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二期翻修手术疗效和假体再植入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6年1月~2010年1月在我院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15例(15髋)。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植入自制万古霉素骨水泥占位器;3~6月后二期手术,再次清创,取出骨水泥占位器后,9例植入骨水泥型,6例植入非骨水泥型假体。术后随访9~46个月(平均25个月)。结果 15例患者均未发现感染复发、假体松动和脱位等。治疗前Harris评分平均为40.3分(22~55分),一期手术后Harris评分平均为54.0分(45~65分)。二期翻修后Harris评分平均为88.2分(68~94分)。结论二期翻修手术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能有效控制感染,关节功能明显改善,临床效果满意。一期手术后间隔3~6月再二期手术为恰当的手术时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07-2006—06收治的7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例,通过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关节穿刺液培养、术中病灶组织涂片及培养综合分析,明确诊断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治疗包括:保留假体的感染灶清除术1例;工期翻修4例,均用抗生素骨水泥固定;11期翻修2例,取出假体彻底清创后,1例安置自制抗生素骨水泥团,另1例未放置间隔器,给予置管抗生素液冲洗引流,感染控制后安放翻修假体,抗生素骨水泥固定。结果术后全部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7-72个月,平均18.6个月,感染均无复发。Harris评分平均为85.3(58—96)。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诊断和治疗都是困难的,保留假体感染灶清除术的选择要慎重,Ⅰ、Ⅱ期翻修术是治疗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应用抗菌素骨水泥旷置二期翻修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5年12月收治的9例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例,通过对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关节穿刺及培养、术中病灶组织涂片及培养等综合分析,明确诊断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部感染。细菌培养:2例表皮葡萄球菌,4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混合感染,1例培养阴性。所有患者均行一期清创后假体取出加抗菌素骨水泥支架旷置;二期翻修采用骨水泥型假体再置换并结合抗感染治疗。结果一期处理后伤口均愈合,平均5.8个月后进行二期手术。术后平均随访40个月时髋关节Harris评分由术前30.8分提高至63.1分。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困难,需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分析;抗菌素骨水泥旷置二期翻修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非常有效的方法,感染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翻修治疗的临床效果,以期提高临床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3月1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1例采用一期翻修,15例采用二期翻修。二期翻修分为两个步骤,一期彻底清创,取出感染假体,置入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二期植入骨水泥型或非骨水泥型假体,对患者的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评价髋关节功能。结果翻修治疗术后患者的Harris评分为(78.60±5.17)分,较术前(31.59±5.26)分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C反应蛋白为(9.19±2.83) mg/L,较术前(15.32±2.73) mg/L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6例患者中除1例死亡外,其余15例患者术后随访均恢复良好。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翻修治疗术后临床效果较为良好,应根据患者的全身情况、感染情况以及局部皮肤条件等选择翻修治疗方案与假体,C反应蛋白可作为术后感染控制监测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并发感染后翻修时再次感染的控制策略。方法对13例人工髋关节置换后感染的患者进行关节腔穿刺和关节液细菌培养,Ⅰ期清创时取出假体及骨水泥,彻底切除关节囊瘢痕组织、坏死组织及明显充血水肿组织,与此同时取脓液或明显炎性组织进行细菌培养,在Ⅱ期翻修前分离出致病菌,使用敏感抗生素,确认感染被控制后进行Ⅱ期翻修。Ⅱ期翻修时置入含抗生素的骨水泥占位器4~6周,术后使用敏感抗生素。结果 13例患者中经术前穿刺和术中脓液或组织细菌培养有10例患者发现致病菌,经敏感抗生素治疗,感染被控制后Ⅱ期置入人工关节。随访6个月至10年,无关节感染复发,假体无明显松动或下沉,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47.6±6.4增加到术后随访时的87.3±12.5(P<0.01)。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Ⅱ期翻修的关键环节是彻底清创的基础上根据细菌培养结果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  相似文献   

6.
含抗生素骨水泥假体在人工关节术后感染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回顾分析含抗生素骨水泥假体(PROSTALAC)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 对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例采用PROSTALAC方法,进行二期翻修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 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有14例于治疗后接受二期全髋或全膝关节翻修术,经平均46月的随访,感染无复发,成功率达87.5%。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达82.9分,膝关节评分平均达90.5分。结论 在PROSTALAC基础上进行的二期全髋和全膝关节翻修手术能成功地治疗人工关节术后感染,并且保持术后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应用抗菌素骨水泥旷置分期翻修(TSEA)治疗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为临床工作提供指导依据.方法 采用TSEA治疗13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全部患者均行细菌学培养,一期行清创并取出全部假体,采用抗菌素骨水泥支架旷置;二期翻修应用骨水泥型假体置换.手术前后髋关节功能通过Harris评分.结果 细菌培养结果:表面葡萄球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5例,混合感染2例,敏感表面葡萄球菌3例,绿脓杆菌1例.一期清创术后,所有病人伤口全部愈合,一期清创与二期置换平均时间间隔7个月.翻修术后18个月随访时间,髋关节Harris评分,由翻修术前的(25.6±2.4)分,提高至翻修后(84.1±1.6)分.结论 二期翻修使用抗菌素骨水泥假体是控制感染复发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吴景明  余楠生  白波  卢伟杰 《广东医学》2006,27(9):1333-1334
目的探讨异体骨植骨重建在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中应用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二期翻修中,使用异体骨压缩植骨技术修复14例髋关节的骨缺损,观察疗效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3个月,临床结果和X线分析未见感染复发和关节松动,Harris评分平均83分,较术前平均改善45分。结论在髋关节感染二期翻修中应用异体骨植骨来修复骨缺损,是一种安全而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比采用一期翻修和二期翻修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结果 和经验,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参考.方法 对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例,采用一期翻修治疗13例,采用二期翻修治疗15例16髋,对上述病例进行总结.结果 一期翻修患者平均随访54个月(24~144个月),其中4例患者在术后2年内感染复发,行切除成形术治愈.其中2例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1例为阴沟肠杆菌感染,1例为表皮葡萄球菌感染.其余患者在最后随访时感染没有复发,1例患者10年后因假体松动翻修.二期翻修病例平均随访时间28.3个月(5~84个月),所有患者均无感染复发.5例一期翻修成功患者的Harris评分平均为89.2(76~96),较治疗前改善41.2分,优2例,良2例,可1例.二期翻修患者Harris 评分平均85.1分(57~98分),较治疗前改善54.9分.优7例,良6例,可1例,差1例.结论 一期翻修只能适用于少数患者,应严格掌握适应证;二期翻修更安全可靠,适用于绝大多数患者.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高光面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治疗髋关节假体周围感染(PJI)的早期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8年8月—2019年12月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诊断为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感染的15例患者,在二期翻修前应用高光面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行旷置术,所有患者在旷置期间经抗感染治疗有效后行髋关节二期翻修术。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髋关节伤残和骨关节炎(HOOS)评分评估患者髋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统计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7.13±5.03)个月。15例患者在旷置期间未发生间隔器脱位、断裂等并发症,旷置术后平均(3.79±1.07)个月行髋关节二期翻修术。二期翻修术中所有间隔器均易于移除,骨缺损程度与旷置术后相比未见明显变化。1例患者髋关节二期翻修术后1个月脱位,行闭合复位后功能良好,随访期间15例患者均无感染复发、假体松动等并发症。15例患者旷置术后1个月、二期翻修术前及末次随访Harris髋关节评分分别为(58.30±4.57)分、(76.85±6.89)分和(89.47±3.60)分,较旷置术前Harris髋关节评分[(43.41±3.11)分]提高(P <0.05)。15例患者旷置术后1个月、二期翻修术前及末次随访HOOS评分分别为(260.30±7.52)分、(339.45±14.75)分和(380.78±8.40)分,较旷置术前HOOS评分[(253.62±10.47)分]提高(P <0.05)。结论 高光面抗生素骨水泥间隔器制备过程简便,在根除感染的同时,能有效改善患者旷置期间关节活动功能、减轻疼痛、提高其生活质量、保留骨量,为二期翻修创造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我院2005年2月—2011年3月收治的1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人的临床资料。治疗方法包括保留假体清创5例,其中3例失败后改行二期翻修术;行二期翻修术7例;行一期翻修术1例。结果术后平均随访23.1个月,未见感染复发。10例病人术前髋关节Harris评分为(50.70±6.39)分,术后为(68.10±12.18)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4.00,P<0.01)。结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治疗困难,保留假体清创术应把握适应证并慎重选择,二期翻修术治疗具有控制感染率高、安全性高的优点,临床效果理想。  相似文献   

12.
目的回顾分析含抗生素骨水泥假体(PROSTALAC)治疗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对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病例采用PROSTALAC方法,进行二期翻修治疗并进行随访.结果16例髋和膝关节置换术后感染中,有14例于治疗后接受二期全髋或全膝关节翻修术,经平均46月的随访,感染无复发,成功率达87.5%.术后Harris髋关节评分平均达82.9分,膝关节评分平均达90.5分.结论在PROSTALAC基础上进行的二期全髋和全膝关节翻修手术能成功地治疗人工关节术后感染,并且保持术后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THA)术后感染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法。方法:收治并处理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6例,对其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都进行了翻修手术(一期2例,二期4例)且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37个月,Harris评分术前(37.5±12.3)分,翻修术后平均(77.4±8.6)分。结论:只要诊断明确,术中合理选择术式,THA术后感染的翻修手术治疗是可以取得满意效果的。  相似文献   

14.
王振  金毅  郑稼  刘珂 《河南医学研究》2012,21(4):460-461
目的:探讨二期翻修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晚期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6月至2009年8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采用二期翻修术治疗人工髋关节术后感染25例。一期手术彻底清创后行旷置术加10%万古霉素骨水泥间隔体植入。感染控制后行二期翻修术根据患者情况使用了生物型或骨水泥型假体。结果:术后均超过24个月随访发现,24例未发现感染复发,1例患者二期翻修术后切口感染,遂行清创,切口愈合。本组病例在一期旷置术及二期翻修术中及术后无骨折、脱位、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出现。结论:二期翻修术治疗髋关节置换术后假体周围晚期感染,能有效控制感染,临床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髋臼骨溶解发生的特点,对照术前X线评估与术中发现,以利寻求更精确的骨溶解评估方法.方法:对6例非骨水泥全髋关节髋臼骨溶解及松动患者进行翻修手术.通过对术前X线的评估,初步了解非骨水泥髋臼骨溶解的部位和范围,并对由骨溶解造成的髋臼骨缺损进行Paprosky分型.术中明确骨缺损的真正大小和范围.并与术前放射学评估对比.结果:术前1例X线无髋臼骨缺损,术中发现为Paprosky Ⅰ型缺损,术前3例Ⅰ型缺损实际为Ⅱ型缺损,2例Ⅱ型缺损实为Ⅲ型缺损.3例Ⅱ型缺损进行了颗粒打压植骨非骨水泥臼固定,2例Ⅲ型缺损进行了颗粒打压植骨加强杯骨水泥臼固定,另外1例术前放射学评估无骨缺损的病例因聚乙烯臼磨损,在原来的金属臼内重新固定了1个骨水泥臼.6例患者经术后1年随访,髋关节功能恢复良好,Harris评分平均为87分.结论:非骨水泥全髋关节术后,髋臼周围骨溶解,术前普通的放射学检查不能充分了解骨缺损的实际大小和范围,应该采用更精确的放射学检查.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和一期翻修治疗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自2005年11月~2012年11月本院收治的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病人13例,其中8例采用清创、假体取出后一期翻修的治疗方法.结果 术后平均随访33个月,8例伤口均一期愈合,未出现感染复发征象.髋关节评分(Harris评分):从术前平均35.4,提高到最后随访时间的平均86.4分.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诊断需要进行综合分析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只要严格掌握适应证,经过正确的局部处理和全身支持治疗,一期翻修同样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手术策略和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58髋)强直性脊柱炎累及髋关节的患者行非骨水泥型全髋关节置换术,平均随访时问为26.6(20—45)个月。对手术前后关节疼痛、活动度、关节功能改善进行对比研究,术后关节功能根据Harris评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临床症状及髋关节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屈曲活动度由术前平均22.9°,改善为术后平均83.3°;总活动度由术前平均36.5°,改善为术后139.3°。Harris评分由术前平均38.7分,改善为术后平均87.2分。X线分析未见假体松动、脱位。结论非骨水泥全髋关节置换术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髋关节病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二期翻修术治疗高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年1月—2008年6月收治的11例(11髋)≥75岁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 (用一期取出假体清创植入间隔器,二期行全髋关节翻修术)、术后处理及疗效。结果术后随访9~42个月,平均18.5个月,Harris评分平均提高37.0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例术后9个月再发感染,行Girdlestone关节融合术。结论对于高龄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患者,行二期全髋关节翻修术可取得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19.
干骺端全髋关节置换术13例临床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干骺端全髋(METHA)短柄髋关节系统在髋关节置换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13例髋关节疾病患者行短柄髋关节假体置换术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进行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和放射学评估.结果 随访9~15个月,平均12个月.手术时间120~180 min,平均150 min;术中出血量200~600 ml,平均400 ml.患者无一例发生伤口感染、术后脱位、双下肢不等长和假体松动等并发症.术前Harris评分(38.6±1.3)分,术后12个月Harris评分(89.4±3.0)分.结论 应用METHA短柄髋关节系统置换髋关节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符合人体生物力学、假体稳定、假体易翻修的特点,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2009年我科所收治11例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收集患者分泌物或关节穿刺液进行细菌培养、药敏试验。治疗包括:保留假体清创,闭合冲洗3例;一期翻修4例;二期翻修4例。结果3例保留假体清创闭合冲洗者,术后感染复发,后改为取出假体旷置,二期翻修。4例一期翻修者及4例二期翻修者,术后均未见感染复发。所有患者均获随访12-48个月,平均25个月,末次随访时,11例患者均未见感染复发。结论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感染的治疗方法以二期翻修较为理想。使用敏感抗生素骨水泥固定可以提高控制感染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