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 ∶ H7是一种重要的致病菌,可以引起不同程度人类疾病。目前已知的O157 ∶ H7的致病因子有3个,志贺毒素、粘附抹平效应毒力岛和特异性质粒pO157。其中pO157在致病过程中的作用并不十分清楚。本文结合近年来的研究进展,介绍了pO157上与细菌致病性有关的毒力因子。  相似文献   

2.
目的 动态了解浙江省衢州市家禽、家畜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带菌情况和菌型分布特征,以制定相应的防制对策。 方法 6、7月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采集动物粪便标本,对O157∶H7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并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 结果 共采集动物粪便标本914份,检出O157∶H7菌2株,总带菌率为0.22%,其中羊、牛各检出1株,带菌率分别为0.62%和0.71%。经PCR检测,其中1株携带stx2+ hly+ eaeA毒力因子,1株hly+eaeA阳性,stx1均为阴性。 结论 衢州市再次分离到带有毒力基因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对人群健康构成了威胁,应加强O157∶H7的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3.
目的 系统监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O157∶H7)感染并发肾衰(HUS)、腹泻患者、宿主动物、蝇类、食品携带O157∶H7的状况,为预警监测体系建立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采集徐州市疫情暴发点和监测点腹泻患者粪便、蝇类和食品标本分离菌株。应用PCR技术检测志贺毒素基因stx。 结果 1999-2011年徐州市累计报告O157∶H7引起的感染性腹泻并发HUS 132例。腹泻患者带菌率1.2%、蝇类带菌率0.5%、食品带菌率1.0%、宿主动物带菌率3.1%。菌株带毒由stx1和stx2共存发展为以不带毒为主。 结论 江苏省徐州市O157∶H7感染自1999年、2000年暴发流行后,该市疫情一直稳定。腹泻患者带菌率、宿主动物带菌率、蝇类带菌率、食品带菌率及菌株带毒情况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特异的检测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的多重PCR方法。 方法 针对O157:H7菌株的O157、H7抗原特异基因rfbE O157、fliC H7以及stx1、stx2、eaeA和hlyA四种毒力基因设计相应引物,在同一扩增体系中进行PCR反应,通过优化多重PCR 反应条件和循环参数,建立检测O157:H7菌株的多重PCR方法,并测定其特异性和灵敏度。 结果 6 对特异性引物各自扩增相应的基因片段,检测结果与常规PCR 获得的结果一致。细菌纯培养物的检测灵敏度为1.33×104 CFU。 结论 该多重PCR方法能在一次检测中同时反映待测菌株是否为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及其携带毒力基因的情况,可为O157:H7大肠埃希菌感染的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提供一种简便、快速的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检测出的17份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阳性菌株进行毒力基因分析。方法收集江苏省建湖地区2008年5月~9月监测出的17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阳性菌株,利用单一和多重PCR法检测不同来源菌株0157抗原编码(rfbE)、H7鞭毛抗原编码(fliC)、志贺样毒素(stx1和stx2)、溶血素(hly)和黏附抹平因子(eaeA)。结果通过血清学方法确定的17株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0157:H7阳性菌株,再通过PCR法检测,其中15株大肠埃希菌rfbE和fliC基因检测为阳性,确认为EHEC O157:H7,其中9株菌株扩增出全部毒力基因,5株菌株扩增出除stxl外其它全部毒力基因,1株仅检出stx2,hly毒力基因;2株大肠埃希菌rfbE基因检测阳性、fliC基因检测为阴性,确认为O157:H7-大肠埃希菌,无毒力基因检出。结论该地区存在O157:H7大肠埃希菌强毒株污染,从流行病学角度看具潜在的流行性危险,当地疾控部门应加强O157:H7的综合监测。  相似文献   

6.
李永红 《疾病监测》2008,23(7):397-40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相继开展了人群和动物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病原监测.监测结果显示:①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人群中O157∶H7的感染率/带菌率不同;②动物中O157∶H7的带菌率存在地区、时间及种群的差异;③人群O157∶H7的感染与动物带菌存在关联.提示,加强人群和动物的病原监测、揭示O157∶H7在人群和动物中的流行规律、降低动物的感染或带菌率对预防与控制人群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大肠埃希菌O157:H7血清型是引起人类出血性肠炎的主要菌型,自1982年在美国首次被确认为食物中毒致病菌以来,在世界范围内已发生多次暴发流行,特别是1996年在日本暴发的大规模流行,引起了极大的恐慌,世界各国广泛关注。各国卫生机构已将此作为常规检测项目进行日常检测。2005年9月我科微生物实验室检出一株O157:H7大肠埃希菌,经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确认,为湖北省首例大肠埃希菌O157:H7感染株,现将相关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大肠埃希菌O15 7:H7菌体抗原基因检测芯片的制备方法,为进一步研制O15 7:H7诊断芯片奠定基础。一、材料和方法1.菌株来源:O15 7:H7标准株882 36 4株(山东省卫生防疫站)和地方株(江苏省卫生防疫站) ,霍乱弧菌16 0 17和16 16 9、志贺菌5 12 5 2和5 130 2、沙门菌5 0 0 87、5 0 0 0 1(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 ,DH5α(本所分离)。2 .探针和引物设计:根据O15 7的rfbE(GenBankS8346 0 )基因[1] ,设计并合成了(日本TaKaRa公司)扩增O15 7抗原引物,同时采用Cy3标记P2。经BLAST基因检索比较基因同源性和特异性后设计了正链探针。3.芯…  相似文献   

9.
免疫PCR技术检测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检测肠出血型大肠埃希菌O157:H7菌株,确定免疫PCR技术的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探讨该方法用于检测食品和临床标本的可行性。 方法 免疫PCR技术检测O157:H7标准菌株和自食品、临床标本分离的菌株。 结果 免疫PCR最少可检测101/ml O157:H7细菌,临床和食品分离的O157:H7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非O157:H7菌株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结论 免疫PCR技术具有较高的检测灵敏度、特异性及操作简便等特点,可作为食品和临床标本检测O157:H7方法。  相似文献   

10.
李永红 《疾病监测》2008,23(7):397-400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大部分省、市、自治区相继开展了人群和动物的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病原监测。监测结果显示:①在不同的地区和时间,人群中O157:H7的感染率,带菌率不同;②动物中O157:H7的带菌率存在地区、时间及种群的差异;③人群O157:H7的感染与动物带菌存在关联。提示,加强人群和动物的病原监测、揭示O157:H7在人群和动物中的流行规律、降低动物的感染或带菌率对预防与控制人群肠出血性大肠埃希菌O157:H7的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在浙江省人群中的感染情况和菌型分布特征,制定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5~10月份肠道传染病高发季节,在浙江省各地(市)肠道门诊采集腹泻病人粪便,对O157:H7菌株进行分离培养,并用PCR方法检测其毒力基因。结果1998年开始至今的人群监测中,共检出2株无毒力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PCR毒力基因检测,SLT2和Hly阳性,SLT1阴性。结论与以往不同,此次分离到带有毒力基因的人源性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说明浙江省O157:H7在菌型特征方面发生了变化,对人群健康构成了更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 2 75例腹泻病人监测 ,在 2例腹泻病人粪便中分离出 2株O15 7∶H7出血性大肠杆菌 ,并经中国预防医学科学院流研所鉴定 ,检出率为 0 73%。首次查明了本地区人群中有O15 7∶H7出血性大肠杆菌肠炎病人的存在。通过病例调查 ,感染因素可能为个人卫生差和生食蔬菜。  相似文献   

13.
河南省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监测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锦  夏胜利  马宏 《疾病监测》2003,18(9):325-328
目的 为了解河南省E .coliO15 7∶H7感染性腹泻的分布特征、临床特点以及在家畜、家禽中的带菌状况和食物污染程度。方法 采用O15 7特异性筛查方法进行病原体分离培养 ,应用分子生物学、微生物学、生物化学技术进行病人、家畜、家禽的病原菌分离、培养、毒素因子测定。结果  2 0 0 0 - 2 0 0 2年从 384 0份标本中检出E coliO15 7∶H72 2 0株 ,其中 77株具有毒素基因 ;显示有 5个毒素因子组合型。结论 病例有明显的时间、职业分布 ,发病以 6 0岁以上年龄组为主。最佳采样时间应在感染后 5天内。E coliO15 7∶H7感染性腹泻的发病与家畜家禽的带菌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安徽省114株EHECO157∶H7菌株毒力因子基因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胡万富  贾嘉  虞勇  陆美娟 《疾病监测》2003,18(10):367-370
目的 对安徽省近几年分离的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EHECO157∶H7)菌株的毒力因子基因进行实验室检测 ,以分析和研究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的毒力特征和致病特性。方法 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EHECO157∶H7的两种重要的毒力因子志贺样毒素 (SLT)和溶血素 (hly)的特异性基因片段 ,并辅以血清学试验、生化试验进行菌株的生物学特性鉴定。结果和结论 检测结果显示 ,有 63.2%的EHECO157∶H7菌株携带SLT、hly基因 ,动物源的菌株以家禽较高 ,家畜次之 ,3株源自腹泻病人的菌株毒力因子基因携带率为33.3% ,说明分离的EHECO157∶H7菌株具有较强的致病性 ;114株菌株中,有 14.0%的菌株在 24h内发酵山梨醇 ,发酵山梨醇菌株的毒力因子基因携带率 18.8% ,显著低于不发酵菌株的 70.4% ,显示出山梨醇发酵特性变异与毒力因子基因缺失之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15.
继我市用常规法在牛粪及腹泻病人粪便中检出O15 7∶H7出血性大肠杆菌后 ,今年我们又应用免疫磁珠富集技术 ,在河北省首次从食品中检出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 7∶H7。从 353份样品中分离出 2株O15 7∶H7大肠杆菌 ,检出率为 0.57% ,提示我市甚至我省存在着O15 7∶H7出血性大肠杆菌腹泻流行或暴发流行的危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用于食品样品中大肠杆菌O157:H7的快速筛查.方法:采用柠檬酸三钠还原法制备胶体金颗粒.标记抗E.coli O157:H7单克隆抗体,制备免疫胶体金复合物,组装胶体金免疫层析快速检测试纸条,并对其特异性、灵敏度和稳定性进行了测试和评价.结果:该试纸条特异性较好,不与其他受试菌株发生交叉反应,检测灵敏度为105 CFU/mL.120份人工污染E.coli O157:H7模拟食品样本增菌后检测,该法检测阳性118份,灵敏度高达98.3%.结论:本实验成功研制了E.coliO157:H7胶体金免疫层析试纸条,该试纸条具有灵敏度高、特异性好、检测速度快、操作简便等优点,可用于现场大量样品的初筛.  相似文献   

17.
郝晓刚  王炜 《疾病监测》2012,27(4):300-303
目的 分析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暗娼人群基本情况、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艾滋病相关行为学特征和艾滋病病毒(HIV) 感染流行趋势, 为艾滋病综合防治提供信息和依据。 方法 利用国家级暗娼监测哨点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 暗娼人群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知识正确率均在95.0%以上,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认识不足,正确率为60.0%;最近一次商业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为81.0%,最近1 个月商业性行为中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为79.3%;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的影响因素是居住时间与文化程度;安全套使用的影响因素档次、居住时间、文化程度、年龄段;最近一次性行为安全套使用率、最近1个月安全套每次使用率与知晓率相关系数为0.350,0.344;暗娼人群 HIV 感染率为0。 结论 暗娼人群对艾滋病非传播途径的知识的正确率较低,安全套使用比例有一定的提高,商业性行为中坚持使用安全套比例仍然较低, 暗娼人群 HIV 感染率总体处于较低水平, 但是艾滋病流行的危险因素仍然存在,需进一步加强暗娼人群干预力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