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33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与病因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对332例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性脑血管病作一回顾性分析。并对其临床表现、特殊类型、诊断与病因问题进行探讨。一.临床资料一般情况:男217例,女115例。年龄:20~30岁5例,31~40岁7,41~50岁47,51~60岁106,61~70岁114,71~80岁48,81~90岁5。年龄分布呈倒马鞍型,其中51~70岁占2/3以上。初发症状:依次为眩晕194(58.4%),肢体无力23(6.9%),头疼22(6.6%),  相似文献   

2.
我科近2年收治45例颈椎病患者,今作一报道。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男19例,女26例。年龄31~40岁1例,41~50岁12例,51~60岁15例,61~70岁14例,71岁以上3例,年龄在50岁以上36例(80%),平均年龄55岁。职业:文秘等办公室工作人员,财会,管理干部等18人(40%);纺织,印刷,制鞋等工人18人(40%);医生、教师4人(8.9%);其他职业5人(11.1%)。 1.2 临床分型与临床症状 (1)根型:8例(18%)。大多数表现颈、肩、背酸痛,伴上肢麻木或无力,压头试验阳性。(2)椎动脉型:18例(40%)眩晕、呕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应用神经影像学技术,提高了诊断水平,显示脊髓血管畸形并不罕见。现将我们观察的24例报告如下。 资料 一般资料 男14例,女10例(孕妇1例)。年龄:17~20岁2例。21~30岁7例,31~40岁5例,41~50岁4例,51~60岁4例,61~70岁2例。 临床表现 急性起病4例,为突发的神经根痛,分  相似文献   

4.
267例眩晕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眩晕是一种自身或外界物体的运动性幻觉,是对自身的平衡觉和空间位向感觉的自我体会错误。眩晕作为一种临床常见症状,起病急,病因复杂。本研究对本科1998年1月~2005年6月诊治的267例眩晕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探讨眩晕的病因和诊断。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本组267例患者,其中男121例,女146例,年龄18~87岁,平均年龄62.7岁,30岁以下17例,31~50岁42例,51~70岁139例,70岁以上69例,其中51岁以上者208例,占患者总数的77.9%。既往有颈椎病者1例(40.1%),有高血压病者112例(41.9%),有糖尿病者48例(18.0%),有高脂血症者57例(21.3%),有心脏病者37例(…  相似文献   

5.
对我科1998年1月1日~12月31日急诊收治的172例因中风死亡患者进行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计172例(男性96例,女性76例),男女之比为1.3:1,年龄37~95岁,平均年龄(69.7±12)岁,其中≤50岁20例,51~60岁13例,61~70岁47例,71~80岁70例,〉80岁22例。高峰组是  相似文献   

6.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0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后迟发性脑病患者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15~81岁,平均61岁,其中25-30岁5例,31~40岁7例,41-50岁10例,51-60岁7例;61-70岁9例,>70岁2例。病因皆为冬季煤火炉取暖,烟囱抽吸煤烟气不足,漏气所致。发病时昏迷1-70h,其中1h 2  相似文献   

7.
小脑出血是老年人好发的脑血管病。我科自 1995 -0 1~2 0 0 2 -0 9月共收治小脑出血患者 68例 ,现对其中 60岁以上老年人 42例 ( 61 8% )进行临床分析 ,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42例 ,男 2 5例 ,女 17例。年龄 60~ 82岁 ,平均 66 8岁 ,其中 60~ 69岁 3 1例 ( 73 8% ) ,70~ 79岁 8例( 19 1% ) ,>80岁 3例 ( 7 1% )。有高血压病史 3 0例 ,冠心病史8例 ,脑卒中病史 6例 ,糖尿病史 4例。1 2 临床表现 眩晕 3 8例 ( 90 5 % ) ,头痛 2 0例 ( 4 7 6% ) ,呕吐3 0例 ( 71 4% ) ,意识障碍 8例 ( 19 0 % ) ,共济失调 18例( 4…  相似文献   

8.
自发性小脑出血(附11例临床及CT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发性小脑出血生前即明确诊断的病例,文献罕有报道,国内材料大都为尸检所见,其发病率占脑血管病的4.1~16.7%。现将我院经CT扫描11例,其中3例并经手术证实者报道如下: 一般资料本文11例,男5、女6,年龄31~81岁,其中30~40岁2例,41~50岁,0,51~60岁4例,61~70岁2例,71~80岁2例,81岁1例,平均59岁。有高血压病史,发病时  相似文献   

9.
我科自1987~1990年收治自发性小脑出血20例,均由CT诊断。本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32~88岁,平均61岁。32~36岁3例,40~47岁3例,50~58岁2例,62~63岁2例,70~79岁9例,88岁1例。 临床资料 症状有眩晕18例,多呈旋转性,不敢睁眼,1例倾倒感,1例无眩晕。呕吐19例,12例频繁呕吐且多呈喷射性,伴恶心。头痛8  相似文献   

10.
腰段椎管狭窄合并间盘突出并非少见,近几年由于MR的应用,提高了对腰段椎管狭窄或合并间盘组织突出诊断的准确性,我院5年6个月共收治50例,均进行了手术,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及方法 一般资料 男36例,女14例,年龄33~69岁,平均51岁,其中31~40岁9例,41~50岁26例,51~60岁8例,61~70岁7例。  相似文献   

11.
1960~1979年我科共收治延髓外侧综合征21例,现将记录完整的17例临床资料及4例椎动脉造影资料予以报告。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11例,女6例。年龄32~40岁9例,41~50岁3例,51~60岁1例,61~74岁4例。50岁以下12例。睡觉起床后突然发病9例,活动中突然发病者8例。症状及体征以吞咽困难(16)、声音嘶哑(11)、眩晕(12)、和呕吐(8),面及/或偏身麻木(17)、动作不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通过从电生理角度探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在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1999-2008年共收治VBI患者60例,年龄50~70岁,平均58.6岁.临床诊断标准归纳为[1](1)以眩晕为主要症状,可因头位或体位改变而诱发.  相似文献   

13.
我科自 2 0 0 0 -0 4~ 2 0 0 2 -0 3对 8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别采用微创血肿清除术 (简称微创 )和开颅血肿清除术 (简称开颅 )在超早期进行手术治疗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微创组 :40例 ,男 2 5例 ,女 15例 ,年龄 3 8~ 75岁 ,平均 61 5岁 ;开颅组 :40例 ,男 2 4例 ,女 16例 ,年龄 40~ 78岁 ,平均 63 5岁。微创组血肿量 3 0~ 40ml 8例 ,41~ 60ml 12例 ,61~ 80ml 12例 ,80ml以上 8例 ;开颅组 3 0~ 40ml 10例 ,41~ 60ml10例 ,61~ 80ml 11例 ,80ml以上 9例。微创组出血部位 :脑叶 8例 ,外囊 12例…  相似文献   

14.
80例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1临床资料 颅内出血患者80例均为本院内二科1999年7月-2004年12月住院并有手术指征及同意手术治疗患者,其中男57例,女23例,25-40岁3例,41~50岁11例,51~60岁22例,61~70岁28例,71~78岁16例,最大年龄78岁,最小年龄25岁,平均年龄60.35岁。高血压性脑出血57例,其中基底节出血31例,丘脑出血2例,颞、顶叶出血24例;硬膜外及硬膜下出血23例,其中左额、  相似文献   

15.
我院自1976年2月~1985年6月共收治中老年人(40岁以上)蛛网膜下腔出血(以下简称蛛血)63例,其中27例死亡,结合临床有关资料,将其原因分析探讨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中老年蛛血死亡27例中男性19例,(70.4%),女性8例(29.6%)。年龄:41~50岁12例(44.4%),51~60岁9例(33.3%),61~70岁4例(14.8%),70岁以上2例(7.4%)。职业:工人13例(48.2%),农民3例(11.1%),城市居  相似文献   

16.
重型颅脑损伤132例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我院自1991年7月至1999年5月共收治重型颅脑损伤患者304例,死亡132例,死亡率42.1%。本文就重型颅脑损伤死亡原因进行分析,以期为今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救治成功率提供临床依据。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男98例,女34例。年龄2~78岁,平均46.5岁。其中20岁以内死亡6例(4.5%),21~40岁死亡47例(35.6%),41~60岁死亡43例(32.6%),60岁以上死亡36例(27.3%)。致伤原因:车祸60例(45.5%),跌坠伤47例(35.6%),打击伤20例(15.1%),其他5例(3.8%)。闭合型损伤101例(76.5%),开放型损伤31例(23.5%)。入院时GCS6~8分54例(40.9%),3~5分78例(59.1%)。手术清…  相似文献   

17.
既往用前列腺素E_1(PGE_1)治疗的血管病多为末梢示血管循环障碍、视网膜血管闭塞症、缺血性心脏病等。而用于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报导较少,我们用该药治疗47例缺血性脑血管病,取得了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47例,男32,女15,年龄40~87岁,平均63岁,40~50岁者9例,51~60岁者18例,61~70岁者16例,其中以50~70岁的中老年为多。临床表现:本组中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9例,脑梗塞38例,其中5例为大脑中动脉主干关闭,其余33例均为腔梗。既往病史有高血压病者26例,糖尿病2例,风心病2例,颈椎病5例。有眩晕,恶心,呕吐者22例;视物旋转4例;共济失调3例;肢体偏  相似文献   

18.
资料和方法 本组68例中男37例,女31例,年龄40岁以上61例(88%),疼痛部位以Ⅱ、Ⅲ支最多62例(90%),板机点在上唇、鼻翼44例,病程3月~31年。方法:为筛选适合于治疗三叉神经痛之射频温度,我们对5例刚死的尸体作半月神经节射频热凝,温度选择50~100℃。发现70~75℃时,即有部分神经纤维断裂变性,85℃以上神经节内出现坏死灶。因此我们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1985年以来,我院采用正常容量血液稀释与采用习惯药物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从疗效和血流变学主要指标的改变方面作了对照研究,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接受两种治疗的病人均为临床确诊的脑梗塞患者,部分病人做了CT扫描。正常容量血液稀释治疗的病人(稀释组),男65例,女21例。年龄31~40岁4例;41~50岁14例;51~60岁41例,61~70  相似文献   

20.
本文对我院临床诊断癫痫的250例病人进行临床和CT对比研究,现做一扼要报告。对象和方法 250例癫痫,男性174例,女性76例。1~10岁28例;11~20岁47例;21~30岁53例;31~40岁53例;41~50岁40例;51~60岁22例;61~70岁7例。研究的方法是:经临床确诊癫痫的病人并结合脑电图区分发作类型和确立病因,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然后以CT进行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