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中西医关系的科学与文化分析纲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医学既属于科学范畴又属于文化范畴,中西医的差异既有科技方面的问题,更有文化方面的复杂性。就中西医关系而论,如仅就科技层面讨论,只能得出若干直接简单而表面的结果,然而科技毕竟与其文化母体天然地联系在一起。由此,要真正认识中西医学的关系,进而寻求解决中西医差异,谋求中西医的统一,就不得不从科学与文化两个维度着眼。  相似文献   

2.
中西医学分属于医学领域两个不同的分支,随着东、西方文化的不断交流,中西医之间相互渗透、日益扩展,中医学者意识到自身的发展缺陷,诸多西医学者亦纷纷从传统中医学中汲取理论精华,寻找创新点以完善充实自我。如何做到中西医学优势互补,如何扬长避短发展中医?这个问题在当今显得尤为突出,因此通过中西医学比较深入研究中西医学优势互补与科学发展则显得极其重要。  相似文献   

3.
中西医学理论存在着社会文化属性的差异,中医学理论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医学实践的科学总结,认知方式、方法的差异造成了中西医理论的差异和"科学性"的论争,知识的系统性是打开中医理论的金钥匙,努力实现两种医学的融合互补必将为人类种群进化和社会发展做出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个中医眼科医生在中西医结合的研究中,首先应立足于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遗产。中西医是两套不同医学理论体系。两种医学虽然从学术思想上有着东西方不同的文化印迹,通过实践的检验证明都是科学与有效的,两种医学体系  相似文献   

5.
中西医结吕的1贝状和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中西医结合是中国中医学和现代医学现实并存的必然结果,是科学发展和科学研究走向交叉、综合、系统化、国际化和多元化的必然趋势。把中医和西医结合起来,旨在互相取长补短,融汇贯通,提高临床疗效,发展新的医疗模式,创新医学理论,弘扬中华传统医药文化,以丰富世界医学,贡献全人类。中西医结合是近50年中国医疗卫生事业的重大成就之一 。 1 中西医结合的现状  相似文献   

6.
中医为经验医学,西医为实验医学,病症的统一,诊疗目标的统一,使中西医相互渗透,产生了中西医结合新的学科。心-身统一的整体生命观是中医气功两门学科的共同理论基础。中西医气功又同是人体生命科学,因而三者得以相互渗透,产生一个中西医气功三结合的更为崭新的学科。中医望、闻、问、切,西医望、触、叩、听,加之现代化仪器的运用,气功特异功能诊疗法,三者各有所长,相互印证,相互渗透,相互融通,取长补短,建立中西医气功三结合体系,可以使医学科学成为一个更新的、更加完善的,更加超前的、更具有生命力的现代化的医学科学新体系,为中国和世界人民的健康服务。  相似文献   

7.
对于中医的科学属性学术界至今尚未达成相近的看法.本文从科学本质、医学的科学性以及中医与医学的关系论证了中医的科学性.然而中医需要发展,加快中医的发展,应该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但不能简单套用西医的理论和方法 ,应当运用科学的度量方法 建立中医症候的度量、病症与机体变化的关系,探究生理和病理过程.使中西医结合发展为一门成熟的科学--医学.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学叙事理论是中、西方叙事学辐射在各自医学领域而形成的理论。由于中西文化不同,中西医学叙事理论也各有特点。西医学叙事理论源自西方后经典叙事学,主要关注的是性别文化、大众文化、族际文化、媒介文化与医学的联系。中医学叙事理论源自中国叙事学,主要关注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与医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9.
经过几千年发展的东西方科学,大多数学科已经统一并融合到现代科学的一元化体系中,其中医学是尚未实现统一的学科之一。尽管同为研究人类生命过程和维护健康、防病治病的医学,却存在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两个医学体系。故从东西方科技文化和医学交流与传播的历史视角,系统梳理了从中西医汇通、中西医之争到中西医结合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思想本源,认为中西医结合本质上是世界科技文化与医学的交流与传播在中国医学发展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需要。中西医学从共同的医学目的出发,构建了中国未来新医学发展的理论框架,并从揭示生理新现象、阐释发病新机制、建立治疗新策略等方面展现了其日益开阔的应用前景。中医西医融合发展,将构筑起人类生命健康共同体。  相似文献   

10.
实施科学(implementation science)作为以真实世界研究为背景的多学科交叉产生的新兴学科,为循证医学证据的转化与应用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与方法。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领域的研究具有复杂性、整体性,与实施科学的真实世界研究背景契合。本文从实施性研究的问题构建、设计类型、结局效果评估、理论框架等方面介绍了实施科学在中医药与中西医结合领域应用的设计思路与方法,为未来开展实施性研究提供理论框架与方法。  相似文献   

11.
中国传统医学由于科举制度等原因,中医得不到足够的重视。与西方医学培养制度不同的是,中国传统的医学教育以师承教育或院校教育为主要方式,或通过家传秘制或私淑学习来传播医技。以阴阳五行为理论基础的中国传统医学,尽管从现代科学观点来看,它存在许多不足和表达模糊之处,但必须有科学的认识。经过两千多年的演变发展,中医已成为中国文化遗产中应当继承的精华部分。  相似文献   

12.
该文主要围绕“如何进一步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加强中医防治传染病的体制和能力建设,长远布局我国疫情防控战略”进行了探讨。在充分认识中医药防治疫病的丰厚历史积淀和亮点基础上,提出了以下建议:一是要加强中医临床诊疗技术创新,加快开发中医药临床诊疗技术装备,实现中医药标准化、规模化供给,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重大疫情救治能力;二是要强化政策保障,构建具有中国特色、中西医并重的突发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断完善科学、完整、中西医并重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法律和规章制度;三是要重视抗疫临床实践中中医药理论方面的总结,加强中医药抗疫人才队伍建设和防治能力建设。中西医结合,优势互补,应是人类防治传染病以及许多疾病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3.
市场营销学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以市场营销类课程为主,中医药类课程为辅,且理论与实践并重,注重创新。此体系涵盖中医药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三个学科门类。设置的课程模块包括五大类,分别是公共基础类课程、中医药学类课程、专业基础类课程、专业类课程和实践类课程。整个课程体系体现宽基础、强理论、重实践的原则。  相似文献   

14.
论中医“证本质”的科学内涵   总被引:29,自引:2,他引:27  
中医证的本质在我国已经研究了几十年,但至今对于中医证本质的科学内涵却有着不同的认识和理解。根据现代医学理论、哲学原理等,对于中医证本质的科学内涵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提出了中医证的本质与单一证候的物质基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并从西医疾病的基本发病学过程等方面探讨了证有本质的科学根据。  相似文献   

15.
感冒病证治浅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感冒为感受风寒暑热等外邪引发的疾病,皆因六淫之邪及时行疫气所致,常因季节、年龄、体质、邪气、病位等不同有不同的辨证特点,治疗时用药又各有不同,并且根据具体情况在用药配方方面又有很多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疾病是各种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人体正气与之抗争而引起的机体阴阳失调、脏腑组织损伤、生理功能失常或心理活动障碍的一个完整的生命过程,症是症状和体征的总称,是疾病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个别、孤立的现象,可以是病人异常的主观感觉或行为表现(恶寒发热、恶心呕吐、烦躁易怒等),也可以是医生检查病人时发现的异常征象(舌淡苔白、脉细数等);是判断疾病、辨别证候的主要依据,因其是疾病个别现象,未必完全能反映疾病和证候的本质。"西医治病"是在《NCCN指南》的指导之下,正确使用手术、化疗、放疗、生物治疗和分子靶向治疗等技术对肿瘤进行综合性治疗。"中医治症"是针对恶性肿瘤患者在疾病发展或治疗过程中所出现的某些症状或不良反应,运用中医学辨证施治的原则进行正确的处方用药,并结合中医学之理疗、情志疗法等技术,以消除临床症状、增强机体免疫力为治疗总则。以此中西医结合理念指导临床对恶性肿瘤的治疗可获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7.
徐杰军 《时珍国医国药》1999,10(11):881-883
根据语言与思维和思想的有关理论,对《内经》《金匮》《中医学基础》《中药学》《方剂学》等代表著作中有关“通”字应用的语言现象.及其所代表的学术思想进行了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60岁以上缺血性脑梗死患者二级预防中药参与情况及其效果。[方法]对于以往已经确诊的脑卒中患者,按照其既用的药物预防方式,采用回顾与跟踪随访的方法,比较中药使用情况与预防效果。[结果]单纯使用中药与西药,都有其局限性,采取中药与西药合用的防治方法,能收受到更好的防治效果。同时,脑力劳动、肥胖体质、吸烟、饮酒与合并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等因素,影响着预防的效果。[结论]采取中西药结合的方法,有助于中风病的二级预防。  相似文献   

19.
分析了中西医结合事业困境的根本原因,并且提出了中西医临床科室对插配合的策略和住院期中西医结合的概念.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国家相继颁布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的中医药》白皮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预示着对我国医疗模式的探索已处在新旧转化的重要时期。目前,随着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现代学科交叉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医学正在迎来新的机遇与挑战,以针灸为例,其作为中国医学和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在发展中也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因此,本文试从学科交叉助力针灸发展的角度展开讨论,以期探索针灸未来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