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高亮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2,27(11)
目的:探讨“中风痱”之病因病机及治则治法,阐释《古今录验》续命汤之立方依据,并引出其方药诠解.方法:结合《黄帝内经》及《金匮要略》原文,采用整理综合、比较类比、分析归纳及演绎升华等法对“中风痱”病及《古今录验》续命汤进行深入研究.结果:“中风痱”即仲景所云“内虚外中之中风入藏府”之证,其病机为“因虚邪中,藏气逆乱,升降失序,出入无权”,治之当“补虚损而除外邪,复出入以调升降”.结论:《古今录验》续命汤临证施用,但得方证相应,则必有桴鼓之效. 相似文献
3.
宋国普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07,22(4):12-13
张锡纯对中风症的见解,可分为内中风(类中风)与外中风之别.外中风治以补血搜风,逐邪外出之法;内中风中分为脑充血,治以镇肝熄风,育阴潜阳;脑贫血治以滋补气血,峻补宗气;若脑贫血瘘废,治以补气养血,通经活络. 相似文献
4.
在病机十九条的基础上,从病机的概念、气在病机辨治中的作用、以虚实为纲的病机核心机制、辨证论治方法4个方面整理归纳张景岳对病机十九条的阐释,分析张景岳的病机学思想。认为病机十九条内容精炼,但内涵丰富。张氏抓住"审察病机,无失气宜"的要旨,以"有无盛虚"来求责分析各条病机的寒热虚实,展现出辨证论治的原创思维,为病机十九条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范式,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尚志钧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1990,(1)
一、李当之著有《药录》的依据 李当之与吴普同为华佗弟子,吴普是三国时魏人,则李当之亦应是魏人。李当之著有《药录》和《本草》。据《隋书经籍志》所载《桐君药录》条下注云:“梁有《李当之药录》6卷”《太平御览》引书目 相似文献
6.
《霉疮秘录》是我国明代陈司成所撰写的第一部梅毒专著,该书明确指出了,梅毒系通过两性不洁性交为主要传染途径,以解毒、清解、杀虫为本病的主要治法,且首先运用了汞、砷制剂等,其贡献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修园《医学从众录》的学术成就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D 《Zhonghua yi shi za zhi (Beijing, China : 1980)》2000,30(3):169-171
清代福建医家陈修园撰著的《医学从众录》是以论治内科杂病为主的医书。该书内容丰富,详审脉证,深究病机。陈氏论医多本医学经典之旨,又能融会贯通,知常达变;治证善撷前代名医之长和民间经验,且选其精华,加以发挥。如对痢证、淋证、痰饮、咳嗽、泄泻病证的论治,体现陈氏辨证选方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孙理军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12,35(6):21-24
顾金寿《吴门治验录》是一部以“灵巧”见长的医案著作,其学术特色有四:其一,广引医著医论,治学严谨;其二,验案灵巧别致,通俗易懂;其三,每证刻意精思,治法灵变;其四,善用诸家名方,师古不泥.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值得进一步学习和研究. 相似文献
9.
刘德荣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1996,(4)
清代医家陈修园的《医学从众录》一书在论述外治法方面介绍了10多种行之有效的外治方法,如根据病情具体运用外敷与内治法配合,针灸与药治并施,或敷脐和热熨同用,又视不同病证选用药熏、吹鼻、汤洗和药摩等外治法,所载方药简单,使用方便,颇切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张锡纯《衷中参西录》在脉理,药理、药物配伍方面浓厚的天人合一思想,给人们以启迪,从而提高领悟能力.思辨能力和临床施治能力,为临床医生开阔了思路,以达到“意会则明”,从而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傅汝林 《贵阳中医学院学报》1999,(1)
(辨证剥又名《辨证奇闻》,清代名医陈士锋著。该书在辩证论治上取古人意而不凝古人法,随证用药,十分灵活。在辩证求因,审因论治上很有创见,特别以阴阳互根,五行生克之理,辨析证情,颇为透彻。立方遣药出奇制胜。今就其应用阴阳五行学说辩证治疗的经验探讨如下:互提纲率领,善别阴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在诊治疾病时,正确掌握阴阳辨证的原则,才能为立法处方提供依据。近代医家郭梅峰也说:“无阴阳即无中医”。陈氏认为诊病首先要辨别阴阳,立法处方也要分阴阳。不仅如此,还应理解阴阳互… 相似文献
12.
对《方剂学》7版教材中方剂组方结构的质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林渊 《福建中医学院学报》2006,16(1):60-61
历代医家认为“方从法出”,治法是指导遣药选方的原则,而不是组方原则,组方原则应该是“君臣佐使”。“君臣佐使”历来被强调为“制方之要”,而受到重视。然而,对于君臣佐使地位的认识,至今尚有争议。目前,主要存在2种观点:一是以君臣佐使为组方原则。持此论者如普通高等教育中医学类统编教材《方剂学》2~6版及《中医学高级丛书·方剂学》、《中医配方学》等;二是以君臣佐使为组方结构。如全国专科统编教材《方剂学》(第1版)、“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暨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方剂学》(中国中医药版)和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 相似文献
13.
14.
明代伟大医学家李时珍拟定《本草纲目》,他联系临床,以四时用药解说“必先岁气,毋伐天和”等阐发经旨,启迪后学。在“百病主治学”篇记载病名110余种,其中内科70种,提纲挈领。辨证论治,且继往开来,勇于创新,首次论述了人的胆石症,首创用冰块外敷降温,开物理降温之先河等,可见对中医内科学的贡献巨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考证《本草纲目拾遗》所引《采药录》中鲇鱼须基原及功用,并对其药用价值进行研究。[方法]查阅古今相关文献,以本草文献为基础,并结合植物学比较研究、实地考察和现代对鲇鱼须的应用,考证其药物基原及功用。[结果]《采药录》中鲇鱼须的原植物与百合科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a A.DC.或白背牛尾菜Smilax nipponica Miq.相吻合,具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镇痛等作用。[结论]《采药录》中所载鲇鱼须的基原为百合科植物牛尾菜Smilax riparia A.DC.或白背牛尾菜Smilax nipponica Miq.,具有广泛的开发前景,值得进一步研究、开发与利用。 相似文献
16.
《医法征验录》是清代专论脉舌诊法的著作,原为李文庭所著,后由王名声补注,书中下卷77幅舌图中有63幅引自清·张登所著《伤寒舌鉴》,每幅图后的论述既有张登《伤寒舌鉴》的内容,又有李文庭、王名声的补充,李文庭的添笔荟萃大成,王名声的补注既有批判又有继承,体现了医家争鸣,故从张登初稿、文庭添笔、名声补注三个方面对《医法征验录》舌诊理论进行了 相似文献
17.
《景岳全书》记载了大量急诊重症的资料。张景岳详细地阐释了急诊重症的疾病名称;在前人对疾病认识的基础上,通过自身的理解,总结了急诊重症的病因病机;客观而翔实地描述了急诊重症的临床表现,为后世提供了急诊重症的诊断思路和治则治法;强调了预防护理在治疗急诊重症过程中的重要性。《景岳全书》对中医急诊重症学科的贡献,为临床诊治急诊重症疾病提供了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登本 《陕西中医学院学报》2004,27(6):1-2
消渴病是指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尿有甜味为临床特征的疾病。《外台》认为饮食不节,积热伤津;年迈体衰,五脏虚弱;房劳过度,肾精亏耗;过服温燥药物,伤津耗阴为其主要病因病机。开创了本病的三焦辨证分类并据此而施方用药的临证和思维方法。 相似文献
19.
李时珍(1518-1593),字东壁,号濒湖,蕲州(今湖北蕲春)人,出身于中医世家,是我国明代最伟大的医药学家、科学巨人,在世界科学文化史上占有显著的地位,目前存世的著作有《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及《本草纲目》,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历时27年撰著而成的不朽之作——《本草纲目》最受后世重视。宏篇巨著《本草纲目》,无论是对维护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还是对促进医药及其他科学的发展均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乃至世界古代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李时珍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文化名人"。《本草纲目》对中医内科的贡献巨大,笔者在阅读《本草纲目》时,发现其中蕴藏着许多中医内科学方面的知识,本文就此略述一二。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