或CT和肝功能检查确诊为阻黄。1.2 疾病分类 壶腹部癌 9例 ,肝门部胆管癌 6例 ,胰头癌 5例 ,胆管中上段癌 3例 ,胆囊癌 3例。1.3 方法 包括胆管外引流术、胆肠Roux -Y术、胆管肠T管架桥内引流术。1.3.1 胆管外引流术 共…  相似文献   

8.
法布里病1例     
贾燕  蔡晓敏  刘正兵  李喆  王立军  宫剑滨 《江苏医药》2021,47(11):1187-1188,封3
患者,男,48岁,BMI 25.7 kg/m2,因"反复气短9年,加重1个月"于2019年12月5日入院.2011年7月因劳累后气短,行心电图检查示窦性心律,左室高电压,ST-T段改变;心脏彩超示室间隔13 mm,左室后壁13mm,左室射血分数(LVEF)66%,中度二尖瓣返流,左室舒张功能减退;冠状动脉CT血管造影(CTA)未见异常,未予重视.2011年11月因体检发现蛋白尿,同时发现腹部和背部对称性分布的红色皮疹,就诊于我院肾内科,查自身免疫抗体、免疫固定电泳、皮肤刚果红染色均阴性;肾活检光镜见肾小球体积增大,足细胞胞质弥漫泡沫变性,呈蜂巢状(见封三图1);电镜见肾小球足细胞足突少数节段融合,胞质内充满斑马状或同心圆状嗜锇性小体(见封三图2).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 9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和 36例术后晚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9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均发生于术后 11天内。保守治疗 6例 ,梗阻缓解时间为 7~ 2 4天。手术治疗 3例 ,1例发生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后外院即行粘连肠段切除 ,术后梗阻未缓解并再次手术 ,梗阻亦无缓解 ;1例行 1次肠切除术 ,梗阻无缓解 ,经保守治疗 ,分别于 4 3天和 2 8天梗阻缓解。 1例入院后行剖腹探查 ,术中见肠管呈冰冻样 ,重度水肿 ,充血 ,粘连 ,无闭袢及坏死形成 ,未做进一步处理 ,保守治疗 30天缓解。 36例术后晚期粘连性肠梗阻 ,发生于术后 1月~ 10年不等 ,首先试行保守治疗 ,无缓解趋势 ,及时行手术治疗 ,术中见肠管仅为单纯的粘连或粘连带压迫 ,无肠坏死及广泛的严重水肿 ,充血等症状 ,术后顺利恢复。结论 :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上首先采用保守治疗 ,时间 1月左右 ,除非有明确的肠坏死 ,绞窄或嵌顿等症状时才考虑手术治疗。术后晚期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 1~ 2天 ,症状无缓解趋势 ,应及时行手术治疗。预防因过度的保守治疗 ,使肠管发生坏死 ,重度的水肿 ,充血而发生不必要的肠切除、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肾癌对侧肾上腺转移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患者,男,74岁.1周前因"尿频、排尿困难"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及右肾上腺占位性病变.于2003年11月17日收住院.平素体健.超声示:左肾形态失常,于中下级见一10.1 cm×8.3 cm实性肿物,回声内见散在液性暗区;右肾上腺区见4.5 cm×4.6 cm实性肿物;右肾上极实质内见1.9 cm×1.9 cm无回声区.IVP检查提示:左肾及右肾上腺占位.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双侧肿物内均见星点状彩色血流频谱信号,考虑左肾实性肿物-左癌、右肾上腺癌、右肾囊肿.其他检查:胸片、肝肾功能,电解质及肾上腺皮髓质功能检测均正常.  相似文献   

11.
林毕洪 《现代医药卫生》2004,20(11):1027-1027
1病例介绍患者,男,61岁,以左大腿平滑肌肉瘤术后半年,又发现肿块1个月为主诉。MR1示:左股深静脉血栓形成。体格检查:于左大腿上段内侧,股动脉上段旁见一高回声不均团块,形态不规则,呈分叶状,大小约:4 .1cm×6 .6cm×2 .9cm ,部分包饶股动脉、静脉,团块内见多个分隔光带。CD、PD示团块内血供丰富,为高阻型动脉血流,RI=0 .85。肿块周边见多个肿大的淋巴结回声。左髂外静脉、股总静脉、股静脉、月国静脉、胫后静脉上段及小隐静脉内径增大,腔内均见实体回声充填,CD检测未见血供,左胫前静脉及胫后静脉下段腔内未见实体回声。左侧髂外动脉及左…  相似文献   

12.
目前对绞窄性肠梗阻早期诊断仍缺乏敏感和特异的诊断方法。本文对我院1981年1月至1991年12月经手术证实的44例作回顾性分析。临床资料1.性别、年龄:本组中男28例、女16例,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71岁。以青状年多见2.病因:粘连性肠梗阻21例(47.7%%);肠扭转7例(15.9);腹外疝6例(13.6%);肠套叠6例(13.6%);肠肿瘤3例(6.8%);阑尾炎1例(2.27)。3.发病至就诊时间:最短者6小时,最长者达36天,平均4.4天。4.诊断:本组病例入院时诊断绞窄性肠梗阻者  相似文献   

13.
新生儿消化道畸形4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柴建春  王强生 《淮海医药》2006,24(6):495-496
目的 探讨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的临床特点,提高临床诊治水平.方法 对我院新生儿科5年来收治的40例消化道畸形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现巨结肠最多见(27.5%),其次为肠闭锁与狭窄、肥厚性幽门狭窄、肠旋转不良等,临床表现以呕吐最常见,发生率达87.5%,其他症状包括腹胀、胎便迟排及便秘、黄疸与发热等.结论 掌握新生儿消化道畸形疾病的临床特点有助于早期诊治.  相似文献   

14.
先天性巨结肠(简称HD)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发育畸形,系由于远端结肠某肠段缺乏神经节细胞,导致肠管痉挛,痉挛肠管正常蠕动消失,形成功能性肠梗阻,梗阻近端肠管扩张,肥厚形成.HD治疗的关键在于手术切除缺乏神经节细胞的肠段,解除狭窄的同时切除缺乏神经节细胞的代偿性增大的肠段.手术方式分为非开腹经肛门型、经腹腔型及经腹会阴型三种[1].非开腹经肛门根治术式主要分为直肠肌鞘内结肠拖出术(改良Soave手术)和经肛门结肠拖出术(Swenson手术)两种.而直肠后结肠拖出术(Duhamel手术)则较少应用.  相似文献   

15.
岩白菜素的大鼠在体肠吸收动力学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研究岩白菜素在大鼠肠道中的吸收机理.方法 采用HPLC测定大鼠在体肠实验中岩白菜素的含量,从吸收部位、药物浓度、pH三方面研究岩白菜素在大鼠小肠中的吸收特性.结果 岩白菜素在全肠段均有吸收,但不同肠段的吸收存在差异.药物浓度和循环液的pH对吸收均有影响.结论 岩白菜素在大鼠肠道内吸收较少,吸收机制可能为被动扩散.  相似文献   

16.
张某,男,43岁,住院号83060,大量返酸,上腹饥饿痛5年余,先后2次上消化道出血.81年6月突然出现全腹剧痛,入徐州某矿医院,急症剖腹探查,见距Treith韧带10厘米处空肠上段有1×1厘米穿孔灶,切除该肠段行端端肠吻合,术后返酸仍重.82年3月该肠段再次发生急性穿孔,入该院行肠修补,大网膜复盖,术后仍有大量  相似文献   

17.
阑尾系膜裂孔引起的内疝,国内尚未见报导。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44岁。因腹痛、腹胀,伴恶心呕吐,无排便,排气4天,于1980年10月17日以肠梗  相似文献   

18.
1一般资料本组80例 ,均为笔者于2000~2002年在本院消化内科专科门诊经治的患者 ,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参照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第10版《实用内科学》 ;阴虚肠燥型便秘诊断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出版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ZY/T001.1 -001.9 -94) :排便时间延长 ,3天以上一次 ,粪便干燥坚硬者。症见大便干硬 ,状如羊屎 ,口干少津 ,神疲纳呆 ,舌红 ,苔少 ,脉细小数。纳入标准为发现糖尿病史3年以上 ,反复便秘史有1年以上者 ;排除有合并肝、肾功能损害 ,消化性溃疡 ,或肠镜检查有器质性肠病者 ;年龄均在47~72岁 ,男32例 ,女48例。2…  相似文献   

19.
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部手术后粘连性肠梗阻的治疗方法。方法:对9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和36例术后晚期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9例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均发生于术后11天内。保守治疗6例,梗阻缓解时间为7-24天。手术治疗3例,1例发生早期粘连性肠梗阻后外院即行粘连肠段切除,术后梗阻未缓解并再次手术,梗阻亦无缓解;1例行1次肠切除术,梗阻无缓解,经保守治疗,分别于43天和28天梗阻缓解。1例入院后行剖腹探查,术中见肠管呈冰冻样,重度水肿,充血,粘连,无闭袢及坏死形成,未做进一步处理,保守治疗30天缓解。36例术后晚期粘连性肠梗阻,发生于术后1月-10年不等,首先试行保守治疗,无缓解趋势,及时行手术治疗,术中见肠管仅为单纯的粘连或粘连带压迫,无肠坏死及广泛的严重水肿,充血等症状,术后顺利恢复。结论:术后早期粘连性肠梗阻。治疗上首先采用保守治疗,时间1月左右,除非有明确的肠坏死,狡窄或嵌顿等症状时才考虑手术治疗。术后晚期粘连性肠梗阻保守治疗1-2天,症状无缓解趋势,应及时行手术治疗。预防因过度的保守治疗,使肠管发生坏死,重度的水肿,充血而发生不必要的肠切除、肠瘘等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患儿男性,出生3天,出生后频繁呕吐,间隔时间15~30分钟,呕吐物基本是绿色黏液,部分黑色物类似胎便,呕吐前有哭闹.查体:腹胀、可见肠型、肠呜音存在,未发现肠蠕动波,无气过水声,卧位X线片,胃内积气,肠腔积气扩张.钡剂灌肠检查直肠粗径正常,乙状结肠、降结肠、脾区结肠及部分横结肠普遍细小,肠袋不清,形如鸡肠,最大宽径0.9cm.降结肠远端及部分乙状结肠旋转不到位.因患儿体弱不能承受终止检查,30分钟后再透视结肠粗径未见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