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 (sRBP)在肾脏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测定sRBP、尿RBP(uRBP)、尿素 (Urea)、肌酐 (Cr)、尿酸 (UA)、尿IgG、转铁蛋白 (Trf)、微量白蛋白 (mAlb)、α1 微球蛋白 (α1 MG)以及血 β2 微球蛋白 (sβ2 MG)和尿 β2 微球蛋白 (uβ2 MG) ,并进行相关的统计学分析。结果  ( 1) 81例肾病患者sRBP的结果为 ( 87.83± 32 .74 )mg/L ,对照组为 ( 5 6 .17± 14 .34)mg/L ,肾病组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0 1) ;( 2 )比较常规肾功能检测项目 ,肾病患者sRBP阳性率与Urea较接近 ,但明显高于Cr ;( 3)sRBP与sβ2 MG显著相关 (P <0 .0 1) ,慢性肾小球肾炎组sRBP与各项肾功能指标相关性最好 ;( 4 )与正常组比较 ,糖尿病无肾病组、慢性肾盂肾炎组uRBP(P <0 .0 1~P <0 .0 0 5 )升高较sRBP(P <0 .0 5 )显著 ,糖尿病肾病组、慢性肾小球肾炎组sRBP(P <0 .0 0 1)升高较uRBP(P <0 .0 1~P <0 .0 0 5 )显著。结论 sRBP可以作为反映肾功能异常的较敏感指标。血、尿RBP同时检测较 β2 MG更稳定 ,可作为评价肾病患者肾功能受损程度及部位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新医学》2001,32(12):725-726
目的探讨检测 2型糖尿病患者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对诊断糖尿病肾病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 61例2型糖尿病患者及 30名正常人的尿TGF-β1、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α1微球蛋白(α1-MG)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①糖尿病各组尿 TGF-β1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 其中大量白蛋白尿组明显高于微量白蛋白尿组及正常白蛋白尿组(均为 P<0.01); ②尿 TGF-β1与尿 RBP、α1-MG及尿白蛋白排泄率均呈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 0.63, 0.58, 0.52, 均为 P<0.01). 结论尿TGF-β1测定可作为 2型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的一项敏感指标 .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病患者肾脏早期损害指标的探讨   总被引:30,自引:0,他引:30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早期肾脏损害的诊断方法.方法采用速率散射比浊法检测尿微量白蛋白(mALB)、β2-微球蛋白(β2-MG)、全定量酶免疫法测定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速率法检测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Jaffe速率法测定尿肌酐.结果高血压病患者尿RBP、mALB、β2-MG、NAG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1),并随病期的延长有逐渐增高的趋势.单项及二项检测RBP、mALB、β2-MG、NAG阳性率较低,联合其中三项检测阳性率较高,联合四项检测阳性率可达85.1%,RBP与β2-MG、NAG呈显著正相关(P<0.05).mALB与RBP、β2-MG、NAG无相关性(P>0.05).结论检测尿RBP、mALB、β2-MG、NAG是诊断高血压病早期肾损害的敏感指标,联合三至四项指标有较高的检出率,对于高血压肾病的早期诊断,肾功能损害程度及部位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剧烈运动对肾功能影响.方法用尿沉渣流式细胞仪(UF-100)、放射免疫等方法,测定45名健康男女学生剧烈运动前后尿红细胞(RBC)、白细胞(WBC)、管型(Cast)、上皮细胞(EC)、结晶(X'TAL)、病理管型(P.Cast)、小圆上皮细胞(SRC)、总蛋白(PRO)、白蛋白(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及电导率等指标,以评价剧烈运动前后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剧烈运动前后及休息后男生尿RBC、WBC、Cast、EC差异有显著性(P<0.01);女生剧烈运动后尿Cast差异有显著性(P<0.01);男女生尿X'TAL、P.Cast、PRO、SRC、Alb、α1-MG、β2-MG、RBP及NAG剧烈运动后显著增加(P<0.01或P<0.05),而电导率运动前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剧烈运动会导致肾功能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5.
胱抑素C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SCysC)作为肾小球滤过率指标在肾脏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乳胶颗粒增强免疫比浊法(PETIA)测定40例健康体检者和85例肾病患者血清中CysC的浓度,并与血尿素(Urea),血肌酐(S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比较。结果:肾病患者SCysC浓度随内生肌酐清除率的下降而逐渐升高,当Ccr≥80mL/min/1.73m2时,SCysC、β2-MG与健康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lt;0.05,P&lt;0.01),Urea、SCr与对照组无差异。且SCsyC和β2-MG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Urea、SCr。结论:血清胱抑素C在应用于临床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时是一种更为准确、可靠、灵敏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蔡彦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7):741-743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血、尿β2-微球蛋白(β2-MG)变化的特点及与肝脏功能的关系.[方法]143例肝硬化患者中按①肝炎后肝硬化、酒精性肝硬化分成两组;②按Child-Pugh分级标准分成三组.用放射免疫法检测143例肝硬化患者及126例正常人血、尿β2-MG浓度,并加以对比分析.[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清β2-MG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与肝脏功能损害程度有相关关系;肝炎后肝硬化组血β2-MG明显高于酒精性肝硬化组(P<0.05).肝硬化患者尿β2-MG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且与肝脏功能损害程度有相关关系;但肝炎后肝硬化组尿β2-MG与酒精性肝硬化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检测血、尿β2-MG有助于肝硬化诊断,可间接反映肝病的活动程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清胱抑素C(CysC)及尿中微量白蛋白(mAlb)、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视黄醇结合蛋白(RBP)水平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82例已经确诊为糖尿病但尿常规检测尿蛋白阴性的患者和67例健康体检者的血清CysC含量和尿mAlb、α1-MG、β2-MG、RBP进行检测分析。结果糖尿病患者组血清CysC和尿mAlb、α1-MG、β2-MG、RBP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联合检测糖尿病患者血清CysC和尿mAlb、α1-MG、β2-MG、RBP4种蛋白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陈明  曾瑜  张凡  邓正华 《临床荟萃》2004,19(10):560-562
目的探讨尿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检测在慢性肾小球肾炎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42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尿中TGFβ1的水平,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同时分析尿中TGFβ1的水平与血TGFβ1、血肌酐和24小时尿蛋白总量之间相关关系.结果慢性肾小球肾炎尿中TGFβ1的含量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 0.01),而血TGFβ1的变化不甚明显;尿TGFβ1的含量与血肌酐呈明显正相关(r= 0.49, P< 0.01),与血TGFβ1、24小时尿蛋白总量无关(r分别为 0.13、 0.19,P> 0.05).结论尿中TGFβ1的水平可能是反应慢性肾小球肾炎肾脏损害进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胱抑素C (CysC)和β2-微球蛋白(β2-MG)在中老年人体检时诊断早期肾功能受损的价值.方法 测定483例有可能肾功能受损体检者(肾病相关组)和385例其他疾病体检者(非肾病相关组)的血清尿素(Urea)、肌酐(Cr)、尿酸(UA)、胱抑素C及β2-微球蛋白(β2-MG),并与212例正常人(对照组)比较.结果 肾病相关组体检者血清CysC,β2-MG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1),而非肾病相关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联检可提高敏感度.结论 在中老年体检时测定血清CysC和β2-MG对于及时发现早期肾功能损害具有极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与肾功能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97例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的尿RBP水平,同时测定血肌酐、内生肌酐清除率(Ccr)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慢性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当中,Ccr值低者的尿RBP中位数值、尿RBP水平异常的百分率均显著高于Ccr值高者(P<0.05);尿RBP水平与血肌酐、Ccr的相关系数分别是r=0.4961(P<0.001);r=-0.5325(P<0.001).结论尿RBP测定是一个无创伤的、简便的、能反映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肾功能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